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和专家咨询法(Delphitechnique),建立颌面部解剖损伤严重的评估方法.为颌面部损伤严重的评价提供研究手段。方法:首先采用AHP法将颌面部解剖损伤按软组织伤和硬组织伤分层建立详细的损伤指标,并将最终评价指标按损伤程度分级,再用Delphi法对每一层的评价指标分别两两比较评分,求出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将其评价指标的程度分级相结合,获得颌面部解剖损伤严重的评价方法。结果:得到颌面部解剖损伤严重的评价方法即平均组合权重(Ci)评价指标的严重分级(Pi)的乘积和(即∑i=1^mCi·RPi)。结论:Delphi法和AHP法结合,是建立颌面部解剖损伤严重评价的有效方法,可使颌面部解剖损伤严重评价的定性描述定量化。

  • 标签: 颌面部损伤 层次分析法 DELPHI法 损伤严重度
  • 简介:目的:探讨重度磨耗牙垂直距离的变化固定修复方法的选择。方法:对65例129颗重度磨耗牙,根据垂直距离有无变化,分为三类修复:①重度磨耗牙,垂直距离未减小,牙合龈距离尚能进行常规固定修复;②重度磨耗牙,垂直距离未减小,牙合龈距离不足进行常规固定修复;③重度磨耗牙伴有垂直距离减小,牙合龈距离不足进行固定修复,须升高垂直距离。追踪观察1-7年,其中56例为两年以上。结果:65例病例中有63例修复后牙体、牙髓、牙周基本健康,修复体无脱落、无破损;咀嚼功能、美观改善均取得了较高的满意度,未出现颞下颌关节问题或未加重。结论:根据重度磨耗牙垂直距离有无变化进行固定修复方法选择,临床思路明确,便于临床医师掌握,在临床是可行的方法。

  • 标签: 牙体重度磨耗 垂直距离 固定修复
  • 简介:本文测量了50颗完整上颌恒尖牙的牙根面积及牙体大小各指标,将测量结果输入微机,发现牙根面积变异范围较大,牙体全长和根长存在高度正相关,牙冠大小无关,并建立了线性回归模型,利用它可以在临床上预测牙根面积,以便确定矫治力。

  • 标签: 牙根面积 正畸 最适力
  • 简介:体质指数(BMI)头颈癌结局相关性差异显著。该文旨在评估BMI诊断或早期成人头颈癌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纳入研究的样本为加拿大多伦多玛格丽特王子肿瘤中心头颈鳞癌患者,检测指标包括烟草和酒精的使用、病情状态、并发症及BMI指数

  • 标签: 体质指数 头颈癌 癌患者 BMI指数 预后 肿瘤中心
  • 简介:目的:评价义齿黏附剂和线性胎在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5例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为每位患者制作解剖式骀和线性胎2副全口义齿,3个月后更换使用。每副义齿于戴用3个月时检测其使用义齿黏附剂前后的咀嚼效率,并采用满意度问卷调查获取患者的主观评价。结果:使用义齿黏附剂后,线性胎和解剖式胎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均较使用前得到改善(P〈0.05,P〈0.01)。义齿黏附剂使用前后,两种骀型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义齿黏附剂使用前,线性骀全口义齿的固位稳定和舒适程度满意度高于解剖式骀全口义齿(P〈0.05,P〈0.01);使用义齿黏附剂后,两种胎型全口义齿的固位稳定、咀嚼功能和舒适程度满意度均有显著性提高(P〈0.01)。结论:对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应用线性骀全口义齿和义齿黏附剂均可改善义齿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全口义齿 义齿黏附剂 线性 咀嚼效率
  • 简介:目的:研究下颌正常磨牙磨耗牙在垂直载荷和斜向载荷下牙体组织的应力分布。方法: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建立下颌磨牙及磨耗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在垂直载荷和斜向载荷下计算出牙体组织最大压应力,最大拉应力和VonMises力。结果:正常磨牙垂直载荷下,应力集中于牙颈部及远中根尖;牙冠磨耗后,应力集中区向近中根转移,结论:本实验为牙齿折裂的病因提供了生物力学依据。

  • 标签: 下颌 正常磨牙 重度磨耗牙 三维有限元 应力 牙齿折裂
  • 简介:服用可引起牙龈增生的药物的人群正在迅速扩大。进行器官移植的病人数增加极快,他们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首选为环胞菌素,从而导致了一种新的牙龈疾病需要治疗。此外,环胞菌素引起的高血压常用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如心痛定(nifedipine)治疗,两种药可协同引起牙龈增生。目前临床上缺乏明确的定义和容易使用的指数对牙龈增生进行分级。本文介绍一种全面而又简便的、有助于临床医生对牙龈增生进行标准化评价的分级体系,该体系也能为手术治疗药物性牙龈增生的时机选择提供指导。

