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沙棘中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如天然维生素E,类胡罗卜素,植物甾醇,磷脂,不饱和必须脂肪酸,沙棘黄酮化合物在沙棘植物中分布含量进行了描述,并且对目前在中国这类生物活性物质各种提取方法存在优缺点进行了详细叙述。

  • 标签: 沙棘 生物活性物质 分布 含量 提取方法
  • 简介:本文研究了沙棘花结构、开花所需条件、花粉收集贮藏方法及不同贮存条件,保持沙棘花粉生活力时间长短,通过降低花粉水分含量低温冷藏以及玻璃器具密封保存措施,可以达到长时间储存沙棘花粉目的.同时对沙棘单交技术进行了介绍.

  • 标签: 沙棘 花粉 生活力 研究
  • 简介:目前,世界沙棘育种研究,仍是常规育种法,方法与理论都比较滞后,需要改进与提高。作者介绍"生态经济育种"体系,虽也是常规育种,但有其众多新概念。它是以远缘杂交为途径,以表型生理结合,以产量形成诸因子为指标,以生长势判断为标准,以遗传-生化-生理-生态为理论,指导选育出适应不同生境地区高产、优质、生活力旺、抗逆力较强生态经济型新品种,同时这育种体系可与"基因工程育种"法相接轨,在沙棘资源最丰富中国,沙棘育种有条件做更好。

  • 标签: 沙棘 远缘杂交 产量因子 生长势
  • 简介:对沙棘树干真菌种群筛选与培养,表明Trichodermasp.与Penicilliumsp.对沙棘病原菌有明显拈抗作用。研究Trichodermasp.制剂增效与稳定方法,以及在生产中应用,其防效在70%以上,复发率为10%左右。

  • 标签: 沙棘干缩病 真菌种群 培养与筛选 拮抗作用 防效
  • 简介:由于沙棘含有许多重要营养成分,如维生素和亲脂性物质,所以它已成为重要植物资源。而且,不论是野生还是人工种植沙棘,都是重要食品、医药化妆品原料资源。

  • 标签: 加工技术 沙棘 营养成分 植物资源 人工种植 原料资源
  • 简介:针对沙棘组织中多糖、多酚、粗蛋白等次生代谢产物含量高特点,采用RNAplantPlus总RNA提取试剂改良法,成功地提取了沙棘叶片总RNA。所提取沙棘叶片总RNA凝胶电泳显示28s18s条带清晰完整,A260/A280A260/A230比值分别为1.792.07,且平均率为298.1μg/g(鲜叶)。试验结果表明,RNAplantPlus总RNA提取试剂改良法具有方便快捷、提取RNA纯度高、有效排除多种次生代谢产物影响特点,用该方法提取沙棘叶片总RNA可以用于后续分子生物学研究中。

  • 标签: 沙棘叶片 总RNA提取 总RNA提取试剂改良法
  • 简介:选用沙棘木蠹蛾虫生真菌菌株B05进行室内带菌载体生长繁殖最佳条件选择及室外布菌试验。结果表明,无纺布载体优于海绵载体。不同琼脂含量PDA培养基筛选结果表明,琼脂含量为5.0g/l培养液为最佳。室外无纺布带菌效果试验表明无纺布带菌施菌方法为有效途径。在室外持续15-18d再进行布菌最佳,有利于保证有定浓度侵染源。

  • 标签: 沙棘木蠹蛾 虫生真菌 施菌方法
  • 简介:本文综述土壤养分-根际微生物-植物之间相互影响,阐述了作为水土保持先锋树种,沙棘如何耐旱,耐瘠薄,改良土壤。针对不同施磷肥水平,接种VA菌根沙棘如何使VA菌根吸收磷特点结合自身固氮特性来进步改善土壤提出建议,进步研究沙棘根际微生物在不同施磷肥影响对沙棘改土效应造成影响,为沙棘作为造林先锋树种相关研究提供了相关理论基础。

