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血液灌流(HD+HP)对尿毒症脑病患者的治疗疗效作用。方法对在我院行常规血液透析出现尿毒症脑病患者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HD+HP治疗,尿毒症脑病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4.6%。结论HD+HP能有效清除尿毒症毒素,是治疗尿毒症脑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尿毒症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串联血液透析(HD)治疗急性重度中毒的应用价值。方法用HP与HD串联治疗急性重度中毒70例,与单纯HD或HP治疗急性重度中毒37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昏迷清醒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治愈率(97.24%)相对于对照组(78.11%)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HP串联HD治疗急性重度中毒并发症较少且较轻,病情恢复较快,治愈率高。

  • 标签: 中毒/治疗 血液灌注 肾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血液灌流(HP)和血液透析滤过(HDF)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并发难治性高血压(R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尿毒症合并RH患者经HP及HDF治疗后血压控制情况及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甲状旁腺素水平改变。结果26例患者经过HP及HDF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甲状旁腺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LB、干体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均有改善。结论尿毒症患者RH的发生与中大分子毒素以及继发性甲旁亢等有关,HP及HDF为有效的控制尿毒症患者高血压的方法。HP优于HDF。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滤过 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 维持性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血透病人的家庭护理,充分调动患者及家属成员的积极性,并与医护人员相配合,保证透析的顺利进行,有效地提高血透病人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家庭护理
  • 简介:摘要血透机的临床应用,使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延长了生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但是,随着透析患者的增多,合并出血性疾病的病例时有发生,而血液透析常规需要使用肝素,以防止体外循环发生凝血阻塞透析器,而高危出血或禁忌使用抗凝剂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使用肝素会加重出血。近年来,我们对合并出血的透析患者,进行无肝素透析、治疗56例,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无肝素透析 凝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61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每日一次。观察两组患者出现中间综合征反跳死亡病例数,统计两组患者阿托品及氯磷定用量、住院时间、治愈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阿托品用量、氯磷定用量、住院时间、死亡例数、治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中间综合征和发生反跳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抢救口服含苯量高的有机磷农药(如乐果、氧化乐果)患者时,血液灌流能显著降低中间综合征的发生率,但在使用血液灌流技术时,一定要注意反跳的发生,必要时适量增加阿托品剂量以弥补血液灌流后的吸附差。

  • 标签: 血液灌流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中间综合征 反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带涤纶套血液透析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使用及并发症情况。方法以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留置带涤纶套血液透析导管经左侧锁骨下静脉置管的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分析置管后血栓形成和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35例经左锁骨下静脉置管全部成功,导管置入后X线下复查全部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置管成功率为100%。血流量均大于200ml/min,导管连续使用12月以上10例,6月以上18例,超过3月7例。共发生导管内血栓形成9例(占25.7%),其中合并其它部位血栓形成3例(占8.5%),左锁骨下静脉内血栓形成3例,其中1例同时合并上腔静脉内血栓形成和左颈内静脉内血栓形成。导管相关性感染2例(5.7%)。结论带涤纶套血液透析导管的置入可解决许多不适合进行造瘘手术且外周血管条件差的患者的血管通路问题。锁骨下静脉置管同样安全和方便。

  • 标签: 血液透析通路 血液透析 带涤纶套导管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了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通过改变透析模式、改善心脏功能、减少超滤、主张短时多次透析,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增加营养,提高血红蛋白,避免透析中进餐,透析过程中,护士要加强责任心,勤巡视,勤测血压,发现低血压先兆,即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采用低温、可调钠、序贯透析、短时多次透析,同时提高患者血浆蛋白,提高血浆渗透压,可减低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结论改变透析模式,护士要加强责任心,勤巡视,勤测血压,发现低血压先兆,即时处理,从而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保证透析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护血管的方法,以保护病人的生命线,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关心共性,注重个性,找出切实可行护理方案,解决实实在在的个性问题。我们的护理模式是以护理疾病为中心向以护理病人为中心转化。结论改进我们的工作方式,更新护理模式,为每一位血液透析病人提供最佳的护理,提高透析质量和病人的长期成活率。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护理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终末期肾病(DN)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特殊护理。方法对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进行心理、饮食、专科特殊护理。结果以糖尿病为原发病的终末期肾衰患者患心脑血管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发生率较高,其中脑出血死亡3例,心肌梗塞1例。继续维持性血液透析22例。结论以糖尿病为原发病的终末期肾衰发病率逐年上升,其死亡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因此,如何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透析质量,减少透析并发症,提高其生存率,是糖尿患者血液透析护理工作的难点及重点。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理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12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整体护理组和传统护理组,传统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整体护理组以病人为中心,根据病情实行全方位的护理。观察护理后两组患者透析期间SCL-90量表评分、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焦虑、抑郁水平变化。结果护理后,整体护理组患者的SCL-90量表评分、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果整体护理能够明显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

  • 标签: 整体护理 血液透析 心理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血液灌流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疗效及护理。方法运用血液灌流治疗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18例治疗前后症状及炎症指标明显改善,2例改善不明显,总有效率90%。结论血液灌流能帮助清除体内免疫复合物及部分抗体,部分患者治疗后可获得较好的近期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但必须配合常规治疗,不能完全替代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液灌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常规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状态及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行汉密尔顿(Hamilton)抑郁量表、焦虑量表(HAMD、HDMA)评定其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有显著意义,治疗前后HAMD、HD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常规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状态及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黛力新 心理干预 忧郁 焦虑状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静脉应用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依倍成都地奥集团九泓制药生产2000iu/支)和口服维铁缓释片联合EPO治疗MH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50例MHD伴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两组均给予EPO治疗,静脉组给予蔗糖铁100mg静脉滴注,口服组给予维铁缓释片(每片含硫酸亚铁525mg)口服,疗程均16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贫血治疗的效果、铁代谢指标的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静脉组Hb、Hct、及TSAT,SF的指标明显高于口服组。结论静脉注射蔗糖铁可有效地纠正MHD的铁缺乏,提高EPO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 标签: 蔗糖铁 促红细胞生成素 维铁缓释片 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及环境的改变,我国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而肾病合并高血压的机率极高,且不容易控制,而长期持续性高血压容易导致心脑肾等功能的急剧恶化,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本文就顽固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作一阐述,希望能在良好控制高血压方面有所帮助。

  • 标签: 血液透析 顽固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11例带Cuff涤纶环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观察和护理,探讨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的相关并发症和护理措施。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颈内静脉,通过撕脱型外套送入导管。结果经颈内静脉建立长期血管通路的11例患者,均未脱落,血流量可以满足200-300毫升/分,流速稳定。1例因反复感染控制无效拔管。1例因血栓形成后溶栓无效拔管。结论成功的置管,严格地无菌操作,精心的护理是导管得以长期使用的关键。

  • 标签: 长期深静脉导管 血液透析 并发症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护理管理模式正经历着变革。6S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它的核心和精髓是素养。如果没有员工队伍素质的相应提高,6S管理就难以开展和坚持下去,而人员素质的提升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孝感市中心医院血液透析室实行以整理、整顿、清洁、规范、素养、安全为主要内容的6S管理,全科医护人员积极广泛参与,有计划、有步骤、全方位在各领域逐渐落实6S管理,有效提高了血液透析室的工作质量。

  • 标签: 6S管理 提高 护理 工作 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