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能够清除炎症介质、改善机体内环境,调节免疫功能。脓毒症治疗中发着重要作用。对于治疗时机,治疗方式,剂量选择和终止时机,都需要结合临床情况仔细判断。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 简介:《2010-2011年度中国医疗器械最具竞争企业10强》评选活动工作总结自2008年到2011年,我们已经对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竞争进行了连续三年监测。在对三年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过程,我们得剑了一系列十分有意义结果,这些分析结果一方面说明了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竞争变化情况;另一方面通过这些企业数据反映了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进程与问题。

  • 标签: 医疗器械企业 竞争力 中国 评选活动 市场发展
  • 简介:机体正常情况下通过体温调节中枢,保持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可使体温恒定在37±0.2℃。但在麻醉状态下体温可随环境温度而改变,当术中体温降低至36℃时,称为低体温。文献报道约有50%手术病人体温低于36℃,33%病人低于35℃;肝移植术无肝期间体温尤易显著降低,新肝期间体温可降低达32.3—33℃。目前,临床对围术期低体温危害性尚认识不足,除心血管等大手术外,一般都不常规监测体温。重视围术期体温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可预防发生低体温,提高麻醉质量和减少麻醉并发症。

  • 标签: 低体温 围术期 预防 体温调节中枢 手术病人 麻醉状态下
  • 简介:目的:阐明胃内容物误吸后肺损伤原因及其致病机理。方法:取大鼠18只,麻醉后行气管造口置管,接呼吸机行纯氧定压人工呼吸(最大吸气压PIP=2.0kPa)。18只大鼠随机均分为盐酸组(H组)和胃蛋白酶组(P组)。H组大鼠经气管注入稀盐酸溶液(pH=1.5)4ml/kg;P组注入胃蛋白酶与稀盐酸液混合液(pH=1.5,胃蛋白酶0.5mg/m1)4ml/kg。观察4h。试管内实验:用气泡式表面张力计测定全天然肺表面活性剂(completenaturalsurfactant,CNS)混入胃蛋白酶后对其动态表面张力影响。结果:误吸后,P组PaO2显著下降,误吸60min以后显著低于H组,加用PEEP后PaO2回升幅度很小。P组误吸后PaCO2迅速增加,并随时间延长继续上升,至90min后可达10kPa以上,显著高于H组。全天然肺表面活性剂(CNS)中加入胃蛋白酶溶液后,随温育时间延长,最小表面张力增加(P<0.01),而加入纯盐酸时,最小表面张力无明显改变,组间差异非常显著。结论:误吸胃蛋白酶可造成最重肺损伤,其损伤程度明显大于同等酸度盐酸,其机理很可能与胃蛋白酶破坏了肺表面活性物质有关。

  • 标签: 胃蛋白酶 肺损伤 致病机理 气管造口置管 呼吸机 纯氧定压人工呼吸
  • 简介:心肌缺血和急性心肌梗塞是临床常见急症,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通常需要定时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来判断病情发展及溶栓等治疗方法疗效,有时一天要做十几份心电图或更多。12导联心电图当然是最理想监测ST段变化方法,但其不足之处是难以做到连续监测,且对于隐匿发病病人难以及时发现并记录其心电图。

  • 标签: ST段变化 重症监护 12导联心电图 MAP 心电图检查 急性心肌梗塞
  • 简介:超声成像原理:超声成像是利用超声波物理特性如反射、散射、折射、衍射和多普勒效应等与人体组织器官声学特性相互作用后产生信息,并将其接收、放大和信息处理后形成图像或其他数据等,借此进行疾病诊断成像方法。目前,临床应用超声波,其频率通常会设置2.0-50.0MHz之间。频率越高,分辨率越好,穿透性越低,反之亦然。频率不断提升,声波分辨率也会逐渐提升,那么就具有更高图像清晰度,穿透性也就越来越低,也就是说声波穿透性和分辨率之间是呈反比。因为超声波传播过程,能量随传播距离增加而减少,产生超声衰减,同一介质,频率越高,衰减越多。因此通过超声检查患者外周神经时,需要以患者神经解剖结构特点为基础,合理选择超声波频率,通过针对性设置,提升超声波传递效果。比如:对于浅表神经多位置,就需要使用具有更高频率超声波,对于深处神经,则需要选择更低频率超声波。

