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简易封闭引流(VSD)在治疗腹部脂肪液化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采用双色球法将其分成2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自制简易VSD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换药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2组经治疗后均康复出院,切口愈合良好,且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均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简易VSD应用于腹部脂肪液化的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既经济又可减少痛苦。

  • 标签: 自制简易VSD 腹部脂肪液化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简易吸引器在伤口引流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使用3M透明贴膜、泡沫敷料、采血针头及真空采血管作为自制吸引材料并进行换药。结果7例病人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愈合时间较传统引流时间缩短。结论该方法取材方便、制作容易,操作简单,患者无痛苦,愈合快,疤痕小,值得推广。

  • 标签: 简易负压吸引器 伤口引流 换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甲状腺癌术后应用简易封闭引流球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4例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常规引流引流,给予观察组针对性护理+简易封闭引流球,并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术后感染率、皮下积液率、切口Ⅰ期愈合率、平均日引流量、平均拔管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围术期护理中给予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简易封闭引流球和针对性护理,能大幅度提升护理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积液、感染等)出现的概率,促使切口尽快愈合,缩短拔管时间,降低引流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癌术后患者 简易负压封闭引流球 针对性护理 切口Ⅰ期愈合率 平均日引流量 平均拔管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制微型吸引装置对于伤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时间在2023年1-12月收治的伤口患者100例,给于不同治疗方式的应用。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愈合率以及愈合时间可知,试验组患者中46例可达到愈合,占比92.00%,常规组中愈合43人,占比86.00%,其中试验组愈合时间为14.52±3.21d,常规组愈合时间为18.41±4.23d,结果表明,试验组效果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伤口患者进行自制微型吸引装置方式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伤口 自制微型负压吸引装置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和高频电刀的广泛应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越来越多见,切口脂肪液化是腹部外科手术创口愈合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如处理不当,切口脂肪液化可转化为切口感染,使切口愈合困难,愈合时间延长,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1。

  • 标签: 脂肪液化 自制简易负压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封闭引流术(VSD)是一种新型引流技术,由医用泡沫敷料、多侧孔引流管、生物透性薄膜和引流装置组成。本文主要介绍了VSD如何护理以及护理过程中的特殊情况处理和注意事项。通过14例患者应用VSD引流术后的疗效观察和护理,笔者认为术者准确地实施密闭引流,护理人员细致观察和全方位护理,保证有效的引流,可加快创面愈合,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压疮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引流技术在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本研究病例观察时间段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集我院骨外科住院部各类患者共7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抽签方法分组,对照组(n=35),观察组(n=35)。对照组患者术后采取常规橡皮管引流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术后采取封闭引流护理方法。以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率为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33/35),显著高于对照组,检验P值<0.05,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对比两组护理满意率,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14%(34/35),显著高于对照组,检验P值<0.05,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结论骨外科临床护理中应用封闭引流技术进行干预,能够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改善护理满意度,有进一步推广实践的价值。

  • 标签: 骨外科 封闭式负压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引流装置治疗肛周脓肿术后的引流效果。方法: 选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我院共利用自制引流装置辅助治疗急性高位脓肿10例,男8例,女2例均为高位肛周脓肿,在近些年来我科在治疗肛中脓肿,术后进行引流。结果:经过治疗均完全愈合,3周后内口挂线剖线后出院,住院时间为24-35天。10例全部治愈,随诊2月没有复发。结论:整体治疗效果分析来判定引流在治疗肛周脓肿治疗,利用自制引流装置辅助治疗急性高位肛周脓肿,对于术后创面恢复加速,减少换药痛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真空高引流瓶与双管引流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引流效果.方法将92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分为2组,各46例.Ⅰ组应用真空高引流,Ⅱ组应用双管引流.比较2种方法的引流效果.结果两组术后72h引流量、皮下积液率及平均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空高引流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效果明显优于双管引流,值得推广.

  • 标签: 真空高负压引流 双管负压引流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创面封闭引流(VSD)治疗皮肤撕脱伤的体会感受。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30例由于大面积皮肤撕脱导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将采取撕脱皮片原位回植,观察组患者采取创面封闭引流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愈合时间以及效果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采取创面封闭引流(VDS)治疗后愈合率以及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 皮肤撕伤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为调查研究封闭引流技术在阴囊坏疽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6年4月到2020年5月以来收治的阴囊坏疽患者中随机抽取16例患者作为实验的临床研究对象。通过对16例封闭引流技术护理阴囊坏疽的护理报告进行研究,对术前,术后的护理过程、护理细节、疗效等分析进行全面总结。结果:14例患者使用封闭引流技术一次,经过II期缝合创面愈合。1例患者由于创面较大,使用封闭引流技术两次后,行腹股沟皮瓣转移覆盖创面后愈合。1例患者最终医治无效死亡。结论:我们发现经过封闭引流技术对阴囊坏疽的护理,护理中对患处的换药次数更少,患者术后恢复治疗疼痛感受更少。所以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阴囊坏疽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引流术治疗严重手外伤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院内收治的70例严重手外伤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观察组,均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以VAS法评估疼痛程度,统计预后,包括换药次数、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术前无差异性,术后1周以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较低(P<0.05)。 观察组换药次数较少、感染率较低、住院时间较短(P<0.05)结论:严重手外伤患者封闭引流术治疗期间,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疼痛程度,并改善预后。

  • 标签: 封闭式 负压引流术 治疗 严重手外伤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引流(VSD)治疗在蛇咬伤急诊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我院急诊收治的毒蛇咬伤患者92例,进行合理分组,展开调查,按照区组随机化的分组方式,分为实验A组(46例)与实验B组(46例),实验A组采用常规引流治疗,实验B组采用VSD治疗,对比两组结果。结果:通过观察两组实验数据可知,实验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84%)较实验A组(84.78%)更高,P<0.05。结论:对毒蛇咬伤的急诊患者采用封闭引流治疗,效果明显,能够减少患者对毒液中毒素的吸收,减轻患者因中毒产生的各种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帮助患者更快恢复,临床价值突出。

  • 标签: 蛇咬伤 VSD 治疗
  • 简介: 摘要:目的 观察封闭引流技术在手足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6例手足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有无应用封闭引流技术将其分入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封闭引流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平均换药次数、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手足外科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骨科创伤感染的治疗方面采用封闭引流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132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合不同的治疗处理技术划分为两组。常规组应用传统感染治疗思路,实验组应用封闭引流技术。分析总结干预治疗效果以及感染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康复指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感染复发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封闭引流技术能够有效治疗骨科创伤感染患者,对于创面感染的修复治疗作用明显,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骨科 创伤感染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