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9年新医改启动以来,我国医院出现阳光平台和集团采购组织药品供应管理模式。SPD模式从控制成本、节约药师资源和提高效率方面进行全程监管,促进SPD模式在医疗系统中的应用,紧跟新医改政策需求,优化医疗物资管理流程,从而减少医院管理成本。关键词医院;SPD;供应深化医药改革过程中要求降低医保基金、管控医疗耗材、降低医院运营成本管理模式。因此原有医疗耗材管理模已不能满足医疗管理现状,管理模式革新势在必行。SPD模式是以信息化为支撑,从医用耗材采购、验收、发放、库存管理等各个阶段进行全程监督管理,能有效促进医疗物资供应,在医疗物资管理系统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1当前药品供应现状当前药品供应体系管理模式分为药品集团采购组织和“药品阳光采购平台”。药品集团采购组织模式源于美国,国内最早出现于闵行区管理模式。政府部门集中采用物联网技术统一采购中标药品,打造医疗信息药品管理系统,药品供应体系包括医院内部管理,将医院药品数据库向供应商开放,供应商依据医院库存量自动补货,采用传统的结算、支付方式。2SPD模式供应发展现状传统的供应管理方式由来已久,职能部门较为分散,内部物流依然采用原始的流转方式。近几年来自于管理、成本和效率各方面压力,医院方面对于供应改革已经刻不容缓。2.1物资材料管理物资计划制订、物资采购、物资使用和物资储备等几个重要环节相当繁琐,采购部分大多凭借以往采购经验制定采购计划,预料准确度偏低;在供应商异常巨大的数据量下极易出现信息准确性、药品质量管控和清廉管理等方面错漏。2.2管理成本提升运行效率慢绝大部分专业药师被库房和物流运输占用,然而协助医生进行药物治疗才是一位专业药师的本职工作,因此加大了医院的人力成本。由于预测不准确导致医院药品库存积压的药品过期,从而造成医药成本浪费。供应灵活性低,很难及时高效的满足各个供应商及科室需求变化。3SPD供应实施情况为提高供应效率、解决医院管理问题,引入SPD药品供应模式。SPD源于美国,后来日本引入其理念应用于医疗器材买卖、外包及采购等业务,其物资信息及买卖流程都可通过系统管理,实现信息可追溯,提高医疗信息安全;“物资物流管理服务”是通过降低物资成本,物资原价等管理方式提高效率,改善医院经营现状。通过研究实践在原来的基础上改进,探索出一条“用后结算”“零库存”的SPD药品供管理模式,医疗物资的采购(供应)、库存和物流等环节交给第三方分销公司集中管理。3.1SPD物流方式在SPD模式中,首先由医院药师和分销公司共同确定采购目录,分销公司根据采购目录从各个供应商处采购,然后统一配送至医院SPD中心库,医院库房(包括SPD中心库和各消耗点)采用二级库存管理模式。均由分销公司进行管理;医院SPD中心库收到物资后,由分销公司工作人员根据库存状况补货至二级库,最后送至消耗点或者患者,增加药品供应应对各方需求变化的多变性。3.2结算方式SPD模式结算方式,物资所有权只有一次转移,在分销公司将医疗物资送至医院之后,医院库房、住院药房和门诊以及各消耗点的物资所有权依然归分销公司,只有医疗物资销售到患者手上时才发生无权转移,真正实现医院“零库存”。当患者将费用付到医院财务系统的同时,医院财务系统即生成与分销公司的结算账单,以实现分销公司、医院、患者三方同时结算。3.3现代化信息管理方式在采购环节中利用SPD管理系统,基于各种基础数据,采用大数据挖掘、分析工具,为医院物资需求分析。从各种大量基础数据中归纳、分类出各种外来因素,比如住院人数、门诊人次季节月病种分布等客观原因对医院物资要求的影响,并结合各种因素,如周期、趋势、季节和气候的实时参数来调整医疗物资需求预测目录。从而确定医院补货周期和安全库存,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灵活性和效率。在配送和储存环节,系统中以药品条形码作为物资的唯一身份标识,取药通过药库全自动片剂摆药机、窗口自动发药机实现全自动化操作,极大程度减轻人力,药品条形码识别提高准确性;为保证住院药品在实现病房自动化配送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医院可配备送药小车和药品双向交接柜。3.4风控手段SPD模式的风险,比如仓储及配送环节的药品质量风险控制、信息共享导致的信息泄露、配送不及时等问题。为了更加有效、直观的监督和管理SPD供应模式,医院制定了绩效考核指标到货及时率(当月准时送达订单数/单月发货的总点单数)>98%,送货误差率(当月送错货的订单数/当月发货的总点单数)

