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结合整形外科临床工作中住院医师在医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方案。方法根据整形外科的执业特点,分析目前住院医师在医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本科室多年的经验,探讨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方案。结果针对医患沟通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注意事项,并从住院医师、上级医师及科室制度层面等多角度提出一系列培养方案。结论整形外科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在当代复杂的医疗环境下尤为重要,本文对培养方案的探讨是本科室多年经验的总结,为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的制定,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并通过科学方法逐步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医患沟通培养方案,以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

  • 标签: 住院医师 医患沟通 医疗纠纷 整形外科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与陪护间的沟通。方法采用自制满意度与健康教育问卷调查。结果沟通制能提高住院陪护的满意度及明显改善陪护的健康教育的知识。结论精神科护理人员应有效地与陪护建立良好的沟通,并应掌握好沟通的技巧,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 标签: 陪护 健康教育 精神科护理 住院 病人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总结颅鼻联合入路切除颅鼻沟通肿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01年2月至2005年4月采用颅鼻联合入路术式进行治疗的7例颅鼻沟通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肿瘤均全切除。1例摘除眼球,无脑脊液鼻漏和颅内感染病例。随访,7例全部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结论颅鼻联合入路术式切除颅鼻沟通肿瘤,具有视野好,能彻底切除肿瘤,有效保护重要神经、血管等结构的优点。

  • 标签: 颅鼻沟通肿瘤 联合入路 显微手术 颅底重建
  • 简介:临床实践证明;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而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建立在沟通的基础上的,面对一群沟通障碍的病人,我们近年来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诚信服务”的实施、评价,全面提高了精神科护理工作内涵质量,激发了护理人员工作主动性,住/出院病人满意度大为提高。具体做到四抓到位。

  • 标签: 护患沟通 精神科 有效性评价 病人满意度 护患关系 工作主动性
  • 简介:嗅神经母细胞瘤临床少见,文献报道较少,我院于2002年3月-2003年3月收治2例颅鼻沟通型嗅神经母细胞瘤(olfactoryneuroblastomas,ONB),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 标签: 嗅神经母细胞瘤 沟通型 文献报道
  • 简介:医患沟通是整个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医患沟通可以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及院方的信任,增加医者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理解,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使很多医疗纠纷得以化解或使医疗纠纷被消灭在萌芽状态。鉴于护理工作实践性强的特点,

  • 标签: 人员沟通 服务艺术 高护理 竞赛 医患沟通 医疗纠纷
  • 简介:目的探讨前颅底沟通肿瘤的临床特征、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前颅底沟通肿瘤病人的临床表现、病理分型、采用前颅底入路显微手术。结果肿瘤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所有病人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结论采用前颅底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可提高前颅底沟通肿瘤的切除率。

  • 标签: 前颅底肿瘤 沟通瘤 显微神经外科
  • 简介:手术部分切除一例罕见巨大颅鼻沟通嗅神经母细胞瘤,术后放疗,病人临床症状消失,术后3月复查MRI示肿瘤消失.随访16月无复发,病人可正常工作、生活.经复习文献进一步明确这种临床少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 标签: 颅鼻沟通嗅神经母细胞瘤 肿瘤 诊断 治疗 临床资料
  • 简介:目的总结颅眶沟通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MALT)淋巴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l例眼眶MALT淋巴瘤原位复发及颅内、颌面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讨沦其转移方式、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措施。结果该患者行联合手术治疗颅眶占位病变,颌面部病变未处理,术后病理学结果为MALT淋巴瘤;术后复查MRI示右侧眼眶肿瘤全切,术后2周左眼视力较术前改善。结论眼眶MALT淋巴瘤转移至颅内罕见,需于术联合放疗或化疗,术后长期随访十分重要。

  • 标签: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总结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型神经鞘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型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肿瘤均由神经外科和头颈外科联合经颅-颈入路一期切除。结果肿瘤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新出现面瘫1例;脑脊液鼻漏3例,再次手术修补1例;术前神经功能障碍加重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18~60个月,神经功能障碍均明显好转,无肿瘤复发。结论神经外科和头颈外科联合经颅-颈入路手术切除是治疗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型神经鞘瘤,尤其是伴有明显的颈部扩展者的理想方法。

  • 标签: 神经鞘瘤 颈静脉孔区 手术后并发症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治疗性沟通是整个医疗护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治疗性沟通可以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及院方的信任,增加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理解,帮助患者尽快适应ICU的特殊环境及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患者及其家属密切配合,促进患者康复,使很多医疗纠纷得以化解或消灭在萌芽状态。

  • 标签: 治疗性沟通 重症监护 自身疾病 心理反应 医疗纠纷 护患矛盾
  • 简介:目的探讨一期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外沟通性哑铃型肿瘤,及维持术后脊柱稳定性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椎管内外沟通性哑铃型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颈段6例,胸段4例,腰段2例。均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同时行脊柱内固定术10例。结果肿瘤全切除9例,近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病理结果:神经鞘瘤8例,神经纤维瘤、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恶性间皮瘤、高分化血管肉瘤各1例。术后病人神经功能改善11例,无明显变化1例。病例均随访4~16个月,无肿瘤复发,无脊柱畸形发生。结论显微镜下一期手术切除椎管内外沟通性哑铃型肿瘤的同时,为维持术后脊柱稳定性,多数病人需同时行脊柱内固定术。

