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以本院采取手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估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及对术后疼痛的改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择期采取手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70例,选用简单随机化法分组处理,对照组、观察组各35例,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以及康复护理,对比腰椎功能评分(JOA评分)以及疼痛评分(VAS评分)。结果:干预前,对比两组患者JOA评分、VAS评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手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而言,予以其康复护理具有突出效果,具体应用优势表现为可提高腰椎功能,有益于减轻疼痛症状,值得借鉴。

  • 标签: 康复护理干预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 术后疼痛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管理对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期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对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小组划分为对照组,对于接受中医护理管理的小组划分为观察组,每个小组患者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指标差异。结果:对照组骨折发生率与观察组相比之下更加逊色P<0.05;对照组患者骨代谢、骨密度指标和观察组相比之下表现较差P<0.05。结论:中医护理管理对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有一定的影响,可降低骨折发生率,改善骨代谢以及骨密度指标,值得应用。

  • 标签: 中医护理管理 骨质疏松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选用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30例,予以综合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最终的护理效果。结果:同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更低,呈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可予以广泛使用。

  • 标签: 骨质疏松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疼痛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8月本科室收治的4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骨折愈合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干骨折愈合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本次护理评价的总满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护理的实施,可有效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骨折愈合情况,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常规护理 综合护理 优良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VCF)是近年来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术后会出现持续性腰酸背痛、运动机功能紊乱等后遗症,严重的还会造成患者瘫痪。功能锻炼通过肢体主观运动的方法来防治某些损伤性疾病,促进肢体功能得到锻炼,从而加速患者的康复。本文就高龄患者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现状作一综述,为疾病防治提供参考。

  • 标签: 高龄 骨质疏松 胸腰椎骨折 功能锻炼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Orem自理理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间7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基于Orem自理理论的护理),各35例,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骨代谢和骨转化指标无明显差别(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基本无差别(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采用Orem自理理论,有利于调节患者的骨代谢和骨转化指标,缓解骨质疏松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地推广和应用。

  • 标签: Orem自理理论 老年骨质疏松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双能X射线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临床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80例病人为观察组,并选择未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健康人80名为对照组。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2021年6月-2022年6月,所有研究对象都进行了双能X线检测、数码X线摄影,比较两组的骨质疏松情况,骨质减少的检出率,腰椎和股骨颈骨的含量。并与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定法进行比较。结果 用双能X线检测发现,实验组14例骨质疏松,16例骨质疏松,占17 0%,2 0 0%;对照组3例骨质疏松,2例骨质疏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双能X线上检测到的腰椎、股骨颈和桡侧近1/3的骨矿比正常组低(P<0.05);双能X线对骨质疏松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0%,敏感性100.00%,特异度100.00%,数码 X 线摄影为76.25%,83.75%,87.50%, P<0.05。结论 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定是一种高质量的骨质疏松检测手段,它能准确地指导下一步的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双能X线 骨密度 检测 骨质疏松 诊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门诊—社区—病房—家庭”护理模式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在本院选取10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和“门诊—社区—病房—家庭”护理模式(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接受护理后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诊—社区—病房—家庭”护理模式在骨质疏松症护理中的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门诊—社区—病房—家庭 护理模式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全面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中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期间的创伤性骨折5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的治疗中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全面护理干预,对比组间患者的VAS分数。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VAS分数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VAS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面护理干预表现出在缓解创伤性骨折患者疼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提升了患者的治疗遵从性,因而在临床实践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全面护理 创伤性骨折 影响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疾病,易引起骨折,由此还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给患者生活与心理造成严重影响。是继高血压、糖尿病之后的第三大老年慢性疾病。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家庭健康教育是骨质疏松患者预防和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目前国内外家庭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互联网平台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服务,在此基础上,采用“互联网+家庭健康教育”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实现了对患者进行个性化、多样化的家庭健康教育,使其掌握更多的疾病防治知识,树立正确的观念和态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家庭健康教育能够克服传统模式下教育资源、时间、空间、人员等诸多限制,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医疗教育服务。

  • 标签: 互联网模式 家庭健康教育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 为全面评价高脂血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营养干预对临床指标改善的作用。方法:研讨目标将42例随机分组的高脂血合并骨质疏松病人纳入实验。研讨组【营养干预,21例】,空白组【普通治疗,21例】,记录分析营养水平(Alb、TP、Hb)、血脂指标(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运动功能;结果:21例研讨组病人治疗后营养水平、上下肢运动功能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21例空白组病人,且三酰甘油、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21例空白组病人P<0.05。结论:高血脂合并骨质疏松治疗过程中应用营养干预对改善病人运动功能与营养状态,降低血脂,提高骨密度与临床疗效有积极影响,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高脂血合并骨质疏松 运动状态 营养干预 临床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为全面评价高脂血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营养干预对临床指标改善的作用。方法:研讨目标将42例随机分组的高脂血合并骨质疏松病人纳入实验。研讨组【营养干预,21例】,空白组【普通治疗,21例】,记录分析营养水平(Alb、TP、Hb)、血脂指标(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运动功能;结果:21例研讨组病人治疗后营养水平、上下肢运动功能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21例空白组病人,且三酰甘油、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21例空白组病人P<0.05。结论:高血脂合并骨质疏松治疗过程中应用营养干预对改善病人运动功能与营养状态,降低血脂,提高骨密度与临床疗效有积极影响,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高脂血合并骨质疏松 运动状态 营养干预 临床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了45例机器人辅助下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的护理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采用机器人辅助下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的45例患者快速康复护理措施。综合评价两组手术和护理效果。结果 与传统手术护理方法比较,该手术方法结合快速康复护理七个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机器人辅助下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实施加速康复护理措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机器人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创新的脆性骨折患者全程管理方法与实施路径。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手段以及团队协作,提高了脆性骨折患者的全程管理水平,促进了康复效果的提升。

  • 标签: 脆性骨折 全程管理 创新方法 实施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循证护理方案对单纯性闭合性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肿痛消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单纯性闭合性骨折患者,将电脑随机法作为主要分组方式,50例为两组平均例数,传统护理及中医循证护理为两组患者需要接受的护理方案,观察骨折愈合总有效率及疼痛、肿胀的消退时间情况。结果:试验组各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中医循证护理方案对单纯性闭合性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肿痛消退具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中医循证护理 单纯性闭合性骨折 骨折愈合 肿痛消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中予以综合护理对创面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VSD治疗的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70例研究,双色球法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综合护理)。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创面恢复效率指标、创面护理质量(创面肉芽生长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下肢开放性骨折予以VSD治疗中开展综合护理,有助于提升创面恢复效率,提高创面护理质量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应用。

  • 标签: 下肢开放性骨折 综合护理 创面护理质量 创面恢复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追踪方法学在骨质疏松症患者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的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入院建档顺序分组,常规干预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追踪干预组40例实施以追踪方法学为指导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结果:干预3个月后追踪干预组疼痛程度轻于常规干预组(P<0.05)、诺丁汉健康量表(NHP)评分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以追踪方法学为指导的护理干预能缓解疼痛程度,并且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骨质疏松 追踪方法学 疼痛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