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检测方法不同检测标本在结核杆菌检测结果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本科室收治的初次我院就诊并临床诊断符合“肺结核”标准的158例患者的痰液肺泡灌洗液,对所有的标本均进行两次抗酸染色涂片、两次快速培养检测结核杆菌(1次及1次以上阳性均记为阳性)。结果1.快速培养法的结核杆菌检出率高于抗酸染色涂片法;2.肺泡灌洗液的结核杆菌阳性率均高于痰液。结论快速培养法是临床工作中确诊结核病的首选方法,肺泡灌洗液能有效提高肺结核的诊断率。

  • 标签: 结核 肺泡灌洗液
  • 简介:目的:探析血清IL-13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慢阻肺(稳定组20例和加重组32例)哮喘(急性组27例,缓解组30例)患者及30例健康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血清IL-13、TNF-α在各组中的表达水平,相关性分析哮喘患者各组及慢阻肺患者各组中血清IL-13、TNF-α的关系。结果哮喘患者急性组的血清IL-13、TNF-α浓度明显比缓解组、对照组高(P均<0.05);急性组、缓解组患者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缓解组IgE水平明显低于急性组(P均<0.05)。缓解组IL-13与TNF-α呈正相关(r=0.47,P<0.05)。急性和缓解组IL-13与IgE均呈正相关(P<0.05)。慢阻肺患者加重组的IL-13、TNF-α水平均明显比稳定组对照组高(P均<0.05)。加重组患者的血清IL-13与TNF-α呈正相关(r=0.91,P<0.05。结论哮喘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IL-13TNF水平较高,炎症可能参与其病理过程。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白介素13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的肺功能改变。方法通过对126例肺癌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检测,并与84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肺癌患者的肺通气及弥散功能指标明显低于正常,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肺癌患者存在肺功能的减退,肺癌患者手术前或化疗前应常规检测肺功能,以便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 标签: 肺癌 肺功能
  • 简介:目的对EV71-IgMELISA法EV71RNART-PCR法检测肠道病毒71型进行比较。方法采用EV71-IgMELISA法EV71RNART-PCR法分别对553例手足口病临床确诊患儿的静脉血咽拭标本进行检测。结果EV71-IgMELISA法阳性率35.62%(197例)高于EV71RNART-PCR法阳性率18.63%(103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39.56,P〈0.001)。EV71-IgMELISA(-)且EV71RNART-PCR(-)有329例,同时EV71-IgMELISA(-)且EV71RNART-PCR(+)有24例,进一步表明两种方法结果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63.11,P〈0.001)。结论EV71-IgMELISA法具有高敏感性,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 标签: RT-PCR法 ELISA法 EV71 检测结果 手足口病 RNA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包括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NC)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选取57例肺炎患儿(细菌性肺炎30例、病毒性肺炎27例)31例健康对照儿童进行PCT、CRP、WBCNC检测,并将三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细菌性肺炎组PCT、CRP、WBCNC结果与病毒性肺炎组、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病毒性肺炎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CT、CRP、NC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WB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菌性肺炎组四项指标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性肺炎组(P〈0.01)。结论PCT对细菌性与病毒性肺炎有早期鉴别诊断价值,具有较高的灵敏性特异性。联合检测PCT、CRP、WBC、NC的变化有助于鉴别患儿病原体类型。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小儿肺炎
  • 简介: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60例肺癌患者及20例健康人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浆PT、APTT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肺癌组中除PT值在性别上有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指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大小、TNM分期、有无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无明显关系。血浆纤维蛋白原与生存期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r=-0.32,P〈0.01)。结论肺癌患者存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患者的生存期呈负相关,抗凝治疗对改善肺癌的预后可能有益。

  • 标签: 肺癌 凝血指标 生存期
  • 简介: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FDP、AT-Ⅲ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20例健康人的血浆FDP、AT-Ⅲ指标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肺癌组中血浆FD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AT-Ⅲ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肺癌组FDP、AT-Ⅲ指标与肺癌的病理类型、TNM分期之间无明显关系。结论肺癌患者存在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异常,可导致血液的高凝状态,有利于血栓的形成。