  • 标签: 药物性牙龈增生 新临床指数 环胞菌素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牙列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修复治疗。方法选择1999年9月至2009年9月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收治的牙列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56例,根据患者余留牙情况、息止间隙等分析,其中37例患者采用垫式可摘义齿修复,19例患者采用固定义齿修复。治疗后随访观察1年。结果随访1年后,56例患者咀嚼功能均明显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缓解,面型改善。结论老年患者由于牙列重度磨耗导致了垂直距离降低,有必要对其进行咬合重建,过渡性重建修复可为永久性重建修复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老年 重度磨耗 牙列缺损 重建
  • 简介:常固化贴钩加橡圈牵引矫治严重扭转牙叶令坚本院从89年应用拔除第一双尖牙光固化贴钩橡皮牵引矫治严重牙列不齐及扭转180°牙,及报告如下:1.资料方法:共矫治36例,男性14例,女性22例,最大年龄25岁,最小年龄9岁,20岁以上8例,完成时间最长的一...

  • 标签: 扭转牙 光固化 双尖牙 活动矫正器 矫治时间 牙位
  • 简介:目的探讨广州市学龄儿童人体质量指数(BMI)和口腔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7~12岁小学生,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按照《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实施方案》,于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开展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工作。按方案进行口腔检查,分别记录乳牙和恒牙的龋失补牙数(dmft/DMFT);同时测量其身高和体重,计算BMI。根据受检儿童的性别、年龄和BMI,分别计算患龋率和龋均。根据《中国6~19岁儿童青少年BMI筛查消瘦界值范围》评价消瘦,《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BMI)分类标准》评价超重和肥胖,将受检儿童分为4组:消瘦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方差分析统计方法分析BMI龋病相关性。提取7、9、12岁的城乡汉族学生口腔数据及BMI数据为研究。结果7、9、12岁儿童总数2903人,乳牙患龋率为32.3%(937/2903),恒牙患龋率为3.7%(108/2903)。乳牙龋均为1.27,恒牙龋均为0.09。消瘦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及肥胖组其检出率分别为10.8%(313/2903)、72.9%(2116/2903)、9.2%(267/2903)、7.2%(209/2903)。消瘦组儿童正常体重对照组相比,乳牙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3,P=0.000)。消瘦乳牙龋之间,存在相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瘦乳牙龋的发生有相关性,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有助于降低乳牙患龋程度。儿童超重/肥胖龋病之间未见关联。

  • 标签: 龋齿 人体质量指数 儿童 横断面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截冠术套筒冠覆盖义齿联合应用修复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列缺损的效果。方法对2005年3月到2006年3月武警广东公安边防总队医院口腔科收治的7例患重度牙周炎的牙列缺损患者,共51颗基牙,行牙周基础治疗和根管治疗后截冠,再按套筒冠的制作程序制作套筒冠覆盖义齿,随访观察。结果经过3年的随访观察,所有患者均主观评价义齿美观舒适,固位良好,咀嚼功能显著提高;临床检查7例患者的51颗基牙动度明显降低,所有基牙的动度在I度以内;X线检查患者基牙周围牙槽骨在修复后无明显吸收,牙周膜无明显改变,缺牙区牙槽骨无明显吸收。结论截冠术和套筒冠覆盖义齿联合应用是目前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列缺损的理想修复方法。

  • 标签: 截冠术 套筒冠 重度牙周炎 牙列缺损
  • 简介:一、病史患者,男,初诊年龄11岁。主诉:牙齿前突。患者身体健康,无家族遗传史,自诉无口腔不良习惯。二、临床检查1.口内检查:恒牙(牙合)期,双侧第一恒磨牙远中关系,前牙深覆黯Ⅲ度,下前牙咬在上颚黏膜上,覆盖9mm。上前牙唇倾明显(图1)。2.口外及面部形态:患者凸面型,下颌后缩,颏唇沟明显(图1)。

  • 标签: 非拔牙矫治 患者 安氏Ⅱ类 深覆盖 口腔不良习惯 临床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插销式分体桩桩冠修复重度磨耗后牙的制作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60颗重度磨耗后牙采用插销式分体桩桩冠进行修复,即根管预备取印模后分别制作插销式分体桩及另一部分桩冠、玻璃离子粘固,完成修复。结果:60颗修复体均固位良好,边缘密合,咀嚼功能良好,牙周健康,患者满意。结论:对于黯龈距过低(〈3mm)的重度磨耗后牙采用插销式分体桩桩冠修复的方法,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插销式分体桩 重度磨耗 桩冠
  • 简介:目的:对牙槽嵴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采用试排牙时闭口式二次印模法,针对性的精细排牙以及良好的基托磨光面形态,观察修复效果。方法:选取52例牙槽嵴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用托牙基底板做颌托基托,采用试排牙时闭口式二次印模法,人工排牙时注意中性区位置,基托磨光面形态呈凹面型,完成注塑全口义齿修复,观察临床效果。结果:通过该方法制作的全口义齿固位力明显增强,很少发生黏膜压痛,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对牙槽嵴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采用试排牙时闭口式二次印模法,细致的个性排牙,以及良好的基托磨光面的形态,有助于提高全口义齿的固位功能、封闭功能和舒适性。

