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外周血 IL-33和 IL-25对不同表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鉴别作用 。 方法 选取某医院5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 53例健康对照者。将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级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量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 IL-25和 IL-33的水平,并通过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嗜酸性粒细胞的水平。用 肺功能仪 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的肺功能FEV1, PEF。 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IL-25, IL-33和 ECP有显著差异( 均有 P <0.05),不用组别中重度哮喘患者要显著高于中低度患者 ( F=100.55 , P<0.05)。各哮喘组之间 PEV1 和 PEF均存在显著差异( p<0.05)。 结论 血清中 IL-25和 IL-33的含量能反映支气管哮喘的活动情况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 可用于临床中哮喘疾病的鉴别及严重程度的评估。

  • 标签: IL-25 IL-33 支气管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外周血IL-33和IL-25对不同表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鉴别作用。方法选取某医院5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53例健康对照者。将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级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量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L-25和IL-33的水平,并通过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嗜酸性粒细胞的水平。用肺功能仪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的肺功能FEV1,PEF。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IL-25,IL-33和ECP有显著差异(均有P<0.05),不用组别中重度哮喘患者要显著高于中低度患者(F=100.55,P<0.05)。各哮喘组之间PEV1和PEF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中IL-25和IL-33的含量能反映支气管哮喘的活动情况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可用于临床中哮喘疾病的鉴别及严重程度的评估。

  • 标签: IL-25 IL-33 支气管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过敏性皮炎患者体内IL-4和IL-13以及EBV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1月到2020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过敏性皮炎共180例设置成研究组,随机选择18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对二者的血清IL-4和IL-13水平以及EBV抗体EA-IgM和EA-IgA,并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中IL-4和IL-1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体内EA-IgM、EA-Ig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过敏性皮炎患者体内IL-4和IL-3水平有一定提高,可能存在EBV感染,但EBV感染可能不是引起过敏性皮炎患者产生该反应的原因。

  • 标签: 过敏性皮炎,IL-13,IL-4,EBV抗体
  • 简介:18例混合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降颅压、保护脑细胞、控制血压等治疗,并进行精心护理。结果15例好转出院,2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认为规范和细致的临床护理对患者的疾病发展和转归可起到较好的监测、观察作用,并可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混合性 脑卒中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严重胸外伤合并截瘫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回顾18例严重胸外伤合并截瘫病人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护理上的各自特点和共同点.结果严重胸外伤与截瘫护理上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和冲突,如何妥善处理对疾病愈合和病人今后的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结论这类疾病有一定的特殊性,护理上要抓住主要矛盾,同时注意各种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胸外伤 截瘫 护理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剖腹产术后瘢痕妊娠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清宫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8例剖腹产术后瘢痕妊娠行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术后清宫的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论:子宫瘢痕妊娠实施介入治疗可避免瘢痕部位妊娠切除手术之苦,保留了完整的子宫,创伤小、恢复快,术前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术中、术后严密监测,加强护理是巩固手术疗效的保证。

  • 标签: 瘢痕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 护理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剖腹产术后瘢痕妊娠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清宫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8例剖腹产术后瘢痕妊娠行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术后清宫的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论:子宫瘢痕妊娠实施介入治疗可避免瘢痕部位妊娠切除手术之苦,保留了完整的子宫,创伤小、恢复快,术前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术中、术后严密监测,加强护理是巩固手术疗效的保证。

  • 标签: 瘢痕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全脊椎切除术治疗脊柱肿瘤的临床护理。方法:筛选 2018年 2月 -2019年 11月我科室收治的脊柱肿瘤患者 1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全脊椎切除术治疗,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方式,主要包括术中血压控制、脊髓功能保护、完善手术隔离、药物浸泡术野等,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量以及术后康复状况。结果:分析: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手术时间在 25—360min,平均手术时间为( 308.4±13.4) min;术中失血量在 850-3050ml,平均术中失血量为( 1620±50)ml;术中输血量在 800-2080ml,平均术中输血量为( 1580±50) ml;术后患者恢复状况良好,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1例合并肾癌患者术后 3个月发生其它部位转移死亡,其他患者随访康复良好。结论:在脊柱肿瘤进行全脊椎切除术患者中采用系统护理方式,手术指标良好,术后康复状况较好,在临床中的护理价值显著,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运用。

  • 标签: 全脊椎切除术 脊柱肿瘤 临床护理
  • 简介:2014年9月7~11日,第18届国际肿瘤护理会议(ICCN)在美丽的中美洲国家巴拿马隆重举行,来自世界40多个国家的肿瘤护理工作者400余人相聚一堂,共同分享肿瘤护理新进展。此次大会的主题为"提高领导力、团结与同情心",主要内容涵盖了肿瘤急症、照顾者护理、健康教育、姑息护理、支持性护理等18个模块。

