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肩关节后方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不稳定性肩胛骨折24例,进行资料收集及随访,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三维CT重建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程度,并采用肩关节后方入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根据Hardegg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3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87.5%。结论肩关节后方入路治疗不稳定性肩胛骨折暴露充分,复位固定满意,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后方入路 肩胛骨骨折 手术治疗
  • 简介:我院自1986年1月至1993年1月共收治骶骨骨折骶神经伤者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各例均为闭合性骨折,男6例,女2例;年龄18岁~45岁,受伤至入院时间为2小时至9天。骨折类型:横形骨折5例,纵行骨折1例,粉碎性骨折2例;侧位X片示横形骨折明显前移位4例,轻度移位1例,纵形骨折1例的X线片示骨折端分离明显。合并

  • 标签: 骶骨骨折 骶神经 神经根 横形骨折 手术探查 骨折线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踝骨骨折下胫啡联分离患者的护理作用。方法:现随机选取我院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踝骨骨折下胫啡联分离患者作为样本,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其中对照组为30例、实验组为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采取综合护理,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数据对比显示(P﹤0.05),说明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护理满意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对比发现具备统计学差异。结论:综合护理在踝骨骨折下胫啡联分离护理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不但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提升护理满意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踝骨骨折 下胫啡联分离 常规护理 综合护理 并发症 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创伤性骨折多发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6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共70例创伤性骨折多发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同样纳入35例采用心理护理模式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负面情绪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负面情绪评分SDS评分、SAS评分相比,P>0.05,干预后观察组负面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创伤性骨折多发性骨折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创伤性骨折 多发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踝骨骨折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 选择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73例踝骨骨折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2020年3月至2021年10月),随机分为常规组(36例)和针护组(37例)。常规组根据手术需求实施常规护理,针护组在常规组增加针对性干预措施,监测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变化,并对比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针护组术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折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措施与护理方法。方法 对 2012年 8月至 2014年 8月来本院急诊科救治的 84例多发性骨折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74例得到顺利恢复, 8例因出现一定程度的脏器功能损害接受进一步治疗后恢复, 2例多器官功能严重衰竭而死亡。 结论 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是纠正休克、抢救患者的关键。

  • 标签: 多发性骨折 失血性休克 急救 护理
  • 简介:1临床资料本组9例。男性7例,女性2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45岁。都有不同程度的骨盆骨折膀胱破裂出血性休克外,其中1例尚有肋骨骨折和脾破裂;2例有会阴撕裂。入院后经抗休克、手术等治疗和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

  • 标签: 膀胱破裂 骨盆骨折 抢救与护理 失血性休克 术前 出血性休克
  •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头骨折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收治的19例股骨头骨折髋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Pipkin分型,Ⅰ型4例,Ⅱ型8例,Ⅲ型3例,Ⅳ型4例.闭合复位后保守治疗1例,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1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2例,全髋置换1例.结果15例可吸收螺钉固定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7年,平均3年6个月.优8例,良5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86.7%.结论早期诊断,术前对骨折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及固定,以及适当扩大切开复位指征,对股骨头骨折髋关节脱位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极为重要.

  • 标签: 髋关节脱位 股骨头骨折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脾破裂的急诊策略和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急诊科2007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脾破裂患者中,随机抽取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2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记忆合金接骨板进行内固定,治疗组患者使用可吸收肋骨钉进行固定,然后对两组患者急诊救治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都很成功,在手术中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与治疗组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患者在术后的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其术后镇痛率也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术后并发症情况,两组患者皆未出现切口感染的情况,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83%,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脾破裂患者的急诊救治中,患者需要尽快诊断并进行全面检查,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科学有效的急救治疗措施,而在其急诊手术中,对患者骨折肋骨的固定使用记忆合金接骨板和可吸收肋骨钉都具有很好的效果,而可吸收肋骨钉在术后镇痛和下床活动上具有优势,而且还能使患者避免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的痛苦,优化急诊治疗效果。

  • 标签: 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 脾破裂 急诊救治
  • 简介:目的观察并分析下肢多发性骨折休克患者接受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签的方法,将74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下肢多发性骨折休克患者分为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进行急诊综合护理的为观察组。对比并评价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好转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4.6%与0,与对照组的78.4%与13.5%相比差异较大,P<0.05,数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下肢多发性骨折并发休克患者,通过对其展开急诊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在促进抢救成功率提高的基础上,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下肢多发性骨折 休克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位固定治疗锁骨骨折中保护锁骨上神经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80例锁骨骨折患者,于2017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均行复位固定治疗,按术中是否保护锁骨上神经分组,离断组与保护组各40例,对比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保护组有更短的骨折愈合时间、更高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更小的皮肤感觉障碍面积,差异显著(P<0.05)。结论:锁骨骨折复位固定治疗时,采取保护锁骨上神经方式有着更佳的治疗效果,利于患者肩关节功能良好恢复。

  • 标签: 锁骨骨折 复位固定术 保护锁骨上神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 胸腰段脊柱骨折脊髓神经损伤患者采用前后减压治疗方式,探讨其应用效果。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7 年 10 月 -2019 年 10 月在本院治疗的 50 例患者为对象,对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胸腰段脊柱骨折脊髓神经损伤患者进行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对照组采用后路减压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则为前路减压手术治疗,对比应用成效。 结果: 从术后效果上看,对照组 患者伤椎高度、触觉评分以及运动评分为( 3.1±0.8 ) cm 、( 53.6±23.3 )分、( 62.2±15.1 )分,观察组为( 5.2±0.6 ) cm 、( 72.4±25.1 )分、( 75.6±16.3 )分,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观察组为 92% ,高于对照组的 76% ,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采用前路减压治疗方式 能够提高胸腰段脊柱骨折脊髓神经损伤患者的满意度,提升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前后路减压治疗 胸腰段脊柱骨折 脊髓神经损伤
  • 简介:目的:观察锁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09年3月我院使用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患者26例,术后随访8~14个月。结果:根据Herseocici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8例,良5例,中2例,差1例。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个月。结论:锁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损伤小,是治疗锁骨骨折的一种好方法。

  • 标签: 锁骨骨折 锁骨解剖钢板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导致多发性肋骨骨折脾破裂的急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6月我院急诊收治的53例外伤致多发性肋骨骨折脾破裂患者,根据脾破裂程度分为轻度组(n=29)、重度组(n=24),按照骨折治疗方案,将重度组分为常规组(n=9)、研究组(n=15),常规组使用记忆合金接骨板,研究组使用可吸收肋骨钉。结果:轻度组术后肺炎、膈下感染、湿肺等并发症少于重度组(P<0.05);研究组术后离床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术中操作耗时、围术期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通过超声、CT诊断并明确外伤所致多发性肋骨骨折脾破裂病情程度,治疗效果与脾破裂受损程度有关,脾破裂受损程度越严重,预后越差,需给予全面检查,以提高临床救治效率,应用可吸收肋骨钉手术治疗有助于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值得推荐。

  • 标签: 急诊 外伤 多发性肋骨骨折 脾破裂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