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钙化防御”一词最早来源于1962年Selye的动物实验。以后Coates认为钙化防御是钙沉积相关的小动脉病变,因此命名为“钙性尿毒症性小动脉病”似乎更确切,但文献仍沿用“钙化防御”。国内张凌等2002年报道了3例钙化防御。1996年至2006年期间我们发现2例钙化防御患者,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钙化防御 钙性尿毒症性小动脉病 动物实验 动脉病变 钙沉积
  • 简介:肾细胞癌(renalcellcarcinoma,RCC)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肾脏肿瘤的85%。手术治疗(包括肾部分切除术或根治性肾切除术等)是目前治疗肾癌的主要手段。RCC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sparingsurgery,NSS),即在完全切除肿瘤同时有效地留存肾组织,

  • 标签: 肾部分切除术 肾癌 腹腔镜 carcinoma 根治性肾切除术 保留肾单位手术
  • 简介:我院1976年12月至2003年12月收治2例女性尿道扩张症,均经尿道性交,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 标签: 女性 尿道扩张症 诊断 治疗
  • 简介:1病例报告例1,男性,54岁,主因“排尿不畅伴尿频、尿急半年,进行性加重近1月”来院就诊。查体:前列腺I~II度增大,质地韧,未触及硬结,中央沟稍浅,无触痛;实验室检查均正常;予行B超示:膀胱壁毛糙,膀胱三角区近膀胱颈部可探及25mm×18mm实性肿块,边缘光滑,肿块内回声欠均,无异常血流

  • 标签: 前列腺 异位前列腺 异位组织
  • 简介: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热缺血时间对术后患肾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开展的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43例分为3组:短缺血组11例(热缺血时间≤20min),中缺血组23例(20min〈热缺血时间≤30min),长缺血组9例(30min〈热缺血时间≤40min)。分别于术前、术后2周、3月、6月、1年、1.5年、2年测定患肾肾小球滤过率(GFR),比较其变化情况,分析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短缺血组:术后2周患肾GFR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患肾GFR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缺血组:术后2周、3月患肾GFR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患肾GFR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缺血组:术后2周、3月、6月及1年患肾GFR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患肾GFR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时,应尽力缩短热缺血时间。

  • 标签: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肾小球滤过率 热缺血时间 肾癌
  • 简介:目的本Meta分析旨在探讨白细胞介素(ILs)基因多态性与IgA肾病(IgAnephropathy,IgAN)发病风险的具体关联。方法检索范围从建库至2013年11月1日,计算机检索CISCOM、CINAHL、webofScience、Google学术、EBSCO、CochraneLibrary、CBM和CNKI等中英文数据库,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Meta分析最终纳入了7项病例对照研究,共包括1135例IgAN患者和1603例健康对照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IL-1和IL-1RN基因多态性与IgAN风险的增加有关(IL-1:OR=1.33,950ACI=1.15~1.55,P〈0.001;IL-1RN:OR=1.32,95%CI=1.16~1.51,P〈0.001)。然而,在IL-6、IL-10和IL-22R基因多态性中并没有发现此关联性(均P〉0.05)。进一步根据种族不同进行亚组分析发现,无论是亚洲人群还是欧美人群,IL-1和IL-1RN基因多态性与IgAN风险的增加均存在明显相关性(亚洲人群:OR=1.58,95%CI=1.17~2.13,P=0.003;欧美人群:OR=1.53,95%CI=1.22~1.92,P<0.001)。结论ILl和IL-1RN基因多态性可能与IgAN易感性增加有关,它可能是IgAN早期诊断和预后判定的重要分子标志物。