  • 标签: 肺癌 血栓前状态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呼吸困难患者NT—proBNP检测意义。方法测定发生呼吸困难的COPD患者血浆NT-proBNP的含量。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组血浆NT—proBNP含量显著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P〈0.05)。结论NT—proBNP检测可用于两类呼吸困难的重要鉴别指标。

  • 标签: 肺源性呼吸困难 鉴别指标 P检测 NT-PROBNP 临床意义 COPD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该检测系统测定130例肺癌患者,78例肺良性病变患者血清中12种肿瘤标志物(CD199,NSE,CEA,CA242,CA125,CA153,AFP,fertitin,free—PSA,PSA,β—HCG及HCG)的水平。结果肺癌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肺病组(66.15%VS32.05%,x^2=22.78,P〈0.01);肺癌组中CEA的阳性率最高为47.7%。结论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在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 蛋白芯片
  • 简介:目的观察并探讨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对老年肺炎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价探究.方法选择自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在本院接受诊断治疗的老年肺炎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并排除细菌感染的健康老年人56例,作为对照组.利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的PCTCRP水平.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1周,根据病情好转分为改善组32例未改善组24例,比较两组PCT、CRP水平.结果观察组PCT、CRP水平分别为(2.62±0.34)ng/ml(34.24±4.82)mg/ml,对照组为(0.05±0.01)ng/ml(4.71±0.18)mg/ml,观察组PCT、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RP诊断老年肺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6.4%(54/56)67.8%(38/56),PCT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2.9%(52/56)76.8%(43/56),而两者联合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6%(53/56)89.2%(50/56),联合诊断特异性明显更高(P〈0.05);改善组与未改善组相比,PCT、CRP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明显更低(P〈0.05).结论老年肺炎患者的PCTCRP水平均显著上升,PCTCRP可作为老年肺炎诊断的灵敏指标,对于PCTCRP的动态监测有助于老年肺炎预后判断.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老年肺炎
  • 简介:目的探索肠结核正确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33例肠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外科手术11例,内科治疗22例,治愈率100%。结论内科治疗仍是肠结核的主要治疗方法,及时的外科干预是防治肠结核并发症的必需手段。

  • 标签: 肠结核诊断 治疗方法 内科治疗 临床表现 外科手术 外科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细菌性肺炎及肺结核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检测45例细菌性肺炎患者50例肺结核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等指标.结果肺炎组PCT、CRP、WBC、中性粒细胞(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肺炎组PCT诊断阳性率(77.8%)明显高于肺结核组(16.0%)(P〈0.05).结论血清PCT检测对肺结核细菌性肺炎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细菌性肺炎 肺结核患者 诊断价值 检测 鉴别
  • 简介:目的分析产ESBLs的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及耐药特点,以及患者感染产ESBLs菌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年2月~2008年8月分离的下呼吸道感染的肠杆菌科细菌用梅里埃ATB152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检测ESBLs表型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在检测的肠杆菌科细菌中,ESBLs总阳性率为41.3%,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的产酶率分别为42.0%、52.0%35.1%,产ESBLs的菌株对除碳青酶烯类之外的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其中多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产ESBLs菌的危险因素为长期使用三代头孢菌素、使用免疫抑制剂、ICU患者、做过导尿插管、动过大手术、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治疗产ESBLs菌引起的感染,应选用亚胺培南、或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物,慎用三代头孢。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超广谱β-酰胺酶 耐药率 危险因素
  • 简介:评价腺苷脱氨酶与溶菌酶检测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对108例诊断明确的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水腺苷脱氨酶及胸水溶菌酶与血清溶菌酶之比值测定。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腺苷脱氨酶含量明显高于癌性胸腔积液组(P<0.05),胸水溶菌酶与血清溶菌酶之比明显高于癌性胸腔积液组(P<0,01)。

