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腹腔胆道术后期(术后55天)"T"管排除后出现了胆瘘,现报告如下:1病案摘要患者女,35岁,因慢性胆囊炎、胆囊内多发结石于1999-07-01接受了经腹腔的胆囊切除术,术中经胆囊管造影证实胆总管内也有多发结石,随即在腹腔下行胆总管探查取除结石,并置入"T"形引流管。术后7天带着"T"形管出院。术后第55天(1999-08-24)来

  • 标签: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T”引流管 胆漏
  • 简介:目的探讨纤维胆道治疗胆道残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OLYMPSP20型及T20型纤维胆道胆道残石病人进行治疗;对合并胆道狭窄的胆道残石的病人先用端取石网进行扩张,或活检钳咬除周边肉芽组织以扩大狭窄口;对巨大嵌顿结石配合OLYMPUSE-27液电碎石器治疗。术后用B超和[或]胆道造影了解残石情况,判断其疗效。结果199例胆道残石病人共行纤维胆道取石271例次,结石取净180例,取净率90.0%。且无任何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纤维胆道治疗胆道残石疗效确切。

  • 标签: 内镜/治疗 胆道残石 纤维胆道镜 液电碎石器
  • 简介:腹腔手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切口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而迅速得到推广,随着腹腔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几年将其应用于婴儿的手术越来越多.我院自2003年2月至2004年7月在腹腔下施行婴儿手术45例,麻醉均顺利,现将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 标签: 婴儿 腹腔镜手术 麻醉 开腹手术
  • 简介:當前,對于許多外科疾患的治療來說,腹腔鏡手術技術發展產生了突破性進展,它已經成為臨床工作中微創外科技術不可或缺的治療學手段。但是隨之廣泛推廣和應用,臨床上已經有了許多利用腹腔鏡技術進行脾臟聯合胰腺體尾部切除等大手術的報告,對于這種工作熱情和嫻熟的腹腔鏡操作技術,

  • 标签: 腹腔鏡手術 胰腺體尾部切除 微創概念 脾臟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手术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02年2月至2005年1月我院治疗的l0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腹腔手术组和剖腹手术组各50例,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腹腔手术组手术时间于剖腹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腹腔手术组术中出血、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术后发热,镇痛剂使用例数均明显少于剖腹手术组(P〈0.01)。结论腹腔手术组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腹腔手术成为良性卵巢肿瘤的首选方式。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剖腹手术 卵巢肿瘤
  • 简介:自1998年以来,我院普外科应用腹腔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患者近千余例,其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在本市已享有盛誉,配以术前术后合理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护理体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后 治疗 普外科 手术创伤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下胆囊管异常的处理方法。方法:将72例胆囊管增粗与结石的患者采用腔内结扎胆囊管,术中行胆道造影。结果:LC术中异常胆囊管采用结扎处理,术后无1例出现胆瘘及其它并发症,采用术中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13例,左肝内胆管结石2例,右肝内胆管结石1例,胆道畸形3例,迷走胆管1例,胆囊管与胆总管并行酶形3例,假阳性2例,难确率97.2%。结论:腹腔下结扎异常胆囊管是一种安全、经济、实用方法,加之术中胆道造影可及时发现胆道本身与胆道内异常,术中可避免胆道损伤,术后减少并发症,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管异常 处理方法 胆囊切除术
  • 简介:1992年10月~1993年12月,我们在广泛应用腹腔技术的实践中,对286例不同病理类型的阑尾炎分别施行了单纯阑尾切除术、阑尾切除加腹腔引流术和脓腔内双腔管冲洗引流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171,例,女115例。年龄12~67岁。急性阑尾炎132例,其中阑尾穿孔继发全腹膜炎6例,阑尾周围脓肿形成25例;慢性阑

  • 标签: 单纯阑尾切除术 阑尾周围脓肿 腹腔镜手术 阑尾穿孔 冲洗引流术 急性阑尾炎
  • 简介:目的探讨电视腹腔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电视腹腔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各50例的手术方法、出血量、伤口愈合率、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等。结果50例电视腹腔手术组较开腹手术组:出血量、伤口愈合率、术后并发症、术后受孕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电视腹腔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优于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

