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辅治心绞痛冠心病治疗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40例心绞痛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西医形式常规型疗法开展治疗工作,实验组的患者在西医形式常规型疗法的基础上,采用血栓通注射液开展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通过心电图检测,对照组患者的心电图有效率低于实验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心绞痛冠心病的患者,在西医形式常规型疗法的基础上,采用血栓通注射液开展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不良反应出现情况较少,值得在临床治疗当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绞痛 血栓通注射液 冠心病
  • 简介:目的评述血栓心脉宁治疗心绞痛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18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实验组(60例)与对照组(58例),其中对照组中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式,即采用抗心绞痛、抗心肌缺血以及抗血小板等药物;实验组中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增加血栓心脉宁,并且4片/1d,3次/1d。两组心绞痛患者均治疗10周。并对两组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心绞痛患者中,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7%(58例),其中显效患者36例,有效患者22例;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6%(45例),其中显效患者29例,有效患者16例,两组心绞痛患者的治疗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中增加血栓心脉宁能够有效的治疗心绞痛患者,并且治疗比常规治疗要好。

  • 标签: 血栓心脉宁 心绞痛 抗心绞痛
  • 简介: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和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77.8%),患者治疗后的LVEF、CO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环磷腺苷葡胺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促进心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心力衰竭 环磷腺苷葡胺 临床效果
  • 简介: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造成我国居民死亡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首要原因。全国目前心血管病患者约2.9亿人,其中心肌梗死患者达250万[1]。目前针对冠心病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s,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CABG)、

  • 标签: 冠心病治疗 心血管病患者 心血管疾病 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 药物洗脱支架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48例行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护理效果。结果48例患者手术均十分成功,成功率为100.0%。结论对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实行护理措施可提高临床效果,且减少并发症现象。

  • 标签: 冠心病 行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护理
  • 简介:许多冠心病患者因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而得以生存,但因为影响本疾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与生活方式紧密相关,健康教育可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从而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及死亡率[1]。集束化干预策略是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用来处理某种难治的临床疾患,这些循证指南若同时施行较单独执行有着更好的效果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冠心病 介入治疗 二级预防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增加稳心颗粒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早搏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稳心颗粒 美托洛尔 冠心病心律失常
  • 简介: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主要由以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为形态学改变的缺血性心脏病。家族史、年龄、性别、糖尿病、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肥胖是早已公知的风险因素[1]。环境因素如吸烟、饮食、运动、饮酒、胎儿宫内感染和空气污染对该病有较强影响。此外,研究发现许多CHD新的风险因素如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2],纤维蛋白原和C反应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

  • 标签: 冠心病 遗传变异 遗传基础
  • 简介:目的评价CHADS22及CHA2DS2-VASc评分系统在冠心病外科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768例患者,术后新发房颤患者97例.回顾患者的围术期及随访资料,应用CHADS2及CHA2DS2-VASc评分系统进行分析.结果768例患者术后新发房颤发生率12.6%,分为术后新发房颤组与非房颤组.新发房颤组与非房颤组平均年龄分别为(70.74±8.21)岁和(65.90±9.83)岁,围术期脑卒中分别为8例和9例,CHADS2评分值分别为3.20±1.26和2.13±0.94,CHA2DS2-VASc评分值分别为4.20±1.50和3.23±1.07.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是术后新发房颤的预测因素,与围术期脑卒中显著相关(P<0.01).结论冠心病外科治疗中应用CHADS2及CHA2DS2-VASc评分系统可预测术后新发房颤及围术期脑卒中,对冠心病术后新发房颤的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决策提供了依据,对卒中风险及预后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 标签: 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术后新发房颤 脑卒中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83例社区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8例,接受冠心病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冠心病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西雅图心绞痛问卷调查(SAQ)评分、治疗依从性及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干预后健康教育组的SAQ各项评分和总分[(54.3±7.2)分比(65.4±7.5)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治疗依从性也显著升高(优良率,52.6%比77.8%),P〈0.05。随访6个月,健康教育组的MACE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8.9%比26.3%),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社区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冠心病 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服药依从性
  • 简介:目的:研究血栓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使用数字法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包括阿托伐他汀治疗)和血栓通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每组50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变化及安全性。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96.0%比68.0%,P=0.032)。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总胆固醇[(4.38±0.50)mmol/L比(4.09±0.47)mmol/L]、甘油三酯[(2.23±0.35)mmol/L比(1.79±0.2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45±0.29)mmol/L比(2.23±0.28)mmol/L]水平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1±0.12)mmol/L比(1.37±0.25)mmol/L]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联合治疗组为6.0%,与常规治疗组的4.0%无显著性差异(P=0.436)。结论:血栓通联合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改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疗效显著。

