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书潮书《口腔正畸直丝弓矫治技术》售罄!《口腔正畸生物学》售罄!新版《口腔正畸学》教科书售罄!许多代表反映,这次全国正畸会议学术气氛非常浓厚,正畸书籍畅销只是一个方面的表现。大家都希望了解更多,知道更深,在探求知识上表现出如饥似渴的追求。值得透露一下...

  • 标签: 口腔正畸学 矫治技术 直丝弓 探求知识 内容充实 生物学
  • 简介:目的:测试增塑淀粉的生物安全性。方法:采用一种能快速评定细胞增殖率和细胞毒性的比色分析方法-MTT比色法,检测该材料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相对增殖率的影响,评价其细胞毒性。结果:按照GB/T16175—1996标准,增塑淀粉在3个观察点的细胞相对增值率:2d为85.63%,4d为82.22%,7d为113.05%,相对增值率随时间延长而升高,该材料的细胞毒性为0—1级。结论:增塑淀粉无明显细胞毒性

  • 标签: 增塑淀粉 生物学评价 细胞毒性 MTT比色法
  • 简介:目的:探讨铁镍软磁合金应用于临床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将5种材料(纯钛、铁镍合金、电镀Cr6+的铁镍合金、钴铬合金、PVC)制成2cm×2cm×0.2cm的方块,消毒灭菌后制取材料浸提液。取5块无菌96孔板,每孔加入100μl浓度为6×104个/ml对数生长期L?929细胞悬液,贴壁生长24h后置换各组材料浸提液。培养1、2、3、4、5d后各取出1块板,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和贴壁情况,然后向每孔加入10μlCCK?8试剂,避光培养1.5h后用酶标仪测定各孔吸光度(A)值。利用各组之间A值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RGR),并对各组实验材料细胞毒性进行分级评价。结果在倒置显微镜下,除PVC出现大量细胞溶解、固缩外,其余各组细胞均形态正常、贴壁生长良好。根据各组材料细胞RGR进行毒性分级可知,除外PVC组为3级,其余各实验组材料毒性级别均为0~1级,可以应用于人体。结论铁镍合金原样和电镀Cr6+后的细胞毒性均在安全范围。

  • 标签: 铁镍软磁合金 镀铬 细胞毒性
  • 简介:在齿科的临床治疗中,金属合金常用于牙体及牙列缺损的修复。在口腔复杂的环境中,金属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析出金属离子。这些金属离子会在局部或全身分布,引起局部或全身的过敏反应。体内外实验已发现金属离子会造成细胞DNA的损伤,导致细胞因子释放的增加。但是,金属离子的细胞毒性反应机制目前尚没有充分的研究来证实。本文对导致齿科金属腐蚀的因素和细胞毒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金属合金 过敏反应 腐蚀 细胞毒性
  • 简介:目的观察银汞合金充填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WHO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验组合方法.对口腔内长期存有银汞合金充填体者的心理精神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行为测验,试图评估银汞合金充填体对人体有无神经毒性的影响。结果在有银汞合金充填体和无银汞合金组间,银汞合金充填体不同表面数组间,以及与银汞合金接触的不同年限间,所得资料差异性比较.均不说明银汞合金充填体对人体健康有害。结论银汞合金仍然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充填材料。

  • 标签: 银汞合金充填体 人体 健康
  • 简介:目的:探索采用联合侧向垂直加压技术充填根管以改良连续波根充技术,通过增加根尖部的牙胶量克服该技术超充率较高,以及根尖部根管牙胶充盈率(PGFA)较低的缺点。方法:80颗离体尖牙牙根用改良双敞技术预备后,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单纯连续波法和侧向垂直联合加压充填技术根充,超充样本计数;所有样本均在距根尖孔1.5mm水平截断,体视显微镜下数码拍照,计算机测定PGFA值,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超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距根尖孔1.5mm的PGF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侧向垂直联合加压充填技术,比单纯连续波法具有更好的根充效果。

  • 标签: 根管 感染 根管疗法 根管充填
  • 简介:目的:探讨微波和水浴处理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双甲基丙烯酸复合树脂临时冠材料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两种材料分别制备直径10mm厚2mm圆柱体18个,每种材料分3组,每组6个试件,分别为微波组、水浴组、对照组。对照组不进行处理;微波组在500W微波条件下处理3min;水浴组在55°C水中恒温浸泡30min。获取试件浸提液后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细胞毒性。结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细胞相对增殖率:微波组(78.4%±4.3%)和水浴组(54.4%±4.3%)均大于对照组(47.6%±3.6%),结果有统计学差异,各组间两两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双甲基丙烯酸复合树脂材料细胞相对增殖率: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胞毒性分级皆为1级。结论:微波和水浴处理可有效降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临时冠材料细胞毒性,对双甲基丙烯酸复合树脂临时冠材料无明显作用。

