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3 个结果
  • 简介:一、崇义县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绿色食品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绿色食品产业是崇义县的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包括食品加工、食品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三大类产业;主要产品有南酸枣系列休闲食品、竹笋罐头、水产品、茶叶、茶油等。

  • 标签: 绿色食品产业 更新观念 农副产品加工 资源 挖掘 调研
  • 简介:粉质仪和拉伸仪被国内引进已经有三十年的历史,很多企业建立了数据库,但粉质仪和拉伸仪之间的数据关系如何,似乎并没有标准的答案。笔者对所接触豫南的小麦做些分析,有些猜想只是笔者的判断,即使实践证明有关结论是正确的,但因小麦品种和种植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不代表共性,仅供参考。以某面粉厂500t/d生产线的各个粉管粉质拉伸数据为实例,分析不同取粉部位的面粉,

  • 标签: 拉伸仪 熟化期 粉管 磨粉 豫南 弱化度
  • 简介:本论文着重阐述了《食品工程原理》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原则及主要构建内容。网络课程教学是结合了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优势的新教学模式,实践证明,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有效地促使传统知识传授型教学向研究型教学转变,并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

  • 标签: 食品工程原理 网络课程 辅助
  • 简介: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食品专业高校教学的需要,为了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改革传统的“食品标准法规”课程教学模式.本文研究探讨了食品标准法规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基础构建并总结了经验.实践结果表明,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可以切实培养学生的专业科学素质和各方面能力.

  • 标签: 食品标准与法规 多元化教学
  • 简介:终端为王,消费者至上真实数据体现权威,精确分析辅助决策铺货,价格,销量,利润——终端销售数据影响企业战略方向品质,品牌,购买心理,忠诚度—消费者调查数据决定品牌产品命运《中外食品》杂志,联合中外权威数据统计机构、终端零售企业、消费者调查团队致力于网罗食品行业最真实的终端数据

  • 标签: 企业战略 标准 检验 品牌产品 食品行业 消费者
  • 简介:从皮磨、重筛、渣磨、清粉及心磨和尾磨系统对粉路进行了解读,并对皮磨、渣磨、心磨和清粉系统的操作要点进行分析

  • 标签: 粉路 制粉 工艺 流程
  • 简介:食品检测技术专业是一门具有很强技术性和实践性的专业,为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食品检测人员,设置符合岗位需求的课程就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食品检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分析,结合大量重庆地区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设置以及工作岗位任务职业能力分解等角度介绍了课程设置,为广大兄弟院校课程设置提供一定的借鉴.

  • 标签: 食品检测技术专业 课程 工作过程
  • 简介: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9%;1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6%;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05亿同比增长18.8%;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3%;1-11月份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00605亿元,同比增长26.8%.

  • 标签: 统计数据 宏观经济 居民消费价格 固定资产投资 同比增长 工业企业
  • 简介:食品物性学在国内院校的食品专业里是一门开设不久的新课程。基于化学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本文针对食品物性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着重论述了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上改革措施,从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四个方面系统探讨食品物性学,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理解效果。

  • 标签: 食品物性学 教学方法 探索
  • 简介:2009年,根据世界方便面协会的数据统计,全球方便面的总产量为915.4亿份,比2008年913.9亿份相比,小幅增长了0.16%,但仍未恢复到2007年时的产量,这与中国方便面的总体产量变化密切相关。随着近两年,中国方便面步入产业结构调整的阶段,企业更加关注产品价值而不再一味地追求产销量,因此总体产量有所下滑,在全球总产

  • 标签: 方便面 消费者教育 食品安全 市场容量 总产量 相结合
  • 简介:介绍了我国面粉散装运输的发展现状,指出了面粉散装运输蕴含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了面粉散装运输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应该解决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

  • 标签: 面粉 散装运输 发展现状 关键技术
  • 简介:壳聚糖酶是制备低聚壳聚糖的关键酶。本研究对已报道可培养微生物的壳聚糖酶序列特征进行分析,筛选出海洋宏基因组测序数据中的新假定壳聚糖酶。应用结构模建和分子对接的方法探讨假定壳聚糖酶的催化机制。结果表明:1)已报道的214个已知壳聚糖酶主要分布在GH46(201),GH8(7),GH75(3),GH5(2)和GH3(1)家族。氨基酸长度、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集中于200-400aa,20-40ku和4.0-7.0;2)从海洋宏基因组测序数据中共获得237个假定壳聚糖酶,分布在GH8(13),GH46(27),GH5(85),GH3(100),GH18(3),GH25(2),GH10(1),GH30(1),GH35(2),GH42(1),GH77(1),GH16(1)家族。这些新酶序列已知壳聚糖酶相似度低,其一级结构关键区域保守,结构域、氨基酸长度、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已知壳聚糖酶相似;3)应用I-TASSER对来源于4个不同家族的蛋白序列进行结构模建,发现已知壳聚糖酶的结构相似,用autodock壳寡糖进行分子对接,从理论上验证了海洋宏基因组新壳聚糖酶的功能。