  • 标签: 肿瘤护理 中国肿瘤 中美洲国家 护理领域 中华护理学会 专委会主任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溶栓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8例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实施静脉内溶栓治疗同时,合理使用医疗仪器,及时给予氧疗,并对病情进行有效监护。结果:患者胸闷气急症状明显缓解,紫绀减轻。结论:明确的诊断,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主要手段。

  • 标签: 溶栓 氧疗 护理
  • 简介:总结18例三尖瓣下移心脏畸形手术治疗的护理经验。回顾性分析三尖瓣下移心脏畸形手术后护理,认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使用呼吸机;加强心血管系统监测;预防心功能衰竭;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三尖瓣下移 先天性心脏病 术后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小儿麻痹症合并骨折病人的护理。[方法]对18例小儿麻痹症合并骨折病人加强心理护理、疼痛和肿胀的护理、石膏的护理、饮食护理、功能锻炼等。[结果]18例病人均痊愈出院,未发生护理并发症和护理纠纷。[结论]加强小儿麻痹症合并骨折病人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 标签: 小儿麻痹症 骨折 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截肢后幻肢痛病人的身心痛苦水平及心理护理的有效性.方法:采用意念想象、渐进性神经肌肉放松疗法、积极的暗示等方法,同时进行患肢功能训练.运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比较心理护理前后的分值变化.结果:截肢后幻肢痛病人的SCL-90总分阳性均分和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均分高于国内常模,经过心理护理后的SCL-90总分阳性均分和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均分比心理护理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对缓解截肢后幻肢痛病人的身心痛苦水平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截肢 幻肢痛 心理护理 功能训练 神经肌肉放松疗法 暗示疗法
  • 简介:牙科手机在操作时需要伸到患者口腔内,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等体液,成为细菌、病毒传播的重要媒介。由于牙科手机是精密仪器,结构复杂,任何表面消毒方法均不能起到有效的灭菌作用,为了确保无菌,防止交叉感染,2001年5月我科开始选择了高温高压蒸气灭菌法,使用EURONDA(E6-18)全自动消毒炉对手机进行彻底灭菌,施行“一人一机一高压灭菌”,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欧朗达E6-18全自动消毒炉 牙科手机 灭菌方法 护理技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胃肠道护理体会。方法 在 18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亚低温治疗期间,做好基础护理、生命体征的监护及胃肠道护理等措施。结果 本研究中 24小时内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有 5例,其中出血量较多的有 3例;在亚低温治疗第一天内胃潴留的有 16例,其中胃潴留量较多的有 12例;第三天内胃潴留的有 15例,其中胃潴留量较多的有 13例,置入空肠营养管的有 4例;在亚低温治疗四天内通便(包括自解和灌肠)的有 8例。结论 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中,规范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尽快恢复胃肠道功能,对于患者长期生存有显著意义。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治疗 胃肠道护理
  • 简介:总结了18例直肠癌行Miles术后患者永久性结肠造瘘口的护理体会,包括:心理护理、造瘘口的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和随访等.认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永久性结肠造口术的成功率,减少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自我护理造口的能力.

  • 标签: 直肠癌 MILES 术后 结肠造瘘口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0-18岁儿童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在我院体检的3879例0-18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了解本地区0-18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并探究性别、年龄、季节对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结果:3879例儿童中25(OH)D缺乏组1293例,不足组1575例,正常组1011例,所占比例分别为33.3%、40.6%、26.1%;男性25(OH)D水平为23.69(18.04,30.20)ng/mL,女性25(OH)D水平为23.40(17.30,30.85)ng/mL,不同性别25(OH)D的水平以及缺乏和不足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0);0-18岁儿童25(OH)D的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其缺乏率也与年龄呈正相关,0-3岁、3-6岁、6-12岁、12-18岁儿童的缺乏率分别为8.2%、32.5%、49.2%、5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7.691,P

  • 标签: 儿童,维生素D,性别,年龄,季节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川渝黔地区父母为小于18岁子女接种COVID-19疫苗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线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接种意愿在人口统计学方面的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父母为小于18岁子女接种COVID-19疫苗的因素。 结果 90.3%的受访者对小于18岁子女接种COVID-19疫苗有积极的意愿。COVID-19疫苗已接种者意愿比未接种者(OR=2.418,95%CI 1.561-3.746)更高。感知COVID-19易感性和感知COVID-19疫苗接种的利益是明确接种意愿的重要促进因素。结论 加强COVID-19易感性和COVID-19疫苗接种的利益相关健康教育、宣传,可提高父母为小于18岁子女接种COVID-19疫苗的意愿。

  • 标签: COVID-19 疫苗 接种 健康信念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