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在蓝莓种植过程中,通过两年的观察,将蚜虫危害蓝莓的症状、危害途径、防治困难的原因及防治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蓝莓生产中蚜虫的防治提供指导。

  • 标签: 蓝莓 蚜虫 防治
  • 简介:近年来,随着我国苹果种植面积的扩张,苹果产销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发现变化、主动适应变化将是苹果从业者的当务之急,只有适应苹果发展的规律才能保证苹果产业健康发展,任何的规避都有可能被大浪淘沙。概括而言,我国苹果产销方面发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简化省工栽培受到高度关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

  • 标签: 产业新一轮 催生苹果 新一轮调整
  • 简介:有机酸是决定水果味感的重要成分。水果中常见的有机酸主要有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丁二酸等。有机酸能刺激人体消化腺的分泌,增进食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另方面,有机酸使食物保持定的酸度,对维生素C的稳定性具有保护作用。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是鉴定果品品质的项重要指标。因此,研究水果中有机酸的提取和测定方法在果品品质鉴定中具有重要地位。

  • 标签: 水果 有机酸 提取方法 测定方法
  • 简介:为了探索套桂橘号幼龄树栽培管理关键技术,从建园、肥水管理、土壤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5个方面进行了多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从这几个方面加强对幼龄橘树的栽培管理,对桂橘号树形结构形成、早结丰产具有关键的积极作用。

  • 标签: 桂橘一号 幼龄树 栽培技术
  • 简介:氧化亚氮(N2O)和甲烷(CH4)是重要的温室效应气体,在国际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过去的250年间,N2O和CH4同CO2样其浓度与气温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在不断上升中。N2O放出的46%,CH4放出的70%是人为的原因,且从土壤中分别放出38%和40%。开展N2O和CH4研究最重要的方法是测定技术,目前静态箱技术的使用最为广泛。文章从发展现状及基本原理、取样方法、取样箱设计、测定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我国在N2O和CH4研究上还比较少,文章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在农耕地温室气体产生方面的研究。

  • 标签: 氧化亚氮 甲烷 静态箱 农耕地
  • 简介:针对目前广西柑橘栽培利用的多是山地、丘陵地,主要以农户小面积种植为主,自然条件较差,难以采用标准的水肥体化设备进行管理的特点,进行简便水肥体化管理技术推广,取得较好的节本增效效果。简便水肥体化主要模式有水肥滴灌管滴施模式和水肥半机械半人工淋施模式。水肥滴灌管滴施模式优点是操作简便,省工、省力、省肥、省水、用肥精准,但对肥料要求较严格,施用肥料须是全溶性肥料,微量元素肥必须是螯合态。水肥半机械半人工淋施模式优点是设备简单,对使用肥料种类要求不严,不会造成管道堵塞,特别适于小面积柑橘园采用。

  • 标签: 柑橘 水肥一体化 配套技术
  • 简介:随着避雨栽培技术和年两收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广西葡萄产业发展迅速,已经从传统认识中葡萄种植次适宜区转变为特殊优势种植区。本文综合分析了广西各地区的气候资料以及葡萄栽培现状,结合国内葡萄专家提出的葡萄气候区划指标,提出了适合广西不同生态区域的葡萄年两收栽培区划。年均温大于20℃的南宁市、柳州市、百色市、河池市、来宾市、崇左市、玉林市等地区,是两代不同堂年两收栽培适宜区,应主推夏黑、巨峰、户太8号、阳光玫瑰等早、中熟优良品种,重点主攻冬果优质栽培,供应我国12月中下旬至1月上旬的冬季鲜葡萄果品市场;年均温小于20℃的桂林市、贺州市等地区,是两代同堂年两收栽培适宜区,应主推夏黑、阳光玫瑰、巨峰、瑞都红玉等早、中、晚熟优良品种,主攻早熟鲜食葡萄品种促早栽培(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上市)、中熟鲜食葡萄品种延后年两收栽培(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上市)、晚熟品种两代同堂年两收栽培(二次果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上市),错开并延长桂北葡萄鲜食葡萄上市高峰期。

  • 标签: 广西 葡萄 一年两收 品种 区划
  • 简介:校园文化传递着温馨、和谐与宁静,人们身处其中,归属感、舒适感与存在感油然而生。文章以连城中仰云文化公园为例,阐述其从古诗词中提取“溯源百年学府,展示名校风采”的主题,营造宁静幽远的校园文化空间环境;同时,分析此工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 标签: 校园文化 景观 营造 管理
  • 简介:2015年12月11—13日,在上合组织会议召开之前,我们迎来了"第届河南省草莓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河南省草莓协会成立大会",会议由河南省草莓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主办;河南省弘亿国际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牟县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刘君璞所长代表大会主办单位致欢迎辞,河南省科技厅何守法处长代表科技主管部门致辞,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张运涛研究员代表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政辞,中牟县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张书堇力出席了会议并致辞。

  • 标签: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河南省 草莓 协会 产业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