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总结我科行婴儿高压氧舱治疗患儿的护理经验,旨在使每位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儿得到最良好的关爱和护理,有效地保证患儿安全、有序、舒适的治疗,使患儿的脑损伤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发挥高压氧积极的治疗作用。

  • 标签: 臂丛神经损伤 婴儿氧舱 高压氧治疗 修复 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曲安奈德复合镇痛液对硬膜外麻醉神经损伤后根性疼痛患者的镇痛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间诊治的行硬膜外麻醉置管或穿刺时因多次刺激神经

  • 标签: 复合镇痛 奈德复合 安全性评价
  • 简介: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神经妥乐平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单用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时间3月。经治疗后患者疼痛明显改善,且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神经妥乐平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神经妥乐平 椎旁神经阻滞
  • 简介:1例65岁女性患者因缺铁性贫血给予琥珀酸亚铁0.1g口服、37欠/d,第2天出现恶心、反酸及腹泻;第3天ALT155U/L,AST438U/L;第4天ALTT470U/L,AST867U/L。考虑为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停用琥珀酸亚铁,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465mg静脉滴注、1次/d。1周后患者胃肠道症状缓解,ALT37U/L,AST25U/L。给予蔗糖铁注射液100mg静脉滴注,隔天1次,用药10d,患者未出现消化道症状及肝功能异常,10d后Hb上升至97g/L。6个月后患者再次出现缺铁性贫血,给予硫酸亚铁维生素复合物口服、1片/d,第4天ALT98U/L,AST209U/L,停用硫酸亚铁维生素复合物并给予护肝治疗,3d后ALT36U/L,AST34U/L。随访3年,患者缺铁性贫血反复发作,每次给予蔗糖铁注射液静脉补铁,未再出现肝损伤

  • 标签: 亚铁化合物 药物性肝损伤
  • 简介:病例:患者,男,47岁,身高163cm,体重61kg,体表面积1.69m^2。因"胸痛伴活动后胸闷3月,确诊胃癌1月余"于2015年12月2日入院。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胸痛位于右侧胸壁第2~4肋处,为持续性钝痛,伴活动后胸闷。10月26日患者因"胸痛再发"在我院住院治疗,入院后完善胃镜等相关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为胃印戒细胞癌。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SOX 印戒细胞癌 胸痛 体表面积 持续性钝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源性高位胆管损伤性狭窄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自2003~2013年本院收治入院的治疗的高位胆管损伤性狭窄患者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观察对象,对本组患者行改良Roux-en-Y吻合手术,术后观察患者手术情况,并进行随访观察,主要观察本组患者的肝功能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二次手术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出院,在随访观察的1-5年中,有15例患者未见任何不良症状,且肝功能检查结果正常;其中有1例患者伴右肝动脉缝扎,其转氨酶升高在一倍以上,予以间断治疗,未见临床依赖;1例患者出现寒战、高热等胆道感染症状,经治疗后痊愈出院,且本组患者中无一例患者实施二次手术。与术前比较,本组患者术后各肝功能指标出现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医源性高位胆管损伤性狭窄选择正确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是得到满意治疗效果的关键,改良Roux-en-Y吻合手术应用于医源性高位胆管损伤性狭窄的治疗中,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位胆管损伤性狭窄 医源性疾病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研究连翘苷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人正常肝细胞株LO2于高糖DMEM完全培养基中培养,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ALT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中ALT的活性;DAPI染色法于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形态的改变;Western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PARP、caspase3的表达。结果:连翘苷浓度依赖性地减轻酒精诱导的肝细胞损伤;DAPI染色结果表明连翘苷能够显著逆转酒精诱发的肝细胞核浓缩及核碎裂现象,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ARP和caspase3的表达也被显著抑制。结论:连翘苷通过抑制肝细胞凋亡在酒精性肝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

