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情况,并分析检测相关传染病对预防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性。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市第二人民医院普通科室住院患者共1497例,入院后立即采集空腹血检测抗-HCV、HBsAg、抗-HIV及梅毒传染病原标志物。结果本组患者的抗-HCV、HBsAg、抗-HIV及梅毒传染源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2%、11.15%、0.07%、0.4%。结论住院患者容易感染抗-HCV、HBsAg、抗-HIV及梅毒,因此,应加强对患者的上述4项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自我保护,尤其应加强手术、治疗以及有创治疗的检查非常必要,不仅可作为协助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对控制防控职业感染以及患者之间的感染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预防 相关传染病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型肝炎在输血传播过程中的检测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6月~12月期间收治的49例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输血检测。结果46患者中18例抗HCV阳性,26无HBsAg阳性者没有输血史,在输血前检查中首次检出阳性。结论对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输血前进行相关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丙型肝炎 输血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生活饮用水中pH值以及浑浊度检测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选取10份饮用水水样进行pH值,使用标准缓冲溶液比色法玻璃电极法进行检测;选取3份水样进行浑浊度检测,进行间隔连续检测。统计pH值浑浊度检测结果。结果10个样品经标准缓冲溶液比色法检测显示pH值在6.2~7.4之间,经玻璃电极法检测显示为6.34~7.32之间,二者误差在0.8%~1.2%之间。第一个浊度仪和比色皿检测的相对偏差为7.0%,第二个浊度仪与比色皿检测相对偏差为2.6%,第三个浊度仪与比色皿相对偏差为2.2%。结论加强对仪器的检测,确保仪器处于正常状态,避免误差的发生,保证准确的检测结果。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pH值 浑浊度检测 仪器 误差
  • 简介:摘要尿检是临床中常见检验技术之一,其不仅可以对泌尿系统的疾病进行诊断评价,同时也是检测药物使用安全性、人体健康状态的有效方式之一。因此,尿检早已经成为临床中常规检验技术,尿检主要划分为物理检查、化学分析以及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对此,本文详细分析尿液有形成分检测研究进展。

  • 标签: 尿液 有形成分 检测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超声检测,是以第一直观成像形式经常被用在眼睛眼眶的应用的评估方式。眼睛的超声检测覆盖了很广阔的超声范围,能检测到其它的直接临床评估无法检测或者很难检测到的区域。多普勒检测法增强了对主要动脉血管血液流量的评估检测能力。为了检测能够覆盖全区域,要求检查者能细致深入的了解检查操作所需技能常规的眼睛势力范围内超声解破学。

  • 标签: 超声波检测法 眼睛 眼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标法ELISA法检测HCV结果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输血前HCV抗体筛检的866例对象,所有待检血清均采用酶联ELISA法和金标法进行初筛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对。结果金标法干扰因素多,假阳性率高;ELISA法敏感性特异性都较理想,干扰因素少。结论HCV初筛检测是保证结果准确的首要关键,应结合临床情况两种方法进行互补性应用。

  • 标签: 金标法 ELISA法 HCV 结果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分析年龄、血压与动脉硬度的规律性改变。方法在社区门诊首诊测血压中筛选出3750例接受检测者,使用得康MS——1200HV血压计测量,随机分成三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年龄组内高血压与动脉硬化报告率均随血压值上升而上升。随着年龄增长,动脉稍硬报告率依次增加,阶段性递增规律明显,而舒张压水平对动脉较硬报告率影响不明显,年龄因素更为重要。结论受检者的年龄、血压与动脉硬度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变化,提示在开展高血压病防治工作的同时应十分关注动脉硬化的预防治疗。

