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微型引流装置在肢体小切口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抽选60例需行手及腕部小切口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盲选原则分为橡皮片引流组(术后橡皮片引流)、自制引流组(术后自制微型引流装置引流)各30例,比较两种引流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自制引流组临床疗效评分(8.72±2.08)分,伤口愈合时间(7.12±0.32)d,与橡皮片引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制引流组并发症率为3.3%(1/30),橡皮片引流组并发症率为16.67%(5/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二次手术清创情况。结论在肢体小切口,尤其是手掌、腕部及指部术后采用自制微型引流装置进行引流护理,可取得较为理想的引流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微型 负压引流装置 肢体小切口手术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腹部损伤患者通过密闭封闭治疗,引流水封瓶及引流袋更换时间不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科室收治的腹部损伤的患者共200例,根据引流袋更换时间的差异分为A(n=50),B(n=50),C(n=50),D(n=50)四组;A组患者引流袋及水封瓶更换频率为1次/d,B组水封瓶及引流袋更换时间为1次/3d,C组水封瓶及引流袋更换时间为1次/周,D组患者至拔管前不进行水封瓶及引流袋更换。比较4组患者引流袋内细菌阳性率和水封瓶瓶内细菌阳性率。结果D组患者水封瓶和引流袋内细菌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且C组水封瓶和引流袋内细菌阳性率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腹部损伤患者,每周进行水封瓶及引流袋更换,可有效降低患者感染机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腹部损伤,密闭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水封瓶引流袋更换时间
  • 简介:感染创面临床上普遍采用局部换药,其不足之处是伤口愈合慢,病程长,换药频繁易致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感染病灶局部创面处理的正确与否是阻止病变进一步发展或病情恶化的关键。国外研究资料表明,可以促进创面愈合[1]。我院采用封闭全创面持续引流治疗复杂感染创面.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封闭式负压 感染创面 引流治疗 护理观察 促进创面愈合 局部换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封闭引流技术用于骨外科创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在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入院治疗的骨外科创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5例。其中为A组提供常规换药治疗,为B组提供封闭引流术治疗,最后对比两组的疗效情况。结果:B组敷料更换次数要低于A组,且维持时间多于A组,P均

  • 标签: 骨外科创伤 封闭式负压引流 常规换药治疗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在我院骨科收治于2016年2月至2020年12月的5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盲选法将其划分为2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前者予以常规引流干预,后者予以封闭引流技术。就2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记录,且观察其感染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引流管更换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更短,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工作中,以封闭引流技术来对患者进行干预,可保证预后治疗,降低感染的发生可能,缩短其康复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骨科 康复时间 感染率
  • 简介:近年来,骨科创伤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通常会造成肌肉、肌腱、血管、神经等软组织损伤,并伴有严重感染,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和家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传统的治疗方法采用常规的换药,待肉芽生长丰满后再缝合或植皮,当创面较大、软组织缺损较多或感染严重时,常规换药难以达到使肉芽组织充填创面缺损的目的而往往需要行皮瓣转移手术来消灭创面,且常规换药时间长,患者痛苦大,医生劳动强度大。随着医学、生物学及材料学的发展,封闭引流VSD作为一种新的引流技术,正在逐渐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封闭负压引流 骨科创伤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冲洗加封闭引流术在眼镜蛇咬伤创面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入住我院急诊科施行冲洗加封闭引流术的眼镜蛇咬伤创面患者40例,观察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较护理前有无好转。结果冲洗加封闭引流术在眼镜蛇咬伤创面中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较护理前好转,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采用封闭引流术,缩短了眼镜蛇咬伤患者治疗时间,让患者得到恢复。

  • 标签: 蛇咬伤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 冲洗 护理
  • 简介:【摘要】使用封闭引流(vsd) 治疗创伤后感染及缺损创面15例,均全部治愈,证实vsd 是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创伤 负压封闭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封闭冲洗引流术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入选的78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封闭冲洗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和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94.87%,高于对照组79.49%,P