  • 标签: 沙棘 磷肥 根际微生物 改良土壤
  • 简介:利用打顶与适度摘叶,调控植物顶端优势,建立新生长平衡,能提高植物产量,改进品质,在生产上已被广泛应用。但在半干旱地区,沙棘生长期短(5个月),在常年连续受干旱胁迫、冬季严寒和风沙侵袭,打顶摘叶虽能促进当年沙棘生长发育,但对次年生长产生了严重伤害,新梢密度下降25.5%~48.7%;枝重下降17.9%~25.1%,造成减产与早衰。因此,对沙棘雄株打顶与摘叶时间应在6月~7月中旬,摘叶强度应控制在25%以内,应禁止从雌株采叶。

  • 标签: 沙棘雄株 打顶 摘叶 顶端优势
  • 简介:从俄罗斯国引进优良沙棘品种后,应对其在我国“三北”地区田间抗逆性进行测定,才能评判其适宜种植区域立地条件类型。用于衡量抗逆性指标很多,本项目主要选择抗旱性、抗寒性抗病性指标,并采用直观评判方法,通过对样株逐株观察、登记受害等级、不同等级株数,计算出抗逆性指标。

  • 标签: 沙棘 引种 田间试验 抗逆性 评判
  • 简介:本文研究了采后沙棘果实储存情况.分别使用4种包装袋包装沙棘果实,同时储存在3种不同条件(室温,冷藏与恒温25℃).结果表明:在冷藏条件保存在纸袋中效果最好,其次是冷藏条件保存在聚乙烯袋中.共检测到29种真菌活性,其中链格孢菌(Alternaria),镰孢菌(Fusarium),曲霉菌(Aspergillus),黑附球菌(Epicoccum),青霉菌(Pencillium),茎点霉菌(Phoma)是优势菌种.不同储藏条件下种子活力也不同.在布袋中冷藏沙棘种子根与芽生长受抑制情况最明显.在此条件非正常种子数也最多.聚乙烯袋中25℃恒温种子萌发率最低.冷藏条件纸袋中沙棘果实质量最好,也更耐储存.

  • 标签: 中亚沙棘(H.rha.ssp.Turkestanica) 真菌储存条件 萌发
  • 简介:沙棘果实产量与骨干枝、果枝、花序数,花序果密度果枝果密度表型数量具有相关关系,可通过抽样调查果密度、果枝密度百果重3因子估算果产量;以小样本抽样调查果密度果枝密度,确定果枝3年枝平均长度是提高调查精度关键环节;树冠不同方向部位果枝及果枝上、中、下段百果重差异很大,应选择半阴面中位果枝,采摘全部果实,随机抽取100粒果称量百果重。调查估算果产量与剪枝摘果实测果产量平均误差10%,准确率90%。

  • 标签: 沙棘 果密度 果枝密度 百果重 果产量
  • 简介:用LI-6400光合仪在黄土高原中部系统测定了人工沙棘林各种光合生理指标,主要结果为:叶光强响应曲线暗呼吸速率、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分别为:-3.677μmol·CO2·m^-2·S^-1、0.0517mol·mol^-1、7.367μmol·CO2·m^-2·S^-1、71.15μmol·m^-2·s^-1213.7μmol·m^-2·S^-1。CO2浓度响应曲线参数CO2补偿点、CO2饱和点、暗呼吸速率、羧化效率及最大光合速率分别为150.00μmol·mol^-1、506.834μmol·mol^-1、-1.100μmol·CO2·m^-2·s^-1、0.0063mol·mol^-13.01μmol·CO2·m^-2·s^-1。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左偏单峰曲线,峰值在10:00~12:00时。沙棘ETR变化与光合速率同步,最大荧光产量Fm'在叶片转入黑暗后逐渐上升,17min左右趋于稳定;qPqN变化不明显;当光适应叶片转入黑暗之后,NPQ开始下降,25min左右达到稳定。沙棘荧光强度响应曲线变化与其普通光强响应曲线类似,参数暗呼吸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最大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其值分别为-0.511μmol·CO2·m^-2·s^-1、14.72μmol·m^-2·s^-1、259.6μmol·m^-2·s^-1、8.494μmol·CO2·m^-2·s^-10.0347mol·mol^-1。沙棘叶片荧光CO2响应曲线与普通光源CO2响应曲线变化规律相似,荧光CO2响应曲线参数暗呼吸速率、CO2补偿点、CO2饱和点、最大光合速率以及羧化效率分别为-0.0914μmol·CO2·m^-2·s^-1、87.12μmol·mol^-1、745.212μmol·mol^-1、17.90μmol·CO2·m^-2·s^-10.0077mol·mol^-1。

