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及施行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90例。将上述90例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西医护理组45例和中西医护理组45例。西医护理组给予单纯西医护理,中西医护理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比较①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②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的差异;③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①中西医护理组较之西医护理组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更高,P<0.05;②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相似,P>0.05;干预后中西医护理组较之西医护理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③干预前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相似,P>0.05;干预后中西医护理组较之西医护理组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及施行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和睡眠质量,对加速患者病情康复有重要意义,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 中西医结合护理 施行效果
  • 简介:脑卒中时,可以出现偏瘫及神经系统定位症状和体征以及多种大脑高级功能的障碍,如:智能和记忆障碍、失语、失认、失用、视空间障碍、忽视等认知功能障碍;也可发生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这些脑卒中的认知和情感障碍也同样是患者致残的原因,但未能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这些障碍通过临床神经心理学的检查方法即可揭示出来,同样有神经系统定位诊断的意义,还可以指导药物和康复治疗.可根据评价这些障碍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来制定患者个体化的、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程序和康复措施--认知神经心理康复,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因此揭示脑卒中所发生的认知和情感障碍,并给予评价与康复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脑出血 认识障碍 情绪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吞咽训练在脑卒中吞咽障碍中的运用。方法:选择86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单纯训练组和联合训练组,每组43例。单纯训练组接受吞咽训练,联合训练组接受吞咽训练的同时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训练,两组患者其他康复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均完全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视频荧光成像法(VFG)和吞咽生活质量量表(SWAL-QQL)评分变化。结果:治疗,联合训练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训练组(95.35%比69.77%,P=0.006)。与单纯训练组比较,联合训练组治疗VFG评分[(5.74±1.86)分比(6.88±2.32)分]明显提高,SWAL-QOL[(762.66±27.22)分比(648.22±29.62)分]评分明显减少(P=0.025,0.001)。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吞咽训练比单独的吞咽训练效果更好,更有利于吞咽功能恢复。

  • 标签: 卒中 吞咽障碍 电刺激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吞咽治疗仪结合醒脑开窍针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8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单纯吞咽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仅接受单纯吞咽治疗仪治疗)和联合治疗组(在单纯吞咽治疗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评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频荧光造影(VFG)评分和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以及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VFG评分均显著升高,SWAL-QOL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01;与单纯吞咽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VFG评分[(5.46±2.04)分比(6.54±2.75)分]升高更显著,SWAL-QOL评分[(741.33±25.92)分比(632.54±26.77)分]降低更显著,P依次=0.032,0.001。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吞咽治疗组(93.88%比75.51%),P=0.014。结论:与单纯使用吞咽治疗仪比较,吞咽治疗仪结合醒脑开窍针治疗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更有利于吞咽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吞咽障碍 醒脑开窍 生活质量
  • 简介:脑卒中的再发率很高心脑血管疾病,西方人与中国人发病的情况有所不同。西方人冠心病多,因冠心病造成的死亡占死因的第一位。中国人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一位死因是脑卒中脑卒中的发病率很高。每年新发生脑卒中150万例,由于近年治疗方面的进步,

  • 标签: 脑卒中 降压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 冠心病 死因 再发
  • 简介: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16例,对照组196例。对照组采用一般临床治疗,治疗组加用咽障碍康复训练。以洼田氏饮水试验及腾岛-郎吞咽障碍疗效评价作为标准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吞咽障碍明显改善(P〈0.01),且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训练疗效肯定,方法简单易行,应推广普及。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康复训练
  • 简介:不正常的睡眠常给心脏带来麻烦.而心脏疾病也经常扰乱睡眠。看起来.睡眠就是这么一种宁静的方法.给身体重新注入能量并使精神恢复元气。对于心脏、血管和免疫系统来说.睡眠一点都不宁静。当然.也有安静的时候.但会被突如其来的血压心率飙升蛮横的打断。在睡眠期间.大脑心脏的血流都会有大范围的变化.心脏的电生理变化、

  • 标签: 睡眠障碍 心脏病 相辅相成 心脏疾病 免疫系统 血压心率
  • 简介:脑卒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是人类致残率和病死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1921年Kraepelin就曾提出,脑卒中患者常常伴发心理障碍及行为异常,然而,直至1977年Folstein等才首次报道脑卒中常见的伴随症状是抑郁,并称之为卒中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

  • 标签: 卒中 抑郁 发病率 认知障碍 脑白质疏松症 抗抑郁药
  • 简介:目的分析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comascale,GCS)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预后预测的价值,以及影响意识障碍程度的相关因素和转归。方法数据来自中国卒中医疗质量评估研究数据库,对633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分析。按照GCS评分分为无意识障碍组5745例(GCS〉8分)和意识障碍组591例(GCS≤8分)。使用ROC曲线下面积分析GCS预测价值。多因素回归分析人口与社会学因素,以及院前急救特点、脑卒中危险因素、脑卒中亚型与意识障碍程度的关系。结果意识障碍组低教育程度(60.9%vs46.7%,P=0.000)、利用救护车到院(62.1%vs18.5%,P=0.000)、心房颤动(10.0%vs4.8%,P=0.000)、出血性脑卒中(60.9%vs20.8%,P=0.000)比例明显高于无意识障碍组,有规律饮酒(19.3%vs27.7%,P=0.000)、缺血性脑卒中(36.9%vs78.3%,P=0.000)比例明显低于无意识障碍组。GCS预测患者1年内死亡和住院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1(95%CI:0.804-0.858,P〈0.01)和0.768(95%CI:0.748-0.787,P〈0.01)。与无意识障碍组有关的因素有高水平教育、院前延误〉6h、有规律饮酒、出血性脑卒中、到院交通方式(救护车)、心房颤动(P〈0.01)。结论GCS可以提供急性脑卒中预后预测的信息。

