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淤积性皮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3例淤积性皮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病程与转归。结果13例全部治愈。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淤积性皮炎疗效满意。

  • 标签: 下肢淤积性皮炎 中西医结合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拟化痰逐瘀方配合西医综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本院住院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化痰逐瘀方口服。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自拟化痰逐瘀方配合西医综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自拟化痰逐瘀方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10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72例),对照组(西药治疗,36例)。2个月后进行改良长谷川智能评定量表(HDS)测试。结果:观察组显效率59.72%,总有效率91.67%.无效8.33%,而对照组显效率30.56%,总有效率66.67%,无效33.33%,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HDS评分治疗后显著增加.且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血管性痴呆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显著。

  • 标签: 痴呆 血管性 中西医结合 康复
  • 简介: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伴上消化道出血8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期寻找更好的治疗方式。方法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冠心病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挑选出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80例,以住院号单双数模式,分成联合治疗组和单一治疗组,每组患者40例。单一组统一接受单纯西医治疗;联合组统一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单一治疗组显效11例,显效率27.50%;有效17例,有效率42.50%;无效12例,无效率30.00%;治疗总有效率70.00%;联合治疗组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有23例,57.5%;14例,35.00%;3例,7.50%;总有效率92.50%。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伴上消化道出血的时候,应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有着更好的效果,治疗总有效率高,此种方式值得在今后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冠心病 伴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方式进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64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两组,1组进行常规治疗,2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1组患者治疗后效果显著的为13例,占比例的40.6%,治疗有效的为14例,占比例的43.8%,治疗无效的患者为5例,占比例的15.6%。2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的为23例,占比例的71.9%,治疗有效的为8例,占比例的25%,治疗无效的仅为1例,占比例的3.1%。结论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

  • 标签: 2型糖尿病 中西医结合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及施行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90例。将上述90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西医护理组45例和中西医护理组45例。西医护理组给予单纯西医护理,中西医护理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比较①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②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的差异;③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①中西医护理组较之西医护理组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更高,P<0.05;②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相似,P>0.05;干预后中西医护理组较之西医护理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③干预前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相似,P>0.05;干预后中西医护理组较之西医护理组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及施行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和睡眠质量,对加速患者病情康复有重要意义,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 中西医结合护理 施行效果
  • 简介: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发病、致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目前我社区中心均已开展规范的高血压分级随访管理,为探讨如何在分级随访管理中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综合护理指导和干预,提高患者的中医应用知识。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高血压 随访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中西医联合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疗效观察。方法本文选取48例难治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以及X线下检测结果。结果治疗组在治疗两个月后、四个月后、半年后三个不同时间点的痰塗阴转率、痰培阴转率、空洞闭合、病灶吸收效果明显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的痰塗阴转率、痰培阴转率、空洞闭合、病灶吸收效果,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难治性肺结核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痰液阴转率,同时有效促进病灶吸收,病情好转。

