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4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各医院越来越重视医院内感染问题,“三甲”的复审对院内感染也提出明确要求。为了各临床科室更加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我们将我院二零零三年主要细菌的分离情况和细菌的耐药情况统计如下:

  • 标签: 耐药情况 细菌分离 医院内感染 临床科室 抗生素 问题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香菇多糖的离心沉淀色谱分离方法,分离纯化香菇多糖。方法:把80%乙醇作为高速逆流色谱仪的固定相,利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作为流动相,对香菇多糖进行梯度洗脱。结果:香菇多糖在高速逆流色谱仪上,成功地分离出不同分子量的多糖组分。结论:借助高速逆流色谱,可以建立一种新型的分离纯化菌类多糖的方法——离心沉淀色谱法。

  • 标签: 分离纯化 沉淀色谱法 纯化香菇
  • 简介:分离性垂直斜视(DVD)又称交替性上斜视、上隐斜、遮盖性上斜视,是指一眼注视时另眼自发或在遮盖情况下出现上转的与Hering法则相矛盾的特殊斜视。本病原因不明,主要特点是非注视眼的不随意性上斜视,上飘时伴外旋,回落时伴内旋,疲劳或注意力不集中时更明显。临床较为多见。我院自1998年-2003年间治疗DVD3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分离性垂直斜视 交替性上斜视 手术方法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在肿瘤的放射介入诊治中,对于常规动脉造影病灶显示不良的病例,观察先用缩血管药物后再行血管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导管远端留置到所需造影的动脉血管中,用肾上腺素或垂体后叶素缓慢注射,20分钟后行DSA下动脉血管造影。结果本组56例均经B超、CT、MRI等检查提示有小病灶存在,常规动脉造影不能清晰显示病灶,在使用缩血管药物后再行血管造影,均能够使病灶明确显示。结论采用缩血管药物后再秆血管造影,能显著提高肿瘤血管的显示率。

  • 标签: 动脉血管造影 药物 病灶 动脉造影 肿瘤 放射介入
  • 简介:目的 分离鉴定艹婴艹奥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及制备HPLC方法分离,对其进行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确定结构。结果 自艹婴艹奥地上部分分离得到11个多酚化合物,均属首次分离。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经鉴定其结构为3,5二甲氧基4羟基苯丙醇9氧βD吡喃葡萄糖苷。更多还原

  • 标签: 蘡薁 苯丙醇葡萄糖苷 多酚
  • 简介: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再狭窄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胞外调控因素、胞内信号传导、细胞周期的研究现状及基于此三方面的药物研发进行综述.

  • 标签: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殖 信号传导 细胞周 期:药物开发
  • 简介:目的:建立太阳神猴头菇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调节乙醇浓度的分步沉淀法,实现太阳神猴头菇口服液中猴头菇多糖与蔗糖等小分子物质的分离,并以蒽酮-硫酸显色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该方法能完全提取多糖并对其准确测定.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重现性好,可作为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猴头菇 多糖 有效成分分离 含量测定 分步沉淀法 蒽酮-硫酸显色法
  • 简介:2000年7月至2001年10月,从台湾北部、中部和南部的6所医院共收集到595株MRSA的临床分离株,这些株是从血(279株)、脓(173株)、痰(94株)、体液(21株)、导管尖(20株)和尿(8株)中分离到的。用smal消化的脉冲凝胶电泳(PFGE)印记这些菌株。鉴定到含97种亚型的31种基因型,在7种基因型中可以检测到亚型。尽管各医院有6-15种基因型,但是有433株(73%)显示属于一种主要的基因型(A型含29种亚型)。这种基因型不仅是所有6所医院的优势型,而且也是各医院的优势菌,占各医院所有分离株的46—89%。基因型C(16个亚型)是第二个占优势的基因型,占所有分离株的9%,分布于5所医院。基因型D(11个亚型)、E(5个亚型)和B(6个亚型)分别分布于5、4和3所医院。其余26型(30型-亚型)是较次要的。他们认为,绝大多数MRSA的临床分离株具有一种共同的PFGE模式,表明一种流行性MRSA菌遍及台湾主要医院。

  • 标签: 台湾省 中国 MRSA临床分离株 分子流行病学 菌株
  • 简介:随着抗生素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传统意义的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医院内感染问题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引起院内感染菌株的耐药性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化,微生物实验室对病原菌耐药性的监测就显得非常必要。我院微生物实验室采用美国MicroScan全自动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为临床合理有效使用抗生素提供有力的指导。下面是我院2003—04年细菌的分离和耐药情况统计:

  • 标签: 2003—2004年 天坛医院 细菌分离 耐药性 药物敏感试验
  • 简介:1临床资料病例:女,37岁,于今年1月25日行肾移植手术,术后数日开始发热,体温在37~38℃不退。2月12日体温38.2℃,呼吸18次/分,脉搏114次/分,血压24/14kPa,化验白细胞3.3×10~9/L,中性粒细胞0.85,淋巴细胞0.15,并做血培养,经鉴定液化沙雷氏菌。2月15日做便培养,经鉴定与血培养同

  • 标签: 液化沙雷氏菌 青霉素 血培养 中性粒细胞 丁胺卡那霉素 生物学特性
  • 简介:患者,女,36岁,因咽部不适到本院门诊就诊。体温36.8℃,咽部红肿,WBC:8.9×109/L,分类:N0.78,L0.22,血红蛋白:15g/L,诊断为急性咽炎。细菌培养及分离:将咽拭子标本接种于血平板上,放入5%CO2孵箱,37℃,经24小时培养后观察。血平板上呈灰色露珠状小菌落,菌落周围有β溶血环,挑取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细菌似呈革兰氏阳性的杆菌,菌体两级浓染,拉丝试验阳性。经三次传代后细菌转变为典型的短棒状革兰氏阴性

  • 标签: 巴斯德 咽拭子标本 青霉素 四川省人民医院 拉丝实验 革兰氏染色
  • 简介: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类不溶于酸碱及各种有机溶剂的有机高聚物吸附剂,具有诸多优点,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对其分离纯化中药有效成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为其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大孔吸附树脂 中药有效成分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