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8 个结果
  • 简介:毒蜂蜇伤是我市每年7至10月临床常见急诊之一,毒蜂蜂种均为大黄蜂(俗称葫芦蜂或马蜂)。曾有报道对蜂蜇伤者用血液透析治疗。我科自2006年7月至2008年11月共治重症蜂蜇伤患者52例,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疗效显著,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蜂蜇伤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 简介: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接触农药的机会越来越多,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的农药中毒屡见不鲜,由于我国目前农业杀虫药的使用仍然以有机磷类最为普遍,所以有机磷中毒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农药中毒原因之一。有机磷农药品种多达百余种,且大多

  • 标签: 血液灌流 抢救 有机磷农药中毒 阿托品 胆碱酯酶复活药
  • 简介:目的了解黄山市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现状。方法对2015年9月在黄山市人民医院治疗、透析龄3个月以上的154例MHD患者进行现况调查,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等分布情况,检测、记录、计算患者透析前肌酐、透析龄、血红蛋白、血清钙、血清磷水平、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结果154例患者中,男89例(57.79%),女65例(42.21%),男女比例为1.37∶1;年龄≤60岁者78例,〉60岁者76例;原发病前3位分别为慢性肾小球肾炎74例(48.1%)、糖尿病肾病33例(21.4%)、高血压肾损害19例(12.3%);Hb〈110g/L者146例(94.81%),Hb≥110g/L者8例(5.19%);血钙2.1~2.37mmol/L者37例(24.01%);血磷1.13~1.78mmol/L者65例(42.21%);钙磷代谢紊乱(高钙、低钙、高磷、低磷)139例(90.26%),钙磷乘积〉4.52mmol2/L2者23例(14.94%);iPTH最低者仅2.213ng/L,最高者达3285.77ng/L,〈150ng/L者41例(26.6%),150~600ng/L者90例(58.4%),〉600ng/L者23例(14.9%)。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男性较女性略多,发病年龄年轻化,慢性肾小球肾炎仍是终末期肾脏病的第1位病因;MHD患者Hb达标率极低,钙磷代谢紊乱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比较多见。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流行病学 现况调查
  • 简介:目的评价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来应用血液透析治疗60例ARF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60例,治愈43例(71.7%),好转9例(15.0%),死亡8例(13.3%);并发症:低血压15例,穿刺部位渗血或血肿8例,热原反应8例,透析器阻塞3例。结论血液透析是治疗ARF的有效措施,能明显缓解病情,减少并发症,提高ARF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血液透析 急性肾功能衰竭
  • 简介:血液透析是尿毒症病人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透析时间越长,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就越多。对于慢性肾衰竭需长期透析的患者,由于受疾病本身、并发症以及家庭经济、工作能力、年龄等影响,患者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从而影响生活质量,增加了治疗风险。针对各种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对应人性化心理护理,使病人情感、精神得到支持,心情舒畅,接受血液透析,并且保证透析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 标签: 血液透析 不良心理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60例,将6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高通量透析治疗组和低通量透析治疗组,治疗6个月,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25羟基维生素D3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高通量透析组的磷、钙磷乘积、甲状旁腺素水平分别为(1.52±0.50)mmol/L、(3.05±1.19)pg/L、(368.61±235.32)pg/L,较治疗前((1.78±0.55)mmol/L、(3.94±1.31)pg/L、(427.45±288.93)pg/L)显著下降(P<0.05),钙、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分别为(2.3±0.16)mmol/L、(21.64±8.51)nmol/L,较治疗前((2.12±0.18)mmol/L、(16.77±7.69)nmol/L)显著升高(P<0.05),而低通量透析组治疗前后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25羟基维生素D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低通量透析相比,高通量透析可改善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

  • 标签: 高通量透析 糖尿病肾病 矿物质和骨代谢
  • 简介: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终末期肾脏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由于急性左心衰多为容量负荷过重所致,往往可以通过单次血透超滤缓解,而慢性充血性心衰则需要长期综合治疗。

