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与脑小血管病有关的易感基因及基因预测模型。方法对共792例4组研究对象的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acid,DNA)样本应用SNaPshot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SNP)分型技术进行19个候选基因55个SNP位点分型,在5种遗传模型下对脑小血管病与非卒对照组个体之间分析,并进行各组之间差异显著性检验及危险因素分析。应用了SAS软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脑小血管病与非卒对照组个体差异性检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基因(myosinlightchainkinase,MYLK)SNP位点rs2222823杂合子(A/T)的优势比(oddsratio,OR)为0.52[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0.35~0.79),P=0.002,校正P=0.031];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基因2A(inhibitorofcdk4/alternativereadingframe,INK4/ARF)SNP位点rs2811712杂合子(C/T)的OR值为1.75[95%CI1.13~2.71,P=0.004,校正P=0.050]。脑小血管病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差异性检验,rs2222823位点的P值为0.035。脑小血管病与大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病患者差异性检验,非糖尿病患者及饮酒患者在rs2222823位点P值分别为0.012和0.018;高脂血症及饮酒患者在rs2811712位点P值分别为0.029和0.04。构建预测模型的基尼指数为0.442。结论MYLK和INK4/ARF基因与中国人群动脉硬化性脑小血管病有相关性,rs2222823杂合子(A/T)有减缓脑小血管病患病率作用,而rs2811712杂合子(C/T)对脑小血管病的患病率具有促进作用。

  • 标签: 脑小血管病 易感基因 杂合子
  • 简介:评价颅颈交界区的稳定性非常重要。现有动物模型、尸体模型在研究该部位的生物力学上均有不足之处。已有人构建枕寰枢关节(occipito—atlanto—axialjoint,OAAJ)有限元模型,但其包含的解剖结构并不一致。我们基于1例青年男性志愿者CT扫描数据,构建了完整的OAAJ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有效性验证。

  • 标签: 枕寰枢关节 有限元模型 生物力学
  • 简介:脑功能区深部小病变的治疗仍是神经外科临床工作的棘手问题,术找寻病变困难,术后存在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的风险,传统的神经导航技术又因“脑移位”的发生而有失精准,医师们在选择治疗策略时常有争议,往往过于保守而付诸放射治疗.目前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当属术磁共振结合功能神经导航平台支持下的精准神经外科技术,笔者也曾参与该技术的临床科研工作[1~3].而国内尚未大规模开展此项技术,本文试图通过病例回顾来探讨一种可推广应用的技术.

  • 标签: 运动皮层 术中超声 显微外科 颅脑肿瘤 海绵状血管瘤
  • 简介:《中国卒杂志》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万方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主管,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承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医学专业高级学术性期刊。主要报道脑血管疾病相关的基础、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的最新国内外研究成果、诊疗技术及临床指南。本刊旨在加强医学信息交流,提高医学学术水半,服务于广大医药科技卫生工作者。

  • 标签: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杂志 卒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 学术性期刊 稿约
  • 简介:目的评价北京市出院病例监测系统卒的诊断质量,为利用数据库开展卒中发病流行病学监测提供数据质量评价证据。方法采用按病历号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出院病例数据库抽取15家医院1433份急性卒病例(2007年704份,2010年729份)。以专家组查阅原始病案资料重新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诊断的一致性。结果第一诊断与专家核查结果符合率为73.1%(95%可信区间:70.7%~75.4%)。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符合率总体低于出血性脑血管病。第一诊断与专家核查结果不符病例的正确诊断主要是诊断证据不足、头晕、既往脑梗死本次非急性发作等。结论出院病例数据库卒诊断总体具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在利用出院病例数据库数据进行人群卒中发病监测时应进行适当的纠正。

  • 标签: 出院登记 诊断质量 疾病监测 卒中
  • 简介:监测对于长期、动态地了解卒其发病率、病死率、死亡率和疾病负担水平,以及其发展趋势,了解医疗服务质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了解卒患者的预后,为卒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对于卫生政策决策者制订有效的防治防控策略、评价和提高防治效果、降低疾病负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国际上,如加拿大和芬兰等国家已经建立了先进的卒监测方法和模式[1-2],通过链接卫生行政数据库和临床数据库,开展以人群/医院为基础的卒中流行水平监测和医疗服务质量、卒预后及其疾病负担等进行监测,对于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卒病死率、死亡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本文对加拿大的卒监测系统进行介绍,并就其对北京卒监测系统的建立和完善的启示进行探讨。

