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0岁。左乳腺癌术后7年半,骨转移5年,双肺转移3年。患者于1992年1月20日诊断左乳腺癌行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为浸润性导管癌,PR(+),ER(-),病理分期Ⅱa期(T2NOM0)。术后给予5-Fu,MTX,CTX及CDDP等辅助化疗6cycle。

  • 标签: 乳腺癌术后 双肺转移 骨转移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存活 浸润性导管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有恶性脑部肿瘤或急性淋巴瘤(ALL)治疗的患儿在治疗后面临巨大的认知受损风险。目前,长达一年的研究首次表明,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兴奋药哌甲酯(MPH)可提高癌症存活患儿的注意力,并改善行为问题。

  • 标签: 哌甲酯 癌症 存活患儿 注意力
  • 简介:【摘要】 目的 讨论精液分析中精子存活率检测的作用。方法 选取由我院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男性不育患者参与本次研究,研究期间患者均通过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CASA)常规分析动态和检测精子存活率,并对其相关数据进行统计。结果 有43例精子总活力≥40%,其精子存活率≥58%(90.46±3.41)%;有57例精子总活力< 40%,其精子存活率≥58%(81.68±7.25)%;另外3例精子存活率< 58%(35.33±14.17)%。结论 : 通过检测临床男性的精子存活率,特别是CASA提示的精子活力降低的精子样本,可以判断精子存活率是否降低甚至死精子综合征,为进一步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 标签: 精子 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 存活率
  • 简介:目的探讨逆静脉瓣供血顺静脉瓣回流与顺静脉瓣供血逆静脉瓣回流对游离动脉化静脉皮瓣存活效果的影响。方法30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将每只白兔的1侧后肢作为观察组,另1侧后肢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逆静脉瓣供血顺静脉瓣回流灌流方式,对照组给予顺静脉瓣供血逆静脉瓣回流灌流方式,同时临床应用逆静脉瓣供血顺静脉瓣回流治疗前臂动脉化静脉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术软组织缺损10例,观察游离动脉化静脉皮瓣存活情况。结果观察组游离动脉化静脉皮瓣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临床应用10例中,8例游离动脉化静脉皮瓣完全存活,2例出现表皮坏死,经脱痂后治愈。结论逆静脉供血或顺静脉供血均能够为皮瓣提供足够的营养,游离动脉化静脉皮瓣存活的关键是建立合适的供血与回流比例,如回流不能增加,适当减少供血也可以提高存活率。

  • 标签: 逆静脉瓣供血顺静脉瓣回流 顺静脉瓣供血逆静脉瓣回流 游离动脉化静脉皮瓣存活
  • 简介:目的:观察异丙酚对谷氨酸导致的原代培养海马细胞存活性率的影响。方法:培养12d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加谷氨酸10umol/L,50umol/L,100umol/L再培养24h组,加谷氨酸同时加异丙酸50umol/L,500umol/L再培养24h组,MTT法测量的细胞存活率。结果:加谷氨酸对海马细胞存活率与正常组相比明显下降,谷氨酸10umol/L,50umol/L,100umol/L组存活率与正常组比下降(P<0.001),再加入异丙酚50umol/L组则存活率与加谷氨酸组没有统计学差异。再加入异丙酚500umol/L组则存活率上升(P<0.01),与加谷氨酸组有统计学差异,说明谷氨酸对神经元有毒性作用,而异丙酚对谷氨酸的细胞毒性有抑制作用,与用量呈正相关,结论:异丙酚能提高体外海马神经元的抗阻质过氧化耐力,抑制谷氨酸的神经细胞毒性作用,提高细胞的存活率。

  • 标签: 异丙酚 谷氨酸 培养海马神经元
  • 简介:乳房的曲线美一直是女性美的标志之一,而女性乳房结构的特殊性,也导致了远高于男性发病的特殊疾病。乳腺小叶增生就是女性的常见病,也是乳腺增生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非肿瘤、非炎症性的增生性病变,多发生在25~35岁,占乳房疾病中的70%左右。主要临床表现为乳房疼痛、肿块和溢液等,多与月经周期有关,有的患者月经来潮明显加重,月经来潮后症状减轻。属于祖国医学“乳癖”的范围。

  • 标签: 乳腺小叶增生 乳房健康 曲线美 乳腺增生性疾病 月经来潮 增生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对比双相障碍患者护理中实施心境曲线图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022年10月选取60例双相障碍患者,随机分组两组,组别为实验组和研究组,每组有30名患者,实验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心境曲线图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不同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躁狂程度、抑郁程度、遵嘱服药依从、认知能力情况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研究组患者更具优势且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组间存在对比性。结论:对于双相障碍患者应用心境曲线图,提高患者依从性,促使护理质量得以提升,建议提倡。

