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颌下腺多形性腺瘤(SGPA)的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选择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SGPA,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5例均为单发,右侧6例,左侧9例.根据肿块与颌下腺关系,将SGPA分为3型:颌下腺内实质型11例(73.3%),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部分病灶T2WI见更高斑点状高信号,呈沙砾状改变,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颌下腺内囊实混合型,3例(20.0%),肿块实性部分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囊性部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呈轻中度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颌下腺旁型1例(6.7%),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中度强化,正常颌下腺呈受压改变.15例周围均见包膜形成,T1WI、T2WI均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包膜完整13例,不完整2例.15例均未见钙化.结论:SGPA具有一定的MRI特征,对颌下腺实质型及囊实混合型肿块,MRI有助于正确诊断,颌下腺旁型肿块少见,诊断较困难.

  • 标签: 颌下腺多形性腺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微钙化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于山东省单县东大医院接受治疗的19例微钙化乳腺病变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钼靶X线摄影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结果:X线摄影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4,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准确率低于病理结果(χ^2=4.75,P〈0.05)。此外,两种方法联合提高了诊断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但降低了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即漏诊率提高,误诊率降低。结论:随着高频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其能检测出乳腺肿块的内部钙化,但对无肿块微钙化的识别还存在一定困难,而钼靶X线摄影对微钙化乳腺癌的诊断有一定优势,将两种方法联合使用能显著提高微钙化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从而有效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癌 微钙化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NBE)脑损伤的MRI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NBE患儿头部MRI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45例中33例颅脑MRI表现为双侧苍白球区对称性T1WI高信号,17例T1WI高信号同时累及底丘脑或丘脑腹外侧;T2WI均呈等信号,T2FLAIR呈等或稍高信号;DWI均未见明显异常信号改变.12例1~3个月随访复查颅脑MRI,4例T2WI呈对称性稍高信号,临床上有脑损伤后遗症改变;8例颅脑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临床上也未见明显神经异常症状.结论:新生儿NBE颅脑MRI苍白球区有特征性表现,即急性期为苍白球对称性T1WI高信号,慢性期为对称性T2WI稍高信号,可为临床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帮助.

  • 标签: 核黄疸 磁共振成像 苍白球 婴儿 新生
  • 简介:目的:探索超声造影预测乳腺肿瘤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建立裸鼠人乳腺肿瘤模型,模拟临床给药方案,在各次化疗后测量肿瘤生物学数据、超声造影数据及血管微循环指标。结果: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在化疗早期显著下降,微血管密度在第2次化疗后显著下降;超声造影上肿瘤灌注峰值强度在化疗早期显著下降,灌注达峰时间在第2次化疗后显著上升。结论:超声造影部分指标的变化与肿瘤微循环指标一致,具有深入研究价值

  • 标签: 超声造影 肿瘤模型 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DWI对急性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脑梗死面积分为大面积梗死组、中小面积梗死组和腔隙性梗死组;根据脑梗死数量分为单发性梗死组、多发性梗死组;根据脑梗死部位分为幕上梗死组、幕下梗死组、幕上幕下梗死组.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结果:大面积梗死组的疗效显著低于中小面积梗死组和腔隙性梗死组,死亡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中小面积梗死组和腔隙性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小面积梗死组和腔隙性梗死组的疗效、死亡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发性梗死组的疗效显著低于单发性梗死组,死亡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单发性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幕上幕下梗死组的疗效显著低于幕上梗死组和幕下梗死组,死亡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幕上梗死组和幕下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幕上梗死组和幕下梗死组的死亡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预后与DWI的脑梗死面积、数量及部位有关,DWI表现可指导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预后.

