学科分类
/ 21
411 个结果
  • 简介:日本AsahiGlassCo.Ltd.等公司、机构的研发者如KazuhikoNiwano等人,采用无轮廓铜箔(Rz大约为1μm)研发成功了新型低损耗含氟聚合覆铜板;并提出了将传输损耗分为介电损耗、导电损耗和导体表面粗糙度造成的粗糙度损耗几部分的测试评价方法,从而解决了对非常低损耗含氟聚合覆铜板的测试、对比、评价问题。

  • 标签: 含氟聚合物 覆铜板 传输损耗
  • 简介:本研究通过对钛纳米聚合涂层进行截面微观观察、漏点检验和电化学测试,研究了钛纳米聚合对涂层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钛纳米聚合涂层结构致密,无腐蚀通道,且附加有缓蚀效果,拥有优异的抗腐蚀性能。传统涂层主要起阴极保护作用,因此需要重点考察物理性能。纳米添加不仅可以优化涂层的阻挡性能,还会带来些附加的优点,这些可以通过先进设备直接检测,也可通过电化学测试等方法间接评价。

  • 标签: 钛纳米聚合物 缓蚀 涂层评价 纳米物评价
  • 简介:采用鼓包法研究聚丙烯薄膜/不锈钢基底的粘接性能。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法,对自由窗口的聚丙烯薄膜受油压发生变形的全场形貌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方形窗口薄膜的剥离最先从四边的中心开始,然后扩展到薄膜的4个尖角,变形形貌从方形最后变成圆形。聚丙烯薄膜/不锈钢基底的界面粘接能为(22.60~1.55)J/m2,这个结果和圆形薄膜窗口测量的结果吻合得较好。

  • 标签: 鼓包法 聚合物薄膜 界面粘接性能 脱粘 全场变形
  • 简介:管道的现场防腐层补口往往是腐蚀控制系统中的薄弱环节。需要特别关注用于现场补口的防腐涂料,因为其受到现场施工条件的限制,其必须与管道预制防腐层相容,现场作业时间十分有限,而环境条件是多变的。美国3M公司防腐产品分公司已经研究开发出种半互穿网络聚合膜补口新方案防护网络涂层(ProtectiveNetworkCoating,简称PNC),其可以作为近海管道现场加强型补口材料,有助于世界各地海上油气开发项目的管道保护。防护网络涂层(PNC)不需要聚烯烃粘接剂,就能够粘附在熔结环氧粉末(FBE)涂层上。防护网络涂层(PNC)适合与聚丙烯(PP)面层配套使用,能够使工厂预制聚丙烯管道防腐层与现场补口形成完整密封的防腐系统。

  • 标签: 防腐层补口 半互传网络聚合物 防护网络涂层 与PP面层配套使用
  • 简介:在过去的几年里,欧洲塑料包装的回收产业直蓬勃发展。虽然2008年和2009年全球塑料产量下降了1500万吨,但是欧洲塑料包装的回收量正在稳步上升。

  • 标签: 塑料包装物 回收量 欧洲
  • 简介:、“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3月7日上午,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全国两会上就我国工业互联网和工业机器人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并解读了中国版“德国工业4.0”计划“中国制造2025”。

  • 标签: GDP 物联网 工业机器人 增量 中国制造 互联网
  • 简介:某宇航设备上所用气体过滤器在使用过后,发现表面及内壁上都残留有白色物质。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其成分进行能谱分析,并对白色物质形貌以及周围基体的形貌进行宏、微观观察。在与正常表面进行了对比的基础上,分析白色物质成分以及出现白色物质的原因。结果表明:此气体过滤套筒内圈存在腐蚀现象;白色物质并非套筒上滤纸所致,其氧含量较高,可能是腐蚀液体与基体作用形成的水合

  • 标签: 宇航设备 过滤器 腐蚀 水合物
  • 简介:聚苯硫醚(PPS)和聚醚砜(PES)树脂都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较高的耐热性能,这2种热塑性聚合共混改性可能会得到具有优良性能的共混。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共混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及结晶熔融情况,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共混的形貌结构,行在氮气气氛下用热灭平分析共混的耐热性能。结果表明:PPS/PES共混具有2个Tg,且这2个Tg都介于纯聚合的Tg之间;共混断面形态比较均匀,两相界而比较模糊,表明共混为部分相容体系;随着PPS组分的增加,结晶熔融热也逐渐增大,说明PES降低丁PPS的结晶度。用热天平对共混的耐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混在不同PPS/PES比例下耐热性能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 标签: 聚苯硫醚 聚醚砜 相容性
  • 简介:2001年末,对于刚刚加入世贸组织的中国来说,对于很多外来的东西并不能下子完全地适应过来,对国外入来说,工业媒体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了,但是对于中国的整个制造业来说,在工业媒体模式上的探索和突破却直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甚至在定意义上来说,还没有衍生出个比较清晰的工业媒体产业来。

  • 标签: 世贸组织 工业 制造业 中国 媒体
  • 简介:研究纯金和焙烧金矿电极在25°C脱气搅拌氰化介质中的活化和钝化行为。在搅拌速度为100r/min的0.04mol/LNaCN溶液中得到的循环伏安曲线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显示不同的峰位置和电流密度。动电位测试表明,峰电流密度随氰化浓度的增加而大幅度增加。pH值从10升高到11导致电流密度大幅度降低,而将搅拌速度从100r/min降低到60r/min导致电流密度明显增大。在有氧条件下,纯金和焙烧金矿电极显示不同的峰位置和腐蚀速率。恒电位法研究表明,当pH值为11时,将电位从1V提高到1.4V,电流密度降低80%,而在1V时,将pH值从11降低到10,电流密度增大到1.7倍,这可能是由于形成了更有效的钝化层。金极化后,在衰减期间的电化学噪声测试(ENM)表明,金在高电位时处于钝化程度更高,呈点状腐蚀特征。ENM结果表明,这项技术有望于更好地应用于金浸出研究。XPS研究证明了钝化氧化的存在。

  • 标签: 纯金 焙烧金矿 氰化物 极化 电化学噪声 XPS
  • 简介:通过第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Mg-Al-Ca-Sn合金中主要强化相Mg17Al12,Al2Ca,Mg2Sn和Mg2Ca的结构稳定性、电子结构、弹性常数和热力学性质。计算所得晶格常数与实验值及文献值吻合。合金形成热和结合能计算结果表明,Al2Ca具有最强的合金形成能力及结构稳定性。通过对这些化合的态密度、Mulliken电子占据数、金属性和差分电荷密度计算分析了其结构稳定性的机制。通过计算Mg17Al12,Al2Ca,Mg2Sn和Mg2Ca的弹性常数,推导出了各相的体模量、剪切模量、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热力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Al2Ca和Mg2Sn的Gibbs自由能低于Mg17Al12,即Al2Ca,Mg2Sn的晶体结构稳定性优于Mg17Al12相。因此,通过添加Ca和Sn元素可以提高Mg-Al系合金的热力学稳定性。更多还原

  • 标签: Mg-Al系合金 第一性原理计算 电子结构 弹性性质 热力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