  • 标签: 临时冠 微波 水浴 细胞毒性
  • 简介:目的:研究有色氧化铝玻璃复合体的溶血性和短期全身毒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由试验材料所引起的新鲜抗凝兔血细胞红细胞溶解和游离血红蛋白程度。经口途径给服试验材料混悬液,连续给服7d,进行食物利用率及体重相对增长率计算及病理学变化检测。结果:有色氧化铝玻璃复合体溶血率小于5%,不会引起急性溶血。各组大鼠每周食物利用率及体重相对增长率指标之间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未见实验组动物各重要脏器出现病理学变化。结论:有色氧化铝玻璃复合体在急性溶血方面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根据毒性评定标准判定为无短期全身毒性

  • 标签: 氧化铝 牙科陶瓷 溶血性能 毒性试验
  • 简介:目的:研究白行研制的根管桩用复合材料及其环氧树脂基体的体外细胞毒性,以初步评价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方法:采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法),分别用50%和100%的石英纤维复合材料以及50%和100%环氧树脂的浸提液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2d、4d、7d后,测定吸光度值(OD值),并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以6级毒性分类法评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各实验组及对照组的OD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结果:各观察期细胞生长良好,形态正常,复合材料及其环氧树脂基体的细胞毒级为0—1级。结论:自行研制的根管桩用复合材料及其树脂基体无细胞毒性

  • 标签: 细胞毒性 MTT比色法 复合材料 根管桩
  • 简介:目的:改进导航辅助射频温控凝术中的注册标记系统,使其更加无创,同时达到导航系统的精确要求。方法:采用塑型塑料面罩,依照人体面部特征加热塑型,表面双侧颞部、眉弓中点和颧骨最高点安置6个塑料标记点.内部随意安置6个标记点。CT扫描获得影像学数据,输入SurgView—RFT电磁导航系统后,分别选用4个(内外各2个)、6个(内外各3个)和8个(内外各4个)标记点进行注册和配准,每组设置5种组合,每点读取3次坐标值,取平均值代入配准误差公式。采用SAS6.1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取4个标记点时.系统误差为f1.58_±0.25)mm;取6个标记点时,系统误差为(1.28±0.21)mm;当标记点数量达到8个时,导航系统的配准精度达(1.06±0.10)mm。4点组与6点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49),6点组与8点组间无显著差异(P=0.1402)。结论:塑型塑料面罩表面放置标记点可避免患者创伤,配准精度完全符合导航系统的要求和卯圆孔穿刺的特定要求,在应用中至少应有6个标记点。

  • 标签: 射频温控热凝术 导航 注册标记 配准误差
  • 简介:目的:采用葡萄糖定量微渗漏模型评价2种主牙胶尖进行垂直加压根管充填技术封闭根尖的能力.方法:68颗单根管牙,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和2个对照组,采用冠向下根管预备技术,实验组分别为SystemBα相主牙胶尖组、SystemBβ相主牙胶尖组、冷牙胶侧压组(ColdLateralCondensation,CLC),每组20颗牙.各组按照要求进行根管充填后连接于葡萄糖定量检测微渗漏模型,从冠方给予1.6kPa压力,检测第1d、2d、4d、7d、10d、15d、20d、30d从冠方向根方渗漏的葡萄糖含量.通过计算渗漏葡萄糖的浓度推算微渗漏的大小.结果:阴性对照组30d的渗漏值为0,阳性对照组30d的最大渗漏值为177.5mmol/1.SystemBα组、SystemBβ组、冷侧压组三种充填材料在30d内均具有较好的根尖封闭能力.自第7d起,SystermBd组、SystemBβ组渗漏量显著少于冷侧压组(P<0.05),Systems组与SystemBβ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垂直加压根管充填技术在根尖微渗漏方面优于冷侧压根管充填技术,在30d内,两种不同相主牙胶尖的根尖微渗漏量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根管充填 热垂直加压技术 牙胶 微渗漏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超声加热及联合顺铂对人舌癌裸鼠移植瘤的疗效及其对正常组织的影响,评价超声疗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的效应.方法裸鼠背部皮下接种Tca8113细胞后,随机分为4组,分别进行以下处理:(1)局部超声疗;(2)顺铂(CDDP)化疗;(3)超声疗联合CDDP化疗;(4)平行对照.治疗结束后观察4周,评价指标为:(1)肿瘤体积的动态观察;(2)按肿瘤体积、瘤重计算抑瘤率;(3)计算增比,评价疗与化疗联合应用的效应.结果根据肿瘤体积动态观察,单独应用超声疗或顺铂化疗均可导致肿瘤生长抑制,瘤重抑瘤率分别为78.11%和18.43%.超声疗联合顺铂化疗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瘤重抑瘤率为97.86%,增比为1.2.结论超声加热技术温度控制准确、可靠,适合个体化治疗的要求.超声疗联合CDDP具有明显的抑瘤效应,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 标签: 超声波 热疗 顺铂 鳞状细胞癌 裸鼠Tca8113细胞系
  • 简介:目的:探讨微波凝结合造袋术治疗舌下腺囊肿的疗效。方法:81例经微波凝结合造袋术治疗,术后1个月、3个月复查疗效,如复发可再行治疗,2次治疗未愈认为手术失败,同期采用63例舌下腺及囊肿摘除术治疗作为对照,2者的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1例微波凝结合造袋术治疗后,囊肿壁组织即凝固坏死成痂皮状白斑,逐渐脱落,周围黏膜组织随即覆盖创面,统计学分析总有效率为97.5%,与手术方法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微波凝结合造袋术安全有效,避免了手术方式摘除舌下腺的缺点,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达到了微创目的。