  • 标签: 脑梗塞 磁共振成像 弥散 神经功能缺损 死亡率 治疗结果 预后
  • 简介:目的:比较X线断层融合摄影与常规DR对骶尾椎骨折的显示率。方法:选择临床怀疑骶尾椎骨折的36例患者,分别行X线断层融合矢状位摄影与常规DR侧位摄影,评价这2种成像技术所获得的骶尾椎骨图像质量及骨折诊断情况。结果:36例骶尾骨常规DR侧位摄影优质图像率为25.0%,阳性诊断率为23.7%;X线断层融合矢状位摄影优质图像率为83.3%,阳性诊断率为63.3%;2种成像技术的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骶尾骨骨质结构的显示和骨折的检出,X线断层融合矢状位摄影较常规DR侧位摄影具有更好的能力,可作为骶尾骨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骶尾椎 骨折 X线断层融合 放射摄影术
  • 简介: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ultrasonography,TRUS)对直肠类癌的诊断及辅助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ransanalendoscopicmicrosurgery,TEM)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入该院诊治并获得明确病理结果的直肠隆起性病变患者6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了结肠镜、TRUS和小探头超声内镜(miniprobesonography,MPS)检查。总结直肠类癌的经直肠超声影像学特征,并比较结肠镜、TRUS、MPS对直肠类癌的诊断准确率。应用TRUS对上述类癌患者行TEM术前定位、术后并发症筛查和随访。结果:直肠类癌的TRUS影像学特征表现为黏膜下层的类圆形、低回声、富血供结节,边清,内部回声均匀;TRUS对直肠类癌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96.9%),与MPS(9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于结肠镜(81.5%)(P〈0.05)。TRUS对直肠类癌TEM的术前定位、术后并发症的发现和随访有重要应用价值。结论:TRUS对直肠类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媲美MPS,可作为辅助TEM手术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经直肠超声 小探头超声内镜 直肠类癌 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临床确诊的14例良性胸腔积液(8例肺炎,5例肺结核,1例肺囊虫病)和15例恶性胸腔积液(5例肺腺癌,4例肺鳞癌,2例肺腺鳞癌,4例转移性)行宝石能谱CT平扫,分别测定并比较良恶性胸腔积液的混合能量图像CT值、能谱曲线斜率、40及100keV单能量图像CT值、水基值、脂基值、血基值和有效原子序数。结果:良恶性胸腔积液的混合能量图像CT值、能谱曲线斜率、水基值、脂基值、血基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良恶性胸腔积液的40及100keV单能量图像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有效原子序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宝石能谱CT低能量级别、高能量级别和有效原子序数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具有一定意义。

  • 标签: 胸腔积液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影像和数据报告系统(TI-RADS)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8例共195个甲状腺微小结节(直径≤10mm)完整超声检查资料,并进行TI-RADS分类.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TI-RADS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绘制超声TI-RADS诊断甲状腺微小癌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结果:TI-RADS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8.8%、35.5%、54.2%、97.5%、0.764.结论:超声TI-RADS分类方法对甲状腺微小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超声影像和数据报告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在不同组织学类型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鳞癌63例、腺癌30例、腺鳞癌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的DWI资料,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比较各组ADC值的差异。分析宫颈癌ADC值与病理学参数Ki-67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63例宫颈鳞癌、30例宫颈腺癌和21例宫颈腺鳞癌患者的平均ADC值分别为(0.861±0.112)×10-3mm2/s、(0.846±0.18)×10-3mm2/s和(0.796±0.124)×10-3mm2/s,三组之间及两两比较的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66)。12例宫颈黏液型腺癌患者的平均ADC值为(1.014±0.123)×10-3mm2/s;18例非宫颈黏液腺癌患者的平均ADC值为(0.734±0.11)×10-3mm2/s,两者之间及两者与宫颈鳞癌之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14例宫颈癌患者的ADC值与病理学参数Ki-67指数仅呈弱的负相关(r=-0.232,P=0.013)。结论:DWI有助于宫颈癌部分组织学类型的诊断。

  • 标签: 宫颈癌 组织学类型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虚拟CT三维成像技术在骨折金属内固定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因骨折行金属内固定术的患者42例(金属内固定42处),其中颈椎内固定4例,腰椎内固定5例,胫腓骨内固定20例,尺桡骨内固定13例。常规MSCT扫描后,行虚拟CT三维成像后处理。结果:虚拟CT三维成像金属伪影明显减轻,图像质量明显改善,除1例颈椎、1例腰椎、1例胫腓骨内固定有少许伪影外,其余均能清晰显示骨质,以及内固定位置、形态。结论:虚拟CT三维成像技术可明显减少骨折固定术后金属伪影,改善骨折金属内固定术后CT图像质量,并清晰显示其解剖关系。

