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针对产科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产科分娩的产妇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给予护理风险管理,然后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64%,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护理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并且明显提高了临床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 标签: 产科护理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 临床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在本院选取11例消毒供应室医务人员,选取时间是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所有医务人员需要接受细节管理模式学习,观察学习之后的护理质量。结果发现所有医务人员的学习之后的护理质量(安全识别能力、服务意识、风险防范能力)高于学习之前数据,其结果是p<0.05.结论对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使用细节管理不仅能将护理质量提高,还能降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不足之处进行完善,其优势明显。

  • 标签: 细节管理 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 效果
  • 简介:目的对比风险管理和常规管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管理效果,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急诊部收治的148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急救时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急救时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确诊时间、确诊到手术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其中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4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4%,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t=5.214,P=0.001。结论在对脑出血患者急救时采用风险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急救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广大医护人员就行推广和研究。

  • 标签: 风险管理 常规管理 脑出血 急救时间
  • 简介:【摘要】 目的:病案管理信息化应用效果研究及分析。 方法:选取近 3年 100例病案进行分析,其中 50例应用常规管理,另外 50例应用信息化管理,比较病案索引用时、查询用时,以及病案准确度、完整度。 结果:索引、查询用时,信息化管理模式明显少于常规管理,信息化管理的病案准确度和完整度也明显较高,数据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 采取信息化模式管理病案,能够明显缩短索引、查询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能够显著降低病案错误率,保障工作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病案管理 信息化 应用效果 研究分析
  • 简介:目的:评价PDCA循环法提高医院药事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46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n=230)、对照组(n=230)。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使用SPSS23.0版本统计学软件,对比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药学差错事件发生率为4.35%,对照组的药学差错事件发生率为15.22%,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在服务满意度和药学管理质量评分方面相比较,统计学意义均存在,P<0.05。结论:实行PDCA循环法管理,对于提高医院药事管理质量、管理效果,均存在积极的影响,存在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 标签: PDCA 循环法 医院药事管理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肺癌患者行以优化护理管理改善其疼痛症状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5年 1月至 2016年 5月我院收治的 50例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 25例,常规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以优化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疼痛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即P<0.05。 结论:对肺癌患者行以优化护理管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优化护理管理 肺癌 疼痛症状 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脑外科护理中运用分层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5月时间段收治104例脑外科患者及护理人员20名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受到干预措施不同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运用常规管理,观察组运用分层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患者依从性、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脑外科护理中运用分层管理模式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脑外科护理 分层管理模式 运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评价健康档案管理在高血压患者中实施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实施1年的健康档案管理9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回顾,比较建档前、后血压变化及患者健康知识情况。结果90例患者中,建档前血压>140/90mmHg者64例,血压<140/90mmHg者26例,建档后血压>140/90mmHg者32例,血压<140/90mmHg者58例。说明建档后,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得到明显加强。同时,建档前、后,患者对高血压基本知识的掌握提高很多,切大多数懂得了高血压日常预防的方法。结论高血压患者中建立健康档案,能有效控制血压及合并症的发生,有积极的医学意义。

  • 标签: 健康档案 高血压患者 规范管理 效果分析
  • 简介:研究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讨论细节管理在妇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讨论分析。并且为妇科诊疗的相关工作提出有效的指导建议。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主要是选取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救治的90例患有妇科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45人一组。分别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正常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正常的护理模式之下加入细节管理护理方式。对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治疗安全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经过研究发现,观察组运用谢姐管理护理方法的满意度为百分之97.77,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优于对照组,与此同时,可以看出对照组的护理工作满意仅为百分之82.22,其两组之间进行对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未发生护理安全事件。对照组发生1例护理安全事件。观察组在妇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效果上明显要好于对照组。研究结论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细节管理模式可以让患者的人身安全有所保障,减少妇科护理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同时,能提高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在临床工作当中,妇科护理可以使用细节管理。细节管理在妇科管理当中可进行推广。