  • 标签: 中西医联合 难治性肺结核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西医内科方法治疗糖尿病方案选择及临床效果,为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11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及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较对照组的70.9%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血糖水平显著降低,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二甲双胍及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 标签: 西医内科 糖尿病 效果 对比
  • 简介:目的:探讨吞咽治疗结合醒脑开窍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8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单纯吞咽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仅接受单纯吞咽治疗治疗)和联合治疗组(在单纯吞咽治疗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评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频荧光造影(VFG)评分和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以及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FG评分均显著升高,SWAL-QOL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01;与单纯吞咽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治疗后VFG评分[(5.46±2.04)分比(6.54±2.75)分]升高更显著,SWAL-QOL评分[(741.33±25.92)分比(632.54±26.77)分]降低更显著,P依次=0.032,0.001。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吞咽治疗组(93.88%比75.51%),P=0.014。结论:与单纯使用吞咽治疗仪比较,吞咽治疗结合醒脑开窍针治疗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更有利于吞咽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吞咽障碍 醒脑开窍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七皂甙注射液联合西医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三七皂甙注射液联合西医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68例,并设对照组68例进行分析,应用西医治疗。结果三七皂甙注射液联合西医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用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总有效率94.1%,明显高于对照组>79.4%(P<0.05)。结论三七皂甙注射液联合西医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三七皂甙注射液 西医 高血压性脑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吞咽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的运用。方法:选择86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单纯训练组和联合训练组,每组43例。单纯训练组接受吞咽训练,联合训练组接受吞咽训练的同时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训练,两组患者其他康复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均完全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视频荧光成像法(VFG)和吞咽生活质量量表(SWAL-QQL)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联合训练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训练组(95.35%比69.77%,P=0.006)。与单纯训练组比较,联合训练组治疗后VFG评分[(5.74±1.86)分比(6.88±2.32)分]明显提高,SWAL-QOL[(762.66±27.22)分比(648.22±29.62)分]评分明显减少(P=0.025,0.001)。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吞咽训练比单独的吞咽训练效果更好,更有利于吞咽功能恢复。