  • 标签: 螺旋CT扫描 虚拟CT三维成像 骨折术后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3.0TMRI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微钙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乳腺X线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3~5级微钙化病变70例,均行乳腺3.0TMRI动态增强扫描。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2种方法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并进行比较。结果:70例中恶性病灶22例,良性48例。MRI对70例微钙化病灶强化特征进行分级:1级10例,均为良性;2级26例,均为良性;3级10例,良性9例,恶性1例;4级12例,良性3例,恶性9例;5级12例,均为恶性。MRI动态增强扫描与X线摄影对微钙化诊断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微钙化患者的临床进一步处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乳房X线摄影术 微钙化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摄影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49个病灶)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钼靶X线摄影,且2种检查间隔〈3d。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45个,诊断符合率91.84%;钼靶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42个,诊断符合率85.71%;2种检查单独使用对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应用诊断乳腺癌47个,诊断符合率95.92%,与2种方法单独使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摄影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无明显差异。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评价结节与肿块方面更具优势,钼靶X线对恶性钙化的显示更具优势,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乳房X线摄影术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X线摄影及MRI在乳腺不典型增生(AH)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均为不同程度的乳腺AH.术前均行X线摄影、MRI平扫及DCE-MRI;对照病理结果比较2种影像检查方法图像特点及诊断价值.结果:31例共32个病灶,轻度AH8个,中度17个,重度7个.乳腺X线摄影及MRI检出准确性均为50%.结论:乳腺AH在X线摄影及MRI上均有一定影像特点.

  • 标签: 乳腺不典型增生 乳房X线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比较SWI、CT平扫在颅脑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颅脑外伤患者57例,很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分为轻度损伤组、中度损伤组、重度损伤组,比较3组SWI、MRI平扫和CT平扫检出的出血性病灶累及区域数和病灶数目.比较颅脑外伤存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不同病变部位SWI、MRI平扫和CT平扫检出的累及区域数和出血性病灶数目.结果:SWI检出的出血性病灶累及区域数和病灶数目均高于MRI平扫和CT平扫(均P〈0.05).在不同损伤程度的患者中,SWI检出的出血性病灶累及区域数和出血性病灶数目均高于MRI平扫和CT平扫(均P〈0.05).在DAI患者中,SWI检出出血性病灶累及区域数和病灶数目均高于MRI平扫和CT平扫(均P〈0.05);在额叶白质、颞叶白质、顶叶白质、枕叶白质、胼胝体中,SWI检出出血性病灶累及区域数均高于MRI平扫和CT平扫(均P〈0.05).在不同病变部位中,SWI检出累及出血性病灶数目均高于MRI平扫和CT平扫(均P〈0.05).结论:SWI能有效检出颅脑外伤中不同损伤程度和不同病变部位的出血性病灶累及区域数和病灶数目.

  • 标签: 磁敏感成像序列 颅脑外伤 CT平扫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MRI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直方图分析法鉴别诊断乳腺肿块样病变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乳腺肿块患者(单发病灶82例、多发病灶8例;总病灶104个,良性病变25个、恶性病变79个)资料。所有患者均行3.0T乳腺MRI增强和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扫描,并与病理结果对照。采用Medlab软件对ADC图进行直方图分析,观察肿块的直方图特征并获得直方图参数,包括各百分比ADC、平均ADC(ADCmean)、最小ADC(ADCmin)、最大ADC(ADCmax)、偏度及峰度。采用t检验分析良恶性病变的直方图各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参数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恶性病变各ADC值均小于良性病变,除ADCmax(P=0.113)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变的偏度系数、峰度系数高于良性病变,但无统计学差异(P=0.191、0.165)。25thADC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最大,为0.814,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8、0.696。ADCmean为0.92×10-3mm2/s时AUC为0.79,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2、0.658。结论:ADC直方图分析可为诊断乳腺肿块样病变提供更多定量信息,对鉴别病变良恶性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乳腺肿块 乳腺癌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直方图分析
  • 简介:目的:评价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standardizeduptakevalue,SUVmax)在肿瘤患者肋骨转移病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6年11月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核医学科行SPECT/CT融合显像并经随访明确诊断为肿瘤肋骨转移的21例患者共42个病灶,以及明确诊断为肋骨损伤性病变的12例患者22个病灶,病灶对侧的正常肋骨作为对照,测定SUVmax,采用t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转移组SUVmax平均值为24.05(SD=11.84),对照组为5.25(SD=1.63),损伤组为13.71(SD=5.61),三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肋骨病变(转移、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0,最佳诊断阈值为7.96,灵敏度为95%;肋骨病变中,肋骨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8,阈值为20.45时其灵敏度为57%,特异度为91%。结论:SPECT/CT融合显像中SUVmax值可作为肿瘤肋骨转移的辅助诊断依据。