  • 标签: 腺苷脱氨酶 诊断价值 结核性胸腔积液 酶检测 胸水 癌性胸腔积液
  • 作者: 向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呼吸系统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医师在线》2020年第10期
  • 机构:四川省苍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苍溪628400
  • 简介: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以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病又称为“痨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结核病。在历史上,它曾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曾经是危害人类的主要杀手,夺去了数亿人的生命,因此,大家又称其为“白色瘟疫”。我国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虽然近年来疫情有所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群感染率高,每年的新发病例数仍然较多。以前大多数人认为结核病是“穷病”,生活、生产工作条件差的群体如农民等是易感人群。但近年来,青壮年人群肺结核发病水平正逐年上升,白领、学生等发病人数增多,尤其是学校人口密度大、生活学习条件有限、学生群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抵抗力不强,全国各地中学、大学校园里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从疫情监测情况来看,高中及大学阶段学生发病数较多,尤其是18岁左右年龄组发病占比最高。从报告时间来看,3~4月、8~9月为学生患者报告发病的高峰。

  • 标签: 预防控制;结核病
  • 简介:目的:研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经结核特异性抗原刺激后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mRNA表达情况并与结核潜伏感染(latenttuberculosisinfection,LTBI)及非结核感染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方法提取研究对象的PBMCs,经特异性抗原肽刺激后,收集细胞并提取总RNA然后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比较各组IL-8mRNA表达情况。然后以敏感性(sensitivity)为纵坐标,1-特异性(1-specificity)为横坐标绘制结核组LTBI组相比较的ROC曲线。结果经结核特异性抗原刺激后,结核组PBMCs中IL-8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LTBI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72。以3.985为临界值,鉴别活动性结核病LTBI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4.17%90.00%,此时阳性似然比等于5.42,64.7%的病例诊断准确。结论IL-8有可能作为新的活动性结核病诊断标志物,有助于活动性结核病与LTBI的鉴别诊断。

  • 标签: 结核 趋化因子 IL-8 LTBI
  • 作者: 钟毓洁
  • 学科: 医药卫生 > 呼吸系统
  • 创建时间:2022-09-02
  • 出处:《健康世界》2021年第2期
  • 机构:四川省合江县中医医院,四川合江646200
  • 简介:目的:讨论血清降钙素原联合痰培养检测在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效果评价。方法:入选100呼吸道感染患者主要于2019年7月-2020年11月接受病情诊疗,均接受血清降钙素原联合痰培养检测,而后观察检测结果。结果:100例患者中痰培养检测中正常菌种、未见细菌生长及病原菌分别有28例、6例、66例。66例病原菌患者中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混合菌感染及真菌感染分别有18例、5例、15例、28例。不同病原菌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及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菌群以及未见细菌生长患者,P<0.05;不同类型病原菌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及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类型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水平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白假丝酵母菌及烟曲霉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真菌类型,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联合痰培养检测可有效为临床诊疗此病提供科学依据,建议推广。

  • 标签: 呼吸道感染;血清降钙素原;痰培养
  • 简介:在X线诊断的范畴内,征象综合征多散见于各类杂志和书籍内,而在教科书中反而较少编辑。在临床诊断中遇到这种情况屡感不便。现将常见的少数几个征象综合征介绍给临床医师,作为诊断时之参考。1轮廓征(SihouetteSign)1945年此征由Robbin氏提出,Felson氏1950年详加阐明。应用此征来推断肺部病变在胸相上的前后位置。根据心脏与升主动脉在胸腔内靠前,来分辨肺部病变的前后位置。若轮廓同病变重迭部分是模糊的,说

  • 标签: X线表现 轮廓征 肺部X线 肺部病变 综合征 肺静脉畸形引流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联合定量检测在肺结核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7月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103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同期健康对照58例。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ILMA)测定PCT水平,采用魏氏(Westergren)法测定ESR水平,采用全自动免疫透视比浊法测定CRP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PCT、CRP、ESR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CT、ESR及CRP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活动期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对及时合理应用抗痨药物及评估肺结核的严重程度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降钙素原 红细胞沉降率 C-反应蛋白 肺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