  • 标签: 宏基因组 壳聚糖酶 海洋 结构域 预测
  • 简介:撞击研磨的剥刮率、取粉率、灰分、面粉粗细度、面粉白度、破损淀粉含量和面筋质含量及品质等项工艺效果的对比分析结果是判断撞击磨粉机是否能用和好用及是否能取代辊式磨粉机的关键因素。理论分析和已有测试数据显示,辊式磨粉机相比撞击磨粉机在多数项目对比上占明显优势。撞击磨粉机进一步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前景广阔。

  • 标签: 撞击 研磨 工艺效果 对比 优势
  • 简介:利用响应面对破壁的雨生红球藻粉进行微波萃取(Mae),考察了液固比和时间对虾青素提取率的影响;通过GC-MS比较微波萃取、超临界萃取(Scf)、索式抽提(Sox)方法得到的脂肪酸的差异,并用薄层色谱鉴别精油中的虾青素及其他类胡萝卜素成分。结果:微波萃取虾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108,时间19.5min。在此条件下,藻粉中的虾青素提取率达0.95%。将不同方法得到的萃取物进行GC-MS分析,结果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最高的是Scf,Sox次之,Mae最低。由薄层层析得到的萃取物中类胡萝卜素成分基本相同。经综合比较,超临界萃取的品质较优,微波萃取快速、方便。

  • 标签: 雨生红球藻 虾青素 微波萃取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简介:目的:对桃果实采后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转接法分离桃果实采后病原真菌,经形态学观察和核糖体rDNAITS(Internaltranscribedspacer)区序列分析,对相关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从采后贮藏过程中发生病害的桃果实分离到2株病原菌,经鉴定分别为美澳型核果链核盘菌(Moniliniafructicola)和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dothidea)。结论:通过对ITSrDNA序列的相关分析,对分离自采后贮藏果实中的病原真菌进行有效的分类鉴定。

  • 标签: 桃果实 采后病害 真菌 ITS rDNA分析 鉴定
  • 简介:为从小分子角度了解蝎子发挥营养及药用功效的物质基础,采用甲基叔丁基醚-甲醇-水体系提取样品,分别通过提取溶剂体系的上层有机相富集全蝎中的疏水化合物,下层水相提取极性小分子。提取物经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在非极性组分中检测到30种脂肪酸,70%以上为不饱和脂肪酸;在其极性组分中检测到氨基酸类、有机酸类及糖类等化合物,以氨基酸类化合物为主,占总极性化合物50%以上。这些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及营养价值的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可能是全蝎发挥药效及食疗作用的物质基础。文献报道全蝎中脂肪酸组成以饱和脂肪酸为主不同,检测到的脂肪酸主要是油酸和cis-9,cis-12-亚油酸,其次为棕榈酸和硬脂酸。在全蝎中发现的游离氨基酸共有13种蛋白质氨基酸和3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包括7种必需氨基酸(赖氨酸除外)和6种药效氨基酸。该工作为进一步研究全蝎的药用及食用价值提供了物质基础。

  • 标签: 蝎子 脂肪酸 氨基酸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样品处理
  • 简介:乳酸菌胞外多糖具有良好的功能特性。从泡菜中分离乳酸菌,初筛到11株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经黏度及EPS产量测定,复筛出1株高产EPS的乳酸菌,其产量为771.97μg/mL。采用CTAB法提取该菌株基因组,测定其16SrRNA序列,在NCBI上进行同源序列比对,建立系统发育树。结果初步确定该菌株为干酪乳杆菌ZJ-4(LactobacilluscaseiZJ-4)。以该菌株基因组为模板,参照干酪乳杆菌BL23(HM162415)的galU序列设计引物。采用Touch-downPCR扩增得到大约900bp的galU序列,经TA克隆、测序,干酪乳杆菌BL23(HM162415)的galU序列同源率为98%,表明克隆正确。

  • 标签: 干酪乳杆菌 胞外多糖 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降落PCR
  • 简介:在实验室模拟虾夷扇贝保活流通过程,利用感官定量描述蒸熟扇贝柱在流通过程中气味感官品质的变化;利用GC-MS定量分析其挥发性气味成分的变化,并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建立感官分析挥发性成分仪器分析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PLSR模型。随机取流通过程中的样品,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筛选的9种气味描述词可将模拟的虾夷扇贝保活流通过程按照气味感官特征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1,2,3~4d及5~7d。从熟虾夷扇贝中共检测出82种挥发性成分。以筛选的4个感官描述词为响应,建立4种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经交叉验证,4个模型的R2均大于0.98,预测R2均大于0.83。选取第4天的样品,成功预测其气味特征属于3~4d阶段。

  • 标签: 虾夷扇贝 定量描述分析 气质联用 偏最小二乘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