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哺乳期分支杆菌乳腺炎在以往少见文献报道。其特点为经常规抗感染、穿刺或切开引流后仍反复形成脓肿、窦道、红肿、低热,且用常规方法换药伤口经久不愈,反复复发,易形成哺乳期乳瘘经久不愈,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本科曾收治2例哺乳期分支杆菌阳性病例,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乳腺炎 哺乳期 分支杆菌
  • 简介:目的利用腔镜下游离大网膜,为luminalA/B1乳腺癌患者探索一个新的乳房再造方法。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5年1—8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行保留乳房及腋窝手术和大网膜游离移植乳房再造手术的luminalA/B1乳腺癌患者7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3.6±7.7(27—44)岁。术后评价伤口血供、美容效果、并发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动态氧分压曲线显示皮下氧分压50.17mmHg(1mmHg=0.133kPa),彩色多普勒超声图谱显示血供正常,血流速度为61.29cm/s。术后再造乳房形态自然、手感逼真、双乳对称性良好;伤口恢复良好、位置隐蔽。美容效果Harris评分非常好的有4例,较好的有3例。患者满意度较高。7例患者术后未发现明显并发症,无需二次手术,仅有1例发生轻微血肿,经过临床护理后症状消失。术后中位随访17个月,范围13—20个月,患者未出现局部复发或转移。结论游离大网膜即刻乳房再造为预后较好但不宜保留乳房的luminalA/B1乳腺癌患者成功保留乳房并自体再造,术后效果良好,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再造术 大网膜瓣 移植
  • 简介:目的:探讨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收治34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综合治疗以及护理,有效33例,死亡1例,有效率为97.05%。结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氧疗护理、呼吸锻炼等能够益于加快COPD病者康复,改善病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氧疗护理
  • 简介:目的做好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穿刺方法和护理要点。根据临床实践逐步掌握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技巧与体会。结果使用静脉留置输液的患者大多数无任何不良反应,个别患者有并发症发生。结论静脉留置针输液这一新的护理技术操作逐步取代了头皮钢针深受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欢迎。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输液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儿科从2010年6月-2011年6月住院的部分患儿共计280侧施行静脉留置针。结果静脉留置针减轻了患儿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证合理用药时间,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结论静脉留置针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深化了优质护理服务。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临床应用 护理
  • 简介:目的前瞻性地探讨和比较超声(US)和磁共振成像(MRI)在胎儿蛛网膜囊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产前超声检查怀疑单纯性蛛网膜囊肿的胎儿中枢神经系统(CNS)进行US和MRI检查,16例胎儿随访至生后1年或引产病检证实,失访1例;将16例胎儿两种检查的结果与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产前CNS超声检查怀疑蛛网膜囊肿的16例胎儿中,MRI诊断胎儿正常5例,胎儿均足月生产无特殊;MRI明确诊断胎儿蛛网膜囊肿10例,修正诊断1例,均行引产且胎儿尸检结果均证实异常。在胎儿蛛网膜囊肿检查中:超声诊断正确率62.5%,错误率37.5%;磁共振成像检查与最终结果均符合,诊断正确率100%。结论超声是产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检查的首选,但诊断效力有限,MRI是重要的补充;当超声检查怀疑胎儿蛛网膜囊肿时,需进行MRI检查进一步确诊或修正诊断。

  • 标签: 超声 磁共振成像 蛛网膜囊肿 产前诊断
  • 简介:静脉用药是临床疾病救治、营养供给的重要途径,其终端均由护理人员完成,成功与否关系到疾病救治效率,甚至医患间融洽。护士在临床静脉用药终端环节中,保证"每一针、每一滴"的安全性、可靠性至关重要,凭借多年的临床静脉用药经验,对这一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保证疾病救治质量,促进医患和谐。

  • 标签: 临床疾病 静脉用药 终端 救治质量 医患和谐 营养供给
  • 简介:目的:临床静脉留置针普遍应用,有利于抢救患者生命配合医生治疗。方法:为患者采用有效的静脉留置术,密切观察脉留置效果,加强护理。结果:患者置管后能便捷快速给药,减少反复穿刺痛苦,提高护理效率。结论: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做好护理防范措施,是静脉留置针技术普及应用的质量保证。

  • 标签: 临床 静脉留置术 应用护理
  • 简介:基于国内外对胎儿静脉导管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对超声多普勒评估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宫内生长受限、双胎输血综合征及胎儿水肿问题进行一系列综述,并在此研究基础上就胎儿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在上述疾病诊断方面给予建议,为产前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提供临床指导思路.