  • 标签: 卒中 监测 加拿大 北京
  • 简介:我刊秉承紧跟国际卒中医学发展趋势的理念,每一期都针对特定的专题进行介绍和讨论,以期能传递国内外在卒热点问题上的研究和进展。现向广大医务工作者、全国各高等医学院校以及卫生系统科研、教学以及医疗单位征集优秀论文,详细内容如下:

  • 标签: 征稿启事 卒中 杂志 中国 医学发展趋势 高等医学院校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47岁,工人,高中文化。因“突发意识不清2h”,于2012年11月9日就诊于我院行十当日收住神经内科重症病房。入院后予以20%甘露醇250ml静滴一日两次及其他对症处理。

  • 标签: 卒中后抑郁 精神运动抑制 泌尿系感染
  • 简介:我刊秉承紧跟国际卒中医学发展趋势的理念,每一期都针对特定的专题进行介绍和讨论,以期能传递国内外在卒热点问题上的研究和进展。现向广大医务工作者、全国各高等医学院校以及卫生系统科研、教学以及医疗单位征集优秀论文,详细内容如下.

  • 标签: 征稿启事 卒中 杂志 中国 医学发展趋势 高等医学院校
  • 简介:流程再造理论源自于企业管理领域,它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目前流程再造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医疗系统。本文对1990年1月至2013年11月英文数据库收录文献进行相关内容的检索,通过分析流程再造策略在静脉输液流程改造过程的应用,为我国临床护理管理者及研究者灵活应用流程再造理论提供参考。

  • 标签: 流程再造 静脉输液 应用
  • 简介:进展性卒是脑卒中的一个亚型,广义上包括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和进展性出血性卒,狭义上仅包括临床较多见的进展性缺血性卒.临床上进展性卒是指在发病后神经功能损害仍然进行性加重或虽经临床治疗神经功能缺损仍进展恶化的脑梗死,具有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往往患者及家属不能接受和理解住院治疗后卒仍然不断恶化,经常导致医疗纠纷,处理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也成为最令临床医务人员头痛的棘手情况之一.

  • 标签: 进展性卒中 神经功能缺损 神经功能损害 出血性卒中 侧支循环 进行性加重
  • 简介:目的旨在比较中国北京和加拿大安大略省卒/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住院患者的基线特征、卒治疗和住院结局的差异。方法中国国家卒登记于2007年9月~2008年8月在北京地区的11个研究中心连续收集了1775例急性卒及TIA患者。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数据来源于2007年4月~2008年3月安大略省的11个卒中心的3551例卒及TIA患者。本研究对北京地区患者的基线特征、卒治疗和住院结局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并与加拿大卒登记研究安大略省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①基线信息:北京地区的患者较安大略省的患者年轻(64.5±12.9vs70.2±15.3,P<0.001),并且男性较多(64.8%vs51.6%,P<0.001);既往史有吸烟、饮酒、卒、高血压的比例北京地区均高于安大略省(P均<0.001),而既往史有TIA、高脂血症、心房颤动的人数安大略省高于北京地区(P均<0.001)。②院前信息:与安大略省的患者相比,北京地区的患者使用救护车到达急诊的比率较低(33.5%vs78.4%,P<0.001),并且2.5h内到达急诊的比例较低(21.0%vs42.4%,P<0.001)。③治疗情况:北京地区的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的比例低于安大略省(93.9%vs99.2%,P<0.001),并且进入卒单元治疗的比例较低(23%vs64.7%,P<0.001)。在缺血性卒的患者,北京地区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比例较低(8.1%vs17.4%,P<0.001),然而伴有心房颤动的患者,给与抗凝治疗的比例两者无明显的差异(75.9%vs75.5%,P=0.945)。北京地区和安大略省地区缺血性卒患者出院给予抗栓治疗的比例相近(77.0%vs77.9%,P=0.544)。④结局事件:与安大略省地区相比,北京地区患者住院期间新发卒的比例较低(3.4%vs5.1%,P<0.001),然而住院期间肺炎的发生率较高(12.5%vs7.6%,P<0.001)。北�

