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皮快愈敷料加自体刃厚皮片修复深部组织外露创面的效果,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本院30例使用皮快愈敷料加自体刃厚皮片修复深部组织外露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术后的护理要点。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植皮区存活,其中愈合优28例,良2例;皮片均光滑平整,色素沉着和瘢痕增生不明显,皮肤的弹性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皮快愈敷料加自体刃厚皮片修复深部组织外露创面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术后对创口进行严密的观察和护理是保证皮片存活及具有良好功能和外观的关键。

  • 标签: 皮能快愈敷料 创面 刃厚皮片 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近10年来我国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方法检索并分析Sino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近10年有关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文献。结果共检索出近10年的133篇相关文献,其中核心期刊文献79篇。虽然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文献总体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核心期刊文献所占比例存在下降趋势,而且存在选题思路较窄(主要集中于药物、手术和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欠深入、选用量表不一致等问题。结论在增加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研究数量的同时,还应提高研究质量。由于缺乏大量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使得对已有的相关研究系统分析存在困难。因此,一方面相关部门需重视相关科研,另一方面医护人员也应提高相关科研意识,拓展研究思路,提高研究质量,以寻找切实有效的措施提升胃癌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胃癌 生活质量 文献研究 中国
  • 简介:经外周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f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把一根硅胶材料制成的导管置入。使其顶端位于上腔静脉内的导管植入技术。因PICC有不受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的限制,只需外周穿刺,风险小、创伤小、成功率高等优点,

  • 标签: 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堵管因素 应对策略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专业学生阿尔茨海默病(AD)知识的影响因素,为学校开展AD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医学院在校学生291人,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知识测评量表(ADKS)及自制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对AD了解的学生,其AD病程知识得分高于不了解者;对AD关注的学生,其AD危险因素知识得分高于不关注者;AD知识来自互联网的学生其AD危险因素知识得分高于其他来源的学生。[结论]护理专业学生AD知识水平偏低,学校应广泛开展针对AD的健康教育。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知识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深入了解血友病病人家庭治疗现状,识别影响血友病病人家庭治疗的因素。[方法]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7例血友病病人进行深入访谈,现场笔录,并运用类属分析法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血友病病人家庭治疗现状不容乐观,其主要原因有4方面,即血友病病人认同家庭治疗但不深刻、血友病病人及家属对家庭注射的恐惧、对医院的信任及经济原因。[结论]应建立起有效的血友病医疗护理网络,加强对血友病病人及家属的鼓励、监督及支持,让更多的血友病病人及家庭接受家庭治疗。

  • 标签: 血友病 家庭治疗 质性研究
  • 简介:目的深入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后家庭照护的现状。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以半结构式的深入访谈结合观察法收集资料,并采用Miles&Huberman的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家庭照护呈现5个主题:家庭照顾者扮演家庭照护中的重要角色,患者和家属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管理知识了解不全面甚至存在错误认知,患者和家属都希望得到持续的照护支持,患者存在负性情绪,家庭照顾者负担重。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家庭照护状况不容乐观,医护人员应改进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重视家庭照顾者在疾病管理中重要的作用,给予针对性的自我管理教育,提供具有连续性的护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促进家庭照顾者胜任照顾者的角色。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家庭照护 质性研究
  • 简介: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在不断上升,而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病死率在下降,致残率在不断增加,大部分幸存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吞咽和认知等方面的障碍,需要长期康复锻炼。由于住院时间的缩短及住院费用等问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更多是在家庭中完成。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护理 家庭
  • 简介:目的了解突发事件救援初期护理工作的现状。方法查阅文献对国内外突发事件救援初期护理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了解中国救援工作存在问题并提出展望。结果现场救援护理操作呈应急操作的集中趋势,突发事件救援初期中国护理人员配备不足,中国救援专业队伍较少,缺乏统一管理和规范化培训。结论合理配置医学救援人员,使救援体系更加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加快与全球医学救援"一体化"的进程,对提高中国护理人员救援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突发事件 救援 护理人员
  • 简介: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明确、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其核心思想就是运用现有最新、最可靠的科学证据为患者服务,以期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和患者结局。

  • 标签: 循证护理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随着环境污染的增加及人们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癌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1]。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方法之一,60%~70%的癌症病人需要接受放疗,早期鼻咽癌、皮肤癌、宫颈癌等单纯放疗治愈率可高达90%以上,部分头颈部肿瘤、食管癌、直肠癌、