  • 标签: 连翘苷 细胞凋亡 肝细胞株LO2 肝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后中枢性低钠血症的时间窗。方法6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其中35例脑性盐耗型综合征(CSWS)患者作为A组,25例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IADH)患者作为B组,监测患者中心静脉压、血钠水平、血浆渗透压及尿钠水平,针对性限水或补充钠盐治疗,分析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枢性低钠血症的发生时间、发生率、持续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发生低钠血症时间主要集中在6~12d,且两组患者发生低钠血症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有效治疗后低钠血症的持续时间均≤18h,两组发生低钠血症持续的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有效治疗后,A、B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14%和88.00%,A组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中枢性低钠血症的治疗时间窗较短,早期发现有利于提高治愈率。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中枢性低钠血症 时间窗
  • 简介:目的:探讨姜黄素对雷公藤甲素诱导小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32只随机均分4组,每组8只。对照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姜黄素组:每天灌胃姜黄素100mg·kg^-1;雷公藤甲素模型组:每天灌胃雷公藤甲素400μg·kg^-1;姜黄素+雷公藤甲素组:每天灌胃雷公藤甲素400μg·kg^-1+姜黄素100mg·kg^-1。每天给药1次,连续28d。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和乳酸脱氢酶(LDH);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合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UGT1)含量。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结果:与雷公藤甲素组相比,联合组的小鼠ALT和ALP有显著的下降(P〈0.05),AST和LDH没有显著性改变,TBIL有明显升高。姜黄素能升高肝组织中GST、GSH、SOD和UGT1含量(P〈0.05),降低肝组织中MDA的含量。病理检查结果也显示联合姜黄素给药改善了雷公藤甲素引起的病理改变。结论:姜黄素能增强雷公藤甲素慢性中毒小鼠体内的抗氧化能力,对小鼠雷公藤甲素慢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姜黄素 雷公藤甲素 肝损伤 肝脏保护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其发病率高,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已经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问题。生物标志物的检测近年来成为脓毒症患者早期评价和预测死亡率的一个方向,本文就脓毒症患者B型利钠肽(BNP)与C反应蛋白(CRP)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从而为脓毒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脓毒症 B型利钠肽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成因及快速康复方法。方法选取我院骨外科2015年9月~2016年4月份收治的50例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采用手法配合常规康复训练的方式,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效。结果观察组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采用MBI评分,其临床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运动损伤采用手法配合常规康复训练方式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踝关节 运动损伤 快速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高位脊髓损伤导致低血压的作用机制及其早期康复治疗。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收治入院的急性高位脊髓损伤并低血压的患者59例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予以康复训练(主要进行功能训练,带腹带、弹力袜),积极治疗吸低血压症状,并针对急性高位脊髓损伤导致低血压发生的机制进行探究。结果本组患者经过吸氧、静脉葡萄糖注射液滴注、盐酸米多君治疗后,头痛、眩晕等症状得到控制,未出现晕倒及摔倒等其他并发症。结论急性高位脊髓损伤引起的低血压,主要是对自主神经功能产生的阻碍作用,主要表现为心率减慢、血压降低,临床应早期发现并予以治疗,同时还应结合相应康复治训练,继而维持心功能,减轻脊髓的继发性损伤

  • 标签: 急性高位脊髓损伤 低血压 机制 康复治疗
  • 简介:目的美托洛尔用于治疗心脏神经症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4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除不用美托洛尔外,其余治疗均相同。观察两组的心慌、胸闷、气短、胸部隐痛等的症状改善状况。结果治疗组的心慌、胸闷、气短、胸部隐痛的症状改善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托洛尔用于治疗心脏神经症可明显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提高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美托洛尔 心脏神经症 疗效
  • 简介:目的讨论循证护理运用于神经内科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作出相应的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共100例。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50例,采用循证护理的方式进行相关的护理;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上的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相关的干预,不仅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压疮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具有一定的帮助,值得临床的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神经内科 护理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温针灸对完全离断周围神经显微手术修复后的功能康复作用。方法将大鼠坐骨神经横断,经显微手术缝合后在电针基础上加入温针灸疗法,观察术后4、8、12周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变化,测定术后12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结果术后4周温针组SFI与模型组和单纯电针组相比均明显改善(P〈0.01);术后8周温针组SFI明显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单纯电针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温针组和单纯电针组均明显优于模型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但两组组间比较,温针组SFI及MNCV虽优于单纯电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对离断坐骨神经的术后功能恢复具有一定作用,有待进一步实验加以证实。

  • 标签: 温针灸 坐骨神经离断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总结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38例,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单纯癫痫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两组患者的癫痫临床分型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全面性发作患者、单纯部分发作患者、部分继发性全面发作患者以及复杂部分发作患者的占比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的脑电波检查显示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癫痫发作频率与病程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患者容易出现并发偏头痛,偏头痛的并发症发作用于癫痫,影响癫痫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和康复,增加治疗的难度,影响患者的身体康复,临床上应对单纯癫痫和癫痫并发偏头痛进行区分治疗。

  • 标签: 癫痫 偏头痛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病神经功能缺失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5年8月建工医院收治的脑血管病神经功能缺失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行常规神经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三级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及巴氏指数(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管病神经功能缺失患者实施三级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提高其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血管病 神经功能缺失 康复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病例:患者,女,76岁。因“胸闷、憋气7天”于2015年11月12日入我院治疗。患者于10年前因“急性心肌梗塞”入院治疗,好转出院后逐渐出现胸闷、憋气等不适,活动后症状加重,近7天症状明显加重,夜间不能平卧。既往有高血压3级,冠心病病史10余年,平时规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间断服用阿司匹林、呋塞米、螺内酯,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体检:体温(T)36.8℃,脉搏(P)80次/min,呼吸(R)20次/min,血压(BP)175/95mmHg,神志清,精神可,口唇轻度紫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余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诊断为左心衰,心功能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为Ⅲ级。给予赖诺普利片(起始剂量5mg,qn)、阿司匹林肠溶片(0.1g,qd)、氢氯噻嗪片(50mg,qd)治疗。2015年11月12日晚患者第1次服用赖诺普利片30min后,出现眼睑、下唇肿胀,继而发展至喉部水肿,表现为喉咙紧缩感、呼吸不畅、憋闷。立即给予肾上腺素0.5mg皮下注射,并给予地塞米松5mg、10﹪葡萄糖酸钙20mL静脉注射,10min后患者呼吸顺畅。患者入院前长期服用降压、利尿等药物,未出现不良反应。入院后饮食无异常改变,病房内无特殊过敏原,第1次服用赖诺普利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症状。因此,首先考虑为药物赖诺普利所致血管神经性水肿,立即停用该药,余治疗无变化,于次日上午患者肿胀明显缓解,2天后症状完全消失。

  • 标签: 血管神经性水肿 赖诺普利 阿司匹林肠溶片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药物过敏史 长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