  • 标签: 卒中 卒中治疗 结局事件
  • 简介:本研究围绕病人在转运交接过程涉及的转诊机构、转运人员、接收机构这3个主体和转诊人员与转运人员的交接、转运人员与接收人员的交接这2个节点建立院际间转运病人交接标准作业程序,同时将标准作业程序(SOP)理念引入《重症患儿院间转运记录》实施。研究结果显示,SOP的建立与实施实现了病人交接的过程监控,有效控制了转运记录单的缺陷率,提高了转运人员的执行力,保证了医疗服务在机构层面的连续性,同时促进了机构间、部门间医护团队的协助,由此提高了院际间转运的服务品质与安全性,从而提高了交接医护人员和病人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标准作业程序 院际间转运 连续性 交接
  • 简介:随着颅底肿瘤手术技术的重大进步,颅底外科学亦日趋成熟.成像技术的发展,如磁共振和具有三维重建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极大地推动了人们多颅底解剖学的理解,并能精确的描绘肿瘤的轮廓.导航技术的发展则进一步提高了接近肿瘤的精确度,使安全切除变的更加容易.光纤和内镜的发展又为医师提供了不同解剖区域的视野.与开放颅底手术技术发展的同时,内镜手术也开始出现,并在过去的25年里有了长足的进步.如今,大多数的鼻腔和鼻旁窦的良性炎性疾病均采取内镜方法这里,对经由鼻腔可到达的的中央颅底肿瘤也可采用内镜切除手术,它们的生理特性允许这样的内镜切除.从这个意义上说,内镜颅底外科是颅底外科的新的前沿.

  • 标签: 神经内镜 颅底外科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ndrogenreceptor,AR)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12例正常脑组织和73例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组织标本.其中WHOⅠ级8例,Ⅱ级15例,Ⅲ级23例,Ⅳ2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R蛋白及ARmRNA表达情况,并分析正常脑组织和不同级别胶质瘤间AR表达差异。结果各级别胶质瘤组织的AR蛋白阳性率和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均P〈0.05)。胶质瘤WHO分级与AR阳性细胞率呈显著正相关(m=0.584,P〈0.001),胶质瘤WHO分级与ARmR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s=0.885,P〈0.001)。结论AR在胶质瘤组织中表达增加.其表达水平与病理级别密切相关,提示AR可能在脑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脑胶质瘤 雄激素受体 荧光定量PCR检测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mRNA水平 receptor
  • 简介: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卒后常见的神经精神症状之一,以心境低落、兴趣下降为主要特征,不仅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而且显著增加卒病死率。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伴随离子型谷氨酸受体桔抗剂氯胺酮的快速抗抑郁作用的出现,谷氨酸(glutamate,Glu)能神经系统在抑郁症及PSD的作用日益突出,也为抗抑郁治疗带来新的契机。

  • 标签: 抑郁症 卒中后抑郁 谷氨酸 抗抑郁药
  • 简介: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与进展性卒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连云港市中医院收治的发病72h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根据72h内斯堪地那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变化判断患者病情是否发生进展,运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H型高血压与进展性卒的关系.结果58例患者在发病72h内病情发生进展,其中22例进展发生在发病24h内,47例进展发生在发病48h内.单因素分析发现进展性卒的相关因素包括:高血压病史(χ2=5.948,P<0.05)、入院时收缩压(t=2.124,P<0.05)、Hcy(t=1.197,P<0.01)和H型高血压(χ2=26.351,P<0.01).多因素分析发现:H型高血压、Hcy对进展性卒的发生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进展性卒中发生率高,急性脑梗死发病早期,病情进展可能性大.H型高血压、Hcy是进展性卒的独立预测因素.

  • 标签: 脑卒中 高血压 因素分析 统计学
  • 简介:目的探讨穿梭缝合硬脑膜悬吊法在颅骨修补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采用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修补治疗颅骨缺损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采用普通硬脑膜悬吊法(普通组),38例采用穿梭缝合硬脑膜悬吊法(穿梭组)。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差异。结果普通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长于穿梭组(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穿梭组(P〈0.05)。结论穿梭缝合硬脑膜悬吊法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颅骨缺损 颅骨修补 悬吊 硬脑膜 缝合技术 钛网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miR-128在胶质母细胞瘤诊断的作用。方法收集30例不同级别胶质瘤病人的肿瘤组织和血浆标本作为实验组.同时收集健康成年人的脑组织和血浆作为正常对照组。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组织和血浆miR-128的表达水平。结果miR-128在各级胶质母细胞瘤组织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均P〈0.005),且与肿瘤的病理级别呈负相关(r=-0.497,P〈0.001)。miR-128在胶质母细胞瘤病人血浆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血浆miR-128诊断胶质母细胞瘤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0%和100%。结论miR-128可作为胶质母细胞瘤的一种新型血浆标记物,用于指导诊断。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微RNAS 血浆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