  • 标签: 脊髓肿瘤 内外沟通性 显微外科手术 内固定术
  • 简介:目的:评价手术室护士科研能力培训方法与管理效果。方法:成立手术室护理科研小组,应用“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对临床护士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能力进行调查分析,管理者采用有针对性的培训管理方法于2015年1-12月对手术室护士进行培训,比较2014年培训前和2015年培训后护士的科研设计能力和论文撰写能力,以及护士科研论文达标率。结果:采用有针对性的培训管理方法后护士科研设计能力显著提升,撰写论文数量与质量、论文达标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的科研论文培训管理方法可有效地提高手术室护士临床科研设计能力和论文撰写能力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科研能力 培训 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文书质量分级管理在提高护士专业能力中作用。方法:选择泌尿系疾病中心4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从2009年5月开始,以《临床护理文书规范》(专科篇)为指南,根据40名护士的任职资格、职责和能力实施临床护理文书质量三级管理。对2009年实施临床护理文书质量三级管理前后各100份护理文书进行分析,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了解护士长、护理组长、护士对实行临床护理文书质量三级管理在提高护士专业能力8方面主观反应。结果:40名护士对实施分级管理前后在提高专业能力主观反应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1)。实施前后护理文书中所反映专科护理内涵、安全护理等5项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反映病情转归、治疗护理过程和护理程序应用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开展临床护理文书质量分级管理能有效启发护士专业思维和提高其专业能力

  • 标签: 护理文书 分级管理 专业能力
  • 简介:目的:了解长沙市"三甲"综合性医院重症监护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应用编制的重症监护护士核心能力综合评价量表,对长沙市5所"三甲"综合性医院ICU系列科室的60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551份,重症监护护士核心能力总分均分为355.73±41.41(量表满分455),将量表各维度得分转换成百分制分数后,由高至低排序居于后三位的分别为:专业知识及技能(71.85±14.39)、个人专业发展能力(62.39±17.93)、科研及学术能力(47.36±18.63)。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护龄、职称、学历、科室均是重症监护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其中科室、护龄、职称进入回归方程,能解释31.5%的变异。结论:长沙市"三甲"综合性医院重症监护护士核心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个人及专业发展能力薄弱,科研及学术能力极度欠缺。护理管理者应针对ICU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

  • 标签: 重症监护 护士 核心能力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层次护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研究的现况,为继续开展理论及实证研究提供依据,并为护理教育模式的进一步研究与完善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2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12年)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2012年)收录的有关护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文献进行检索并分析。结果:共检出相关文献44篇,其中大专及其以下、本科、硕士研究生分别占8、12、14篇。大专护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维度为4~7个不等,本科及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构成趋于一致,但较笼统,未显现不同层次间的差异性。结论:①不同学历层次的护理教育者应结合临床实践,依据病人的需求,并从各层次学生核心能力间的差别着手,进行核心能力研究;②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和成熟的模式,在研究方法、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与突破。

  • 标签: 护理 学生 核心能力
  • 简介:目的:全面考察高师学生的认知水平,改塑其认知结构。方法:利用SPM对高师学生进行智力测验,并用《SPM手册》常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学科、不同性别学生在进行抽象思维或抽象事物间关系活动中认知能力是有差异的。结论:通过抽象推理能力的训练,可以改善学生的认知方式,拓展智力潜能。

  • 标签: 高师学生 认知能力差异 比较 认知结构 智力测验 认知水平
  • 简介:护理论文质量的高低和数量的多少不仅能够体现一所医院的护理水平,更能反映医院的学术氛围和护理人员的素质。2003年以来,我院护理部高度重视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通过加强护理管理者对科研的重视,营造学术氛围并与有效的激励机制相结合等,收到了明显成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护理人员 论文质量 写作能力 学术氛围 护理科研 护理管理者
  • 简介:目的:分析护理本科生在开设护理专业英语课程前的学习需求。方法:对107名护生进行调查,采用百分率分析数据。结果:在开设课程前,对护生目前英语水平、对护理专业英语的认识、学习护理专业英语的目的及想要达到的目标、教材、教师、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解。结论:分析护生的学习需求,达到了改进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目的。

  • 标签: 护理专业英语 需求分析 护理本科生 调查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提供合理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和整群抽样法,运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湖北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482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社会支持得分为46.10±6.36,其社会支持水平因年龄、护龄、婚姻和职称的不同而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主观社会支持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科研,临床护理,人际关系,专业发展,教育、咨询及总体核心能力呈正相关(P〈0.05)。结论:护理人员的主观社会支持是影响其核心能力的重要因素,增强主观支持,可提高护理人员核心能力

  • 标签: 核心能力 社会支持 护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