  • 标签: 义齿 全口 无牙颌 牙槽嵴 印模 排牙
  • 简介:一、病史患者,女,12岁。主诉:牙不齐。二、临床检查1.面部:颜面不对称,下颌略右偏。直面型,上颌相对发育不足。见图1。2.口内检查情况:13、23、33未萌出,73滞留,重度拥挤,磨牙Ⅲ类关系,前牙对刃。见图1。

  • 标签: 正畸治疗 牙根吸收 上前牙 埋伏牙 多发 颜面不对称
  • 简介:图5为患儿2007-10-07来今院接受正畸治疗,初戴矫治器时拍摄的图像、从图片中可清晰地看到该患儿已拔除右上乳侧切牙,为相邻扭转中切牙的矫正提供了必要的间隙。使用改良的2×4技术(即2×2):上颌采用附牵引钩的Nance托作为支抗装置,

  • 标签: 中切牙 二次治疗 扭转 替牙期 Nance 2×4技术
  • 简介:牙外伤是口腔急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的牙外伤常常导致患牙不能保留而需要拔除.以往前牙缺失后采取传统的固定和活动义齿修复或者常规种植修复,通常需要3~6个月的等待,在这期间患者需要经受缺牙或佩戴活动临时修复体带来的不适.近年来,即刻种植技术迅速发展,不仅能更快地恢复缺失牙的形态和功能,同时能起到尽可能保存原有软硬组织的作用.但临床医生需要意识到,即刻种植在适应证上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同时因为牙外伤常发生在前牙美学区,需要考虑相应的美学风险.因此,特别是对于临床经验不足的医生而言,即刻种植手术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文章对即刻种植在牙外伤中的应用做一简单总结,并结合笔者临床经验分享即刻种植的一些技术要点和病例分析.

  • 标签: 牙外伤 即刻种植 前牙美学区
  • 简介:目的研究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应用于成人严重双颌前突,评价所采用的数字化排牙,个性化舌侧矫治器、拔牙模式、支抗设计等,是否可以满意地改善侧貌的美观。方法纳入15例严重双颌前突病例,拔除四个第一前磨牙,应用横腭杆和腭部种植支抗,用统一的治疗设计进行舌侧矫正。其中14例女性,1例男性,平均(25.5±3.1)岁,平均疗程(28.9±3.3)个月。治疗前后X线进行传统头影测量,同一坐标系重叠CBCT图像进行3D测量,研究前牙的内收,牙槽骨的改建,牙长轴,牙弓宽度,面下1/3垂直向的改变等面部美学有关的数据。结果治疗后头影测量结果显示U1-SN减小(-13.2±5.2)°,上下切牙切缘平均内收7.5、6.3mm,上下唇突点平均内收4.0、6.3mm,P〈0.01;上颌突度A点平均内收1.2mm,P〈0.05。CBCT测量结果显示上颌中切牙切缘后移7.1~7.8mm,尖牙牙尖后移6.4~6.6mm,P〈0.05;切牙、尖牙根尖点后移3~4mm,无显著性差异。磨牙0.5~1.0mm近中移动、-0.2~0.6mm垂直向移动以及宽度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为成人严重双颌前突个性化舌侧矫正的治疗模式和三维力系统提供临床参考数据,能够简单有效地大幅度内收前牙,有满意的垂直向和横向控制。

  • 标签: 个性化舌侧矫治器 严重双颌前突 拔牙正畸 种植支抗 三维测量
  • 简介:目的:探讨颌骨前后向不调指数(APDI)上、下颌骨矢状向的位置关系,以利于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测试对象共100例,其中正常成人组20例,正常青少年组20例,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成人组28例,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治疗组24例,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治疗失败组8例。头颅侧位定位片测量指标为,腭平面角、面角、AB平面角及APDI值。采用SAS6.1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正常人群的APDI均值在85°以下,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APDI均值在90°以上,青少年的各项测量值相对成人小,需行正颌外科的患者,APDI均值超过100°。APDI值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PDI均值超出正常标准值越多,上、下颌骨骨性矢状向畸形就越严重。APDI值是评价骨性安氏Ⅲ类上、下颌骨矢状向关系较为有效的指标。

  • 标签: 头影测量 前后向不调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