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小儿止泻膏对小鼠的止泻作用。方法:以番泻叶所致小鼠腹泻程度为观察指标评价小儿止泻膏的止泻作用,以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和新斯的明所致小鼠小肠运动亢进的影响为指标评价其对小肠运动的影响。结果:小儿止泻膏可降低药物致泻小鼠的腹泻程度,同时,对正常小鼠的小肠推进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明显拮抗新斯的明所致小鼠小肠推进功能亢进。结论:小儿止泻膏可能是通过抗胆碱作用和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而发挥止泻作用

  • 标签: 小儿止泻膏 止泻作用 实验研究
  • 简介:通过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证候表现和病因的分析,认为湿邪在整个疾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临床的治疗中应当重视健脾化湿,顾护脾胃。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小儿 湿邪 病因
  • 简介:目的:观察羚羊角粉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退热的治疗效果。方法:378例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98例,对照组18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汤剂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羚羊角粉。治疗3d后比较2组患儿体温降至正常所用的时间。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为(20.65±12.91)h,对照组退热时间为(36.45±18.19)h,2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羚羊角粉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随的发热具有较好的退热效果,其作用和缓平稳。

  • 标签: 羚羊角粉 上呼吸道感染 发热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复发率及副作用情况。方法90例PNS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用强的松短程疗法。减至5mg时维持10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2.5mg继续维持8月,且治疗组在整个疗程中配合口服知柏地黄丸、维生素E、丹参滴丸,并隔月注射1次丙种球蛋白。观察2组病例治疗后在相同时间内的复发率以及副作用情况。结果治疗组复发1例(占1.7%),对照组复发27例(占90.0%)。2组比较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治疗组副作用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以降低儿童PNS的复发、减少副作用。推荐临床应用。

  • 标签: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 儿童 复发率 副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督脉配穴对染铅幼年大鼠海马不同亚区一氧化氮合酶(NOS)变化的拮抗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染铅组、督脉配穴组。采用反映学习记忆功能的Y迷宫法测试大鼠神经行为的改变,用NADPH-黄递酶(NADPH.d)组织化学法研究大鼠海马不同亚区NOS的活性神经元变化。结果染铅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比督脉配穴组和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但督脉配穴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组织化学实验结果显示,染铅组大鼠海马CA1区和齿状回的NOS阳性神经元明显少于督脉配穴组和对照组(P〈0.05),在CA3区无差别,督脉配穴组与对照组各亚区之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铅可损伤幼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染铅后海马各区NOS活性的不同变化有关,督脉配穴针灸治疗对铅引起的学习记忆损伤和NOS活性的变化有拮抗作用

  • 标签: 一氧化氮合酶 督脉配穴 海马
  • 简介:从辨证论治、剂量、使用安全性、医务人员和家长的重视度4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来分析中成药在儿科临床应用的现状。强调医务人员及家长应重视中成药在儿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

  • 标签: 儿科 中成药 合理应用
  • 简介:依据临床常见症状,将小儿遗尿分为肝郁不舒、脾胃阴虚,肝胆湿热、火热内迫,脾肺不足、膀胱失约,脾肾两虚、下元虚寒,痰湿内蕴、统摄失司5型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并附案例以资验证。

  • 标签: 小儿遗尿 论治 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对30例便血患儿的临床诊治,总结确定病种的依据和治疗疾病的疗效。方法辨病与辨证结合,分湿热蕴结和脾胃虚寒2型循证而治。结果显效23例,有效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86.7%。结论中药辨证治疗便血疗效肯定,且要以血色辨部位,兼症辨病种。才能提高诊病的精确度。

  • 标签: 便血 辨证论治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幼女小阴唇粘连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治疗200例小阴唇粘连幼女的临床资料。200例患儿通过手法分离或探针分离法治疗,术后创面涂以软膏(红霉素+乙烯雌酚片),并用0.05%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结果所有患儿全部治愈。结论幼女外阴阴道炎炎症长期刺激可致小阴唇粘连,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早治疗,临床效果较好。

  • 标签: 阴道炎 小阴唇粘连 小儿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有机磷中毒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温盐水洗胃,口服甘露醇或番泻叶导泻;去除污染衣物;应用阿托品与胆碱酯酶复能剂。结果25例抢救成功,死亡1例,抢救成功率为90%。结论早期诊断、彻底洗胃、反复足量使用阿托品及胆碱酯酶复能剂是成功抢救中毒患儿的关键。

  • 标签: 有机磷农药中毒 抢救 预防
  • 简介:目的:总结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21例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治疗方法和疗效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1例儿童大叶性肺炎中199例(90.0%)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肺部体征阴性154例(69.7%),肺部体征阳性67例(30.3%),阳性体征包括可闻及呼吸音弱或湿啰音;病程在1周以上者151例(68.3%);221例X线胸片均可见到节段或大叶分布的大片状密度增高阴影。结论:大叶性肺炎近年发病率明显增高,已成为由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MP)混合或单一感染的疾病,临床表现越来越不典型,容易误诊,在临床中发现连续发热、咳嗽、咳痰等不典型肺炎症状的患儿应及早查血常规、拍X线胸部正位片,查肺炎支原体IgM抗体(MP-IgM)等,明确诊断,在病原不明确时,及时用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采用降级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 标签: 儿童 大叶性肺炎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有效治疗方案,指导临床对普通型手足口病治疗过程中的药物选择,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3—10月手足口病确诊病例182份,对其用药情况(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足口病治疗主要以中药注射剂为主,其次为抗菌药物和利巴韦林注射液,临床多采用联合治疗方式。抗菌药物主要以第一代头孢菌素为主,占38.46%;中药注射剂主要以热毒宁为主,占50.00%。结论在手足口病治疗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以确保儿童安全用药。

