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肠系膜上动、静脉血栓形成临床上比较少见,由于其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常易误诊,且死亡率较高。笔者遇到9例经CT发现的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和4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病例,并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肠系膜上动、静脉 血栓形成 早期诊断
  • 简介:很多孕妇在产检时,如果在孕中期或者孕晚期,都会做胎儿心脏超声,这对于明确胎儿心脏动态心腔内结构、血液流动情况和心脏搏动情况,判断胎儿是否有先天性心脏病,明确其是否有生长发育异常等表现至关重要。除此之外,心脏超声不会对人体造成较大损伤,且能够对胎儿心脏情况进行动态显示。心脏探头和摄像机镜头差不多,在转动探头的同时,屏幕上也会显示心脏各个结构,包括残留空洞、通过该孔血流、瓣膜增厚、开口减小等征象,同时也能够看清左室、右室以及心脏结构在前后位置出现的变化,进而改变血流路径。

  • 标签: 胎儿;心脏超声;产检
  • 简介:腹部空腔脏器穿孔多急性发病,病情凶险,临床上为多因急腹症就诊。影像学特征性表现为膈下新月状或层状游离气体影。现收集我院2014年3—7月间3例因上腹痛及腰痛住院患者,没有典型急腹症表现,行钡餐检查发现穿孔及肠间脓肿形成。例1,男,56岁。诉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促,活动后呼吸困难,伴腹痛、腹胀,以剑突下为剧,进食后有反酸。无发热、恶心、呕吐、咯血、腹泻、血便等,

  • 标签: 十二指肠 肠穿孔 腹部脓肿
  • 简介:MSCT薄层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在骨折诊断中应用较为广泛,尤其是复杂性骨折。二维(2D)与三维(3D)后处理图像可相互补充,以最大限度减少漏诊和误诊,为临床治疗提供更详细的影像信息。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笔者遇到不少MSCT及其后处理图像中出现骨折假象,文献对此也有报道。本文对MSCT后处理图像中骨折假象的表现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提高认识,避免误诊。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产病一体护理模式对妊娠合并症患者妊娠结局的效果。方法: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妊娠合并症患者当中抽选66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其入院时间为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期间,经简单随机分组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产病一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羊水过多发生率(9.09%)、胎膜早破发生率(0.00%)、早产发生率(12.12%)以及剖宫产率(18.1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0.30%、12.12%、33.33%、42.42%),经检验,X2=4.69、4.26、4.23、4.59,P<0.05。结论:产病一体护理模式应用于妊娠合并症患者中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于今后临床中的价值。

  • 标签: 产病一体化护理模式 妊娠结局 妊娠合并症
  • 简介:乳腺钙化在乳腺疾病X线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诊断亚临床型乳腺癌的主要依据。乳腺X线摄影片中钙化的形态和分布特征对良性和恶性乳腺病变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对早期单纯恶性钙化病变(导管原位癌或导管内癌)的检出和诊断具有其他影像检查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X线摄影术
  • 简介:住院医师规范培训是培养高水平医学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和必经途径,住院医师的成长和发展关系到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前途和命运。而住院医师的培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许多职能处室和临床科室的配合与管理,其中影像科培训是重要的一部分,本文结合笔者数年的教学经验,探讨临床规范培训的儿科住院医师在影像科的轮转、培养和管理问题

  • 标签: 实习医师和住院医师职务 培训 医学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手术室体位护理对手术室脑瘤患者长时间手术压疮形成的护理效果及手术影响。方法:纳入本院收治脑瘤手术患者共 97 例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 2019 年 1 月~2020 年 10 月,将患者依据术中护理意愿分组后,开展回顾性护 理研究。对照组(n=49) 术中行基础护理,观察组(n=48)术中联合体位护理。比较患者手术压疮发生情况及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手术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标签: 手术室体位护理 脑瘤 手术压疮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e-flow技术结合梯形成像在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行交通静脉结扎手术患者的超声图像,术前利用超声e-flow技术结合梯形成像检出交通支静脉,将其定位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以检验其准确率。结果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表现为朝向体表的条状或网状血流,超声检出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静脉47条,手术发现交通支静脉56条,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诊断准确率为83.9%。结论超声e-flow技术结合梯形成像能准确诊断和定位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静脉,有助于术中寻找需结扎的交通支静脉。

