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椰子壳挥发油抗急性心肌梗死(AMI)诱发的心肌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复方丹参滴丸组(灌胃给药)、椰子壳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雾化给药)。除假手术组不结扎动脉外,其他组均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造成AMI大鼠模型,从造模当日开始给药,每天1次,连续7天,于实验的第8天处检测心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cTnI、cTnT)、病理改变(HE染色)及心肌梗死面积。结果雾化给药椰子壳挥发油后心功能指标改善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均有差异(P〈0.01);挥发油高、中剂量组CK-MB、cTnI、cTnT3项指标改善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各给药组病理损伤及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挥发油高、中剂量组与复方丹参滴丸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椰子壳挥发油可以改善梗死后缺血心肌的结构和功能,减轻心肌细胞的损伤,对AMI诱发的心肌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椰子壳挥发油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损伤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的使用情况,对临床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使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的病历381份,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科室、适应证、单次用量、用药频次、给药途径、溶媒选择、用药疗程、联合用药、是否标注滴速及冲管、安全性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临床超剂量用药率为16.27%,溶媒不适宜率为24.67%,适应证不适宜率为16.80%,联合用药率为44.88%。结论:我院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临床应用存在一定不合理情况,建议医生应严格根据药品说明书合理用药,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 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成釉细胞瘤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和细胞角蛋白7(CK-7)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39例成釉细胞瘤患者的手术标本,均经组织病理证实,设为观察组;同时,收集4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利用标本制作石蜡切片,实施苏木精-伊红染色,并利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测定MMP12和CK7的表达。结果:MMP-12在对照组中无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0),在观察组中呈现出一定的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74.36%(29/39)],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7在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50%(1/40),显著低于观察组的61.54%(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病理情况下的MMP-12与CK-7表达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随着肿瘤的复发与恶变,MMP-12与CK-7的阳性表达水平相应地不断升高,病理程度越高,相应的,MMP-12与CK-7的阳性表达率也越高,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釉细胞瘤中MMP-12和CK7会呈现出明显的阳性表达,且与临床病理情况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随着肿瘤的复发与恶变,MMP-12与CK-7的阳性表达水平也不断升高。

  • 标签: 成釉细胞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细胞角蛋白 病理学
  • 简介:目的:比较甲巯咪唑合用泼尼松与131I治疗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疗效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寻找一种发生不良事件少、更有效的治疗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方式。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来我科初诊为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口服甲巯咪唑合用泼尼松治疗,对照组给予131I治疗,观察2组患者高代谢综合征是否消失、甲功是否恢复正常、有无复发、甲减及其他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35例在服药2个月左右33例症状均消失,甲功恢复正常。治疗2年后观察1年,3年中发生不良事件肥胖1例,无复发,无甲减发生;对照组26例中23例症状消失,甲功恢复正常,治疗2年后观察1年,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24例,2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86%,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92.31%(P〈0.05)。结论:两种方式治疗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疗效差别不大,但观察组出现不良事件比对照组更少,为更有利患者的治疗方式。

  • 标签: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甲巯咪唑 131I 泼尼松
  • 简介: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健康水平的慢性疾病[1],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CKD(1~3期)称为CKD早期,常无任何症状,CKD3期以后,症状趋于明显,进入肾衰竭后症状则进一步加重。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因此,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微球蛋白 抑素 健康体检人群 特异性治疗 人民健康水平 肾小球滤过功能
  • 简介: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CM)其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临床上因其心电图特点,极易误诊为冠心病、非Q波性心肌梗死等疾病,从而导致错误的治疗。既往主要通过超声诊断,但由于超声本身的局限性,往往漏诊或误诊。本组病例通过磁共振心脏电影研究HCM的形态学特点,分析心功能异常,评价MRI对HCM的诊断价值。

  • 标签: 磁共振成像诊断 肥厚型心肌病 非Q波性心肌梗死 应用 早期临床 超声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糖化血清白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的健康体检者5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及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清白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糖化血清白蛋白 诊断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急诊溶栓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40例。A组为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和低分子肝素治疗,B组采用尿激酶治疗,C组采用链激酶治疗,观察3组患者心电图ST段变化,测定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T),并根据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组、C组总有效碍墨分别为95.O%、92.5%,均高于A组的82.5%(P〈0.05);治疗后,3组心电图ST段下降、PLT、APTT、PT均有一定改善,且B组、C组均优于A组(P〈0.05)。结论应用溶栓治疗方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效果显著,尿激酶的治疗效果略好于链激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溶栓药物 尿激酶 链激酶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目的探究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对患者心肌缺血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医院老年病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96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给予炙甘草汤治疗)和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各48例。观察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心肌缺血的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结论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对患者的心肌缺血有明显改善作用,可改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

  • 标签: 炙甘草汤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疗效
  • 简介:活化蛋白-1(AP-1)是一类二聚体的反式调节因子,其作用十分广泛,对细胞的增殖、存活和凋亡等重要生理过程具有调控作用.许多体内外实验均证实,AP-1与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癫痫和脑胶质瘤等神经系统常见疾病有密切联系.本文就AP-1的组成、调节及其与以上疾病的关系作简要综述.