  • 标签:
  • 简介:供应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SCM)是指在生产及流通过程中,为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连接上游与下游企业的组织网络对商品、信息和资金在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顾客之间的流动管理。它是在企业资源计划(ERP)基础上构筑的与客户及供应商互动的系统,用以实现产品供应的合理、高效和高弹性。客户可以通过该组织网络详细了解产品的供应周期、订单的执行情况等;企业则可以借此随时

  • 标签: 中国 医药制造业 供应链管理 库存总量 电子商务
  • 简介:【摘要】供应管理是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客户连接起来的网络组织结构。它通过一系列有效的计划、执行和监控过程,使整个供应协调一致地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和服务。本文从供应管理理论出发,结合生化原料药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 标签: 生化原料药 生产管理 供应链管理 风险防范
  • 简介:【摘要】患者进行就医的过程中购买药物所需要的费用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对于药品的带量采购问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国家正在不断推进招标方式的改变,对于进行药品带量采购的招标方式十分赞赏。同时相关医疗机构在以计划采购量为前提的药品购进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本文将站在供应的视角之下,对药品带量采购现状进行调查,目的是搜寻供应视角下药品带量采购的问题。本文的分析充分考虑到了相关政策的内容,整个分析过程从生产、流通、使用及环境等角度进行。

  • 标签: 供应链 药品 带量采购 问题分析
  • 简介:【摘 要】我国的药品流通系统持续向前发展,流通环节中存在一些既有缺陷被有效填补,可使用智能化技术来对流通系统展开优化,确保在流通阶段也能够针对药品实施质量管理工作,本文从智能化供应视角出发,对药品流通活动中的质量问题展开探讨,确定流通活动面临的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确定药品流通发展方向。

  • 标签: 智能供应链 药品流通 质量管理 挑战
  • 简介:摘要:风险管理可以把当前消毒供应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及时识别出来,积极采取对策来应对薄弱环节,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要科学高效地预防医院感染,提供安全合格的消毒无菌物品,需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促进消毒供应中心的运行规范化、标准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安全保障。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风险因素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药品与常规商品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质量控与监控方面十分严格。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各领域陆续向与世界接轨的方向发展,供应环境下对我国医药企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利用供应模式对药品质量控制体系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与优化,是推动药品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相关研究背景及我国医药企业在药品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现状,提出供应环境下强化药品质量控制的有效对策。

  • 标签: []供应链环境下 医药企业 药品质量控制 现状探究
  • 简介:[摘要]药品与常规商品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质量控与监控方面十分严格。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各领域陆续向与世界接轨的方向发展,供应环境下对我国医药企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利用供应模式对药品质量控制体系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与优化,是推动药品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相关研究背景及我国医药企业在药品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现状,提出供应环境下强化药品质量控制的有效对策。

  • 标签: []供应链环境下 医药企业 药品质量控制 现状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寻找积极的应对策略。方法: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对消毒供应室进行常规管理,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对消毒供应室进行规范化制度及细节管理。通过B-D试验和生物监测合格率、药品运送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科室满意情况等指标对两种组进行评定,并且统计存在的潜在风险。结果:实验组的B-D试验和生物监测合格率为99.20%和99.60%,科室平均满意度为97.92%,药品运送时间为42.62±3.62分钟,2%的不良反应,以上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值均达到小于0.05标准。结论:消毒供应室存在高温、心理损害、化学、生物、噪音、电击损伤、紫外线消毒等风险因素,规范化制度及细节管理是可优化消毒供应室运行的管理方法。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潜在风险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我国医药行业以极其快速的方式迅猛发展,新型的药品及工艺不断被创新和突破,新药研发力度得到持续化增强,虽然新药能够帮助解决更多的医疗问题,缓解患有相对应疾病患者本身的痛苦,提升治疗效率,但是新药使用最初,研发方还是需要承担药性不稳定与药品适用性等问题带来的风险事件。针对具体可能会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应对是极为重要的。现根据新药研发的情况,探讨技术层面的风险问题,确定应对措施。