  • 标签: 黄土高原 沙棘 干物质 光合特点
  • 简介:本文应用标准地标准木-分层切割法对黄土高原中部陕西延安沙棘人工林生长量、生物量生产力开展了研究,并建立了气候生产力模型,结果表明:随着沙棘林个体年龄增长,其树高、胸径、材积累计生长量逐渐增加,20年生沙棘人工林材积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平均值分别为:0.2823×10-4m30.5731×10-4m3,生物量现存量为33.5818t·hm-2,80%以上为主林冠层;沙棘林年净生产量369.9454g·m-2,降水生产力为917.8200g·m-2·a-1,该区域沙棘林生产潜力很大.

  • 标签: 沙棘 干物质 积累机理
  • 简介:在控温控湿条件,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影响沙棘苗木蒸散水生理生态因子,初步结论为:沙棘苗木蒸腾速率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偶尔出现双峰曲线;沙棘苗木蒸腾速率季节变化有2次高峰,第1次峰值通常出现在7月,第2次峰值在9~10月.定范围内,气温与沙棘苗木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空气相对湿度与沙棘苗木蒸腾速率呈负相关关系.随着土壤含水量降低,沙棘苗木蒸腾速率有逐渐下降趋势;不同土壤类型,土壤田间持水量高土壤苗木蒸腾速率较低;沙棘苗木蒸腾速率日变化、季节变化与气孔导度变化趋势基本致;沙棘苗木单株蒸散耗水量随季节变化呈"正态单峰"曲线,峰值多在7~8月,而且土壤含水量越低,苗木蒸散耗水量越少.土壤粘粒含量越多,土壤持水力越高,蒸发耗水量越低,反之则越高;土壤含水量越高,蒸散含水量越多.

  • 标签: 沙棘 苗期 耗水 影响因子
  • 简介:在缺少灌溉中国北方地区杂交沙棘种植园,发生年际干旱会导致果实产量减产半或更多。干旱是导致沙棘叶光合、蒸腾能力下降主因。当土壤干旱导致沙棘植株受到水分胁迫严重时,根系从土壤吸收水分供叶面蒸腾光合生产水分已经很少,光合生产力很低,落果加重,果实增重减缓。适时灌溉使沙棘根系分布层土壤含水量达到适宜含水量以防止干旱影响,是保证杂交沙棘园植株健康生长果实丰产必要措施。

  • 标签: 杂交沙棘 干旱 生长 中国北方
  • 简介:本试验共设置不同扦插时间、不同扦插密度、不同肥料、不同施肥期、不同施肥量对照试验6个影响因素。旨在通过研究不同处理对沙棘嫩枝扦插成活率与生长影响,进而研究出沙棘嫩枝扦插中最优处理方式。

  • 标签: 沙棘 嫩枝扦插 不同处理
  • 简介: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是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条件较差县。全县耕地面积0.67多万hm^2,土地不连片,河谷深切,大部分耕地位于山前洪积扇区,土地脊薄。为改善生态环境,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农牧民收入。青河县委、县政府从2001年起从东北等地引进耐寒大果沙棘,仅仅5年时间,种植面积就达到了0.28万hm^2,是北疆地区种植面积最大县。极大地改善了青河县周边生态环境,沙棘产量也稳步提高,已成为农牧民增收条重要渠道,取得了良好生态经济效益。

  • 标签: 大果沙棘 大面积种植 新疆 生态环境 收益 种植面积
  • 简介:对沙棘叶中黄酮类有效成分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确定了水解后样品中甙元含量换算成总黄酮甙含量转换因子r=2.03.

  • 标签: 沙棘 黄酮甙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沙棘雌株叶产量与果枝数量、新梢数量、叶数量百叶重量具有相关关系,可通过抽样调查果枝数、新梢密度、叶密度百叶重4因子估算叶产量;以小样本抽样调查新梢密度叶密度平均数估计叶总数,确定果枝新梢平均长度是提高调查精度关键环节;树冠不同方向部位果枝新梢百叶重差异明显,应选择半阴面中位或阴面上位果枝新梢,摘下全部叶称量百叶重。

  • 标签: 沙棘 新梢密度 叶密度 百叶重 叶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