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我院儿科收治的肺炎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0例,对照组90例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9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内服及中药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86.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显著。

  • 标签: 小儿肺炎 中西医结合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急诊科发热患儿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将70例急诊科发热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2组患儿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汉密顿焦虑他评量表(HAMA)变化情况。结果同组患儿治疗后SA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且治疗前、后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2组SAS评分及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急诊科发热患儿的焦虑状况,有助于帮助患儿积极康复。

  • 标签: 发热患儿 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应激
  • 简介:目的观察运动康复训练治疗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组均给予改善脑代谢、换血、输注蛋白、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运动疗法、针刺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运动康复训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智力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伴随摄食障碍4例(13.33%),语言障碍2例(6.67%),听力障碍1例(3.33%),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不随意运动症状,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脑瘫患儿 手足徐动型 运动康复训练 临床观察
  • 简介:根据徐荣谦教授与全国中医药儿童健康工程办公室提出、认定的儿童亚健康状态体质,介绍偏怯弱质儿童亚健康状态的辨识诊断、发生原因与食疗药膳调理。

  • 标签: 儿童 亚健康 偏怯弱质 食疗 药膳
  • 简介:根据徐荣谦教授与全国中医药儿童健康工程办公室提出、认定的儿童亚健康状态体质,介绍了偏肾虚质儿童亚健康状态的辨识诊断、发生原因与食疗药膳调理。

  • 标签: 儿童 亚健康 偏肾虚质 食疗 药膳
  • 简介:根据徐荣谦教授与全国中医药儿童健康工程办公室提出、认定的儿童亚健康状态体质,介绍偏阴虚质儿童亚健康状态的辨识诊断、发生原因与食疗药膳调理。

  • 标签: 儿童 亚健康 偏阴虚质 食疗 药膳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评价。方法将74例患儿随机分成2组,均给予改善神经性药物及多种维生素对症支持治疗,并配合康复训练,如捏脊疗法、Vojta诱导法、Botath疗法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治疗后统计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神经发育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38%),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的大动作、精细动作、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行为等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康复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瘫 小儿运动功能障碍 康复 针刺
  • 简介:从西医学角度阐述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心理行为的形成原因、机制、评估量表及目前的治疗进展,同时也从中医角度阐述其病因、病机及其中医辨证论治,指出积极探索治疗ICPP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性。

  • 标签: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心理行为 综述
  • 简介:侯江红教授擅长运用调脾和胃法调治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小儿,治疗小儿慢性湿疹,注重从“健脾和胃、消食清热”法入手,每获良效。

  • 标签: 慢性湿疹 脾胃不和 亚健康 侯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