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肾病是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ndrome,NS)的病理类型之一,其特征的病理学改变是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上皮侧可见大量的免疫复合物沉积,该沉积物局限于肾小球基底膜的上皮侧,一般不伴肾小球固有细胞增生和局部炎症反应。

  • 标签: 膜性肾病 临床经验 中药治疗 祛湿通络 陈志强 肾小球基底膜
  • 简介:局灶节肾小球硬化(focalsegmentalglomerularsclerosis,FSGS)是引起成人肾病综合征较为常见的一种肾小球疾病,其病理是局灶膜基质增多并取代相应的毛细血管袢,临床上少见合并新月体形成。新月体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严重损伤和断裂,常见于新月体肾炎、狼疮肾炎、IgA肾病,甚至膜肾病中亦有报道,但是在FSGS鲜有报道。其对FSGS的影响目前仍不清楚。本文就伴有新月体形成的FSGS患者进行临床和病理特点及预后进行探讨。

  • 标签: 新月体 系膜基质 肾病综合征 狼疮性肾炎 膜性肾病 SEGMENTAL
  • 简介:目的观察和分析连续血液净化在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应用连续血液净化技术治疗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56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的患者,并于治疗前后对患者心率、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Na+、K+、Cl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观察患者心功能、血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心率(79.7±9.0)次/min、心脏指数(3.35±0.91)L/(min·m2)、左室射血分数(53.55±10.32)%、心输出量(4.47±0.35)L/min、SCr(392.00±86.32)μmol/L、BUN(11.2±4.5)mmol/L、K+(4.4±0.5)mmol/L]均优于治疗前[心率(128.2±14.2)次/min,心脏指数(1.96±0.57)L/(min·m2)、左室射血分数(39.25±8.55)%、心输出量(3.08±0.54)L/min、SCr(903.00±106.10)μmol/L、BUN(20.5±9.4)mmol/L、K+(5.60±0.97)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a+、Cl变化不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连续血液净化疗效确切,安全高,是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的有效手段.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重症心力衰竭 肾衰竭
  • 简介:全球泌尿结石患病率明显升高,泌尿结石的形成与尿成石物质过饱和、抑制物缺乏和/或促物质增多、结晶物质滞留等有关。泌尿结石分为含钙结石和非含钙结石,我国以草酸钙结石最多见,非含钙结石尿酸结石比例较高。多种常见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钙代谢异常、高血压和动脉钙化等可引起血液及尿液酸碱度及成分改变,通过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多种途径,影响泌尿结石的产生和复发。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草酸钙 代谢性疾病 血脂异常 高尿酸血症
  • 简介:目的评估WHO2004分法对随访5年以上膀胱非肌层浸润尿路上皮癌的预测复发价值。方法TNM2002分期Ta、T1膀胱原发性、非肌层浸润尿路上皮癌94例,随访5年,分别进行WHO1973和WHO2004分;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Ki-67增殖指数(PI),PI〈33%低PI组,〉66%高PI组,33%~66%PI组;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包。结果WHO1973分,G1、G2和G3分别有42、38和14例,Ki-67平均P1分别为(10.32±5.46)%、(22.52±7.42)%和(35.25±9.32)%。WHO2004分,低度恶性倾向尿路上皮乳头状瘤(PUNLMP)、低分级尿路上皮癌(LGC)和高分级尿路上皮癌(HGC)分别有13、60和21例,Kb67平均P1分别为(8.67±4.32)%、(21.23±6.24)%和(42.35±9.42)%。Ki-67平均PI在两种分级法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分级法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着癌分化程度的降低,Kb67平均PI均逐渐增高。随访5年,有43例复发(45.7%)。单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Kb67平均PI、WHO1973和WHO2004病理分级均与膀胱癌无复发生存率密切相关(P〈0.01),其中低、、高PI各组间复发率不同(P〈0.01);WHO1973分各组均有复发,但G1与G2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HO2004分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PUNLMP组复发3例。结论WHO2004分法更能准确反映膀胱肿瘤的复发倾向。

