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阴茎背神经选择性离术治疗原发性早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门诊原发性早泄患者通过阴茎震动感觉阈值检查(VPT)定为龟头表面过度敏感,并自愿同意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324例,行阴茎背神经选择性离术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及随访分析。结果:经过阴茎背神经选择性离术治疗的原发性早泄患者,手术效果满意,总有效率达94.8%,随访观察时间0.5~5年,无手术并发症。结论:阴茎背神经选择性离治疗原发性早泄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 标签: 原发性早泄 阴茎背神经选择性离断术 阴道内射精潜伏时间 性满意度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深浅两层顶泌汗腺处理法治疗腋臭,其术后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对317例腋臭患者行深浅两层顶泌汗腺处理法治疗腋臭,观察术后并发症,分析原因并及时外科处理。结果317例患者术后血肿20例(6.3%)、皮下积液12例(3.8%),皮肤瘀斑36例(11.4%),皮肤坏死5例(1.6%),切口裂开34例(10.7%),切口感染16例(5.1%),切口延期愈合71例(22.4%),切口瘢痕23例(7.3%),瘢痕挛缩12例(3.8%),异味残留11例(3.5%),腋毛脱落317例(100%);皮肤外科适当处理后效果满意。结论深浅两层顶泌汗腺处理法治疗腋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及时恰当的处理仍可以获得满意的术后效果。

  • 标签: 腋臭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透明质酸敷料提升皮肤基础状态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招募女性健康志愿者200名。对所有受试者使用透明质酸敷料每晚1次,连续使用28d。于透明质酸敷料使用前、使用第14天、第28天,检测皮肤水分、油分、弹性、黑色素、血红素等基础状态,评价使用满意度和安全性。结果透明质酸敷料使用前、后不同时间,其皮肤水分、弹性改善有统计学意义(F=76.26、7.07,P〈0.05),油分、黑色素、血红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4、1.47、2.22,P〉0.05)。透明质酸敷料使用28d后,其使用贴合度、气味及使用舒适度的满意度均为100%,即刻滋润度及皮肤改善度的满意度均为99.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透明质酸敷料可提升皮肤的水分和弹性,受试者满意度高,安全性好。

  • 标签: 透明质酸敷料 基础状态 皮肤
  • 简介:目的:探讨经尿道2μ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后短暂性尿失禁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经尿道2微米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后尿失禁患者80例,分成A、B、C、D四组,各20例,分别行观察等待、提肛肌功能训练,中药结合针炙治疗,盆底生物反馈结合提肛肌功能训练治疗,对尿失禁治疗效果分析比较。结果:A组患者术后尿失禁持续天为5~62d(18±2.4)d,B组患者术后尿失禁持续天为4~52d(17±1.8)d,C组患者术后尿失禁持续天为4~17d(9±1.2)d,D组患者术后尿失禁持续天为3~15d(8±0.8)d。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后并发尿失禁,中药结合针炙治疗和盆底生物反馈结合提肛肌功能训练治疗效果均较理想,明显优于单纯提肛肌功能训练及观察等待组。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激光疗法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 尿失禁 生物反馈 中药疗法
  • 简介:目的了解四川省凉山地区静脉吸毒人群梅毒感染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于2002年11月8日-29日,以社区为基础开展横断面研究调查静脉吸毒人群的人口学和性行为特征,对采集的血样进行梅毒抗体检测。在社区招募了379个静脉吸毒人员。结果静脉吸毒人群中梅毒感染率为15.3%(58/379)。在单因素卡方分析中,性别、教育年限、近1个月同非主要性伙伴非保护性性行为、近6个月性伙伴人数、近6个月同非主要性伙伴性行为频率、近6个月新的性伙伴人数同梅毒感染有统计学意义。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民族(OR,2.85:95%CI,1.55—5.25),婚姻(OR,1.94:95%CI,1.04—3.62)和近6个月以性交为条件接受钱物(OR,5.60:95%CI,2.65-11.85)同梅毒感染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近6个月以性交为条件接受钱物同梅毒感染有统计学意义。需加强静脉吸毒人群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来提高其安全性行为。