  • 标签: 早孕期 胎儿 静脉导管
  • 简介:静脉为位于腋动脉前内侧的大静脉,在行腋窝淋巴结清扫、静脉穿刺、神经阻滞、动静脉造瘘时,腋静脉的解剖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关腋静脉变异,较少见文献报道。笔者在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时,发现腋静脉3支变异1例,为积累腋静脉变异资料,避免腋静脉损伤,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腋静脉 变异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最适合的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减少患儿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以191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头皮、腋下、上肢、下肢部位的静脉进行留置针穿刺,观察不同部位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使用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104.06±25.94)h,分别与头皮静脉、上肢静脉、下肢静脉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留置针穿刺最佳部位为腋静脉

  • 标签: 腋静脉 留置针 新生儿
  • 简介: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流程,熟练掌握护理操作程序。避免静脉输液给病患带来的不良反应,并尽量杜绝输液风险的发生。

  • 标签: 规避风险 护理程序 护患沟通
  • 简介:目的本研究应用甲基化芯片技术研究妊娠糖尿病网膜下脂肪与正常对照组的全基因组甲基化差异,提供妊娠期糖尿病网膜下脂肪全基因组范围内的甲基化差异数据背景,为寻找妊娠糖尿病网膜脂肪基因表达差异原因提供线索。方法收集3例通过OGTT实验确诊但未经过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和同期3例年龄,孕次产次,孕前BMI与之无差异的健康对照者网膜下脂肪组织,提取总RNA后,采用IlluminaMethylationBeadChipchip芯片进行检测,并进行基因甲基化结果进行比较,寻找具有甲基化差异的基因。结果结果发现两研究组中网膜下脂肪的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存在差异。妊娠糖尿病组中总共有1298个基因发生了低甲基化,1570个基因发生了高甲基化。这些基因参与了细胞骨架构建,细胞凋亡调控,细胞核内信号转导,糖和脂代谢,炎症反应等。进一步数据分析发现,两组样本在miRNA启动区上位点甲基化变化水平不一致的基因有3个,包括:PSORS1C1,PCDHB13和DKFZp686A1627。在同一CpG岛区域位点甲基化变化水平不一致的基因有7个,在miRNA区域具有甲基化差异的基因有13个。结论正常对照组与GDM组中基因的甲基化位点和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与该基因在组织中表达的蛋白水平在两组中的差异表达密切相关。是否甲基化的差异是导致相应基因表达水平差异的原因还需要深入的研究。未来需要进一步弄清DNA甲基化在网膜下脂肪中对基因表达目标蛋白的调控作用,为妊娠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线索。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甲基化谱 全基因组 网膜下脂肪组织
  • 简介:目的:探讨其在下肢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下肢静脉血栓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中,确诊36例,急性静脉血栓23例,慢性静脉血栓15例,占94.7%。误诊2例,占5.2%。均经CTA、MRA及手术治疗后确诊。结论:彩色多普勒诊断下肢静脉血栓是一种无创、间更、实用、经济等的检查方法,为治疗及预后估测较为可靠的依据,已成为诊断血管静脉血栓的主要手段。

  • 标签: 下肢静脉 血栓 彩色多普勒
  • 简介:目的:评估静脉输液双人查对流程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改进静脉输液医嘱处理,摆药,配药,床边双人查对流程和换更补液查对流程。结果:贯穿于静脉输液操作中的双人查对流程,易于规范化实施,应用,检查,能前瞻性防范护理缺陷、差错,护理纠纷的发生,效果显著。

  • 标签: 双人查对流程 静脉输液 安全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送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46例,按照护理方案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针对性护理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患者住院时间。结果:针对性护理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护理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自发性气胸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沙丁胺醇与沐舒坦联合应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科自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98例给予沙丁胺醇与沐舒坦联合应用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98例住院时间7~21d,显效41例,有效46例,无效11例,有效率88.8%。结论:沙丁胺醇联合盐酸氨澳索片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具有化痰、利痰、平喘、改善肺部通气的功效,两种药物有协同作用,二药联用可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患者的康复。

  • 标签: 沙丁胺醇 沐舒坦 慢性阻塞性肺病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并于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结束后,干预组患者FVC、FEVl、FEVl/FVC%等肺功能指标改善显著,与治疗前及治疗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较为显著(P〈O.05)。结论:在COPD治疗过程中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肺功能。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 简介:患者23岁,因“停经33+2周,突发上腹痛三小时余,晕厥一次”于2014年1月16日入院。本文总结了此患者妊娠33周合并脾静脉瘤破裂出血抢救成功案例。

  • 标签: 妊娠 脾静脉瘤 早期诊断
  • 简介:静脉血栓是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国外报道,外科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的发生率为30%-50%,而在妇科肿瘤术后血栓形成发生率达7%-45%。而我国目前仍无确切的统计数字,但鉴于血栓形成可引起肺栓塞及下肢功能障碍,故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DVT的预防十分重要。本文对我院妇科肿瘤术后DVT的预防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妇科肿瘤患者 术后并发 预防 术后血栓形成 下肢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