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据美国《每日科学》杂志近日报道,美国最新研究发现,抗菌香皂中含有一种名为“三氯生”的化学物质,过多使用抗菌香皂会增加青少年罹患过敏性疾病的风险,并损害成年人的免疫系统。

  • 标签: 人体免疫系统 香皂 抗菌 过敏性疾病 化学物质 三氯生
  • 简介: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是近几年国内外提倡的针对变应性鼻炎的新疗法,其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1]。尘螨是一种全球范围内常见的吸入变应原,也是我国引起变应性鼻炎的主要致敏原[2]。标准化的尘螨变应原疫苗已在国内临床应用,对儿童及成人呼吸道变应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得到肯定,但按标准化治疗的报道还很少[3]。按照我国现行的变应性鼻炎诊疗指南[4],其总疗程应不少于2年。

  • 标签: 尘螨变应原疫苗 对变应性鼻炎 舌下免疫治疗 疗效分析 呼吸道变应性疾病 特异性免疫治疗
  • 简介:对松科Pinaceae植物金钱松PseudolarixkaempferiGord的干燥根皮—土槿皮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应用硅胶,SephadexLH-20,MCI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分离并鉴定了26个化合物,分别为:土槿丁酸(1),土槿甲酸(2),土槿乙酸(3),土槿丙酸(4),3β-乙酰氧基-齐墩果烷-11,13(18)二烯(5),3β-乙酰氧基-齐墩果烷-9(11),12二烯(6),3β-羟基-齐墩果烷-11,13(18)二烯(7),3β-羟基-齐墩果烷-9(11),12二烯(8),CelangulatinC(9),CelangulatinE(10),17β-通关藤苷元B(11),11α-O-(2-甲基丁酰基)-12β-O-乙酰基通关藤苷元B(12),11α-O-(2-甲基丁酰基)-12β-O-巴豆酰基(顺芷酰基)通关藤苷元B(13),β-谷甾醇酯(14),伞形花内酯(15),5,7-二羟基香豆素(16),花椒毒素(17),异虎耳草素(18),芒柄花黄素(19),毛蕊异黄酮(20),CnidimolB(21),胸腺嘧啶(22),3-呋喃甲酸(23),2-呋喃甲酸(24),香草酸(25),原儿茶酸(26)。其中化合物5–2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首次归属化合物1的1H和13CNMR谱数据。

  • 标签: 金钱松 土槿皮 化学成分
  • 简介:第九届IUPAC化学生物学国际研讨会暨第八届世界华人药物化学研讨会在京圆满落下帷幕,为了进一步促进药学工作者及时把握学科发展新趋势,开展学术交流,沟通研究信息,切磋经验体会,本次会议组织委员会将利用《中国药学》(英文版)(JournalofChinesePharmaceuticalSciences)作为加强交流合作的平台,于2013年组织出版"药物化学化学生物学专刊"。

  • 标签: 化学生物学 药物化学 中国药学 征稿启事 英文 会议组织
  • 简介:从制马钱子中分离并鉴定了15个化合物,分别为番木鳖碱(1),马钱子碱(2),伪番木鳖碱(3),伪马钱子碱(4),裂环马钱素酸(5),咖啡酸(6),对羟基苯甲酸(7),对羟基苯乙酸(8),熊果醇(9),7,22,25-豆甾三烯-3-醇(10),羽扇豆醇(11),11-酮基-香树脂棕榈酸酯(12),儿茶酚(13),麦芽酚(14),腺苷(15)。化合物5-15为首次从马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制马钱子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 简介:尽管用于药物开发的经费和时间逐年攀升,但近些年来被批准上市的新化学实体类药物却很少。随着计算化学学科的进展,辅助以X-射线晶体学和核磁共振技术,越来越多有前景的疾病治疗候选药物被发现。多种药物化学策略被发展用于药物早期评价研究。尽管如此,在药物开发的早期阶段,如何有效提高候选药物开发的成功率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待解决。本文主要综述了药物开发早期阶段新化学实体发现和评价的代表性案例。

