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强直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原因未明的、慢性、进行性、全身性、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以及中轴关节。此病多发生于青壮年,绝大多数于40岁前发病,主要集中于20-30岁,40岁以后发病的比较少见,称为晚发型强直脊柱炎(1ate.onsetankylosingspondylitis,LAS)。LAS临床上相对少见,国内外报道并不多,容易误诊,为提高对LAS的认识,现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34例LAS临床资料整理总结如下。1对象与方法

  • 标签: 脊柱炎 强直性 晚发型 临床特点
  • 简介:目的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强直脊柱炎患者(AS)不同部位的骨密度(BMD),探讨其与年龄变化的关系,为临床防治AS患者BMD降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门诊50例符合纽约诊断标准的AS患者,按年龄≤40岁、年龄〉40岁分为两组,分别检测其侧位腰椎(L1-L4)、股骨颈、髋关节BMD,以T值≤-1.0定义为BMD降低,包括骨量减少(-2.5〈T〈-1.0)与骨质疏松(T≤-2.5)。结果两组AS患者出现BMD降低的比例均高于正常人,且年龄〉40岁组其腰椎BMD减少的比例高于年龄≤40岁组(P〈0.05),而其腰椎平均T值低于年龄≤40岁组(P〈0.05),在股骨颈测得的BMD、骨质疏松比例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S患者早期即可出现骨量减少甚至骨质疏松,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侧位腰椎BMD降低明显,骨折风险增大。临床上应当提高对AS合并骨质疏松的警惕,及时予补钙等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脊柱炎 强直性 骨密度 骨质疏松
  • 简介:新的薄扫CT已用于CT血管造影,它已迅速取代了导管造影术。弥散-加权MRI促进缺血性卒中的早期诊断。MRI序列越来越倾向于显示特异的病理学改变。数字化MRI和放射影像的计算机重建提供“三维”的在屏显示。

  • 标签: MRI 神经放射学 病理学改变 CT血管造影 导管造影 缺血性卒中
  • 简介:《中国实验诊断》于1997年创刊,现为月刊,刊号ISSN1007-4287,CN22-1257/R,是国家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共同主办、公开发行的全国性临床实验诊断和检验医学学术期刊。本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并于2002年成为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标签: 中国实验 实验诊断学 诊断学简介
  • 简介:我国的结核病疫情相当严重,结核病的早期、快速诊断对于早期化疗和控制传播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虽然结核病细菌检查是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然而涂片阳性率低、培养耗时长,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尤其是菌阴肺结核、肺外结核和儿童结核的诊断十分困难,而免疫检查标本来源方便、简便、快速、灵敏、特异,目前已成为结核病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本文就结核病免疫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地介绍。

  • 标签: 结核病疫情 免疫学诊断 早期化疗 “金标准” 结核病诊断 细菌学检查
  • 简介:肺部阴影常为肺瘤、结核、肺部炎症具体表现,况且这三种疾病的病源各有不同,发病时均自支气管向肺泡蔓延浸润,并使肺泡内发生性渗出,因此呼吸道症状及早期影像均有共性表现,很难通过临床症状、影像进行明确诊断。本文通过86例肺部阴影和病理进行对照,分析原因。认为对肺炎、肺癌、肺结核的定性诊断更有充分科学根据、不能根据一张病史,几张胸片就作出诊断。临床上常出现这三种疾病的误诊,尤其是在明确诊断前,盲目应用大量抗生素或抗结核药物,甚至抗癌药物或化疗。徒然增加病者痛苦,甚至给病者带来不可逆的身心损害。因此只有不断提高诊断不平,才能更好的为人民保健事业作出贡献。

  • 标签: 肺部阴影 影像学检查 诊断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经皮肺穿刺活检
  • 简介:放射治疗已有百余年历史,对成年人的癌症来说,放射治疗目前仍是仅次于手术的治愈性手段。放射治疗学家的目的是给肿瘤组织致死性剂量的电离辐射;辐射对DNA的损伤将导致细胞死亡,尤其是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辐射对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影响的差异决定于以下几方面:

  • 标签: 放射治疗 辅助性放射治疗 治疗类型 治疗计划 肿瘤
  • 简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是一种少见的妊娠期合并症,发生率为1/10000~1/1000。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误诊率较高,且病情进展迅速,一旦发生则对母体和胎儿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有关本病临床诊断、治疗的报道逐渐增多,但关于其影像方面的报道较少。本文收集了我院近期收治并确诊的4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PCA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就其影像特征作一初步探讨。

