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葡萄糖是腹膜透析液中最常见的渗透成分,同时也是腹膜透析患者每日所需能量来源之一,大约占每日所需总能量的五分之一。在腹膜透析过程中,葡萄糖顺着浓度梯度吸收入血,进而对机体血糖稳态产生影响。吸收量取决于腹透液的浓度、透析时间、腹膜溶质转运率、每日所需腹透液总量。

  • 标签: 腹膜透析液 糖尿病 透析后 腹膜溶质转运 能量来源 浓度梯度
  • 简介:目的:研究糖尿肾病大鼠足细胞自噬标志物LC3、P62蛋白表达的改变,探讨糖尿肾病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将清洁级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只)、造模组(n=10只)。采用高糖高脂饲料结合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于第12周结束时留取大鼠尿标本,检测大鼠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摘取肾脏称量重量,分别计算尿蛋白肌酐比和肾重体重比;HE染色、PAS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blot检测肾小球LC3、P62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尿蛋白肌酐比、肾重体重比在造模组均显著增加(P〈0.05);P62蛋白表达亦较正常组表达显著增加(P〈0.05);造模组大鼠肾脏病理在光镜下可见明显的系膜增生、基质增多。结论:糖尿肾病大鼠肾脏足细胞自噬较正常组减低,可能是糖尿肾病发病的机制之一。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自噬
  • 简介:糖尿肾脏(diabetickidneydisease,DKD)是全球引起慢性肾脏发生最主要的病因,也是导致糖尿(diabeticmellitus,DM)患者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美国人群研究中,大约有45%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有DKD。大量临床资料表明,DKD会出现钙磷代谢紊乱。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hormone,PTH)是人体中调节钙磷代谢的重要激素,主要作用靶器官为骨、肾脏和肝脏,最近有研究表明其与心血管系统也有关。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2型糖尿病 甲状旁腺素 相关性 钙磷代谢紊乱 终末期肾脏病
  • 简介:糖尿肾病(DN)是糖尿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最终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发生。DN早期主要表现为微量蛋白尿的产生,积极防治早期肾脏损伤,可能有助于延缓DN的进展[1-3]。研究表明,黄葵胶囊及羟苯环酸钙均有一定的减少尿蛋白作用,但是联合用药对于早期DN的疗效尚未明确,本研究采用两者联合治疗,观察其对早期DN的疗效,有利于DN患者的预后。现进行如下报道。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羟苯磺酸钙 黄葵胶囊 肾脏损伤 微量蛋白尿 尿蛋白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与单纯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组织病理表现,探讨前列腺增生症伴发慢性前列腺炎的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选取283例本院就诊并接受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术前按泌尿外科诊治指南标准进行实验室与临床检查,筛选出合并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66例,随机选择30例单纯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为对照组。按NICKEL的前列腺炎症程度和主要炎症类型的诊断标准对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分型与分级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前列腺增生症合并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组织炎症表现为:前列腺腺体以轻度炎症为主,腺周与基质以中、重度炎症为主;单纯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腺体、腺周和基质中均为轻度炎症。两组患者腺体炎症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腺周、基质炎症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伴发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病理炎症较重,炎细胞主要分布在前列腺腺周与基质,明确诊断较困难,手术治疗需谨慎。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炎 病理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并发主动脉夹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合我院收治的3例及近13年国内各类期刊发表49例共52例分析总结。结果:经内外科、介入治疗,控制血压及心率、加强透析等治疗,35例患者病情好转,至其文章发稿时仍存活,死亡17例。结论: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合并主动脉夹层可能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急性期经内科药物强化治疗,同时加强透析,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介入治疗AD支架置入腔内隔绝术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 标签: 终末期肾病 透析 主动脉夹层
  • 简介:近年来,肾脏的发病率逐年提高,慢性肾脏为进行性进展疾病,随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功能不可逆丧失导致代谢产物及毒物蓄积,引起以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内分泌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最终进展为终末期肾脏,其病理特点为肾脏硬化,因此,如何有效缓解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球硬化成为延缓肾脏进展的关键。祖国医学认为慢性肾脏属于血瘀证范畴,以气虚为主,血瘀为标,

  • 标签: 水蛭素 肾脏病进展 医药治疗 终末期肾脏病 血瘀证 肾小球滤过率
  • 简介:1975年,降钙素原首先在动物体内被发现[1],Assioct等[2]在1993年首先报道了降钙素原在诊断细菌感染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中有着较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现阶段,随着糖尿、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增高,慢性肾脏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最新调查研究发现,我国成年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约1.2亿([3])。

  • 标签: 降钙素原 慢性肾脏疾病 全身炎症反应 代谢性疾病 细菌感染 肾脏替代治疗
  • 简介:熊佩华主任医师是"江苏省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江苏省第二批老中医药学术指导教师。从医40余年对于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疑难疾病有较深的造诣。特别是对于慢性肾脏的诊疗工作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作为熊佩华主任医师的学术继承人,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慢性肾脏病 主任医师 中医药学术 水肿 指导教师
  • 简介:近年来,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与慢性肾脏(chronickidneydisease,CKD)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HUA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代谢性疾病之一。HUA不仅是痛风的主要原因,血尿酸水平的升高也不仅仅是肾功能减退的指标,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代谢性疾病 血尿酸水平 血清尿酸 肾功能损害 肾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