  • 标签: 负压封闭 冲洗引流术 乳腺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 封闭引流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 患者中采用 综合护理 后的临床效果。 方法: 我院选取 64 例封闭引流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 患者 ,病例选取时间为 201 9 年 3 月 -20 20 年 3 月。我院按 就诊时间、住院先后顺序 的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 , 实验组 32 例 、 对照组 32 例。 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 观察 实 验 组和 对照 组 的 临床 护理 效果 。 结果: 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 封闭引流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 患者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 2/32 ) 6.25% 低于对照组 ( 12/32 ) 37.5% , 经对比两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 封闭引流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 患者中采用 综合护理 可有效减少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此方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皮肤软组织缺损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封闭引流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对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96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研究,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封闭引流术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换药次数、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平均换药次数更少,平均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封闭引流术治疗可以缩短患者创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换药次数,疗效更为确切。

  • 标签: 糖尿病足 负压封闭引流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为骨创伤患者实施有效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42例骨创伤患者纳入研究(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并分组,对照组(一般护理),观察组(整体护理)。结果:护理后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情况及满意度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整体护理方案临床积极性明显,可广泛推广。

  • 标签: 骨创伤 负压密闭引流术 护理措施 临床情况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烧伤护理中运用封闭引流术的实际效用价值。方法:研究中共选取82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均为烧伤且行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采取盲抽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两个组别,每组均为41例患者,前者沿用常规护理模式,后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手段,对两组临床应用效果展开对比。结果:经实验中相关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各症状时间指标均短于对照组,并且换药次数明显减少,住院时间缩短(P<0.05)。结论:对于烧伤行封闭引流术治疗的患者而言,治疗过程中予以综合护理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创面愈合。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术 烧伤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烧伤护理中运用封闭引流术的实际效用价值。方法:研究中共选取82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均为烧伤且行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采取盲抽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两个组别,每组均为41例患者,前者沿用常规护理模式,后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手段,对两组临床应用效果展开对比。结果:经实验中相关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各症状时间指标均短于对照组,并且换药次数明显减少,住院时间缩短(P<0.05)。结论:对于烧伤行封闭引流术治疗的患者而言,治疗过程中予以综合护理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创面愈合。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术 烧伤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持续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创伤性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临床收治的40例创伤性大面积皮肤缺损行手术清创,应用持续封闭引流敷料覆盖创面,吸引器持续吸引治疗一周后,拆除敷料行二期植皮术.结果接受VSD治疗的患者中37例在一次使用后直接植皮均成活,3例患者行2次VSD治疗后植皮亦成活,创面均痊愈,无一例出现伤口感染或创伤性骨髓炎.结论VSD能彻底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刺激肉芽生长,明显缩短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时间,减轻换药痛苦,效果显著.

  • 标签: 皮肤疾病 清创术 引流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封闭引流技术(VSD)是一种新型的用于创面修复的医学技术,是通过相应的生物材料和操作技术,在待修复创面形成一个密闭的区域,以引流导管连接源进行持续吸引达到修复创面的目的。VSD技术目前在临床上用于加速创伤组织愈合、恢复创面外形功能及降低伤口感染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在烧伤、创伤、糖尿病足等疾病的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随着VSD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也不断应用到骨科复杂创面的治疗及护理中,但现有的VSD用于骨科创面护理的报道侧重点各有不同,且尚未形成统一的护理操作共识。为此,本文查阅大量近几年国内外最新的相关报道,对VSD在骨科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情况及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骨科 创面 护理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采取改良封闭引流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020年8月~2022年8月,选择我院89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实行改良封闭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比两组临床指征、治疗效果,对比数据有差异性(P

  • 标签: 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 骨科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采取改良封闭引流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020年8月~2022年8月,选择我院89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实行改良封闭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比两组临床指征、治疗效果,对比数据有差异性(P

  • 标签: 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 骨科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封闭引流技术(VSD)应用于烧伤创面中的手术护理要点。方法 将我科烧伤科54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护理;干预组给予精心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脓性引流物。治疗早期干预组有2例局部轻微疼痛,但能耐受,多在30 min内自行缓解;对照组有3例局部疼痛且不能耐受,予对症处理后缓解。干预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均P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烧伤创面 手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