  • 标签: 交通支静脉 静脉功能不全 超声e-flow技术 梯形成像
  • 简介:摘要:如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是专科护理教育长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在深入教学医院调研基础上,指出护理协同育人应重视医教协同宣传,明确实用型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 标签: 医教协同 护理教育 培养模式
  • 简介:摘要:近年来,护理专业在我国发展迅速,专业规模也不断扩大。不过因为该专业的高等教育发展较晚,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下文将对我国护理专业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以供参考。

  • 标签: 护理专业 职业教育 培养模式 分析
  • 简介:【摘要】放射肿瘤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性学科,对于刚进入肿瘤科临床的住院医师来说短期内不易掌握,作者主张将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指南教学应用到理论教学中,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和以临床病例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方法,同时要求 住院医师参与多学科会诊,培养他们影像诊断及科研能力,加强对心理学和医患沟通技巧的培养,加强对住院医师的规范培训 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 标签: 放射 肿瘤学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卫生经济学是一门涉及知识领域较广且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随着我国新医改的实施和深入,我们可以运用卫生经济学原理对其进行分析和学习,新医改也正影响着卫生经济学的教学模式。通过多角度的教学手段,结合新医改的现实案例,不断探索提高学生对卫生经济学的学习积极性。

  • 标签: 新医改 卫生经济学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并总结医学影像技师的继续教育培养模式,以对技师的培养有所帮助。方法在本院放射科开展影像技师教育模式探索,从理论、业务学习,科研培训,考核和奖励制度等方面对影像技师进行系统继续教育。结果影像技师的培养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实施系统继续教育两年来,技师对教学方式满意度高,诊断医师对技师业务能力评价明显增高,技师科研产出持续增多。结论合理有效的继续教育模式有助于影像技师适应现代医疗体系的需求,全面发展。

  • 标签: 影像技师 继续教育 人才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模式用于脊椎骨折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 2018-2019 年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中随机 抽取 80 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分两组,每组 40 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操作模式,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评 估两组的脊柱功能,生活功能,并记录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以及患者对此次治疗的满意度和两组护理的有效率。结果:对照组的 脊柱评分自己生活评分情况都不如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的概率比对照组小 17.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高 20% 左右。结论:经过本次实验,可以得知循证护理模式对于脊柱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有些很好的效果,可以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脊柱骨折 护理 临床
  • 简介:【摘要】文章在阐述以人为本人事管理内涵的定义、特点以及要求的基础上,对其作用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建立以人为本的卫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模式,吸引、培养卫生人才,为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奠定人力资源基础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卫生 人事管理 卫生人才
  • 简介:目的:分析肠道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CEUS)增强模式及时间-强度曲线特点,初步探讨CEUS诊断肠道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对26例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行CEUS检查,观察病灶的增强模式,利用时间-强度曲线获取肿瘤组织及瘤旁肠壁的定量参数。结果:CEUS显示26例患者肠道恶性肿瘤的增强模式均为不均匀性增强,7例病灶局部可见造影剂无充填区。以高增强为主,23例(88.5%)病灶表现为高增强,17例(65.4%)由病灶周围开始向心性增强;以快速消退为主,22例(84.6%)显示造影强度持续时间较短,较早消退。肿瘤组织与瘤旁肠壁的起始-达峰时间(ATP)和绝对增强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恶性肿瘤具有特征性的CEUS表现,通过时间-强度曲线可动态观察肠道恶性肿瘤的血流灌注情况,CEUS对肠道恶性肿瘤的诊治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肠道肿瘤 超声造影 时间-强度曲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循证研究及质量持续改进方法设计产后出血集束护理方案。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我院102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3—7月的产后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共50例;2017年8—12月的产后出血患者作为干预组,应用基于循证研究的集束护理,共52例。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实施集束护理方案后,患者寒战、焦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抢救时间、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基于循证研究的产后出血集束护理方案,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循证研究 集束化护理 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