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0 个结果
  • 简介:急、慢性肝功衰竭分别为12及16例,均行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人工肝治疗共56例次,每次历时6~8h,每隔1~3天治疗1次。结果:单次治疗后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总胆汁酸分别较治前下降31.47%、29.15%和35.91%(均P〈0.01);14例经2次以上治疗后较前下降75.70%、69.03%、55.30%。

  • 标签: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 慢性肝功能衰竭 人工肝治疗 结合胆红素 肝功衰竭 总胆红素
  • 简介:<正>对慢性心功能患者38例(心功能Ⅲ-Ⅳ级)给予小剂量地戈辛、双氢克尿噻、开搏通联合治疗,观察其长期治疗后心功能改善程度、生活质量、运动耐力及生存率情况。结果:本组患者长期治疗后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提高生存率。提示联合小剂

  • 标签: 慢性心功能不全 联合用药治疗 开搏通 双氢克尿噻 运动耐力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研究年龄对肺部感染并发老年多器官功能综合征(MODSE)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因肺部感染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住院或住院期间出现肺部感染的驻石家庄地区60岁以上的师以上军队离退休干部的病历资料,调查各年龄段及各分界年龄上下肺部感染并发MODSE的发生率,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年龄与肺部感染并发MODSE发生率的相关关系,采用四格表7。检验分别比较各分界年龄上下之间肺部感染并发MODSE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年龄与肺部感染并发MODSE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Spearman等级r=0.232,P〈0.001),肺部感染并发MODSE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高;70岁以上各分界年龄上下之间肺部感染并发MODSE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岁是影响肺部感染并发MODSE发生率的明显分界年龄,70岁以上老年人是肺部感染并发MODSE的高危人群。结论年龄对肺部感染并发MODSE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早期预测价值。

  • 标签: 多器官功能衰竭 感染 老年人 年龄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患病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收集2002年3月至2005年1月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河南等地七所三级甲等医院545例MODS患者(老年373例,非老年172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老年和非老年MODS患者的患病特点。结果老年组MODS患者的病死率、既往有慢性基础病的比例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65.1%vs47.1%,81.5%vs41.9%,均P〈0.001)。老年组住ICU时间显著高于非老年组。老年组5个以上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78.6%vs70.3%,P=0.037)。老年组脑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75.1%vs62.8%,P=0.003)。老年组发生肺、胃肠、脑、心、肝、肾、凝血系统功能障碍的病死率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结论老年MODS患者病程迁延,病情重,病死率高,多合并慢性基础病,脑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高。

  • 标签: 多器官功能衰竭 脓毒症 老年人 死亡率
  • 简介:目的观察金水宝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慢性肾功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金水宝胶囊口服,每次6粒,3次/d;对照组31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饮食疗法(优质低蛋白、高热量、低磷)、纠正酸中毒及水电解质紊乱、降压、抗凝治疗及控制感染;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11%和61.29%,两组相比,治疗组改善病人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4194,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肌酐清除率明显增加,肌酐、血尿素氮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金水宝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疗效显著、用药安全,无毒副作用,是治疗慢性肾功能的理想药物。

  • 标签: 金水宝胶囊 肾功能衰竭 慢性 临床观察
  • 简介:患者男性,89岁,因“阵发性心前区疼痛7年,再发伴右下肢乏力1天”人院,患者有“高血压、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病史,入院后经心电图、心肌梗死定量、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MRI)等检查诊断为:(1)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

  • 标签: 心肾综合征 呼吸功能不全 老年人
  • 简介:慢性胰腺炎(chronicpancreatitis,CP)由于胰腺实质进行性纤维化、钙化,可影响胰腺内分泌功能,导致胰腺分泌各种激素的紊乱,临床上最终表现为糖耐量异常或显性糖尿病。CP糖尿病是胰源性糖尿病中最主要的一类,有人提出将胰源糖尿病作为3型糖尿病来研究,充分证实其临床重要性。

  • 标签: 胰腺内分泌功能 慢性胰腺炎 功能不全 临床重要性 糖尿病 糖耐量异常
  • 简介:患者男性,69岁,主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不适1周,加重2d急诊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周活动后突然出现心前区不适,有轻度压迫感,休息后症状逐渐缓解。入院前1d开始反复出现心前区疼痛不适,伴有憋喘,休息后无改善,给予硝酸甘油口服后症状缓解。人院当日早饭后再次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不适,症状剧烈,伴有呼吸困难、意识模糊,

  • 标签: 复杂冠脉病变 肾功能不全 介入治疗 心前区不适 症状缓解 老年
  • 简介:目的研究NF-κB在多器官功能小鼠各脏器中的活性变化,以期探讨其在多器官功能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酵母多糖制作多器官功能综合征的小鼠模型,提取小鼠脏器的细胞核蛋白,用凝胶阻滞分析方法观察NF-κB的活性变化.结果酵母多糖腹腔注射后,小鼠发生了三个阶段的生理学变化,表现为体温和体重的波动;在第三阶段小鼠脏器发生了严重的病理学改变.同时,NF-κB的DNA结合活性有显著性增加.结论酵母多糖有效地诱发了小鼠发生多器官功能综合征.在此模型小鼠的各脏器中,NF-κB活性显著性增加,提示NF-κB可能是多功能发生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的转录因子.