  • 标签: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 影像学表现 妊娠期合并症 临床表现 影像学资料 影像学特征
  • 简介:SAP的发病率大约是30/100000,病死率大约为10%~15%[1].虽然SAP时胰腺实质发生坏死,但其病死率在无菌情况下还是很低(0~10%),如果,坏死的胰腺及其周围组织发生感染,则SAP患者预后恶化,病死率升高3倍(>30%)[2].因此,对于SAP患者胰腺坏死继发感染的早期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坏死感染 并发胰腺 感染早期
  • 简介:<正>35例有明显诱因,在腹膜炎1周内作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13例,作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或圈套结扎8例,腹腔穿刺2例,感染腹泻2例,胆道感染4例,呼吸道感染3例,导尿1例,糖尿病并皮肤感染1例。无明显诱因者30例。有典型腹膜炎表现34例,无典型表现误诊或延诊者31例。经给予抗生素治疗病

  • 标签: 诊断分析 硬化剂治疗 腹腺 腹腔穿刺 三腔二囊管 胆道感染
  • 简介:急性胰腺(AP)按病理组织及临床表现分为轻症急性胰腺(MAP)和重症急性胰腺(SAP)。影像检查对AP的病情判断、预后评估及治疗措施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但影像表现较临床表现存在时间滞后性。如SAP早期病情很重,而CT征象并不严重;经临床治疗后,患者症状和体征缓解,影像征象却逐渐加重。本研究动态观察AP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T征象的变化,探讨它们的相关性。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相关性分析 影像学变化 病情判断 轻症急性胰腺炎 临床表现
  • 简介: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AIP)的影像特征及其在AI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AIP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结果11例AIP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2例胰头局限性肿大。CT平扫病变密度均均匀。4例在MRT1WI上信号降低、T2WI上信号轻度升高,增强后动脉期病变轻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进一步强化。9例胰腺周围有包膜样结构。横轴位图像上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胰腺段狭窄或闭塞10例,胰管未显影11例。6例行MRCP者有4例显示胆总管胰腺段较大范围狭窄或闭塞,胰管节段性狭窄。7例ERCP显示胰管弥漫性、不规则狭窄。胰周静脉受累8例,肾脏多发低密度灶6例,腹膜后纤维化2例,肝门部胆管狭窄1例,肺间质病变1例,强直脊柱炎1例。结论AIP的影像征象具有一定特征性,影像检查在AIP诊断中起重要作用。识别胰腺外脏器受累对正确诊断AIP有帮助。

  • 标签: 胰腺炎 自身免疫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交替半身放射(alternativehemi-bodyirradiation,AHBI)治疗可清除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重建造血功能,是一种治疗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的新方法。从1979年开始国外已有人用HBI治疗血液肿瘤,并取得一定效果,国内近5年开始应用于临床,至今已有报道。现综述如下:1AHBI的原理和方法1.1原理①根据白血病化疗后造血干细胞迁移早于残留白血病细胞的时差为理论依据,进行致死剂量交替半身照射,既清除了体内残留的白血病细胞,又由于造血干细胞从屏蔽骨髓中交替种植而重新造血,从而达到治疗白血病的目的。以大鼠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为模型研究发现,骨髓内残留白血病细胞迁移的时间为11天以上。大鼠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周围血粒细胞集落刺激

  • 标签: 交替放射治疗 半身交替 放射治疗血液
  • 简介:当前,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流行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一直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重要的原因在于随着疾病谱的改变,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已经不再是一种罕见病,它在临床中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并干扰诊断和影响治疗的结果。人们对于该病了解的程度远远没有像结核病那样深入,相关的大病例数和前瞻性的报道较少,相当一部分病例的处理是个人的经验性操作,许多问题至今没有界定和定论,这就给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

  • 标签: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诊断治疗 流行病学 有效治疗 病例数 疾病谱
  • 简介:放射治疗对于控制各种恶性肿瘤是行之有效的,因此在50%以上的癌症病人中它是整体治疗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最常用于治疗比较局限的病变,在对原发或转移病变引起的各种症状的姑息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放射治疗 疗前评估 治疗目的 治疗计划 头颈部肿瘤 鼻咽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