  • 标签: 治疗 开腹手术 输卵管妊娠 电视腹腔镜手术 伤口愈合 出血量
  • 简介:目的:探讨经腹腔剥脱式胆囊切除术的术式改进。方法:我们利用分离钳电凝剥脱法解剖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电凝铲电凝剥离胆囊床。处理Calot三角解剖关系清楚,避免误伤胆总管,同时避免高频电刀热电效应对胆肠及内脏的损伤。通过临床随机32例经腹腔剥脱式胆囊切除的手术实践,分析其技术改进原理及避免并发症发生的价值。结果:无中转开腹,全部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多数术后2天痊愈出院,最长时间为术后6天。术后肠胀气1例,恶心呕吐4例,肩背痛5例,心绞痛1例,室速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经腹腔剥脱式胆囊切除,无中转开腹,手术并发症少,无手术死亡,术后恢复良好,效果满意。该术式操作简便,安全,快速,易掌握,与电钩电凝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术式改进 剥脱式 CALOT三角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4年行腹腔胆囊切除的临床资料。其中胆道损伤6例,包括胆总管横断1例,胆总管电灼伤1例,胆总管夹闭1例,胆囊管残漏1例,胆囊床或胆囊迷走胆管损伤2例。胆总管损伤患者均行一期手术;胆囊迷走胆管损伤的患者置管引流治愈。结果本组患者1例因发生胆管狭窄后再次手术,其它患者恢复顺利。结论严格规范的操作,胆囊三角良好的显露,辨清肝总管、胆总管和胆囊管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胆囊管必要时中转开腹,是避免肝外胆管损伤和预防胆漏的关键.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肝外胆管损伤 胆道损伤 2004年 回顾性分析 胆总管横断
  • 简介:目的分析胆道手术中联合应用胆道造影及胆道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3年12月为78例胆总管探查病人术中联合应用胆道造影和胆道检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78例病人使用传统方法取石残石率为23.1%。胆道检后残石率为5.1%。发现胆道癌2例。胆道畸形1例。联合应用胆道造影和胆道的残石率为1.3%。结论术中联合应用胆道造影和胆道检在降低残石率、降低胆道疾病的漏诊率方面有显著的效果

  • 标签: 胆道造影 胆道镜 胆道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妇科腹腔术后腹腔内留置及腹部伤口局部涂抹利多卡因对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将50例妇科腹腔手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例,A组:手术结束后腹腔内不留置任何液体;B组:手术结束后以乳酸林格氏液500ml+2%利多卡因20ml留置腹腔内及腹部伤口局部涂抹,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结果术后肩膀、后颈部疼痛及腹部伤口痛B组发生率较A组低,疼痛程度也显著减轻(P<0.05),对腹痛减轻也有一定作用。结论妇科腹腔术后腹腔内留置及伤口局部涂抹利多卡因可减少术后肩膀、后颈部及腹部伤口疼痛的发生率及减轻疼痛的程度。

  • 标签: 利多卡因 妇科手术 腹腔镜 术后止痛 疼痛
  • 简介:目的比较全麻与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腹腔手术的安全性和麻醉效果.方法40例患者,均分为全麻组(Ⅰ组)和硬膜外麻醉组(Ⅱ组).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气腹后10min,气腹后20min,血压,心率,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变化.结果气腹后10、20min,Ⅱ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与术前相比Ⅱ组气腹后10min血压(BP)明显较术前降低(P〈0.05).呼吸频率增快(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麻更适合用于妇科腹腔手术的麻醉,尤其在防止低血压,控制患者二氧化碳蓄积方面明显优于硬膜外麻醉.

  • 标签: 全麻 硬膜外麻醉 妇科手术 腹腔镜
  • 简介:胆管损伤是腹腔胆囊切除术(LC)后的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我院施行的2400例LC中胆管损伤7例,占0.3%。其中1例系胆囊亚急性炎症,接受LC手术,由于Calot三角区炎性水肿,解剖结构不清而致胆总管损伤,术后漏胆,术后2日转开腹行胆总管空肠吻合,后痊愈出院。另1例接受LC手术时,由于操作粗糙致灼伤胆管,术后出现漏胆,出现胆汁性腹膜炎,开腹术中发现钛钉滑脱,胆囊管残端漏胆,置血浆管引流,住院20余天,痊愈出院。还有1例在接受LC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胆管损伤 电视腹腔镜 LC手术 并发症 胆汁性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