  • 标签: 社区 静脉吸毒 梅毒感染 危险因素 血样 性行为
  • 简介:皮肤病摄影是指通过各种摄影技术与摄影器材拍摄并保存皮肤病原始形态学表现,真实记录不同断面疾病静态或动态皮损特点和临床特征的专业摄影过程,属医学摄影的一个分支,目的是获取皮肤病的大体摄影、皮肤镜摄影、显微摄影等皮肤病影像学资料,具有真实和直观的特点,在原始影像资料记录存档、记录疾病现状和转归、评价疗效、临床教学、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发表论文、期刊建设和出版专著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为皮肤病专业领域的宝贵资源和财富。

  • 标签: 皮肤病摄影 记录 现状 转归
  • 简介:由冉玉平教授负责的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皮肤真菌病基础和临床研究新进展》[项目编号:2012-04—12—070(国)]将于2014年3月底在成都举行。培训对象:1.皮肤性病科临床医师;2.综合医院临床医师;3.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4.综合医院检验科实验技术人员。主要内容:真菌的分类与命名;酵母菌的鉴定、分型、分子生物学及念珠菌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浅部真菌病、念珠菌病、隐球菌病、镰刀菌病、孢子丝菌病、着色真菌病、马尔尼菲青霉病、组织胞浆菌病、皮炎芽生菌病、球孢子菌病、曲霉病、接合菌病;

  • 标签: 皮肤真菌病 临床研究 培训班 马尔尼菲青霉病 消息 继续教育项目
  • 简介:线技术美容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创美容手段,在改善面部、体部皮肤的质地和松垂老化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由于多种原因,其带来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也越来越成为医美行业关注的焦点。作者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结合相关文献就埋线美容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区别,以及各自产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和预防处理分类论述,力求给施术者提供必要的借鉴,从而提高疗效。

  • 标签: 埋线提升 面部年轻化 埋线美容 并发症
  • 简介:目的:评估梅毒控制规划实施以来广州市普及大众梅毒防治知识的成效。方法:2012年用全国梅毒知晓率调查问卷对梅毒防治干预试点区之一荔湾区岭南街、非试点区之一白云区黄石街分别进行居民梅毒防治知识专题调查,在此基础上,2013年对全市(不管试点区与否)大众就梅毒防治知识知晓水平进行分层整群抽样横断面调查,并与2011年基线比较。对问卷中的8个问题准确应答6个定义为知晓。结果:共调查5824人(其中2012年专题调查523人),梅毒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3.9%,较2011年上升了26%。其中,纳入梅毒控制试点的干预社区,居民梅毒知识知晓率为80.9%,高于非试点区的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OR=1.46,95%CI1.09-1.97)。8种人群间对梅毒防治知识8个知识点应答准确率均分别存在明显差异,FSWs总体知晓率高于其他人群。年龄及文化水平越低、获取梅毒防治知识的途径越少,则知晓率则越低。本市不同行政区县域受访者、年龄等均影响梅毒知识知晓水平。结论:我市大众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逐步提高。基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健康教育平台,结合外展干预可提高大众梅毒防治知识水平,以社区为平台的干预模式值得在梅毒防治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梅毒 STI 知晓 大众
  • 简介:目的:对全科医师皮肤专科服务较之医院皮肤科门诊治疗非紧急性皮肤病的经济情况进行评估。设计: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和成本后果分析。机构:Bristol的29家综合诊所中提供皮肤专科服务的全科医师。患者:就诊于医院皮肤科门诊且可能适合全科医师行皮肤专科处理的成年患者。干预: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接受全科医师皮肤专科处理或普通医院皮肤科门诊治疗。主要观察指标:NHS(英国国民健康保险制度)花费,患者及其陪人花费,产品损失花费。根据两个主要终点(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和患者治疗后自我感觉的改善情况),通过增量成本效益比和成本效益可接受性曲线,对成本效益进行评估。

