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简述了ICU患者家属卫生依从性的重要性和ICU患者家属对手卫生认知的现状,分析了ICU患者家属卫生依从性差的相关因素,提出了改善ICU患者卫生现状的相关措施,希望引起全社会关注,加强手卫生以切断传播途径,降低医院感染率。

  • 标签: ICU家属 手卫生 医院感染
  • 简介:描述手术室门卫管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介绍手术室刷衣智能管理系统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与医院现行的信息系统紧密结合,对刷衣、更衣柜钥匙的发放与回收进行智能化管理。分析该系统的设计特点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以临床需求为导向,通过信息系统的整体顶层设计及必要的功能预留,实现对刷衣和更衣柜钥匙的有效管理,改善使用体验,提高管理效率和科学化管理水平。

  • 标签: 刷手衣 智能管理系统 临床应用
  • 简介:<正>总结1991年至1999年74例脊髓积水/脊髓空洞病历(均经MR诊断并行手术治疗),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并就诊断及手术治疗问题加以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47例,女性27例。年龄11~57岁。病程6个月~20年。

  • 标签: 脊髓积水 颅脊四联症 脊髓压迫症 CHIARI畸形
  • 简介:异己综合征(alienhandsyndrome)为临床少见的特殊类型的不自主运动.最初由Goldstein在1908年进行描述,报告1例57岁的女性患者,存在左手失去主观控制的现象.死后尸体解剖证实为右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1945年,Akelaitis又报告了1例癫疴患者,在行胼胝体完全切除手术后非优势出现短暂性的、不自主的拮抗运动,明显干扰了优势的自主运动.他将这种现象称为“对抗性失用(diagonisticdyspraxia)”。1972年.Brion等报告3例脑肿瘤和1例脑血管畸形患者.因病变累及胼胝体均表现出一种特殊类型的不自主运动.

  • 标签: 异己手综合征 神经影像学特征 临床 不自主运动 动脉供血区 切除手术后
  • 简介:为加强四操作技术在全国范围的推广,我院自2012年2月启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门诊护理人员四操作技能培训"项目,采用分批培训的方式系统地对219名本院及其他口腔诊疗机构的护理骨干进行了规范化四操作技能培训,学员考核优秀率达81.3%,并采用PDCA循环原理持续改进培训工作,逐步建立起日趋成熟的口腔门诊护理人员四操作技能的规范化培训模式,不仅提高了我院口腔门诊护理人员四操作技能水平,也进一步促进了四操作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及应用,缩短了我国口腔护理四操作技术与国际的差距。

  • 标签: 护理 口腔 培训 四手操作
  • 简介:目的:观察四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兴隆县蓝旗营中心卫生院住院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和呋喃唑酮四疗法进行治疗;另选同期患者68例为对照组,仅应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治疗。比较2组治疗4周后的疗效及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67例、60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8.53%、88.24%,实验组有效率相对较高,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5.26);治疗4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91.17%、77.94%,观察组相对较高,且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11.23);2组1个月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t=0.00),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2.42)。结论:以PPI为主的四疗法能有效根除消化性溃疡Hp,且仅有较小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幽门螺杆菌阳性 消化性溃疡 四联疗法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骨保护素(OPG)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的变化以及普罗布考、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PAS)三疗法对其干预作用。方法选择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稳定斑块组(50例)和颈动脉易损斑块组(100例)。将稳定斑块组作为对照组,易损斑块组抽血检查后按随机数字法分为As组50例(阿司匹林100mg/d,阿托伐他汀20mg/d,口服)和PAS组50例(阿司匹林100mg/d,阿托伐他汀20mg/d,普罗布考0.25/次,2次/d,口服)。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血清HMGBl、OPG和MIF水平。结果治疗前,易损斑块组中两亚组血清HMGBl、OPG和MIF含量均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亚组中血清HMGBl、OPG和MIF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4周,PAS组中血清HMGBl,OPG和MIF含量均明显低于AS组,且各指标下降幅度均高于AS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血清HMGBl、OPG和MIF均参与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可作为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预测因子,PAS三疗法可有效降低其血清浓度,具有更强的抗炎作用,可提高易损斑块的稳定性。

  • 标签: 脑梗死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骨保护素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动脉粥样硬化 阿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