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介绍了循证医学的概念、类型、发展过程及其与传统医学的区别,探讨了循证医学在麻醉质量中应用的可行性,提出了一套明确的麻醉质量目标和实施方案。

  • 标签: 循证医学 麻醉 质量控制 可行性
  • 简介:目的:在整形外科局部麻醉手术中,比较病人自控镇静技术(PCS)与麻醉医师控制镇静技术(ACS)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择期整形个科手术,采用局部麻醉辅助镇静技术,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麻醉医师控制镇静技术,即在手术开始前分别给予镇静镇痛药,负荷剂量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0.05μg/kg和氯胺酮0.3mg/kg;根据镇静深度,按需逐步减量法间断使用上述三种药物。P组采用病人自控镇静技术,镇静药配方包括咪达唑仑、芬太尼和氯胺酮;负荷量1ml(含咪达唑仑0.4mg,芬太尼4μg和氯胺酮2mg),泵输速度200ml/h,病人自己按组给药以达到满意的镇静深度,初始锁定时间为0,待咪达唑仑用量达0.1mg/kg后,锁定时间设为2min。术中观察生命体征及镇静评分(SS),记录有无低氧血症、呼吸暂停以及术中、术后24h恶心呕吐等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术中镇静镇痛效果均满意,用药量基本相同。P组用药量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按组次数在3-438次之间。术中P组的镇静深度平均为3.5分,A组平均为4.5分,有显著性差异(P=0.001)。P组术中呼吸抑制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降低。结论:PCS与ACS用于整形外科局部麻醉手术均可取得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但PCS能实现个体化用药,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可有效减少和避免术中镇静过量或不足,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新型个体化给药模式。

  • 标签: 病人自控镇静 术中 麻醉医师 咪达唑仑 镇静深度 局部麻醉
  • 简介:目的:探索颅脑手术控制性降压的适宜药物。方法:选用20例颅内动脉瘤摘除术患者,分别采用异丙酚或硝普纳控制性降压,观察其血压、心率及颅内压的变化。结果:与硝普纳相比,异丙酚的降压较平稳,不影响心率,可降低颅压,降压结束后血压缓慢回升,无反跳。结论:异丙酚用于颅脑手术控制性降压较硝普纳为适宜。

  • 标签: 异丙酚 颅内动脉瘤 控制性降压 血压 心率 颅内压
  • 简介:目的:观察晚期癌痛伴爆发性疼痛患者,应用曲马多PCIA其在控制慢性癌痛、减少爆发性疼痛次数和减轻疼痛程度的效果。方法:选择晚期癌痛伴爆发性疼痛患者15例(均已有全身转移),单纯应用曲马多PCIA,不用其它镇痛药物和方法。用药剂量量随疼痛强度及VAS镇静评分进行调整,保持VAS疼痛评分≤1、VAS镇静评分≤3。记录镇痛前(T1)、镇痛后曲马多剂量400mg(T2)、600mg(T3)、800mg(T4)和1000mg(T5)时的VAS疼痛评分、爆发性疼痛次数、最剧烈点的疼痛强度、VAS镇静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舆镇痛前比较,镇痛后VAS疼痛评分显著下降,爆发性疼痛次数显著减少,最剧烈点疼痛强度下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VAS镇静评分提高。结论:对晚期癌痛伴爆发性疼痛患者实施曲马多PCIA,可以控制慢性癌痛,有效减少爆发性疼痛次数和减轻疼痛程度。