  • 标签: 冠心病 糖尿病 阿托伐他汀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在不同有氧康复运动环境中,群体有氧运动对冠心病合并精神心理问题患者的疗效,探讨冠心病合并精神心理问题患者康复的新疗法。方法选取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收住入心内54例冠心病合并精神心理问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2组患者药物治疗采用相同原则,实验组在10人以上群体中进行规律有氧康复运动,对照组要求有氧运动,但对群体运动环境不做要求。两组患者在试验前后均给予Bruce方案亚极量分级运动试验进行心脏康复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定,观察患者精神心理问题改善情况以及心脏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运动环境下的进行有氧康复运动试验后各项指标对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定提示,实验组精神心理问题改善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平板分级运动试验提示两组患者较治疗前都有改善,但实验组在治疗后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结论群体有氧运动环境下的有氧康复运动对冠心病合并精神心理问题患者改善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生活质量,对回归社会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群体有氧运动 冠心病 精神心理问题 康复
  • 简介: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冠心病(CA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都呈升高趋势,给我国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在CAD的综合预防和管理中,加强社区老年CAD研究和干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下面本文主要社区老年冠心病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社区老年冠心病 研究现状 进展
  • 简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能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研究表明正常人血清中的VEGF的含量是很少的,但当组织缺血缺氧的状态下可以促进VEGF的表达,使得VEGF的含量升高。其VEGF的水平变化能判断心肌缺血程度[1]。目前关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冠心病(CHD)单支病变患者血清中VEGF变化的报道较少。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是细胞表面的一种糖蛋白,它与凝血酶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可以活化蛋白C,在机体发挥抗炎、抗凝、抗纤维裂解等多种作用。近年来,TM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一直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现就TM与冠心病的研究进展总结如下。1TM的结构与主要功能1982年Esmon首次从兔的肺内皮细胞中分离出一种可以加速凝血酶活化蛋白C的辅因子,并将其命名为TM[1]。

  • 标签: 血栓调节蛋白 活化蛋白 内皮细胞 平滑肌细胞 粘附分子 冠脉狭窄
  • 简介:在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进展,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及致残率均提高,致死年龄提前,带病生存人数剧增.虽然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可高效再通病变血管,最大限度地挽救濒死与缺血心肌,且创伤小、成功率高,易被患者所接受,己成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和部分稳定型心绞痛的重要治疗方法,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心脏康复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临床特征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律失常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心律失常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情况。结果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征主要为心悸、头晕、胸闷、胸痛以及晕厥等,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室性早搏情况与左室射血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患者采取胺碘酮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缓解患者的室性早搏情况与左室射血情况,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心律失常 临床特征 治疗体会
  • 简介:现我院将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单纯康复运动锻炼,另一组给予规律性运动锻炼,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脏泵功能以及肌肉力量改善情况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在我院确诊,并签署了关于本次试验的知情权同意书,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

  • 标签: 运动锻炼 冠心病 心脏泵功能 肌肉力量
  • 简介:目的探究血液净化治疗顽固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在我院收治的患有顽固性心衰的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观察组的30例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的30例患者采用单一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生化指标、治疗转归情况以及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患有顽固性心衰的患者施以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行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持续血液净化 顽固性心衰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