  • 标签: 双相障碍 心境曲线图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对比双相障碍患者护理中实施心境曲线图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022年10月选取60例双相障碍患者,随机分组两组,组别为实验组和研究组,每组有30名患者,实验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心境曲线图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不同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躁狂程度、抑郁程度、遵嘱服药依从、认知能力情况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研究组患者更具优势且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组间存在对比性。结论:对于双相障碍患者应用心境曲线图,提高患者依从性,促使护理质量得以提升,建议提倡。

  • 标签: 双相障碍 心境曲线图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建立实时监测尼莫地平片溶出过程的方法,初步评价制剂质量。方法用光纤溶出度实时测定仪监测尼莫地平片的溶出过程。结果考察1个厂家10批产品的溶出曲线,结果显示样品批间差异和批内差异均很大,说明该厂家生产工艺不稳定。结论光纤溶出度实时测定仪能够有效测定固体药物的体外溶出过程,可为监控制剂稳定性、改进制剂工艺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光纤溶出度实时测定法 溶出度 尼莫地平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中CT能谱曲线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到2021年2月间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为对象,共有55人,通过病理分析确认28人为良性,27人为恶性,前者作为观察组,后者作为对照组,然后通过能谱 CT开展平扫和增强扫描,统计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碘-水浓度、水-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比率、能谱曲线斜率。结果:经统计,观察组患者的碘-水浓度、标准化碘浓度以及能谱曲线斜率值都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CT能谱曲线能够准确清晰地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推广应用价值极大。

  • 标签: CT能谱曲线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诊断
  • 简介:本文从人胚胎脑海马区分离、培养、鉴定了神经前体细胞(neuralprecursorcells,NPCs),并初步观察了大鼠纹状体海人藻酸(kainicacid,KA)损伤后,人神经前体细胞(HNPCs)移植到成年大鼠侧脑室和纹状体后存活和迁移的情况。取胎龄8-12w的人胚胎脑海马区细胞,用含人表皮生长因子(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h-EGF)

  • 标签: 神经前体细胞 细胞培养 移植 免疫细胞化学 大鼠
  • 简介:摘要:在药物固体制剂制备中,体外溶出度试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测定溶出趋向已成为对固体制剂品质进行评价重要手段与方法。本文结合当前实况,围绕溶出曲线相似性,探讨了两种评价方法(相似因子法与Weibull分布模型法),望能为此领域研究剖析提供些许借鉴。

  • 标签: 溶出曲线 溶出度 相似性 评价
  • 简介:目的:α1-抗胰蛋白酶(AAT)缺乏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征是错误折叠的AAT突变体在肝细胞内质网内聚集及血清AAT水平降低,并由此引发肝脏及肺部疾病。AAT的Z型突变(ATZ)是造成AAT缺乏的最常见突变类型。有研究已经证实泛素-蛋白酶体通路参与ATZ的降解。Hrd1是一种定位于内质网膜的泛素连接酶(E3),本文旨在研究Hrd1是否可以通过内质网相关降解通路促进ATZ的降解。

  • 标签: Α1-抗胰蛋白酶 泛素连接酶 突变体 降解 细胞存活 泛素-蛋白酶体通路
  • 简介:目的研究心室肌内膜层(endo)、中层(M)、外膜层(epi)细胞复极Ⅰ期瞬间外向钾电流在缺血后失活曲线的变化。方法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定量观察缺血前及缺血后Ⅰ10活性的变化,分析比较3层细胞缺血后Ⅰ10的不同变化。结果缺血30分钟后epi及endo的半数失活电压(V1/2deactive)有明显差异(P<0.05),缺血后外膜层细胞的失活曲线右移,Ⅰ10失活变的缓慢,V1/2deactive与缺血前比较有明显增大(P<0.05)。结论Ⅰ10在3层细胞的分布不同决定了Ⅰ10在3层细胞的变化不同,可引起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增大,容易引起2相折返,诱发室性心律失常。

  • 标签: 心室肌内膜层 心室肌中层 心室肌外膜层 钾电流 失活曲线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伽马拟合时间强度曲线对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拟行颈部浅表淋巴结病灶切除或穿刺活检术的患者60例,术前均行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发现并记录病灶特征及参数指标。以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超声造影诊断良恶(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160例浅表淋巴结经病理诊断确定良性29例,恶性转移31例。2超声造影结果示良性淋巴结在造影后主要表现为均匀显著灌注(24/29);恶性转移淋巴结则主要表现为不均匀高灌注(22/31)或不均匀低灌注(5/31);3Q-LAB分析软件自动描记伽马拟合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良性淋巴结组峰值强度(PI)、初始强度(C)、曲线上升支斜率(A)、曲线下面积(AUC)大于恶性转移淋巴结组(P〈0.05),良性淋巴结组曲线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平均渡越时间(mTT)、浓度减半时间(T1/2)均小于恶性转移淋巴结组(P〈0.01)。超声造影诊断良恶(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性为87%,特异性为83%,准确性为85%。结论颈部浅表淋巴结造影后的灌注特征和伽马拟合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对浅表淋巴结疾病的定性诊断提供了有利依据。

  • 标签: 超声检查 淋巴结 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