  • 标签: 妇科护理 安全隐患防范 细节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门诊护士微信群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0月至2018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60例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的管理方式为常规护理管理,给予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微信群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管理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护理管理方法后,实验组的护理缺陷情况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经对比有差异存在,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护士采用微信群护理管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有效提高门诊护士的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微信群 门诊护士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管理对健康体检高血压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与我院健康体检筛查出的12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综合管理,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血压控制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血压控制率(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健康体检高血压人群中实施综合管理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 标签: 综合管理 健康体检 高血压 干预效果
  • 作者: 顾彩翠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2期
  • 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顾彩翠【摘要】目的:探究全流程标准化管理模式用于医院中药房管理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中药房实施常规管理干预阶段100例患者的处方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作为对照组,选取我院中药房实施全流程标准化管理模式100例患者的处方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取药时间、药品调配正确率、审核正确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取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药品调配正确率、审核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流程标准化管理模式用于医院中药房管理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可缩短患者的取药时间,该种管理模式值得广泛应用。
  • 简介:【摘 要】目的:为了探究在医院中药药剂管理中的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效果。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法、对比法来探究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在医院中药药剂管理中的效果。具体而言,选择某院中药药剂管理人员 60名,并且依照不同的管理方法将其划分为两组,各 30人。一组采用常规办法进行管理,作为对照组;而另一组则主要采用中药质量规划化管理办法,作为观察组。将两个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患者满意度以及进行中药质量的评分。结果:经过对比分析,无论是患者满意度,还是中药质量,观察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方法在医院中药药剂管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更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保障中药的质量,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其综合效益,成为医药市场的竞争手段。因此,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是值得加以推广应用的。

  • 标签: 中药质量 规范化管理 中药药剂管理
  • 简介:目的对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管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挑选我院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间入住的老年肺癌患者共计160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人进行对比。对照组利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管理。对比二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术后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生存质量评分;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产生概率。结果实验组在满意度方面要较对照组高;实验组术后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生存质量评分都较对照组高;实验组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产生概率要较对照组低,两组之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肺癌患者开展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管理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不但能缩短胸腔引流时间,而且能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同时能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应扩大对其的临床应用。

  • 标签: 老年肺癌 围手术期 呼吸道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在胃癌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我院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82例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接受护理前后的疼痛控制情况。结果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接受护理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 标签: 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 胃癌 VAS评分
  • 简介:目的对以人为本理念应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过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本文选取2016年6月份到2018年6月份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妇产科150例患者,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将其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参照组,采用双盲法的方式进行分组,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干预,而试验组采用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护理干预,并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与参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妇产科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病率,护理满意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产科患者管理过程中应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取得很好的护理效果

  • 标签: 妇产科 以人为本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 新生儿科 患儿 哭闹 采取 人性化护理管理 的临床效果。 方法: 择选自 201 7 年 11 月到 201 8 年 11 月 这一时间段 本 科室接诊 的 78 例 出现哭闹现象的患儿展开 研究, 以简单分样法 分 成常规组 ( n= 39 )和 研究组 ( n= 39 ), 常规组选取一般护理,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总结分析两组护理效果,包括患儿哭闹情况及家属满意度 。 结果: 研究组总满意度 100% 相比常规组 87.18% 提升幅度更为明显 , 研究组哭闹情况 97.44% 较常规组 82.05% 改善效果显著 , P < 0.05 。 结论 : 新生儿科 患儿 哭闹 应用 人性化护理管理 效果 良好,可有效减少哭闹情况,提升家属满意度,临床运用价值明显 。

  • 标签: 新生儿科 哭闹 人性化护理管理 满意度 哭闹改善情况 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新形势下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眼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 累计在 2018年 6月到 2019年 6月期间抽取眼科疾病患者 100例,我院于 2019年初开展新形势下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此之前接受治疗的 50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余下 50例患者则作为观察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所需住院治疗时间、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所需住院治疗时间观察组明显较少,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观察组明显较高( P<0.05)。结论 眼科护理管理期间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从而促进患者病情改善,缩短住院时间,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也显著提升,综合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 眼科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护理标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24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管理,研究组患者采取护理标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标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好,能够减小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提升管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安全管理 护理标识 重症监护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