  • 标签: 肿瘤转移 SPECT/CT 标准化摄取值
  • 简介:目的:比较常规超声与MRI对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乳腺X线摄影检查阴性,并接受常规超声及MRI检查的乳腺疾病患者257例共305个病灶,以术后病理为对照,回顾性分析常规超声与MRI检查对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病灶的检出率及诊断价值。结果:常规超声和MRI对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病灶的总检出率分别为97.38%和90.49%。MRI对导管内病灶的检出率高于常规超声(98.21%和75.00%,P〈0.05),两种方法对肿块型病灶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97.19%和93.98%,P〉0.05)。常规超声和MRI对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5.37%、74.62%、76.07%,90.24%、58.71%、62.95%,常规超声对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癌的诊断特异度和准确率高于MRI(P〈0.001)。常规超声和MRI诊断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0和0.745,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常规超声和MRI对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病灶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其中MRI对导管内病灶的检出率优于常规超声,但常规超声与MRI对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癌的诊断效能相仿,因此常规超声可作为乳腺X线摄影阴性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超声 磁共振成像 乳腺X线摄影 乳腺癌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前基线CT门静脉期图像的直方图分析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livermetastasis,CRLM)新辅助治疗后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34例CRLM患者,共计132枚病灶,经FOLFOX(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FOLFIRI(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伊立替康)或Cape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或卡培他滨单用)方案化疗。所有患者均接受至少两次常规腹部平扫加增强三期CT扫描,于化疗前4周内行CT基线扫描,化疗开始后2~3个月内行第2次扫描以评估疗效。对患者门静脉期CT图像进行直方图分析,依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EvaluationCriteriainSolidTumors,RECIST)(Version1.1)进行疗效评估,获得相应转移瘤的纹理参数,比较缓解与非缓解组患者治疗前基线CT直方图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法计算各参数预测缓解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计值、阴性预计值、准确率及截断值。由两名放射科医师达成一致意见后勾画感兴趣区。结果:34例患者中,缓解组21例,非缓解组13例。缓解组的均值、方差、偏度和百分位数(10%、50%、90%、99%)低于非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峰度值和1%百分位数无显著差异(P=0.769、0.06)。90th百分位数在截断值为167时具有较高的准确率(81.82%),此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计值、阴性预计值及AUC分别为74.42%、95.65%、96.65%、66.97%和0.854。结论:CT门静脉期直方图分析对预测CRLM患者新辅助疗效具有潜在价值

  • 标签: 纹理分析 直方图 结直肠癌肝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99m)Tc标记肼基烟酰胺奥曲肽类似物(~(99m)Tc-hydrazinonicotinyl-Tyr3-octreotide,~(99m)Tc-HYNICTOC)显像探测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neoplasm,NEN)的价值。方法:对122例行~(99m)Tc-HYNIC-TOC显像的结直肠NEN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原发灶位于阑尾26例、直肠90例、乙状结肠3例、横结肠2例、降结肠1例。静脉注射370~555MBq~(99m)Tc-HYNIC-TOC2h后,全身平面显像,随后行腹盆部SPECT/CT断层显像,对各个病灶进行图像分析,测量靶/非靶放射性计数比值(target/non-target,T/NT),病灶判断以临床治疗和随访结果为金标准。结果:~(99m)Tc-HYNICTOC对结直肠NEN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3.2%、97.4%和95.9%。病灶检出率为89.2%(199/223),阳性病灶T/NT平均值为14.3±9.7(1.3~37.9,n=199),G1与G3、G2与G3级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906,P=0.001;χ~2=19.775,P〈0.001)。此外,SPECT/CT断层配合全身平面显像可更加准确地发现病灶,对结直肠NEN患者术前评估及疗效评价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结论:~(99m)Tc-HYNIC-TOC显像可准确、灵敏地探测结直肠NEN。

  • 标签: 99mTc标记肼基烟酰胺奥曲肽类似物显像 神经内分泌肿瘤 结直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