  • 标签: IGA肾病 基因 白细胞介素
  • 简介: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例肾肿瘤患者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其中T1期肾癌6例,肾错构瘤1例。术中阻断肾动脉主干4例,选择性阻断肾段动脉3例。距肿瘤约1.0cm处,整块剪除肿瘤和部分肾实质及其表面的脂肪组织,分层缝合集合系统和肾实质后,解除阻断。观察手术时间、肾动脉或肾段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围术期并发症。结果7例手术均成功完成,肿瘤包膜完整,术后切缘阴性。手术时间110~220min,平均155min;术中出血40-250mL,平均120mL。肾动脉阻断时间22~50min,平均35min,肾段动脉阻断时间16~28min,平均23min。术后随访1~9月,无继发出血,无漏尿,无肿瘤局部复发,总肾功能及分肾功能无异常。结论后腹腔镜肾脏部分切除术微创安全可行,控瘤效果好,保留的肾单位功能恢复好;选择性段动脉阻断的肾部分切除术,可期望得到最大限度的。肾功能保留。

  • 标签: 肾肿瘤 肾部分切除术 腹腔镜
  • 简介:目的探究阴茎部分切除患者性功能下降与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行阴茎部分切除的阴茎鳞状细胞癌患者共46例,通过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调查问卷(IIEF-15)、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分别在术前及术后3、6、9、12个月评估患者性功能、焦虑和抑郁情况,进一步分析性功能的下降与焦虑、抑郁的关系。结果患者术后勃起功能、性高潮、性欲、性生活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较术前均显著下降,焦虑及抑郁的程度较术前显著上升,而且患者术后性功能的下降与焦虑、抑郁呈负相关。结论阴茎部分切除患者术后性功能的下降与焦虑、抑郁症状的加重呈显著相关。

  • 标签: 阴茎癌 阴茎部分切除 焦虑 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门部肿瘤切除术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8月因肾门部肿瘤于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19例资料,其中男性11例,女性8例;左侧10例,右侧9例;肿瘤位于前唇者10例,位于后唇者9例;肿瘤完全内生1例;孤立肾病肾门肿瘤1例;患者年龄32~80岁,平均(62.26±13.02)岁,体质量指数19~28.1,平均22.75±2.17,肿瘤直径1.1~4.5cm,平均(2.76±1.00)cm,R.E.N.A.L.评分6~10分,平均(7.73±1.05)分,Mayo粘连指数评分0~3分,平均(0.89±0.87)分。结果19例肾门部肿瘤患者均成功完成辅助腹腔镜肾门部肿瘤切除术,手术时间90~196min,平均(125.68±28.62)min(包含机器人安装时间),手术出血量20~200mL,平均(53.16±42.03)mL,肾动脉阻断时间8~30min,平均(17.42±6.04)min,术后卧床时间2~5d,平均(2.89±0.99)d,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2~11d,平均(3.74±2.60)d,术后住院时间6~9d,平均(6.57±0.76)d。病理:肾透明细胞癌13例(Fuhrman核分级1~3级);乳头状肾癌3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囊性肾癌1例;无切缘阳性病例。平均随访5.6(1~10)个月,无转移、死亡、复发、漏尿等病例。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门部肿瘤切除术治疗早期肾门部肿瘤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机器人手术系统 肾部分切除术 .肾门部肿瘤
  • 简介: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是指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通过外科、麻醉、护理、营养等多学科协作,对围术期处理的临床路径加以优化,以缓解手术创伤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快速康复。2010年,ERAS研究小组在瑞典成立了ERAS学会(http://www.erassociety.org),通过不断的研究教育,制定最佳围术期实践流程的模型,聚焦并巩固围术期最优流程的建立。这一优化的临床路径包括住院前、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及出院后的完整治疗过程。目前ERAS已在普通外科、骨科、妇产科、心胸外科等多个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中国已发布或待发布多项ERAS指南,包括结直肠手术、胃切除术、肝切除术等。在泌尿外科领域,ERAS康复策略已经开始用于如前列腺癌根治手术^[1-3]、膀胱根治性切除术^[4-5]等手术的围术期管理。我国已有多家中心开始了前列腺癌根治手术ERAS的临床应用及研究^[6-7],但不同中心应用ERAS的具体措施仍有差异。