  • 标签: 微波 造袋术 舌下腺 囊肿
  • 简介:目的:研究HSP70多肽(HSP70peptidecomplexes,HSP70-PC)对人脾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活性及功能的影响。方法:人舌癌Tca8113细胞在43℃条件下加热30min,恢复12h后,用亲和层析方法提纯HSP70多肽,并用Westem印迹鉴定;将提纯的HSP70多肽体外刺激人脾淋巴细胞扩增、活化,然后用M1Tr法测定其对舌癌Tca8113细胞的杀伤作用,并用电镜和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培养上清舌癌rrca8113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1g湿重的肿瘤细胞可提取纯化HSfr70蛋白85μg,通过SDS—PAGE和Western印迹证实为HSP70抗原肽复合物;提取舌癌Tca8113细胞的HSP70-PC与体外免疫扩增的人脾淋巴细胞形成致敏CTL,当致敏CTL与Tca8113细胞效靶比为100:1和50:1时,致敏CTL的杀伤率分别为(77.4±2.9场和f78.9±1.9)%,2组问无显著差异(P〉0.05)。HSP70诱导的CTL对Tca8113的杀伤率与非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受攻击的舌癌Tca8113细胞出现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结论:Tca8113细胞来源的HSfy70多肽具有较强的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能刺激人脾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效应.并能介导肿瘤细胞凋亡。

  • 标签: 肿瘤 热休克蛋白70 CTL 免疫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白色念珠菌改良酸性酚法RNA提取方法与玻璃珠法、超声破碎法和液氮研磨法的比较,确定一种有效提取白色念珠菌早期生物膜总RNA的方法。方法将培养3h和6h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分为2组,每组分别采用酸性酚法、玻璃珠法、超声破碎法和液氮研磨法,提取酵母相白色念珠菌的总RNA,用分光光度计及甲醛变性凝胶电泳检测RNA的浓度、纯度以及完整性。结果1~8号样本RNA总量依次为:9.96、12.72、2.88、4.56、2.76、4.92、7.32、10.68μg。结论酸性酚法是提取白色念珠菌早期生物膜总RNA的理想方法。

  • 标签: 生物膜 白色念珠菌 RNA提取
  • 简介:目的:评价老年人根管充填应用改进的连续波牙胶根充法的充填质量和效率。方法:213名需要根管治疗的老年口腔患者,共计238颗患牙,按照根管充填方法的不同分为牙胶组和冷侧压组,并对两组间根管充填恰填率、侧支根管充填情况、根充所用时间、术中疼痛四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改进的连续波牙胶组根管恰填率高达89.92%,而冷侧压组仅为79.82%,牙胶组优势明显;另外在侧支根管充填情况和根充所用时间的对比中,牙胶组依然强于冷牙胶组(P〈0.05);两组术中疼痛并没有差别(胗0.05)。结论:改进的连续波牙胶根管充填法应用于老年口腔患者优点突出,易于接受,能有效提高老年人根管治疗的质量和效率。

  • 标签: 老年口腔医学 老年人 根管充填 连续波热牙胶根充法
  • 简介:目的探讨CT引导联合神经电生理测试射频凝三叉神经半月节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收治的15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CT引导下按Hartel前入路法穿刺并结合神经电生理测试后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凝术,损毁三叉神经相关感觉支,观察近期临床疗效并对中期疗效进行随访.结果156例患者在CT引导下均可成功精确穿刺卵圆孔,结合电生理定位可精确做到选择性三叉神经半月节损毁.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下降(P<0.05).随访12个月有效率高达94.9%.6个月时复发5例,12个月时复发8例.结论CT引导联合神经电生理试验能够精确定位卵圆孔及神经分支,射频凝术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 标签: 神经电生理测试 卵圆孔 射频热凝术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