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5月-2009年4月在显微镜下清除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血肿78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经侧裂入路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在显微镜下外侧-清除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要点及脑组织和血管保护。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外侧-显微手术清除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术后复查头颅CT了解血肿清除情况。采用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评估术后3-6个月患者功能状态。结果本组血肿清除〉90%16例,80%-90%1例;再出血1例。其中1例患者因术后严重肺部感染死亡。随访3-6个月,KPS90-100分3例,60-80分9例,30-50分4例,10-20分1例。结论外侧-有利于保护重要的大脑皮层和血管,是显微清除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外侧裂-岛叶入路 基底节区 脑出血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额底纵显做外科于术治疗鞍区肿瘤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技巧。方法应用额底纵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垂体瘤12例,脑膜瘤5例,顷咽管瘤3例,表皮样囊肿1例。结果垂体瘤全切除9例,近全切除3例;脑膜瘤SimpsonⅡ级切除5例;颅咽管瘤全切除3例;鞍上表皮样囊肿全切除1例。结论额底纵对前颅底、鞍区重要解刮结构有良好暴露,有利于术中对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前交通动脉、垂体柄、视交叉、下丘脑及重要穿通血管等结构的保护,手术全切牢高,术后出现偏瘫、失语、昏迷、尿崩的发生率低。

  • 标签: 鞍区肿瘤 额底纵裂入路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分析外侧-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9例单纯基底节区内囊以外的血肿患者,其中经外侧-显微手术治疗21例,皮质手术治疗28例。从手术方法、血肿暴露、血肿清除难易、术中止血、术中脑组织损伤、术后复查、患者恢复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外侧-颞上回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组比较,在72h再出血率及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中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外侧-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优于颞上回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基底节区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 经颞上回入路
  • 简介:目的:对额底前纵视野下的鞍区重要结构及其解剖学参数作客观分析,为其显微手术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9具成人尸头标本为研究对象,模拟额底前纵显微手术过程,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该路条件下鞍区关键解剖结构、显露范围及手术操作范围;并深入解剖,观察重要血管、神经及其毗邻结构。结果鸡冠至前床突、视神经管颅内口、视交叉前缘及垂体柄的距离分别为40.4±3.2、35.6±3.5、39.8±3.6、42.1±3.9mm;眉间至各部分的距离分别为69.9±4.2、63.4±4.3、68.1±4.8、72.6±5.3mm。额底前纵可良好暴露下嗅三角、视神经、视交叉等重要结构;终板面积为(50.9±2.9)mm2,终板到额叶前段距离为(57.6±2.8)mm。结论额底前纵不仅适用于鞍区局部病变的手术,还可用于其上方、前上方及向三脑室生长的病变,本研究对鞍区重要结构及解剖学参数的客观观察可为临床医生设计手术、改进手术操作技巧提供指导。

  • 标签: 鞍区病变 经额底前纵裂入路 显微手术 解剖学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前纵显微手术切除巨大鞍结节脑膜瘤的方法、适应证及疗效。方法采用前纵切除直径〉4cm鞍结节脑膜瘤30例,并对其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切除结果按Simpson分级:I级24例,Ⅱ级5例,共29例,占96.7%。术后视力改善20例,无改变6例,下降4例。尿崩或电解质紊乱8例,保守治疗后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前纵是切除巨大鞍结节脑膜瘤良好的手术,暴露充分,可提高全切除率和改善视力,并发症少。

  • 标签: 前纵裂入路 鞍结节脑膜瘤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鞍膈下颅咽管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003年1月至2013年3月显微手术治疗290例颅咽管瘤,其中29例为鞍膈下颅咽管瘤,行经蝶显微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116月,采用MRI评估肿瘤切除程度和复发。结果肿瘤全切24例,全切率82.8%;次全切除5例。无手术死亡患者。术后6例出现脑脊液鼻漏,2例行手术修补,4例行腰穿置管,均治愈。术后6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尿崩,2例出现电解质紊乱,3月后恢复正常。14例术前视力下降患者,12例术后得到不同程度改善。8例术前高泌乳素水平患者术后恢复正常,5例新出现垂体功能障碍,3月后复查恢复正常。1例复发再次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论鞍膈下颅咽管瘤手术可安全切除,创伤小,疗效好。

  • 标签: 鞍膈下颅咽管瘤 经蝶入路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垂体瘤卒中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收治的12例垂体瘤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早期行经鼻蝶显微手术治疗。术前、术后均行内分泌障碍激素及头部CT和MRI检查,并行长期随访。结果肿瘤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1例,11例视力障碍、视野缺损患者中10例术后恢复正常;有内分泌症状的10例患者中,9例明显缓解;无死亡病例。结论早期鼻蝶手术治疗垂体瘤卒中安全、有效,是治疗垂体瘤卒中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垂体瘤 卒中 经鼻蝶入路 显微手术
  • 简介:老年人垂体腺瘤(senilepituitaryadenoma,SPA)在临床上较少见[1,2].由于肿瘤毗邻许多重要结构,增加了手术切除的难度.切除垂体腺瘤是现代应用较普遍的一种术式.我科从1998年12月至2003年12月对282例垂体腺瘤施行经蝶显微手术(transsphenoidalsurgery,TSS),其中SPA43例,占15.3%,均获得满意效果,现将重症监护等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垂体腺瘤 显微外科手术 监护
  • 简介:目的探讨单鼻孔-蝶窦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科学性和实用技术技巧.方法手术治疗42例大型、巨大型腺瘤,分析手术技术的改进和所遇到的问题,结合文献讨论技术要点.结果肿瘤全切除32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切除5例,部分切除1例.36例出现术后尿崩,个别出现迟发性鼻腔出血.结论单鼻孔属于新型微创手术,虽然通道狭小,但只要操作适当,不论鼻孔大小均可安全实施手术,但要注意鼻腔的止血和定位的准确性.