  • 标签: 手足口病 抗菌药物 中药注射剂
  • 简介:目的探讨早产儿综合护理管理的干预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6月我院早产儿及其家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措施。结果干预组家长掌握日常护理、生长发育知识、正确喂养技能分别为94.0%,92.0%和8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70.0%和62.0%;干预组开奶时间为(1.90±0.41)d,短于对照组的(3.43±0.60)d(P〈0.05);干预组7d后吃奶量为(219.52±20.14)mL,高于对照组的(175.82±16.31)mL(P〈0.05);干预组黄疸持续时间为(11.29±2.43)d,低于对照组的(14.52±2.71)d(P〈0.05);干预组发生感染和营养不良分别为5例和13例,低于对照组的11例和19例(P〈0.05);干预组体质量和身长增长分别为(21.42±2.01)g/d和(0.91±0.15)mm/d,均高于对照组的(18.13±1.80)g/d和(0.85±0.27)mm/d(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家属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早产儿健康生长发育。

  • 标签: 早产儿 护理 综合干预
  • 作者: 丁婷,刘海荣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品
  • 创建时间:2023-06-22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5期
  • 机构:江苏泗洪医院,江苏泗洪223900
  • 简介:目的:观察PDCA循环法对规范病区药品管理的价值。方法:我院自2021年7月开始在病区药品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实施前(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后(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病区各类药品管理达标率。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病区药品管理达标率高,P<0.05。结论:病区药品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能提高各类药品管理达标率,保证药品管理规范性,值得借鉴。

  • 标签: PDCA循环法;病区药品管理;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Turner综合征的临床表型和细胞遗传学特点。方法:对12例Turner综合征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制备常规染色体标本,采用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对患儿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12例Turner综合征的染色体核型中,45,XO共5例,占41.7%;45,XO/46,XX共2例,占16.7%;46,Xi(Xq)共2例,占16.7%;45,XO/46,Xi(Xq)1例,占8.3%;45,XO/47,XXX1例,占8.3%;45,XO/46,XY1例,占8.3%。结论:Turner综合征不同的临床表现取决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程度及异常核型和正常核型细胞系的比例,不同患者表现度可存在差异。

  • 标签: TURNER综合征 核型分析 细胞遗传学
  • 作者: 陈文清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品
  • 创建时间:2022-08-16
  • 出处: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用药;安全性
  • 机构: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5900
  • 简介:目的:分析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方法及用药安全性。方法:2021年1月-2021年1月12月在西药房高危药品实施安全管理干预,期间随机选择使用高危药品治疗患者50例,分析总结不良管理事件发生状况、患者用药安全性状况。结果:120次检查中发现药品摆放零乱不集中1例(2%),标识不清1例(2%),未出现存储不当、药品近效期状况。患者用药中未出现用药错误、用药不合理状况,出现用药不良反应2例(4%)。结论:西药房高危药品实施安全管理干预效果良好,不良管理事件发生率低,可提升用药安全性。

  • 标签:
  • 简介:目的形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医诊疗方案专家共识。方法采用德尔菲法,成立专家小组,利用前期文献调查的结果制定专家问卷调查表,共进行2轮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结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医证型、证候、治则、方药,各项指标的专家意见集中、协调程度较高。结论基于德尔菲法的专家问卷调查能很好地总结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中医诊疗方案,初步形成浙江省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医诊疗方案专家共识。

  • 标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中医诊疗规范 问卷调查 德尔菲法
  • 简介:目的分析浙江地区小儿性早熟的病因及证候分布。方法采用调查表临床研究的方法共调查儿童192例,经Spearman检验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性早熟的患儿中女童占95.8%,男童占4.2%。性早熟的发病情况与食用牛初乳、蜂皇浆、蚕蛹等有相关性;与父母青春期发育情况、患儿出生时情况、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无相关性。186例性早熟儿童中136例属于肾虚火旺型(占73.12%),36例为肝经郁热型(占19.35%),14例为痰湿阻滞型(占7.53%)。结论性早熟以女童多见,病因学分析显示本病发病与使用牛初乳、蜂皇浆、蚕蛹等有相关性,临床中以肾虚火旺型为常见。

  • 标签: 性早熟 病因分析 证候学研究
  • 简介:临床采取辨证分型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取得显著疗效,治愈率达66.3%,有效率达92.3%,该方法操作简单,无副作用,患儿易于接受,是目前推崇的"绿色医学"疗法。

  • 标签: 厌食 推拿疗法 临床分型 治疗作用 机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