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选取我院1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梗后心衰患者,入院时间2022年10月12日。患者入院时病情危重,全身营养状态正常,心理状态未发现异常;患者VTE风险评估为中危。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及护理干预,患者胸痛症状缓解,生命体征平稳,心肌酶指标等处于正常水平,后续持续在院接受治疗。因此,针对本例患者而言,需要采取精细化护理措施,在加压止血基础上,联合病情观察及血肿情况监测措施,以期从整体上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风湿性关节炎 激素 PCI 皮下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胸外科手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策略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从我院胸外科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时间在2021年5月-2022年5月之间,对全部患者均实施呼吸功能训练护理干预,对患者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患者在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潮气量以及肺活量等功能指标方面,均有明显的提升(P

  • 标签: 胸心外科 术后肺部感染 临床护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胎儿窘迫是胎儿在子宫内由于急性或慢性缺氧对其生命健康造成危害的一种综合症状,这种疾病目前的临床发病率大约为 2.7%~35.8%左右,这也是导致胎死宫内和新生儿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也是目前导致发生临床医患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对胎儿窘迫的检测手段进行管理时,所应用的方案以胎监护为主,通过胎监护能够帮助医务人员及时发现胎儿窘迫,并开展有效的综合化处理,能够及时的使产妇将胎儿娩出,降低新生儿的窒息率。所以相关研究人员需要做好胎儿的产时胎监护并开展综合化的治疗。

  • 标签: 胎儿窘迫 围产期 产前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共情护理在角膜塑镜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角膜塑镜患者 196 例为研究资料,依照均等、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98 例。予对照组常规方法护理,研究组共情护理,比较观察经不同护理干预后 患者的配合度及不良情绪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配合度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 SDS 评分和 SAS 评分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角膜塑镜患者行共情护理干预,既能使治疗配合度提升,又能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改善,达到延缓近视的效果。

  • 标签: 角膜塑形患者 共情护理 治疗配合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H”弹力胶布与普通宽纸胶布对于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具体差异,探索“H”弹力胶布的实际应用方法以及临床使用形式。方法:采取统计学随机区域分组的形式,从2021年9月-2022年3月进入到本医院接受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共计158名患者之中,随机抽取100名患者参与此次临床医学研究工作以及后续疾病调查工作。随后采取统计学随机抽签的形式,将100名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固定人数为50人。对照组患者在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之时,使用宽纸胶布,观察组患者在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之时,使用“H”弹力胶布。结果:“H”弹力胶布的使用天数普遍较长,观察组患者使用舒适度以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H”弹力胶布具有固定能力强、使用舒适感较为明显、弹力较高等诸多优势,可以采用“H”弹力胶布固定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管,避免胸腔闭式引流管出现位置偏移问题以及其他使用问题。

  • 标签: “H”形弹力胶布 胸腔闭式引流管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有急性梗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与干预,并对该护理方法的预后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设置研究开始时间为2021年1月,并于2022年1月终止,从我院接收的急性梗患者中随机选取80名参与实验,并将其依照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循证护理),两组各包含40名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临床指标。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基本情况与指标可知,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其治疗指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

  • 标签: 常规护理组 循证护理组 急性心梗患者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梗患者护理的疗效。方法:抽取我院近1年来收治的90例急性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45例对照组和45例观察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就生活质量评分来讲,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心梗患者 护理效果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院前急救方法在急性梗患者中应用实际效果,并总结医疗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21年8月-2021年12月院内收治的急性梗患者30例,将其中16例分为对照组,采取正常的院前急救护理;另外14例为观察组,用改进后的院前急救护理表单开展护理。对比两组院前护理死亡率、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对照组有效率89.2%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前者明显高于后者,而死亡率显著低于后者。结论:在急性梗患者急救中,采用改进后的院前急救护理表单方式予以施救,获得明显效果,能够为患者争取更多救治时间,降低死亡率,建议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院前急救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焦虑的影响。方法 以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间手指的患者分成两组进行比较,通过患者指标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距显著,P