  • 标签: 蝶窦入路 显微手术切除 垂体腺瘤 肿瘤 鼻腔出血 手术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导航下鼻蝶垂体腺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方法运用美国stealthstation手术导航系统对30例垂体腺瘤行经鼻蝶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结果全切除16例(53.3%),次全切除9例(30%),大部切除5例(16.7%),导航误差平均1.9mm。结论在显微手术中运用导航技术具有定位准确、损伤小的优点。

  • 标签: 垂体腺瘤 经鼻蝶显微手术 神经导航
  • 简介:目的探讨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操作技巧及治疗效果。方法对55例大型听神经瘤患者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其中经枕下-乙状窦后手术治疗45例,岩骨乙状窦前手术治疗10例。结果肿瘤全切49例,次全切除6例。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85.45%(47155)。术后随访1年,面神经解剖保留者中有35例面神经功能获得满意恢复。岩骨乙状窦前并发症多见。结论枕下-乙状窦后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可获得满意的面神经解剖学保留与功能保护,能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大型听神经瘤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显微手术 面神经保留
  • 简介:1对象与方法2009年3月-2012年12月解放军150医院神经外科治疗面肌痉挛123例,其中男56例,女67例;年龄28-75岁,病程6个月-17年,平均4.6年;病变位于左侧58例,右侧65例。病人均在全麻下小脑脑桥行微血管减压术[1]。2结果术后痉挛完全消失112例,痉挛明显减轻11例。大部分病人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对症处理2—3d后症状均得到改善。1例脑脊液漏导致颅内感染,对症处理后治愈,无死亡病例。

  • 标签: 面部单侧痉挛 小脑脑桥裂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全切除颅咽管瘤的有效方法。方法10例视交叉前置型或突入三脑室前部的颅咽管瘤,采用终板,术中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并注意保护下丘脑神经结构和防止穿通动脉的损伤。结果9例患者达到肿瘤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术后9例正常生活,1例患者术后生活自理。随访14个月至5年未见肿瘤复发,视力视野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额下终板显微切除视交叉前置型或突入三脑室前部的颅咽管瘤,术中注意保护下丘脑结构和穿支动脉,术后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颅咽管瘤 终板入路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比较单鼻孔蝶与眶上锁孔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效果。方法手术治疗垂体腺瘤36例,其中采用单鼻孔25例,眶上锁孔11例。术中均采用神经内镜辅助技术。结果单鼻孔全切肿瘤22例(88%,22/25),次全切除3例(12%,3/25);眶上锁孔全切9例(81.8%,9/11),次全切2例(18.2%,2/11)。术前有视力障碍者,85.7%(18/21)术后视力得到改善,其它临床症状较术前均有明显不同程度的好转,手术效果满意。结论两种不同有各自的优点及适应证,术前应根据肿瘤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手术。利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有助于提高肿瘤全切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垂体腺瘤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 眶上锁孔入路 显微手术
  • 简介:斜坡部脑脊液界漏较少见,普通方法修补较困难。我院今年收治1例床突一斜坡部缺损所致脑脊液鼻漏的病人,采用鼻蝶进行修补,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l病例报告女性,53岁,于10年前曾有头部外伤史,受伤数天后界流清水样物,持续约一周左右,未经治疗自愈。其后病人偶感头痛,并长期低热(37.4℃左右),于1999年7月开始再次出现异流清水样物的症状。在外院行计算机体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均提示蝶窦后壁斜坡处缺损,蝶窦积液(图1,2)。转至我院后,遂在全麻下口鼻蝶人常规显微显露蝶窦底,进入蝶窦后,见其内有浅黄色积液,粘膜与蝶窦壁粘连且较薄,用垂体刮匙尽量刮除,在蝶鞍后壁与斜坡交

  • 标签: 脑脊液鼻漏 鼻蝶入路 床突-斜坡部缺损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病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胶质瘤10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上皮样囊肿1例,结核瘤1例。肿瘤全切除10例,近全切除3例,结核瘤1例予大部切除,无手术死亡。术后无失语,1例偏瘫。结论翼点-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是治疗病变的有效手段。

  • 标签: 岛叶病变 经翼点-岛叶入路 显微外科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出血阈后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应用此术式病人的手术效果,与同期常规颞上回或颞中回开颅47例此类病人进行对比,分析有关文献。结果阈后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开颅手术。结论阈后是治疗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基底节出血 高血压性 岛阈 开颅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