  • 标签: 新药研发 技术风险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疫苗是药品中一种较为特殊的类别,对于冷运输有着较高的要求,冷运输的安全性、稳定性直接影响着疫苗的使用安全,针对疫苗冷运输要加强质量风险管控力度,防范质量安全风险问题。本文对疫苗冷运输过程中的质量风险管理重要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疫苗冷运输过程中的质量风险管理策略。

  • 标签: 疫苗 冷链 运输 质量风险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科临床护理常见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分组探讨应对措施。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进行护理工作的医护人员作为对照组,对2016年7月~2017年8月的护理工作的医护人员作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因素,并对针对其防范措施进行讨论。结果研究组护理工作意外事件发生的概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儿科临床护理 风险因素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探讨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院感风险以及应对的措施。通过分析消化内科疾病患者的相关资料,以及治疗和护理的过程,挖掘出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院感风险,总结出相关的应对措施,从而降低护理工作中院感风险的发生概率。

  • 标签: 消化内科  护理工作院感风险因素  应对措施
  • 作者: 陈垚 1 李哲 1 朱娅男 2 王利 3 聂智容 4 盛孝敏 5* (通讯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20-06-18
  • 出处:《药物与人》 2020年第04期
  • 机构:1.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捷尔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重庆 401120; 2.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捷尔医院)手术室 重庆 401120; 3.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捷尔医院)门诊部 重庆 401120; 4.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捷尔医院)护理部 重庆 401120; 5.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捷尔医院)感控办 重庆 401120)
  • 简介:【摘要】 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院的院感重点科室,也是控制院内感染发生的重点环节,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应急护理措施,重视专科的理论学习和人员物资的调配。及时采取相关有力措施,制定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工作制度与人员流程,消毒物品的处理流程。落实制度流程防控指南的培训与考核、及时管控物资、合理调配、制定相关处理流程、加强人员防护、强化转运工具处理、严格环境的清洁消毒等。提高科内人员日常工作中自我防护意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风险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防护 应急处理流程 护理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探讨血液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隐患及应对策略。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7 月在本院血液内科治疗的 50 例患者为对象,针对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 50 例患者采用硬币随机法进行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为针对性护理模式,对比应用成效。 结果: 从 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得分 上看,观察组 的得分 为( 95.32±1.16 )分,对照组为( 82.83±1.44 )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对患者护理质量与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观察组分别为( 89.28±2.27 )分、( 88.72±2.13 )分,对照组为( 69.26±3.18 )分、( 70.31±3.06 )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采用针对性 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分析血液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隐患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效果。

  • 标签: 血液内科护理 应对策略 风险隐患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对血液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隐患以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了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血液内科收治的100名患者,并将这100名患者分成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50名患者。其中,实验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而对照组进行常规性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风险隐患发生情况要明显比对照组的低,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实验组的护理安全性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护理质量评分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液内科护理的风险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风险隐患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护士的临床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性,以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血液内科 风险隐患 应对策略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外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及与之对应的解决策略。方法:本实验所包含的研究对象是我院外科收治的108例患者,实验开始时间为2020年10月,实验结束时间为2021年10月,根据单双数法将患者划分成为甲组(54例)与乙组(54例)两个组别。在乙组患者护理实践中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式,在甲组患者护理实践中采用风险管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满意度。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甲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乙组患者,满意度高于乙组患者,组间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表示为P

  • 标签: 外科 护理风险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通常情况下将对高温十分敏感的药品称为冷药品,其对温度的要求较高,无论是运输,还是储存的过程中,均需要对温度严格把控,如果控制不当就会导致药物受损的情况发生,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对冷药品质量有直接影响的阶段就是药品批发缓解。当前药品质量管理得到了重视,且提出了相关管理规范,并确定了药品批发企业冷药品质量管理的要求。本文根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的相关规范提出了风险管理在冷药品质量管理中的体现及具体应用,以期提高管理质量,降低药品质量管理中的风险

  • 标签: 药品批发企业 冷链药品 质量管理 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