  • 标签: 心理护理 心外科手术 术后焦虑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产前孕妇胎监护实施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对孕妇心理状态及胎监护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筛选我院60例产前胎监护孕妇,纳入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月。电脑随机编码将其均分为两组,一般组和护理组,每组均为30例。一般组、护理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通过组间心理状态量表和胎监护依从度的比较分析应用价值。结果 与一般组进行组间对比,护理组心理状态评分与依从度方面均具备显著优势(P

  • 标签: 心理护理 胎心监护 产前孕妇
  • 简介:摘要  通过调查高职院校护生同理现状,探讨护生的同理心水平及影响因素,以提高理解他人情绪情感能力的方法。在临床工作中帮助护生获得医生、同行和患者的肯定,促进医护、护护、护患关系的和谐。本项目对高职院校护生同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旨为提高护理教育者选拔和培养护理人才提提供数据参考以及为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护生的共情能力,增强责任感和同理

  • 标签:   同理心 现状 影响因素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心胸外科护理中使用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对病患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心胸外科就诊的病患76例,并将其随机分为X组与Y组,每组各38例,对X组进行常规护理的干预,对Y组进行术后疼痛护理的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两组的对比,发现Y组的各项数据均优于X组病患,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

  • 标签: 胸心外科 手术 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产前胎监护中的应用价值,降低孕妇的不良情绪,促进胎监护的落实推广。方法:在本院2021年7月到2022年6月所接诊的所有孕妇中,选取符合条件的60例,随机分为普通护理组与心理护理组两组,每组30名孕妇。普通护理组采取妇产科指定的胎监护护理方法,心理护理组在普通护理组的基础上加入心理干预措施,在基本资料差异不大的基础上进行护理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心理护理组的护理依从性高于普通护理组,P

  • 标签: 心理护理 胎心监护 产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干预急性梗病患时采用循证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21年1月起,开始收集病例,直至2021年12月截止,期间我院收治的患有急性梗病患7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76例急性梗病患依照计算机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每组病患人数均为38例,其中对照组病患采用传统护理干预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患经临床护理干预后有效率、护理前、后病患生活与健康质量(SF-36)、抑郁程度(SDS)、焦虑程度(SAS)等评分。结果:经临床研究得出,研究组病患护理有效率为(97.37%)其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病患护理有效率(78.95%);研究组与对照组病患护理前SF-36、SAS、SDS评分差异性不显著,经临床护理后,研究组病患SF-36评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SAS、SDS评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开展比较分析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临床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干预急性梗病患,其临床效果显著,缓解病患内心不良情绪,提高病患生存质量,全面保障病患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心梗 效果研究 生活质量
  • 作者: 刘银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0-04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第8期
  • 机构: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急诊室,江苏 徐州 221000
  •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在急性梗患者急诊抢救中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急诊科救治的急性梗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36)急诊常规护理,研究组(n=36)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用药时间、急救总时间、球囊扩张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分别短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梗患者急诊抢救中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急诊抢救时间,并降低并发症现象,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梗;急诊抢救;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脉搏指示连续排量监测(PiCCO)与无创排量监测(NICOM)2种方法测定心脏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性及相关性,为护士开展心脏术后患者床旁无创排量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入徐州某三甲医院ICU需要进行监测输出量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心脏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同一名患者分别在0h和12h使用PiCCO和NICOM监测输出量,比较2种监测方法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心脏术后患者35例,男性19例,女性16例,其中,PiCCO和NICOM在0h测得输出量分别为3.87+0.54 L/min和3.89+0.55 L/min,无统计学差异(P=0.108>0.05),在12h测得输出量分别为4.24+0.57 L/min和4.27+0.56 L/min,无统计学差异(P=0.051>0.05);两种方法在0h和12h监测的输出量的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991(P

  • 标签: 心脏术后 无创心排量监测 心输出量 比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在急性梗护理中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急性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护理满意度、护理舒适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护理满意度、护理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急性心梗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梗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到2021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急性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针对观察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管理模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和抢救时间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针对急性梗患者来说,在对其进行抢救的过程中有效落实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按照相对应的流程顺利推进各项抢救工作,这样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因此,该模式呈现出十分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对其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心梗 抢救效果 主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