  • 标签: 急性皮肤病 专科服务 经济情况 医师 成本效益分析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
  • 简介:由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广东省皮肤病医院)举办的省级“皮肤病理基础学习班”(项目编号:2016330412006),将于2017年5月21_28日在广东省皮肤病医院举办。本次培训班贴近皮肤病理基础,注重临床与病理相结合、基础培训与实践相结合,届时将邀请国内知名临床病理学家授课。

  • 标签: 皮肤病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 病理基础 学习班 基础培训 病理学家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26岁,程序员。主因反复面部结节囊肿性皮损5年余,于2015年1月12日就诊。患者5年前出现以下颌部为主的面部散在结节、囊肿,于外院诊断为重度痤疮,使用多种治疗(异维A酸胶囊、克拉霉素缓释片等口服,各种维A酸制剂及抗生素乳膏外用,中药内服等),效果欠佳,反复发作,近期皮损再次加重。患者既往体健。皮肤科情况:面部、颈部散在炎性丘疹,下颌及周围散在黄豆至花生粒大小红色结节及囊肿,部分融合,触之囊实性,浸润感明显(图1)。实验室检查无特殊。

  • 标签: 痤疮 重度 点阵激光 ALA-PDT
  • 简介:除了经典的8种性病外,现在把只要通过性传播而引起的20多种疾病称为性传播疾病,其中疥疮等也归为性传播疾病的一种。疥疮是疥虫寄生在人体皮肤表皮层内所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皮肤病。寄生在人体上是人型螨,寄生在动物身上是动物疥螨,也可传染给人。解放前疥疮流行,解放后生活条件提高及扫黄打黑,1960年左右北方各大城市几乎看不到疥疮。近10多年来疥疮死灰复燃,疥疮患者明显增多,易复发。现就2005年11月-2006年11月在我皮肤科就诊的981例疥疮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 标签: 临床分析 疥疮 传染性皮肤病 人体皮肤 生活条件 死灰复燃
  • 简介:目的了解梅毒多变的临床特点,进一步认识该疾病。方法对125例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梅毒硬下疳可多发,少数可以留疤,除生殖器外还可以发生在乳房。病例中一患者因乳房赘生物并逐渐破溃而就诊,临床拟诊寻常疣、湿疹、帕哲特病待排,病理诊断为亚急性炎症,然患者血清学检查显示RPR1:64(+)及TPPA阳性。二期梅毒疹可表现为银屑病样疹、环形红斑、脓疱、扁平湿疣等,其发疹部位可在躯干、掌跖部,也可在头面部。皮疹可与硬下疳重叠出现(13.2%)。结论梅毒临床表现多样化,因此须多加注意。

  • 标签: 梅毒 多样性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Bowen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误诊情况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诊治的4例Bowen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年龄52~78岁,皮损为单发,无内脏转移,病程中均存在误诊,误诊为“皮炎、湿疹、银屑病、Paget病”等。结论:Bowen病临床特异性差,组织病理学检查为诊断本病的金标准,医务人员应加强对Bowen病的认识,对疑诊患者应及早病理检查,以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BOWEN病 临床 病理 误诊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梅毒发病的特点,提高对梅毒的认识,以减少误诊.方法:对38例早期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梅毒患者男女比例为1∶1.92,年龄主要集中在21~40岁,传播途径以卖淫嫖娼及其他非婚性接触为主.一期梅毒9例(23.68%),主要表现为生殖器部位的硬下疳;二期梅毒29例(76.31%),以掌跖梅毒疹、扁平湿疣、斑疹样皮损为主.其中5例被误诊,误诊率为13.16%.结论:早期梅毒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为减少误诊,漏诊,提高对早期梅毒临床皮肤损害的认识,并对高危人群的梅毒血清学筛查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早期 梅毒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