  • 标签: 超声技术;临床麻醉
  • 简介:中外合资,合作医院兴起,为在华外籍人士和先富起来国人提供了高标准就医环境,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技术,医疗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和服务理念,这些医院收费较高,但在由局,诊治和服务方面,更加注重人性化考量,以促进人类健康为根本,聘请中外专家和护士提供国际标准医疗及服务,亦更体现价值,中外合资合作医院应注重投资有效性,公平竞争取胜。

  • 标签: 中外合资 合作医院 发展 医疗管理体制 经营模式 服务理念
  • 简介:氯胺酮(ketamine,Ket)为苯环已哌啶类静脉麻醇药,自1965年由Dimino首次引入临床以来,以其强效、确切镇痛作用,以及兴奋中枢交感神经系统作用,被常用于创伤、烧伤、脓毒性休克等危重病人麻醉,近几年来又发现Ket具有抗炎作用,可抑制炎性因子释放,增加抗炎因子表达,减轻炎性反应。现就其抗炎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抗炎作用 氯胺酮 中枢 炎性因子 抗炎因子 哌啶类
  • 简介:谷氨酰胺(Gtn)是体内最为丰富条件必须氨基酸,危重症患者体内Gin严重缺乏,研究证实适当补充Gin可使危重症患者受益,本文就Gin危重患者应用方面做一综述。

  • 标签: 谷氨酰胺 免疫营养 危重
  • 简介:目的:探讨贺斯液颅脑手术应用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30例成年颅脑手术病人,ASAⅡ-Ⅵ级,均行全麻诱导、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吸入1.5%异氟醚并静脉滴注1.5%普鲁卡因维持麻醉。切开硬脑膜前40min内由另条静脉滴注6%贺斯液500ml、15min后再滴入500ml。于输注贺斯液前及每输入500ml后,监测SBP、DBP、MAP、CVP、HR、ECG、ICP、血常规、凝血指标、电解质及血气值,9例进行脑组织电镜观察。结果输注贺斯液后血液有形成分呈稀释性减少,但均在安全范围。血动力学指标稳定,未见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血小板值≥177.5±65.5G·L^-1,凝血指标正常,K^+、Na^+轻度下降,输入500ml后颅内压10.25±2.39mmHg,电镜下未见脑细胞水肿及超微结构变化,结论成人颅脑手术,输注6%贺斯液1000ml安全可行。

  • 标签: 贺斯液 颅脑 外科手术 安全性 可行性 全麻诱导
  • 简介:自1989年异丙酚(Propofol,Diprivan)用于临床以来,已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药理与生理研究方面也有新进展。以往异丙酚只限用于>3岁小儿,如今已扩大到婴儿和新生儿。下文综述近年来异丙酚小儿麻醉临床应用经验与研究进展。

  • 标签: 异丙酚 小儿麻醉 临床应用 药理 新生儿 婴儿
  • 简介:疼痛是由于刺激造成组织损伤以及伴随情绪反应,急性疼痛是机体一种保护机制,而慢性疼痛则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生理和心理反应,近年来,很多研究都聚焦于慢性疼痛治疗。脊髓神经刺激疗法(SpinalCordStimulation,SCS)已经被证实在慢性疼痛治疗作用,本文就SCS慢性疼痛治疗作用进行一综述。

  • 标签: 脊髓电刺激疗法 慢性疼痛 神经刺激疗法 疼痛治疗 情绪反应 组织损伤
  • 简介:麻醉过程中脑血流变化及其调节非常复杂而TCD可对脑血流进行无创实时监测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是一种日益成熟和完善脑血流监测方法临床工作和科研实验具有广阔应用空间,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TCD 脑血流监测 麻醉
  • 简介:本文介绍了循证医学概念、类型、发展过程及其与传统医学区别,探讨了循证医学麻醉质量控制应用可行性,提出了一套明确麻醉质量控制目标和实施方案。

  • 标签: 循证医学 麻醉 质量控制 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