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胃手术过程中患者体位和胃管长度对胃肠减压充分程度的影响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收集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来我院接受胃手术治疗的 6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30 例接受常规方法进行放置胃管,作为对照组, 30 例患者使用改进方法进行放置胃管,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胃管放置结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胃管均放置到位,合格率为 100.00 %,对照组组中 22 例患者胃管放置到位,合格率为 73.33 %, P<0.05;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 93.33 %,对照组为 100.00 %, P<0.05。结论 依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和头枕的高低,增加 6 cm~8 cm置管长度可有效提高胃肠减压的充分性,对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肠减压 胃管长度 体位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动静脉内瘘穿刺间距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根据行血液透析时间的先后次序,将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穿刺时增加动静脉内瘘的穿刺距离,穿刺距离相距10cm以上;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穿刺,未增加穿刺间距。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透析充分性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透析充分性优于对照组和干预前(P〈0.05)。结论增加动静脉内瘘的穿刺距离可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充分性。

  • 标签: 血液透析 透析充分性 动静脉内瘘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分组管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与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17年 1月~ 2019年 12月收治的 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2018年 1月前接受常规护理的 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2018年 1月起接受护理分组管理模式的 30例患者作为 观察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透析充分性指标(kt/V、 URR达标率及 OCM)、透析效果(血钙、血磷、血钾达标率)及营养状况指标( BMI、肌酐、血清白蛋白、血红白蛋白及 MIS评分)差异,另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 Kt/V、 URR达标率及血钙、血磷、血钾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OCM值及 BMI、肌酐、血清白蛋白、血红白蛋白、 MIS评分等营养状况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另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 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6.67%,患者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护理分组管理不仅能够显著确保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充分性,而且还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 标签: [ ] 护理分组 维持性血液透析 透析充分性 营养状态 影响观察
  • 简介:摘要:当今社会现代医学得到有效的进步,并且现在社会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得以进一步提升,而社区护理的行业得到有效的发展,在相应的社区护理开展过程中,残疾人士是整体社区护理中的重点关注人群,相应的社区护理工作能够对残疾人士自身的生活压力及其生活质量进行有效的改善,并且使我国医疗体系的构建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创新。文章对残疾人士社区护理的基本概念及相应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理解,并且对我国残障人士数据护理的发展现状及相应的发展区域进行有效探讨,希望能够给我国残障人士的设计护理完善提供有效的现实性参考。

  • 标签: 残疾人士 社区护理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究对肛肠科低年资护士规范化交班中应用 SBAR 沟通模式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肛肠科低年资护士 30 名作为研究对象,对 30 名低年资护士均进行 SBAR 沟通模式培训,并随机选取培训前本院肛肠科接收患者 50 例为对照组、培训后本院肛肠科接收患者 50 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及培训前后护士交接班效率评分,并对交接护士患者基本临床情况了解程度进行分析。 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培训前护士交接班效率评分低于培训后,培训前交接护士患者基本临床情况掌握度低于培训后( p<0.05 )。 结论 在低年资护士规范化交接班中应用 SBAR 沟通模式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护士交接班效率,增强交接护士患者基本临床情况了解程度,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值得被大力的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SBAR 沟通模式 肛肠科 低年资护士 规范化交班 效果 患者 基本临床情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综述了系统化整体护理实践与理论的探索,提出更新观念、适应护理模式转变,进一步明确医护、护患关系,立足现有、力争创新方面做了总结。

  • 标签: 系统化整体护理 实践 理论
  • 简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疗市场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医学科学和护理服务市场化趋势给护理专业自主发展提供了机会。激烈的社会竞争对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医院服务的主流,以人为对象的护理队伍应紧紧抓住护理对象的要求,为其提供优质高效一流的服务,预测服务对象的需求,主动提供超期望的服务。这就要求做好宏观的规划和管理,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在医院的市场竞争发展充分挥作用,促进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 标签: 护理专业发展 以人为本 护理服务质量 社会竞争 医院服务 医疗市场
  • 简介:社区护理起源于英国,是公共卫生护理的分支,社区卫生服务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护理在21世纪发展的方向…。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基层卫生机构,是医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之一。社区护理是一种能适应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需要的新型护理模式,增添了新的护理工作内容,扩大了护理工作职责,实现以护理疾病为中心向以人群整体健康服务为中心的转变,使服务从医院走向社区、走向家庭,变封闭式服务为开放式社会化服务忙。