  • 标签: 药物发现 早期药物评价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毒性
  • 简介:从多刺绿绒蒿MeconopsishorridulaHook.f.etThoms的全草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山奈酚-3-O-β-D-葡萄糖(1→2)-β-D-葡萄糖苷(2)、槲皮素-3-O-β-D-半乳糖(1→6)-β-D-葡萄糖苷(3)、小麦黄素-7-O-β-D-葡萄糖苷(4)、山奈酚-3-O-β-D-葡萄糖(5)、桂皮酰胺(6)、对羟基桂皮酰胺对羟基苯乙胺(7)、小麦黄素(8)、木犀草素(9)、槲皮素(10)、芹菜素(11)、山奈酚-4′-甲醚(12)、山奈酚(13)。其中化合物1、5、6、7、12、13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多刺绿绒蒿 化学成分 黄酮
  • 简介: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肾问质纤维化中的表达及羟尼酮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肾问质纤维化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羟尼酮低剂量组、羟尼酮中剂量组、羟尼酮高剂量组、阳性药呋喃妥因组。药物治疗10天后,收集尿液,检测尿蛋白等尿常规,处死大鼠,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肾功能血肌酐(Cre)、血尿素氮(BUN),取肾组织观察其病理改变,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CTGF的表达。

  • 标签: 鼠肾组织 CTGF UUO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单侧输尿管结扎
  • 简介:研究东莨菪素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和排泄特征,SD大鼠灌胃东莨菪素(50mg/kg),分别于给药后5,15,30,60,120,240分钟取大鼠心、肝、脾、肺、肾、肌肉、脂肪、脑、睾丸、子宫、胃、小肠等组织器官测定其原形药物浓度。结果表明,东莨菪素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器官且于给药后15分钟浓度即达峰值,其中肝、肾、胃和小肠含量较高。此外,东莨菪素在胆汁、尿液、粪便的排泄研究显示,胆汁、尿液、粪便的累积排泄量分别为0.032%,3.752%和0.784%。表明东莨菪素在大鼠体内主要以代谢物的形式消除。

  • 标签: 东莨菪素 组织分布 排泄
  • 简介:目的研究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黄荆果实的三萜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ODS柱层析、Sepha-dexLH-20柱层析等色谱法分离纯化黄荆子三萜类化学成分,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是2α,3α,19α-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1)、2α,3β-二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2)、2α,3β,19α-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3)、2α,3β,19α,23-四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4)、2α,3β,23-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5)、2α,3α,24-齐墩果三羟基-12-烯-28-酸(6)、乌苏酸(7)。结论化合物1、3、4、5、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黄荆子 三萜 化学成分
  • 简介:2011年7月,北京军区组织了卫生专业比武竞赛,这是推进军事训练和保障力生成模式转变、打牢部队卫勤保障能力基础的重要举措。我部着眼加强部队卫生机构卫勤服务保障能力建设,加大人才培训培养力度,在层层选拔的基础上,周密组织尖子人员封闭式集训。在部队卫生机构参加的5个专业、10个项目中,共获得4枚金牌、17枚奖牌,综合成绩居全区前列,现将基本做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军队卫生 军事人员 卫勤保障
  • 简介:目的建立5-氟尿嘧啶(5-Fu)在小鼠肿瘤组织中的分析方法,并用于考察5-Fu控释植入剂在小鼠肿瘤组织的分布。方法荷瘤小鼠瘤周植入分别由PLGA50/50和PLGA75/25为载体制备的5-Fu控释植入剂,RP-HPLC测定小鼠肿瘤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结果肿瘤组织中5-Fu的线性范围为0.5~15.4μg·g-1,准确度为97.5%~104.0%,提取回收率为81.9%~88.3%,日内RSD均〈2.0%,日间RSD均〈7.6%。以PLGA50/50、PLGA75/25为载体的5-Fu控释植入剂在荷瘤小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9、15d;Cmax分别为3.79、2.83μg·g-1;AUC分别为41.15、43.50(μg·g-1)×d。结论该分析方法可用于5-Fu在肿瘤组织中的分布行为研究,2种载体的5-Fu控释植入剂均能维持小鼠肿瘤组织中较长时间的药物分布,延长药效作用时间。