  • 标签: 卒中 吞咽障碍 电刺激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重建结合颅内动脉瘤孤立术治疗前循环复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4例载瘤动脉远端侧支循环代偿不良的前循环复杂动脉瘤患者,行大脑中动脉血流重建和动脉瘤孤立术。依据动脉瘤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血流重建方式,包括对M2段及其远端的动脉瘤采用低流量旁路移植5例,对M1段动脉瘤采用中流量旁路移植4例,对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采用高流量旁路移植5例。术中或术后行脑血管造影和血管超声检查,以了解吻合口通畅与否及动脉瘤闭塞状况。本组患者随访期为2~60个月。结果:低和中流量旁路移植的9例患者术后经过顺利,术后造影示吻合口均通畅。5例高流量旁路移植的患者中3例术后经过顺利,2例术后即刻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超声检查显示移植的血管内血栓形成。再次手术取栓后,神经功能障碍1例完全恢复,另1例大部分恢复;术后复查造影示4例吻合口通畅,1例吻合口不通。结论:大脑中动脉血流重建结合动脉瘤孤立术是治疗载瘤动脉远端侧支循环代偿不良的前循环复杂动脉瘤的有效方法,应根据动脉瘤部位和侧支循环状态,可选择高、中、低不同流量的旁路移植术式。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动脉旁路移植术 血流重建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针药结合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自2011年8月至2014年9月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分组对照的原则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复方磷酰胺片联合尼美舒利分散片口服治疗,研究组的患者则采用中药内服联合针刺拔罐法进行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3.33%、93.4%;而对照组分别为16.67%、80.65%,同时还发现研究组患者的瘀血痹阻证以及寒湿痹阻证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给予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针药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并且对于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也较为显著。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针灸治疗 药物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结合二期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介入栓塞结合二期SRS综合治疗AVM并获得影像学随访患者66例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为7~96个月。将DSA显示血管流空影完全消失视为治愈。按照是否治愈分为治愈组29例,未治愈组37例,观察两组AVM是否破裂、栓塞前体积大小和栓塞程度等不同因素对综合疗法治疗AVM治愈率的影响,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综合疗法治愈率的因素。结果(1)治愈组中,AVM破裂22例(75.9%),未破裂7例(24.1%),直径〈3cm和≥3cm分别为26例(89.7%)和3例(10.3%),患者Spetzler-Martin(SM)分级Ⅰ~Ⅲ级;未治愈组中,AVM破裂20例(54.1%),未破裂为17例(45.9%),直径〈3cm和≥3cm分别为18例(48.6%)和19例(51.4%),34例患者(91.9%)SM分级Ⅰ~Ⅲ级。(2)随访过程中,29例(43.9%)达到影像学治愈,64例(97.0%)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0~1分;发生并发症6例。(3)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AVM大小(OR=0.141,95%CI:0.035~0.570,P〈0.01)和介入栓塞程度(OR=2.414,95%CI:1.038~5.613,P〈0.05)是治愈率的影响因素。结论血管介入栓塞联合SRS治疗颅内AVM是有效且安全的。AVM直径〈3mm是综合疗法治愈率的独立保护因素,介入栓塞程度是未达到影像学治愈综合疗法治愈率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颅内动静脉畸形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伽玛刀 介入栓塞 多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防石二号结合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76例住院患者按住院顺序编号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观测临床症状体征、中医临床症候、结石排出、双肾输尿管B超、腹部平片、尿常规、尿PH、尿酸等指标。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68例,显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86%;对照组痊愈146例,显效12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89.7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防石二号结合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防石二号 体外震波碎石 泌尿系结石
  • 简介: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结合脑-硬膜-肌肉血管融合术治疗烟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7例烟雾病患者。采用Matsushima(1990)的分型标准,27例患者中6例为第3期,11例为第4期,7例为第5期,3例为第6期;以缺血首发21例,出血首发6例。27例均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与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相结合的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同侧颞浅动脉2个分支吻合,1例行双侧手术。术中采用多普勒超声,术后采用CTA、DSA观察吻合血管通畅情况,并采用TCD、CT灌注评价脑血流改善情况。结果:①吻合口通畅情况:27例患者吻合口全部通畅。7例DSA复查显示,与间接手术相关的脑膜动脉和颞中深动脉均与皮质动脉之间形成新生血管吻合。②脑血流改善情况:26例术后1周内复查CT灌注成像,显示吻合侧血流量、血容量及血流峰值时间明显优于对侧。③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缺血患者术后TIA未再发作,原有缺血症状改善或消失;6例出血患者随访至今,未再有出血。④并发症:1例Ⅳ型患者术后第3天CT复查显示,距吻合口约3~4cm的前方左侧额叶出现新发小片梗死灶。全部患者未出现由于破坏原有自发血管吻合、颞肌占位效应及过度灌注等并发症。结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直接吻合术结合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对脑烟雾病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脑血管重建术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期甲泼尼龙结合缓解期TVNR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症(RRMq)的疗效。方法女IFN-β例RRM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在急性期采用甲泼尼龙冲击疗法(MPPT)治疗,缓解期采用TFNβ-1b治疗;对照组在急性期采用MPPT治疗,缓解期注射0.9%氯化钠溶液。观察两组急性期疗效、不同时期的复发率、Kurtzke扩展残疾状况量表(EDSS)评分、磁共振(MRI)脑部病灶数量和体积及IFNβ-lb的不良反应。结果急性期MPPT治疗的84例患者,总有效率达97.62%。观察组两年总复发率(31.71%)低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第。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且观察组第。年复发率低于第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第。年末一初始EDSS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12个月和0~24个月,观察组MRI头部病灶数量和体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RRNS患者,采用急性期MPPOT阿结合缓解期TFN-β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 标签: 甲泼尼龙 干扰素Β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养结合可持续发展因素进行探究,为提高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素质提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内容包括养老机构的规模、人员配备、整体环境、生活服务、医疗服务、运行状况、养老机构存在问题等项目。本次调查由调查人员进行详细的现场讲解与说明各个调查项目的内容后,由被调查者亲自或是口头填写,填写完成后当场交予调查人员,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对老年人医疗服务评价及影响因素进行评价,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两组被调查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两组被调查者在性别、年龄、职业、健康状况、婚姻状况、经济状况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对两组被调查者的医疗服务质量进行评分比较,结果表明,“医养分离”养老机构中,年龄越大、健康状况越好的老年人对医疗服务评价越好;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中,未婚的老年人对医疗服务评价较差;随着费用的增加,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评价趋于好转。结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在当今社会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的结论,针对现阶段的不足及制约因素使之不断完善,从而促进其可持续更好的发展。

  • 标签: 养老机构 医疗服务 医养分离 医养结合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