  • 标签: 社区护理 护理现状 卫生服务事业 公共卫生护理 基层卫生机构 社区卫生服务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医学的持续发展,麻醉护理工作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也日渐突显,同时在高水平的科学技术的支撑下,麻醉护理工作内容也得到进一步的细分,针对不同类型患者开展的麻醉护理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这无疑也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工作量。基于术前麻醉工作对手术临床治疗的关键影响作用,护理人员尤其是麻醉护理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准和职业素养等都受到患者及家属的高度关注。麻醉护理人员是辅助麻醉医生顺利完成患者术前麻醉的重要角色,麻醉护理人员和麻醉医生的高效协作是手术正常进行的有力保障。因此,当前有关我国麻醉护理工作领域的研究数量客观且覆盖面广,对麻醉护理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麻醉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麻醉护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完善我国麻醉护理行业发展规范。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现阶段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对于健康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公众对于医学的需求不断提升,推动医学的焦点即为从疾病为中心转到以健康为中心。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即为保证心理、社会良好。本文通过对健康医学发展趋势策略进行研究,具体研究情况如下。

  • 标签: 健康医学 发展趋势 策略
  • 简介:自从南丁格尔开创护理事业以来,护理工作一直是以女性为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护理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护理队伍中开始有了男护士的身影。但是目前舆论影响和医疗工作本身的不确定性使人们对医护工作缺乏正确的理解,导致男护士在临床实习及工作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与尴尬。现就此现状作以下分析,并提出一些个人意见。

  • 标签: 男护士 临床 发展
  • 简介:护士形象是指社会大众主观上以经验为基础的对护士这一职业群体的整体理解,并将之归类所形成的对护士职业群体的概念。护士是护理学科和护理工作的主体。护士形象的形成与护理学学科的产生和成熟、护理的职能范围、护士群体的整体素质等密切相关。护士形象的历史转变也可以说是护理学学科地位的转变历程。

  • 标签: 护士形象 护理学 护理工作 护士职业 历史现状 护理管理
  • 简介:中医护理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医疗服务市场的拓展,人们对养生保健需求的日益增长和难以承受的医疗费用等问题,已成为新时期医学界面临的焦点和难点,而中医护理蕴涵着解决这些问题的巨大潜力,中医护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顺应时代性,更好地发扬祖国医学优势和特色,已迫切成为中医护理界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加速完善中医护理学科体系,加速界定中医护理执业范围,加速实现中医护理纵横发展,加速培养中医护理优秀人才等问题作如下简述。

  • 标签: 中医护理 发展
  • 简介:阐述了姑息护理的内涵和开展模式,回顾目前发展现状,提出了开展死亡教育课程、发展姑息护理教育、建立姑息护理质量标准体系、政策上支持姑息护理的发展等建议。

  • 标签: 姑息护理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了临终关怀的发展概况及发展的必要性,并进一步分析了临终关怀发展中遇到的伦理问题,提出了大力发展临终关怀的途径及策略。

  • 标签: 临终关怀 伦理
  • 简介:介绍知识管理的概念、分类以及进行知识管理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和讨论知识管理的模式和职能,探讨知识管理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进而提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措施,即通过知识管理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保障,变教师的被动专业化为主动专业化,提倡参与研究和反思,增强自我专业发展需要的意识。

  • 标签: 知识管理 教师 专业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总结循环内科的优质护理服务体会,注重优化循环内科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一步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医院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不断加快可持续发展进程。方法:从2020年2月-2021年2月间我院循环内科收治的疾病患者中随机抽选100例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50例以及实验组50例。对照组展开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则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进行循环内科疾病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观察,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调查,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统计分析,借此评估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全面提升循环内科的护理服务水平。结果:优质护理服务的实验组,循环内科疾病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护理服务满意度更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普遍低于对照组。结论:必须通过优质护理服务,以优质的护理干预方式,不断促进循环内科疾病患者的快速康复,同时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形成更和谐的护患关系。优质护理服务代替常规化护理干预,也会使循环内科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取得更大的成功,临床常见的质量问题必然得到更好地解决。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循环内科 发展研究
  • 简介:摘要:医疗机构实行医药分开管理后,打破了靠药养医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医院的收入。虽然我国医药分开的发展比较缓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总的来说,医药分开模式的引进是大势所趋,对广大群众的健康和卫生有利也有弊。通过研究我国医药分开现状,促进人们对医药分开的认识,了解和评价医药分开的执行情况,为继医药分开之后的现代医院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 标签: 医药分家 实施现状 医疗改革
  • 简介:摘要:儿童的健康与一个国家的未来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国际医疗科技的快速发展,医学创新技术不断改进,儿科医学在过去的10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儿童健康状况得到大幅度改善,此外疾病频谱也发生了显著变化[1-2]。另外,各类精密仪器的普遍使用及医护人员人为素质、医学水平的提高,儿童各类疾病患者,特别是新生儿死亡率显著下降。因此,本文分析当前形势下国内儿科护理的发展方向,就儿科护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促进儿科护理的发展,以期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参考。

  • 标签: 儿科护理 发展方向 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