  • 标签: 血液透析 心力衰竭 慢性 尿毒症
  • 简介:目的探讨简易腹腔灌洗联合早期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腹腔穿刺针穿刺入腹腔,连接三通管,滴入生理盐水1000ml,然后排出,如此反复3次。之后滴入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及抗生素,每日一次,直至灌洗液由血性变清亮。同时行床旁血液滤过。结果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1例SAP患者分为腹腔灌洗+血液滤过组(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腹痛缓解、腹胀缓解、恶心呕吐消失及腹膜刺激征消失天数分别为(1.5±0.3)d、(2.7±0.3)d、(1.9±0.3)d、(1.5±0.2)d,住院天数为(11.0±2.0)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9±0.3)d、(4.5±0.6)d、(3.7±0.2)d、(5.3±0.4)d、(18.0±2.5)d(P值均〈0.05)。治疗组治疗后1d起,血ALT及AST浓度较对照组显著下降;3d起血、尿淀粉酶及TNF-α、IL-6、IL-8含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血HCO3^-、IL-10含量显著增高(P〈0.05或〈0.01);5d起血尿素氮、肌酐含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腹腔灌洗联合早期血液滤过能及时清除炎性因子,对于SAP的治疗更合理、有效。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腹腔灌洗 血液滤过
  • 简介:目的探讨精细化心理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系统化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心理护理。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采用生命质量量表(SF-36)、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SEMCD)、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两组患者SEMC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SEMCD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PSSS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与常规心理干预比较,精细化心理干预能更有效提高MHD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度,从而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 心理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老年尿毒症患者营养状况、免疫指标及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航天总医院肾内科行血液透析的老年尿毒症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而观察组采取HFHD,均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检测2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血浆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免疫球蛋白A(IgA)、IgM、IgG、C3、C4、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IL-6、IL-8、TNF-α及CRP水平变化,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钙磷代谢、免疫指标及炎症状态。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b[(136.28±14.25)vs(98.53±12.26)g/L]、TP[(69.85±6.12)vs(62.37±5.50)g/L]、Alb[(37.92±3.80)vs(31.65±3.37)g/L]、PA[(312.70±63.28)vs(242.18±46.27)mg/L]、IgA[(1.97±0.43)vs(1.58±0.30)g/L]、IgM[(1.53±0.26)vs(1.16±0.18)g/L]、IgG[(10.92±2.17)vs(9.35±1.60)g/L]、C3[(1.26±0.18)vs(1.05±0.15)g/L]及C4[(0.82±0.11)vs(0.54±0.07)g/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磷[(1.84±0.31)vs(3.20±0.56)mmol/L]、PTH[(60.54±3.38)vs(107.43±7.56)mmol/L]、β2-MG[(9.13±2.28)vs(20.82±3.27)mg/L]、IL-6[(197.42±40.63)vs(324.73±52.14)ng/L]、IL-8[(194.25±20.83)vs(237.15±28.60)ng/L]、TNF-α[(385.20±63.57)vs(468.37±71.40)ng/L]及CRP[(5.12±1.38)vs(6.30±1.54)mg/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FHD可有效改善老年尿毒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且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 标签: 老年人 尿毒症 营养状况 免疫指标 炎症因子 高通量血液透析
  • 简介:交替半身放射(alternativehemi-bodyirradiation,AHBI)治疗可清除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重建造血功能,是一种治疗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的新方法。从1979年开始国外已有人用HBI治疗血液肿瘤,并取得一定效果,国内近5年开始应用于临床,至今已有报道。现综述如下:1AHBI的原理和方法1.1原理①根据白血病化疗后造血干细胞迁移早于残留白血病细胞的时差为理论依据,进行致死剂量交替半身照射,既清除了体内残留的白血病细胞,又由于造血干细胞从屏蔽骨髓中交替种植而重新造血,从而达到治疗白血病的目的。以大鼠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为模型研究发现,骨髓内残留白血病细胞迁移的时间为11天以上。大鼠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周围血粒细胞集落刺激

  • 标签: 交替放射治疗 半身交替 放射治疗血液
  • 简介:<正>911299东北华北六省及天津市血液病学术会议纪要/杨崇礼∥中华血液学杂志.-1990,11(10).-539911300血液病患者血清蛋白与血清铁比值的研究/王体永…∥中华血液学杂志.-1990,11(12).-656正常人62例的血清铁蛋白/血清铁(SF/SI)比值为4.98,急性白血病42例、恶性淋巴瘤15例、再障27例、慢粒白血病9例SF/SI比匕值高于正常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例、巨幼细胞性贫血10例略高于正常

  • 标签: 血液学 急性白血病 白血病细胞 血小板减少性 正常对照组 恶性淋巴瘤
  • 简介:近年来毒鼠强中毒时有发生,病死率高,它危及公共安全,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及社会问题。现无特效解毒药,常规治疗方法抢救重症中毒常遇到困难,近年来在常规疗法基础上使用血液净化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毒鼠强中毒常用的血液净化疗法有血液灌流、血浆置换、血液透析。为便于今后工作简要综述如下。1毒鼠强中毒概况毒鼠强(Tetramine)化学名四亚甲基二砜四胺,是小分子有机氮化合物,环状化学结构,白色粉末状,无臭、无味,是剧毒的急性中枢神经兴奋性杀鼠剂,人口服致死量为0.1~0.2mg/kg,可经消化道迅速吸收,食后数

  • 标签: 中毒血液 净化治疗 毒鼠强中毒
  • 简介:目的观察血液透析(HD)和腹膜透析(PD)对尿毒症患者营养状况、微炎症状态及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尿毒症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HD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PD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检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血钙磷水平;采用改良定量主观综合营养整体评估表(MQSGA)评估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6、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IL-6、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IL-6、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QSG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MQSGA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的MQSG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血磷发生率(7.02%)显著低于对照组(2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HD比较,PD可下调尿毒症患者IL-6、hs-CRP水平,较好地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及营养状况,调节钙磷代谢。

  • 标签: 尿毒症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营养状况 微炎症状态
  • 简介:20051559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和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水平测定的意义;200515601-苏糖酸亚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20051561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6000U每周1次治疗非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2001562rhG-CSF穴位注射治疗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临床研究;20051556血透患者深静脉导管行血液透析的临床比较;

  • 标签: 血液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