  • 标签: 曲马多 PCIA 晚期癌痛 爆发性疼痛 临床观察 中枢性镇痛药
  • 简介:目的:观察硝普钠(SNP)或硝普钠复合美托洛尔(MET)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30例择期颅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SNP组(A组)和SNP复合MET组(B组),每组15倒,均吸入1.0MAC异氟醚维持麻醉.麻醉后放置食道超声多普勒传感器.用HEMOSONECTM100监测血流动力参数,需行控制性降压时.A组用微量泵输注SNP,B组先静注NET0.04mg·K^-13—5分钟后再泵注SNP,初始量1.0—2μq·Kg^-1·min^-1.然后调节SNP泵入速度,将平均动脉压(MAP)降至并维持于7.33-8.0KPa(50-60mmHg)。分别于降压前、降压达目标时、维持降压5分钟,15分钟、30分钟、停降压5分钟、10分钟测定MAP、HR、CO、SV、LVET、血流峰速度(PV),血流加速度(ACC)和(外周血管阻力TSVR)等参数。结果:降压期间A组CO、PV、ACC均较降压前增加(P<0.05).TSVR降低,但HR明显增快,B组降压中HR稳定,SV、CO均增加,PV和ACC无显著变化,血压下降速度B组明显快于A组,达到降压目标时SNP用药量较A组减少50%,降压期间平均药物用量降低60.7%.结论:MET复合SNP控制性降压能够强化SNP的降压作用.减少SNP用量.维持降压中血流动力稳定.避免心动过速发生。

  • 标签: 硝普钠 美托洛尔 控制性降压 血液动力学 合理用药
  • 简介:平衡的观念中图人古已有之.但西方人尝试将企业管理中的平衡之道进一步量化,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维度上尝试建立积分指标.从而产生了现代管理工具——平衡积分卡。本文尝试对平衡积分卡及其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同时在指标分解过程中.试图建立出一套符合医院自身特点的关键业绩指标(KPI).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医院的绩效管理中。

  • 标签: 医院管理 平衡积分卡(BSC) KPI(关键业绩指标)
  • 简介:目的:总结烧伤患者行整形手术治疗的麻醉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4月至2004年12月26例烧伤患者行整形手术治疗的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对于儿童及手术创面的患者,术中给予保温处理,术毕严格常握拔管指征,术后给予PCA镇痛治疗。结果:一例患者先于局部麻醉下行口角切开后再行麻醉诱导,一例患者因静脉穿刺困难推迟手术,四例患者因无法监测无创血压而改行有创血压监测,所有患者麻醉过程平顺,无麻醉并发症,术后镇痛满意。结论:烧伤患者行整形手术,其麻醉处理应注意呼吸道的管理,术中注意保温,麻醉苏醒平顺,术后镇痛满意。

  • 标签: 烧伤 整形手术 麻醉管理 呼吸道管理
  • 简介:危重病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我国仍处于摸索发展阶段、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讨论了综合性医院建设和管理ICU中的一些问题.认为目前在综合性医院以建设封闭式管理的综合性ICU为宜。管理中要协调好与其他临床科室的关系.合理利用医疗资源、解决好科室人员的组成和培养及待遇问题.完善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

  • 标签: 综合性医院 ICU 建设 管理 封闭式管理 医疗资源
  • 简介:本文分析了基层医院麻醉科的现状,提出在管理上要健全术前访视及术后随访制度,主动介入围手术期处理,积极拓展新的业务范围,扩大麻醉科的社会知晓度,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稳定麻醉队伍。

  • 标签: 基层医院 麻醉科 管理 围手术期处理
  • 简介:SARS正在全球蔓延。我国缺乏必要的紧急公共卫生事件预案,一些医务人员缺乏应对该疾病的正确观念,尤其不幸的是我们还缺乏必要的设备和设施,因此我们不得不面对潜在的疫情扩大的危险。海外,新加坡SARS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陈笃生医院(TTSH)被指定为装置新加坡全国SARS中心,该院ICU承担了管理SARS的主要任务。卢熹作为TTSHSICU主任,是医院SARS行政管理和临床管理的主要规划者和执行者之一。他们在管理SARS过程中,ICU内员工大范围感染的过程,随后不得不采取“完备的预防措施”后,员工感染率降为零并保持为零。他们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应我的要求,卢熹将他们的经验电邮给我,我将其译为中文,以资国内正在面对或者可能将要SARS的医生、护士和医院管理者借鉴。向全球所有在医疗行政部门以及临床和实验室为管理、研究和治疗SARS的人士致敬。

  • 标签: 新加坡 ICU管理 SARS 非典型肺炎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