  • 标签: 公共卫生 首诊测血压 高血压 动脉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法联合使用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84例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研究组患者采用ELISA联合TRUST法检测其血清,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假阳性率及漏检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检出阳性40例,阴性2例,阳性检查率95.34%,对照组患者检出阳性32例,阴性10例,阳性检查率76.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ISA与TRUST法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梅毒的诊断准确率,减少误漏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ELISA法 TRUST法 梅毒 阳性检出率 灵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自身抗体谱(ANA谱)联合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价值。方法ANA的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ANA谱采用欧蒙印迹法。结果ANA阳性组504例,阳性率为94.0%。SLE的标志性抗体Sm、PCNA、ds-DNA、核小体、核糖体P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22.8%、12.3%、60.8%、39.2%、41.0%;ANA阴性组32例,占6.0%。SLE的标志性抗体Sm、PCNA、ds-DNA、核小体、核糖体P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0.7%、1.5%、4.5%、0.6%、2.4%。20例正常人对照组的ANA自身抗体谱均为阴性。结论ANA自身抗体谱联合检测对SLE具有重要诊断价值。ANA自身抗体谱联合检测能大大提高SLE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减少漏诊误诊;对SLE的诊断、分型、治疗、预后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RP血常规检测在儿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同时检测过CRP血常规的患儿146例,观察不同患儿CRP指标与血常规中白细胞的相关性。结果146例患儿中,血常规结果,WBC>10×109/L的患儿有81例;CRP>50mg/L的患儿有43例,CRP>8.2mg/L的患儿有67例。WBCCRP同时增高的有52例。根据病程以及血培养等结果显示,确诊为细菌感染的患儿为49例。确诊为细菌感染的患儿中CRP均>8.2mg/L,其中40例>50mg/L。结论CRP联合WBC检测在早期即可作为儿科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血清CRP 血常规 白细胞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布病检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结果质量控制。方法通过血清学诊断里面的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来检测。结果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主要通过室内、室间质量控制来保证。室内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人员、环境、仪器设施、方法标准等方面的控制;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主要通过能力验证来实现。结论布病检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对其结果的影响非常大。

  • 标签: 质量控制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试管凝集试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医院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耐药性强,各种新医疗技术的开展,大量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等,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逐年增加。预防控制医院内感染是一项涉及全体医院医务人员的系统工程,医务人员必须加强无菌观念,严格、规范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隔离技术,借助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技术,预防感染传播,保护患者并做好自我防护。医院感染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还给家庭、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卫生资源大量浪费。WHO提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是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及严格有效的感染控制机制。这些均与护理工作息息相关,并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护理人员应该思想重视,管理严格,预防措施落到实处,并掌握医院感染的知识技术,以避免医院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HITACHI7600-110生化分析仪检测系统TOSHIBA–TBA120FR生化分析仪检测系统对4种血清酶测定结果进行比对偏差评估,探讨同一检测项目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间的可比性。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2文件要求,分别在2个检测系统上测定病人新鲜血清,用相关回归分析配对t检验对相同项目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案(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1/2允许总误差范围为标准,进行偏差评估,判断不同检测系统的临床可接受性。结果检测系统经过校正后,4种血清酶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结论通过对同一检测项目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比对偏差评估,有助于验证不同检测系统相同检测项目结果间的可比性,实现了实验室报告结果的一致性,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 标签: 血清酶 偏差 检测系统 允许总误差 医学决定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β-HCG联合孕酮在宫外孕早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120例患者,60例观察组为宫外孕患者,60例对照组妊娠正常。观察组对照组分别采用血清β-HCG检验,孕酮检验血清β-HCG联合孕酮检验,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治疗方法治疗结果。结果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血清β-HCG(IU/L)含量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酮(ng/ml)含量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敏感度高于单独用孕酮或血清β-HCG检测的敏感度(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高于单独用孕酮或血清β-HCG检测的特异度(P<0.05),联合检测准确度高于单独用孕酮或血清β-HCG检测的准确度度(P<0.05)。结论血清β-HCG联合孕酮在宫外孕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具有灵敏性、准确性可靠性的特点,能够在妇科临床上被广泛推广运用。

  • 标签: 血清&beta -HCG 孕酮 宫外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孵育时间在ELX808酶免分析仪(美国宝特BIO-TEK)进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过程中,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了解ELISA方法对HBsAg抗-HCV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从而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质量,减少因人为操作不当引起的误差。方法由于在进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过程中,酶免分析仪短时间处理数张酶标反应板时,会有发生“堵车”现象,本实验分别选择不同参数的标本作为实验对照,延长ELISA方法的孵育时间,让ELISA酶标反应板在孵育室(孵育箱)中滞留相应的时间后才进入读板状态。结果孵育时间延长对阴性样本无影响,对阳性、弱阳性质控血清都有影响,从而会影响临界值得计算血清样本结果的判断。结论酶标反应板孵育时间最好不要超过标准时间15分钟,否则HBsAg抗-HCV的实验结果都将会失控。

  • 标签: 孵育时间 ELISA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HIV抗体常用的初筛方法有金标层析法ELISA法。由于ELISA法对仪器设备、工作环境、实验人员要求相对较高,操作程序复杂,检测时间较长,给实验室操作带来诸多不便,而金标层析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方便,不需要贵重仪器等优点用来进行HIV抗体初筛。但在工作中发现有时因金标层析法HIV抗体初筛结果与确认结果不符会引起就诊者猜疑的现象,因此根据不同的人群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十分重要。本文对用两种方法检测HIV抗体初筛阳性的结果与确认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探讨金标层析法与ELISA法检测HIV抗体的优缺点,为合理选择实验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HIV抗体 检测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