  • 标签: 膀胱肿瘤 复发 分级 KI-67
  • 简介:目的探讨高选择M受体阻滞剂索利那新治疗高龄BPH患者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疗效及安全。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于我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年龄≥75岁、确诊OAB的BPH患者30例,给予索利那新治疗,每日1次,每次5mg,治疗周期3个月。治疗前后以排尿日记、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OABSS)、患者感知膀胱症状情况分级量表(PPBC)、生活质量评分(QOL)为主要疗效指标,对疗效及服药安全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的24h平均尿急次数、24h平均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及每周尿失禁次数均较治疗前好转;IPSS、OABSS、PPBC、QO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9例患者出现轻度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均能耐受,对症治疗后缓解。2例患者出现排尿困难情况,停药1周并加用α受体阻滞剂后缓解。结论高选择M受体阻滞剂索利那新治疗高龄BPH患者的膀胱过度活动症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

  • 标签: 高选择性M受体阻滞剂 膀胱过度活动症 高龄BPH 索利那新
  • 简介:来稿时数据要求同一指标小数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位数,例如3.61±0.42,标准差的1/30.14,标准差波动在小数点后第一位,故应取小数点后第一位,写成3.6±0.4。

  • 标签: 数值修约 书写要求 标准差 位数
  • 简介:来稿时数据要求同一指标小数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位数,例如3.61±0.42,标准差的1/30.14,标准差波动在小数点后第一位,故应取小数点后第一位,写成3.6±0.4。又如8.61±0.27,标准差的1/30.09,故应取小数点后第二位,写成8.61±0.27。过多的位数并无意义。但是在一系列数值并列时,小数点后的位数应一致。

  • 标签: 数值修约 小数位数 列时 应取
  • 简介:来稿时数据要求同一指标小数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位数,例如3.61±0.42,标准差的1/30.14,标准差波动在小数点后第一位,故应取小数点后第一位,写成3.6±0.4。又如8.61±0.27,标准差的1/30.09,故应取小数点后第二位,写成8.61±0.27。过多的位数并无意义。但是在一系列数值并列时,

  • 标签: 数值修约 小数位数 列时 应取 数据要求
  • 简介:患者,女,48岁,因查体发现右肾囊包块3年余人院。患者于3年前常规查体时泌尿B超检查提示右肾囊肿,大小1.7cm×1.5cm,无发热、腰痛等。曾就诊当地医院,查尿常规:红细胞(+),复查B超未见异常,考虑右。肾囊肿,未予重视。

  • 标签: 右肾囊肿 囊性肾癌 多房性 误诊 临床 B超检查
  • 简介: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找到有效的恶性肿瘤预后指标对于临床工作意义重大。广为人知的对恶性肿瘤预后影响较大的指标有临床病理分期、术后并发症等,而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炎改变与肿瘤有着紧密联系。

  • 标签: 恶性肿瘤 肿瘤预后 泌尿系 NLR 临床病理分期 术后并发症
  • 简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是国内一流诊疗中心,现为卫计委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点学科、及北京大学外科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下设3个病区,110张床位,包括肿瘤、腔镜、结石、前列腺、肾移植及胰肾联合移植、

  • 标签: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泌尿外科 胰肾联合移植 重点学科 学位授予 教育部
  • 简介:目的对散发性或家族局灶节肾小球硬化(focalsegmentalglomerulosclerosis,FSGS)患者进行FSGS致病基因热点突变进行筛查,了解这些热点突变在我国FSGS患者的发生情况。方法研究对象我院经肾脏活检确诊的40例FSGS散发病例及一个22人的FSGS家系LF-01。收集散发病例的外周血,采用盐析法提取基因组DNA;对LF-01家进行调查,收集实验室检测数据,并留存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对40例散发病例及所有家系成员进行ACTN4第8外显子,TRPC6第2、5、12、13外显子和INF2基因2、3、4外显子筛查,通过PCR扩增外显子后,直接测序进行基因突变检测。结果LF-01家共9人为患病或可能患病状态,该家系表现为不完全外显遗传模型。40例散发FSGS患者,平均发病年龄37岁,男女比例26:14,其中22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我们对所有样本进行了ACTN4第8外显子,TRPC6第2、5、12、13外显子和INF2基因2、3、4外显子筛查,均未发现有已知的基因突变。结论国外报道的FSGS致病基因的热点突变ACTN4、TRPC6和INF2可能不是中国汉族人群FSGS的致病基因。