  • 标签: 5-氟尿嘧啶 控释植入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肿瘤组织分布
  • 简介:从苏木(CaesalpiniasappanL.)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出15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方法和理化性质考察分别鉴定为菜油甾醇(1),原苏木素A(2),胡萝卜苷(3),β-谷甾醇(4),熊果酸(5),齐墩果酸(6),缠结素(7),丁香树脂酚(8),3,4,5-三甲氧基苯酚(9),丁香醛(10),松柏醛(11),香草酸(12),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13),3,8,9-trihydroxy-6H-ben-zo[c]chromen-6-one(14),苏木酮A(15)。化合物5~7,9~13为首次从苏木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苏木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 简介:目的分析香槁树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法对香槁树叶挥发油进行提取,并利用气相-质谱联用法(GC-MS)对其成分分析鉴定。结果共鉴定出48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0.21%,主要成分前五位有桉双烯酮(16.61%)、β-波旁烯(14.09%)、芹菜甲素(9.96%)、5,8-二甲基-4-羰基-3-(丙烷-2-亚基)-萘-1-基乙酸酯(5.57%)和α-古巴烯(3.42%)等。结论分析结果可为进一步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香槁提供参考。

  • 标签: 香槁 挥发油 超临界CO2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简介:2012年8月25日至29日,由中国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化学化学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协办,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九届IUPAC化学生物学国际研讨会暨第八届世界华人药物化学研讨会"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大会邀请了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国内外140余位著名化学生物学及药物化学专家进行了精彩的专题报告,并有近150份墙报交流。700余位来自世界21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药学》(英文版)杂志设立专门展位,对期刊进行了宣传展示。

  • 标签: 化学生物学 国际研讨会 IUPAC 药物化学 世界华人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 简介:目的采用活体成像技术监测稳定高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肿瘤细胞在裸鼠体内生长及转移情况,为肿瘤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评价技术和方法。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2000介导的基因转染方法,将pGL4.17[luc2/neo]载体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经G418抗性筛选及有限稀释法获得稳定高表达荧光素酶的单克隆细胞;采用活体成像的方法检测转染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成瘤情况。结果获得了可稳定高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单克隆细胞株,将单克隆细胞株植入裸鼠皮下。采用活体成像技术准确监测肿瘤细胞体内生长情况。结论采用活体成像技术构建的肿瘤动物模型是拓展肿瘤体内生长、转移及治疗相关研究的理想模型。

  • 标签: 荧光素酶 肿瘤细胞 活体成像 动物模型
  • 简介:金丝桃素是金丝桃属植物中一种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1830年首次被正式报道,它是一种天然光敏型的二蒽酮类化合物。金丝桃素具有抗病毒,抗抑郁、抗肿瘤、抗菌、抗氧化等广泛的生物和药理活性,并用于光动力治疗。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金丝桃素具有很大的药用潜力和临床价值。本篇综述了金丝桃素的化学、植物来源和生物活性。

  • 标签: 金丝桃素 植物来源 化学 生物活性
  • 简介:目的探讨经彩超引导下经皮肝组织穿刺活检术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的作用。方法对71例肝脏占位性病变行彩超引导下穿刺活检,并经病理证实。结果71例患者中总穿刺次数计268次,平均穿刺次数3.77,取材成功率为98.13%(263/268),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71例肝脏占位性病变,穿刺病理最终诊断结果为:正常肝组织2例,肝血管瘤5例,肝炎并肝硬化2例,增生结节1例,原发性肝癌55例,肝转移癌6例;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为85.5%。结论彩超引导下经皮肝组织穿刺活检术对肝脏占位病变定性诊断安全、准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超 经皮肝组织穿刺 肝占位
  • 简介:千百年来,我国传统中医学将茶油视为延年益寿的食品,早在公元前《山海经》中便有茶油作为食用油的记载,同时将其归类为名贵中药,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邓小莲等[1]概述了中国古代医药学经典著作中记载的茶油食用与医疗功能。《本草纲目》记载:"茶油性偏凉,有凉血、止血、

  • 标签: 茶油 药理作用 保健功能 化学成分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