  • 标签: 单纯放疗 癌症 需求现状 病人信息 调查 放射治疗
  • 简介:目的调查武汉市不同等级医院不同科室之间试用期护生压力源的现状并进行分析,为临床教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李小妹等修订编制的中国护生工作压力源量表及部分自制调查表,于2011年2月对武汉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4所二级甲等医院的内科、外科、急诊科及相关专科的试用期护士进行工作压力源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是试用期护士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不同等级医院之间、不同科室之间的护生压力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家庭居住地之间压力源比较,居住在郊区和农村的试用期护生在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压力比居住在城市的压力要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用期护生在护理工作中存在很大压力,护理管理者要审时度势,经常与护生沟通交流,采取相应的积极应对措施,减缓试用期护生的工作压力,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 标签: 试用期 护生 压力源
  • 简介:初级职称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是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继续教育的重要阶段,是护理人才梯队培养的重要环节,起到衔接院校基础教育与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作用。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护理事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护士队伍数量大幅度增加。截至"十一五"末,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205万,较2005年增长了52%,是历史上护士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1]。

  • 标签: 护理人员 在职培训 教育
  • 简介:随着医学进步,护理观念更新,以病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被广泛接受,健康教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医院作为健康教育的中心,其中门诊咨询教育更是第一平台,具备与之对应的教育内容和服务职能[1]。我院眼科门诊治疗项目繁多,其中泪道冲洗、球旁注射、结膜结石剔除、

  • 标签: 健康教育需求 门诊病人 眼科 满意度 调查 以健康为中心
  • 简介:目的了解温州市留守儿童口腔卫生行为的现状。方法从温州市三个区随机抽取5周岁留守儿童120人,同时选相应年龄段非留守儿童120人,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设计的儿童问卷并结合温州的特点,制定调查问卷,请照料者自行填写。结果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口腔卫生行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州市留守儿童的口腔卫生行为差,留守儿童家长及学校、社区应重视这一问题。

  • 标签: 留守儿童 口腔健康 行为 调查
  • 简介:近年来,医疗投诉与纠纷的数量明显增加,为指导各级医院构建最基本的病人安全保障体系,推动医疗安全管理工作,2009年3月,中国医院协会发布《2009年患者安全目标》[1]。保障病人安全是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保证病人安全目标落实到位,

  • 标签: 安全保障体系 2009年 医院护士 患者 调查 行为
  • 简介:分析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工作环境因素、护士特征、心理授权、工作意义。提出了提升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建议,并进一步指出拓展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应用研究和选用合适、高效量表进行评估是护士工作满意度研究发展方向。

  • 标签: 护士 工作满意度 护理
  • 简介:根据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在分析护理学研究生人才培养要求和质性研究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护理学研究生质性研究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并提出在护理学研究生教育阶段,开设质性研究课程的构想。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课程 定性研究
  • 简介:随着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护理本科生、研究生加入到临床护理队伍中。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护生不喜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缺乏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感,这种态度和行为与个人的专业认同与承诺有关。国外研究发现,学生时期的专业承诺对其成为护理人员后的专业承诺有很强的预测性。为了寻求提高护生专业承诺水平的途径,减少护理人才流失,促进护理事业发展,本文对我国护生的专业承诺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护理 护生 专业承诺
  • 简介:围绝经期是妇女自生育功能旺盛走向衰退的过渡时期,是指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学、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1年内的期间,即绝经过渡期至绝经后1年[1]。围绝经期抑郁症是在围绝经期发生的一种精神疾病,常发生在绝经前后,年龄大约在45~55岁之间,以情感忧郁、焦虑和紧张为主要临床表现,另外可有疑病、自罪、嫉妒、妄想等,无智力障碍,但多伴有失眠、躯体不适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并伴有内分泌功能尤其是性腺功能减退和衰老等。

  • 标签: 围绝经期 妇女 抑郁症
  • 简介: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大多数病人在明确诊断时已到中晚期,使之成为难治之症。癌性疼痛影响着病人机体局部或整体功能,从心理、生理、精神和社会多方面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按三阶梯止痛原则进行治疗,大多有恶心、呕吐、便秘及呼吸抑制等副反应。而中医外治法是中医学的

  • 标签: 中药外敷治疗 癌性疼痛 晚期实体瘤 三阶梯止痛原则 中医外治法 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