  • 标签: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家族性 基因
  • 简介:目的探讨下腔静脉节切除术在治疗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0例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而行下腔静脉节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患者,合并MayoⅡ者5例,Ⅲ者4例,Ⅳ者1例。男9例,女1例。年龄31~73岁,平均(53.9±10.9)岁。肿瘤位于右侧者6例,左侧者4例。结果1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死亡病例。7例患者行开放途径下的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下腔静脉节切除术;2例行腹腔镜下手术;1例患者先采用经后腹腔途径联合经腹腔途径下手术,术探查肾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较重,遂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288~556min,平均(399.2±91.5)min。术中出血量300~4000mL,平均(1450.0±1136.5)mL。术后住院时间8~39d,平均(16.7±9.6)d。本组10例患者,6例发生术后早期并发症。ClavienⅡ并发症4例。ClavienⅣa并发症2例。10例患者随访时间2~14个月,位随访时间8个月。10例患者中发生远处转移1例,骨转移合并肺转移。1例(10%)出现肿瘤特异性死亡。结论下腔静脉节切除术使肿瘤切除更彻底,但存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下腔静脉节切除术在治疗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较为安全有效。

  • 标签: 肾癌 癌栓 下腔静脉节段性切除术
  • 简介:肾上腺内皮囊肿伴钙化较少见,解放军254医院经治1例被误诊肾上腺结核,报告如下。患者男性,29岁,查体(彩超)发现右肾上腺区有1个直径3cm的肿物,无头晕、心悸、多汗等不适,无皮肤紫纹、满月脸、水牛背等表现,无明显外伤史,无高血压等病史,于2017年2月3日来我院门诊行双肾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检查,初步诊断右肾上腺结核,检查双肺正常,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肾上腺内分泌检验结果:血管紧张素Ⅱ89.31(正常值25.0~129.0)pg/mL,血皮质醇49.00(正常值30.00~110.0)μg/24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30.25(正常值7.2~63.3)ng/L,醛固酮19.1(正常值6.5~30.0)ng/mL。

  • 标签: 肾上腺 内皮性囊肿 钙化 肾上腺结核
  • 简介:成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增高的趋势,尤其43岁至70岁以上者较为多见。多数人认为老年人高发ED是衰老的结果。探索衰老对阴茎勃起机制的影响,我院着重抗衰老方法,建立性生理,采用“疗法”,即“心因,针对,激发性”的方法来诱导和弥补其阴茎勃起机制不退化,少退化的功能,并在女方的积极配合下,使阴茎勃起机制维持正常水平,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阴茎勃起机制 延缓衰老 疗法 男性勃起功能障碍 抗衰老方法 发病率
  • 简介:目的总结1.94μm铥激光“叶五步剜除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技巧及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方法2014年5月15日至2016年5月15日期间,我院应用经尿道1.94μm铥激光手术治疗305例BPH患者。患者平均年龄(70.3±17.8)岁,前列腺体积(71.8士24.3)ml(40~190m1),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2.8±4.9)分,最大尿流率(Qmax)(7.2±2.8)ml/s,残余尿量(RUV)(97.3±18.4)ml,PSA值(2.9±1.6)ng/ml。手术方法采用“叶五步剜除法”。结果30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57.2±25.9)min,导尿管留置时间2.7d(1~4d),术后3个月Qmax(23.1±5.2)ml/s,IPSS评分(7.0±3.7)分,RUV(8.9±3.3)ml,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电切综合征、继发性大出血、尿道狭窄、排尿困难、远期尿失禁、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无新发勃起功能障碍患者。术后组织学检查均诊断BPH。结论1.94μm铥激光“叶五步剜除法”组织切除彻底,并发症少,安全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BPH治疗方法。

  • 标签: 1.94μm铥激光 良性前列腺增生 手术 剜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