  • 标签: 实验模型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小鼠 生理学 NF-ΚB
  • 简介:目的通过对老年多器官功能综合征(MODSE)的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出本综合征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进一步为临床防治MODSE奠定基础。方法对2003年10月至2006年10月昆明市中医医院274例MODS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结果诱发因素中以肺部感染占首位(35.77%);总衰器官、首衰器官发生频率亦以肺居于首位(74.09%、38.32%);胃肠道在总衰器官发生频率中居第二位(73.72%);外周循环功能或以休克诱发MODSE患者的病死率、0R值、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累积衰竭器官的数目与死亡危险度呈正相关;MODSE衰竭期死亡率明显高于衰竭早期。结论老年人肺部感染为MODSE主要诱发因素,此与文献报道相一致。临床在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积极加强雾化及排痰护理,配合使用清热化痰的中药汤药或制剂,“菌、毒、炎”并治,对切断MODSE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MODSE病程中胃肠功能普遍存在,故临床注重调整胃肠功能应是干预救治MODSE的关键环节;外周循环功能是导致MODSE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纠正外周循环功能对阻止MODSE的进行性恶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多器官功能衰竭 感染 临床分析 防治措施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肾功能水平老年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肾科住院的患者189例.依据微型营养评估简表(MNA-SF)评分结果分为3组:营养正常组(12~14分)、营养不良危险组(8~11分)和营养不良组(0~7分).比较各组临床资料.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营养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89例患者中,营养不良组10例,占5.3%;营养不良风险组58例,占30.7%;营养正常组121例,占64.0%.与营养正常组相比,营养不良风险组和营养不良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白蛋白(ALB)、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Hb)和淋巴细胞计数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0.05),而营养不良组患者的中性细胞计数百分比显著增加(P〈0.05).不同营养状况患者的年龄分布、肾功能及贫血状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高龄(OR=1.06,95%CI1.00~1.12)、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OR=0.97,95%CI0.94~1.00)、低BMI(OR=0.76,95%CI0.65~0.87)、低ALB(OR=0.93,95%CI0.86~0.99)和贫血(OR=2.46,95%CI1.60~3.32)是患者发生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风险的危险因素.结论增龄与肾功能可能增加营养不良风险及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且营养不良也与患者的BMI、ALB水平及贫血严重程度相关.

  • 标签: 老年人 肾功能不全 营养状况 微型营养评估简表
  • 简介: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V—DNA复制水平与肝功生化指标异常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监测患者血清HBV—DNA,采用比色法监测其肝功,利用统计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在CHB轻、中、重度患者间HBV—DNA低水平复制者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HBV—DNA含量≤10^3copies/ml组的TBil、ALT、AST等指标的数值与〉10^3copies/ml且≤10^3copies/ml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10^9copies/ml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HB患者HBV-DNA复制水平与肝功生化指标无相关性。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DNA复制 肝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80岁的高龄患者肺部感染并发老年多器官功能综合征(MODSE)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住院的97例>80岁的肺部感染并发MODSE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所患慢性基础疾病及受损器官情况。结果97.94%的病例患有>3种慢性基础疾病,最多者患有10种慢性基础疾病。12.37%的病例处于衰竭前期,87.63%的病例处于衰竭期。45.36%的病例受损器官≥4个,最多者受损器官达到6个;受损器官以肺、心、肾、外周循环、胃肠等较为常见,肺受损病例最多、占87.63%;在受损器官中,肺、心、胃肠、外周循环等器官>90%处于衰竭期。首衰器官涉及肺、心、肾、胃肠等4个器官,以肺居首位;原有功能的器官首衰率高于原有功能正常的器官(P<0.05)。结论>80岁的高龄患者肺部感染并发MODSE,具有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多、受损器官多、器官受损程度重等特点。首衰器官以肺居首位,其他原有功能的器官也有较高的首衰率。

  • 标签: 老年人 肺炎 多器官功能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TACE联合索拉菲尼治疗原发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肿瘤血管形成及肝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和广州南方医院肝病中心收治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TACE联合索拉菲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VEGF及肝功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预后。结果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为50.0%,对照组为2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73.5%,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拉菲尼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对患者肝功影响较小,患者预后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治疗 经动脉化疗栓塞 索拉菲尼
  • 简介:目的通过乳酸清除率及SOFA评分的变化,观察左卡尼汀注射液通过代谢复苏对合并急性心功能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合并急性心功能脓毒症患者53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以下简称A组)和左卡尼汀组(以下简称B组),观察两组乳酸清除率及治疗前后SOFA评分和心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于治疗第一天0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动态检测乳酸水平,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乳酸清除率均有改善,但B组乳酸清除率分别为18.29±13.85、65.62±9.64、84.27±4.27,显著高于A组(13.64±12.37、53.09±9.12、70.31±5.15,P均〈0.05),治疗第3天(3d)、第7天(7d)的SOFA评分显著低于A组,LVEF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卡尼汀注射液能通过代谢复苏有效减少合并心功能脓毒症患者早期的血乳酸水平,有助于防止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脓毒症 心功能不全 乳酸清除率 SOFA 左卡尼汀 代谢复苏
  • 简介:骨组织的结构极为复杂,包含矿物质和不同的有机物质,其中包括胶原。I型胶原是骨骼中的主要蛋白质,在软骨中存在Ⅱ、Ⅸ、X和Ⅺ型胶原。成骨不全(osteogenesisimperfecta,OI,脆骨病)是最常见的骨基质异常,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几乎所有的病例都存在I型胶原质和量的异常。其严重程度不

  • 标签: 成骨不全 骨组织 发病机制 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与功能锻炼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62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62例中显效86例,有效56例,无效20例,有效率治疗组91.67%,对照组83.33%。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和调整心理状态有助于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偏瘫 肢体功能锻炼 护理
  • 简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性相关疾病的发生越来越突出,轻度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性痴呆的高危人群,是介于正常认知老化与轻度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然而,在临床常规工作对轻度老年认知功能障碍认识严重不足,故加强对老年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认识水平,提高对老年人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与筛查,是尽早干预和预防老年性痴呆发生的重要保障。

  • 标签: 老年人 早期认知功能障碍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