  • 标签: 卒中 意识障碍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心房颤动 教育程度 预后
  • 简介:目的观察高血糖对大鼠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ATP和乳酸含量的影响,探讨脑出血高血糖对脑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建立脑出血模型,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5只)、单纯脑出血组(25只)、高血糖A组(2g/kg50%葡萄糖,25只)和高血糖B组(4g/kg50%葡萄糖,25只)。观察各组大鼠术前、术后1、6h血糖变化;测定各组大鼠术后1、3、7、10和14天血肿周围脑组织ATP和乳酸含量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他3组术后1、6h血糖均明显升高,术后1、3、7、10和14天ATP含量均明显降低,乳酸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单纯脑出血组比较,高血糖A组和高血糖B组大鼠术后1、6h血糖明显升高,术后1、3、7、10和14天ATP含量明显降低,乳酸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脑出血高血糖可加重脑组织能量代谢障碍,加重脑损伤,损伤的程度与血糖浓度有关。

  • 标签: 脑出血 高血糖症 乳酸 腺苷三磷酸 血肿
  • 简介:慈书平等教授主编的《睡眠睡眠疾病》一书已由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为16开精装本,近100万字,系统介绍了睡眠的生理、病理、睡眠与各种疾病的关系和常见睡眠性疾病。适合各科医务人员阅读。该书还详细论述了睡眠性疾病对心血管的损害特点、表现和防治,所以也特别适合心血管科医生阅读。定价:110元(免邮资),欲购买者请汇款至:416000湖南吉首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王福军收。

  • 标签: 科学出版社 睡眠疾病 发行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心血管科 军事医学
  • 简介:目的:探讨连续心理护理干预在青年脑卒中抑郁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青年脑卒中抑郁患者21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109例、对照组10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治疗原发病和康复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连续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出院1年对两组青年脑卒中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HAMD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状况(ADL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基线时HAMD、ADL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出院随访1年时研究组青年脑卒中抑郁患者HAMD、ADL评分分别为(10.22±3.77)分、(18.42±3.64)分,对照组患者HAMD、ADL评分分别为(26.84±4.01)分、(38.35±8.63)分,研究组HAMD、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连续心理护理,促进了青年脑卒中抑郁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恢复,也减轻了其抑郁程度。

  • 标签: 连续心理护理 青年脑卒中 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脑卒中早期肢体锻炼对预防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100例脑卒中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干预(对照组)与早期加强肢体锻炼(观察组)对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简化FMA评分及BI指数均无明显差异,干预后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脑卒中早期肢体锻炼,可防范肩手综合征发生,有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早期功能锻炼 预防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临床分析
  • 简介:我们都需要睡眠,它对健康是很重要的,人生中差不多三分之一时间给睡眠占用了。

  • 标签: 睡眠 健康
  • 简介:如果你超重,并且人到中年,那么减掉几磅,你的睡眠质量或许会有所改善。在美国心脏协会会议上报告的一项研究显示,减肥可改善超重和肥胖人士的睡眠质量,减掉腹部赘肉尤为如此。

  • 标签: 睡眠质量 减肥 美国心脏协会 肥胖人 超重
  • 简介:吸入性肺炎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与脑卒中的预后关系密切[1],主要由于吞咽功能障碍和胃食管返流所致,对意识不清或有假性球麻痹的脑血管病及气管切开患者,食物及咽部寄生菌因误吸进入下呼吸道,引发的肺炎,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2]。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30%~50%,早期需通过管饲饮食来维持生命。据刘剑梅等[3]对老年鼻饲患者吸入性肺炎的预防与护理对策研究报道:由于鼻饲法造成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57.7%,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管饲 吸入性肺炎
  • 简介: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其中脑卒中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二大病因,也是致残的主要原因[1].据美国心脏协会报道,在美国,每19个死亡案例中就有1人死于脑卒中,平均每40秒就有1人患脑卒中[2].在所有脑卒中患者中,高达87%的患者属于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系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

  • 标签: 血栓素A2 缺血性脑卒中 血小板 THROMBOXANE A2
  • 简介:回答这些问题,来确定你是否存在不良睡眠模式或症状,帮助你寻求治疗。很多人都知道睡眠是良好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知晓如何获得让人向往的美好睡眠。“睡眠这种能力可得花点功夫才能够得到。美国人的平均每晚睡眠时间减少了一个到一个半小时。”

  • 标签: 睡眠质量 睡眠模式 睡眠时间 美国人
  • 简介:常言道:“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而保持充足而良好的睡眠,乃神补之:头条。人的一生有1/3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又是消除疲劳、养精蓄锐、恢复精力、益脑补神的不可替代的养生之道。

  • 标签: 养生之道 睡眠 消除疲劳 可替代 食补 神补
  • 简介: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2008年公布的中国居民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显示,脑血管病是中国国民第一位死亡原因。世界卫生组织MONICA研究表明,中国脑卒中发生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2]。脑卒中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就脑卒中流行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 标签: 脑卒中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