  • 标签: 活化蛋白-1(AP-1) C-JUN JNK 信号传导
  • 简介: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1例腺病毒感染引发爆发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研讨腺病毒感染引发爆发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临床工作需警惕的方面,以期在临床工作中尽早识别,早期积极救治,减少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爆发性心肌炎 腺病毒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安体舒通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2013年9月至2016年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安体舒通)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1个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LVEF值为(46.25±6.94)%,对照组为(41.98±7.11)%,都高于治疗前的(32.94±7.13)%和(32.10±6.28)%,且治疗后观察组的LVE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心源性死亡、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分别发生0例、1例与2例,发生率为6.5%;而对照组分别发生3例、3例与4例,发生率为21.7%,观察组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体舒通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有利于左心室逆重构,减少远期预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心功能的改善。

  • 标签: 安体舒通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左心室逆重构 倍他乐克
  • 简介: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遵医行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合理膳食(5.42±2.02)分、正确用药(6.40±1.34)分、情绪控制状态(4.86±3.25)分、功能锻炼(5.27±2.34)分;观察组合理膳食(8.23±1.32)分、正确用药(9.21±0.36)分、情绪控制状态(8.33±1.48)分、功能锻炼(9.04±0.24)分;观察组患者各项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显著高于对照组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156,P=0.0211<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并且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延续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遵医行为 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Ⅰ)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两血管阻断法制备血管性痴呆(VaD)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分离颈总动脉后缝合切口。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Cerebrolysin,阳性药,10mg/kg)组,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Ⅰ)高、中、低剂量(20、10、5mg/kg)组,尾iv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2周;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Y迷宫和避暗实验法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ELISA法检测VaD大鼠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Ⅰ)显著增加VaD大鼠在Y迷宫实验的正确次数,显著降低在避暗实验的潜伏期时间,并显著提高VaD大鼠血清IGF-1水平;上述作用与同剂量Cerebrolysin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Ⅰ)能提高V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IGF-1水平,促进脑损伤后的神经元修复和生长有关。

  • 标签: 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Ⅰ) 血管性痴呆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 学习记忆
  • 简介:1例44岁男性患者,因胸闷、乏力入院,给予强心、利尿、延缓心肌损伤、营养心肌、降尿酸等对症支持治疗。住院期间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包括药物重整、心衰治疗方案的优化、延缓心肌损伤药物的建议、血压、心率、电解质、肝肾功能、左西孟旦、中成药、高尿酸血症的监护,以及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并根据监护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最终患者好转出院。

  • 标签: 临床药师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药学监护
  • 简介:目的:考察成人患者应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方法:回顾2014年9月~2016年4月我院成人患者应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情况,评价临床诊断与我国说明书适应症的相符性,同时根据相关临床治疗指南,评价应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获益情况。根据我国药品说明书、2010年版《临床用药须知》及相关临床治疗指南,分析给药方案的合理性。结果:162例应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患者的主要诊断为重症肺炎(9.26%),其次为噬血细胞综合征(8.64%)、重症肌无力(7.41%)和格林-巴利综合征(6.79%)等,其中76.54%为超说明书用药。在超说明书用法中,胸腺瘤伴免疫缺陷、格林-巴利综合征、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和Bicker—staff脑干脑炎肯定获益(合计12.90%)。44例患者应用静注入免疫球蛋白的给药方案符合说明书或指南的推荐。结论:部分患者应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合理性有待进一步验证,给药方案也有待进一步合理化。

  • 标签: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成人 适应症 给药方案
  • 简介:浙江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对近3000例前列腺癌病例的对照研究,发现血清铁蛋白可提高前列腺癌预测的准确性,在前列腺癌诊断与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相关论文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肿瘤靶标》。

  • 标签: 血清铁蛋白 前列腺癌 浙江大学 诊治 研究人员 预后判断
  • 简介:立博昔利布是一种口服的小分子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由G1期向S期转换达到抑制肿瘤发展的目的。立博昔利布和来曲唑联用已于2017年3月13日在美国获批,作为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2受体阴性的晚期和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药物。临床研究表明该药对晚期和转移性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来曲唑联用较单独使用来曲唑能显著延长患者的无恶化生存期。该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是耐受性较好。介绍该药的药效学、药动学、临床观察和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 标签: 立博昔利布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 乳腺癌 抗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