  • 标签: 前列腺癌 根治手术 围术期 加速康复外科 临床路径
  • 简介:本文报告2例肾细胞癌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后长期存活患者(例1存活35年,例2存活36年)的诊治情况。例1,男,42岁,于1975年9月以无痛性、间歇性全血尿1月为主诉入院。入院1个月前无诱因突发血尿,无痛,无发热,1d后自行消失,此后3周内先后发生类似全血尿2次,伴有腰胀痛不适,随即入院诊治。

  • 标签: 肾细胞癌 根治性肾切除术 存活患者 保留肾单位手术 肾肿瘤 转移征象
  • 简介:目的比较小肾癌手助腹腔镜和开放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0例行手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和20例行开放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失血量、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切缘阳性率、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的差异。结果手助腹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平均肿瘤大小分别为(2.58±0.50)和(2.62±0.60)cm(P〉0.05),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20.2±38.9)和(353.6±89.6)ml(P〈0.01),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58.2±27.6)和(196.2±39.6)min(P〈0.05),平均热缺血时间分别为(26.1±3.2)和(35.2±2.8)min(P〈0.05),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7.8±2.0)和(12.3±3.0)d(P〈0.01),两组的切缘阳性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无差异。随访3~28个月,两组均未出现局部复发。结论手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较开放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且不增加热缺血时间,手术效果相当。

  • 标签: 肾肿瘤 手助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术中超声辅助定位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总结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们进行的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45例,术中先用超声刀在肿瘤区域预标记切缘为A线,后经Trocar置入腔镜B超探头,行肿瘤区域扫描明确定位为B线,比较术中A线、B线的重叠情况,以两线最大差距≥2mm为有差异,〈2mm为重叠。按R.E.N.A.L.评分系统的5类进行独立评估分析。结果术中超声辅助定位能在后腹腔镜下明确瘤体生长姿势、边界及血供情况,引导切割方向以保证肿瘤包膜完整性,尤其在完全性内生肿瘤方面发挥更大的辅助效果。结论术中超声辅助定位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手术辅助效果明显。

  • 标签: 肾部分切除术 术中超声
  • 简介:肾细胞癌(renalcellcarcinoma,RCC)占成年人恶性肿瘤的2%,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关RCC的临床诊治出现了显著的转变。对于局限性肾肿瘤的临床治疗的认识也从早期的经典肾根治切除手术逐渐转变为保留肾单位手术。两者对于肿瘤结局的影响相似,具有相同的肿瘤控制,同时保留肾单位手术能够有效地保留患肾的功能[1-2]。

  • 标签: 肾部分切除术 评分系统 保留肾单位手术 CARCINOMA 应用 肾癌
  • 简介: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雷公藤甲素(TP)对ANGPTL2、VEGF在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肾脏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10只)和实验组(40只),实验组给予高糖高脂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mg/kg)建立T2DM大鼠模型,再随机分为4组:糖尿病对照组(DM)、厄贝沙坦组(DI)、雷公藤甲素组(DT)及厄贝沙坦联合雷公藤甲素组(DIT).药物干预8周后,测体重、血压、肾重、血糖、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UAL)的排泄量;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显色技术及实时定量PCR检测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变化.结果:DM组与NC组相比血糖、肌酐、BUN及UAL明显升高(P〈0.01),实时定量PCR示ANGPTL2、VEGFmRNA明显上调(P〈0.01);与DM组相比较,DT、DI及DIT组血糖、肌酐、BUN及UAL明显降低(P<0.01),DT、DI组中ANGPTL2、VEGFmRNA表达下调,DIT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ANGPTL2、VEGF在T2DM大鼠肾脏中的表达上调,厄贝沙坦及雷公藤甲素可降低ANGPTL2及VEGF在T2DM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并有协同作用.

  • 标签: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雷公藤甲素 厄贝沙坦 糖尿病肾病
  • 简介:目的探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自发破裂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自发破裂病例.结果B超、CT检查均提示肾上腺区肿瘤并破裂、肾周血肿.保守治疗后择期手术切除肿瘤,清除血肿.结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可能会发生自发破裂而出血,B超、CT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常需手术切除肿瘤、清除血肿.

  • 标签: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自发破裂 临床特点 B超检查 CT检查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