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4 个结果
  • 简介:单胞藻含有较高的营养成份,是许多水生动物幼体良好的开口早期饵料,也是其饵料系列中轮虫的培育饵料,且单胞藻能吸收利用水体中的有机质,有助于维持、稳定育苗水质,故在许多水生动物人工育苗生产中,

  • 标签: 单胞藻培养 海水 原生动物 培养过程 水生动物 消毒处理
  • 简介:引言在原来没有鱼礁的海底里,设置人工鱼礁,会使其环境的诸如水流、底质等物理因素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以鱼类为主的生物分布也将发生变化,形成设置鱼礁前完全不同的生物环境。1955年以来,我们为了确切把握随着这种建造物的设置而发生的环境变化,从而建造更

  • 标签: 生物环境 鱼礁渔场 鱼群 分布 活动
  • 简介:必须区别发育生长两个概念,在这里“发育”是指卵割、胚体形成、各种器官的分化、发达、行动的产生发达等。相对而言,所谓生长仅仅是指体长、体重等身体大小的增大。鱼类的发生初期发育生长是同时、迅速进行。

  • 标签: 发育阶段 后期仔鱼 前期仔鱼 过渡期 仔稚鱼 摄饵促进物质
  • 简介:将黑龙睛金鱼苗放养在120-90cm×20-45cm×30-65cm的水族箱或塑料泡沫箱中,密度为500尾/m^3,然后分为2组:一组分别投喂轮虫、枝角类等活饵料蛋黄、豆浆等人工饲料;另一组的光照分别为0,5,1014hr/日,观察2组鱼生长及体色变化。结果表明,投喂活饵的鱼苗生长迅速,体色变化快,体长达2cm时开始变黑,3cm以上时有50%的鱼苗变色明黑;而投喂人工饲料的鱼苗生长变色缓慢,体长达3cm以上时,才开始变黑。鱼苗在自然光照下生长最快,体色变化明显;而黑暗组鱼生长最慢,体色变化最不明显;日照5~10h的鱼生长体色变化介于以上两者之间。

  • 标签: 体色变化 鱼苗生长 金鱼 投喂 人工饲料 光照时间
  • 简介:汕头地处粤东沿海,海岸线长达289km(包括117km岛岸线),有大小岛屿61个,面积112.9km^2,10m等深线内浅海滩涂面积74.3万亩,可利用面积46.8万亩;15米等深线内水域面积132.8万亩,延伸至200米等深线渔场面积约5万km^2。淡水可利用面积10万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气

  • 标签: 汕头市 渔业 发展现状 海洋捕捞 水产养殖业 基础设施建设
  • 简介:本文通过利用原生动物比小球藻耐受含氯氧化剂能力差的特点向被原生动物污染的藻液中添加3mg/L的漂白粉(含有效氯26-30%),15~20min后,能有效的杀除小球藻中的原生动物,而藻细胞在1~2d后逐渐恢复,并良好生长、繁殖,镜检未能再现察到原生动物;扁藻、中肋骨条藻中的原生动物,采用10ml/T的洗洁精原液,处理30min,藻细胞也能在1~2d后逐渐恢复最佳生长状态,镜检未观察到原生动物.

  • 标签: 单细胞藻类培养 防治 漂白粉 洗洁精
  • 简介:泰国1989年的对虾出口值可望达到5亿美元;上半年对虾的出口量已达31,610吨,约值2.78亿美元。而1988年同期的出口值为1.25亿美元。全年的对虾出口指标原定为5.2万吨,但后来由于贸易不断发展,最后定为6.5万吨。。

  • 标签: 美元 出口值 泰国 贸易 出口量 上半年
  • 简介:鳄龟原产北美洲,1996年引进我国,首先在广东、浙江人工饲养成功。根据接受试验养殖任务的浙江海宁市袁花镇名贵动物养殖场的技术人员介绍,鳄龟在试验5年的繁殖情况看,与中国龟相比具有生长快、出肉率高、产印量多等优点,因此在管理收集龟卵及孵化技术上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

  • 标签: 鳄龟 孵化技术 出肉率 动物养殖 收集 繁殖
  • 简介:一、螺旋藻的生物学特性螺旋藻属于蓝藻门、蓝藻纲、颤藻科、螺旋藻属,是一种古老的低等植物,属于原核生物,在世界上已命名并有记载的有30多种,目前最有开发价值的有两种:钝顶螺旋藻巨大螺旋藻。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其细胞内富含叶绿素、β—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具有繁殖快、光效高、适应性强的特点。藻体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的丝体。无鞘、圆柱形,呈疏松或紧密的有

  • 标签: 螺旋藻 生物学特性 利用价值 培养技术 保健食品 饲料添
  • 简介:一、名称产地黑莲灯鱼的学名为异纹?脂鲤(Hyphessobryconheterorhabdus),隶属于脂鲤科(Characidae)原分布于南美洲巴西亚马逊河下游沿岸热带原始森林间的水域中。

  • 标签: 繁育 饲养 紫光 亚马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