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分析胎膜早破及难产间存有的相关和应该采取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4月到2017年3月间接收胎膜早破难产孕妇共76例作为调查主要对象,列为研究组,针对于出现胎膜早破难产原因展开分析,把所选择76例健康孕妇列为对照组,分析研究组及对照组孕妇难产结果。结果研究组中孕妇难产率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更高,两组之间存在差异较为显著,体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是难产重要信号,因此需要落实临床观察,以免出现难产,同时展开科学护理干预,保证及时降低母婴并发症,维护其生命安全。

  • 标签: 胎膜早破 难产 相关性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和VIDAS酶联免疫荧光检测法检测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实验结果相关。方法收集临床新鲜血清标本63例。运用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和VIDAS酶联免疫荧光检测法同时检测,比较二方法下检测结果相关。入选63例标本无脂血、溶血和黄疸干扰,检测结果在二方法检测线性范围内,且包涵有临床决定性水平检测值。结果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和VIDAS酶联免疫荧光检测法对同标本检测结果经方差分析P=0.0001,T检验P<0.001,相关R2=0.948。结论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和VIDAS酶联免疫荧光检测法相关比较好,但T检验表明二检测方法得到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在临床使用检验结果时,不同检测方法应注明,并使用不同参考范围。

  • 标签: 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 VIDAS酶联免疫荧光检测法 高敏肌钙蛋白I 相关性
  • 简介:目的:对1例遗传血小板无力症(GT)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表型和基因诊断,并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通过血小板计数、血涂片观察血小板、出血时间测定、凝血象检查和血小板聚集试验进行表型诊断;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表面αⅡb和β3含量;PCR法扩增先证者基因组DNAαⅡb和β3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PCR产物采用末端标记双脱氧法进行直接基因测序,对发现突变位点采用AS-PCR法扩增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和正常人相对应片段.结果:先证者血小板计数正常、血涂片血小板分散不聚集,出血时间明显延长,凝血象正常,对ADP、凝血酶、肾上腺素、胶原、花生四烯酸等多种诱聚剂反应低下,而对瑞斯托霉素反应基本正常;先证者血小板表面未检测到αⅡb,β3阳性血小板仅占8%,平均荧光强度明显减弱;先证者在αⅡb基因外显子4存在C470A纯合突变,导致αⅡb氨基酸序列Pro126His(P126H)替换.父母为近亲婚配,均为该位点杂合突变.AS-PCR排除了该突变为基因多态可能.结论:整合素αⅡb基因外显子4C470A(P126H)纯合错义突变是导致该患者GT分子机制,是国际上首次报道整合素αⅡb基因错义突变.

  • 标签: 血小板无力症 整合素αⅡbβ3 流式细胞术 突变 核酸测序
  • 简介:适用于实验教学要求骨髓涂片不易获得,若不采取有效保存方法,其使用时间较短。该文介绍笔者正在使用比较理想教学骨髓涂片保存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 标签: 骨髓涂片 保存方法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CU呼吸机相关肺炎原因以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抽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进行机械通气患者70例,分为研究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VAP发生率以及住院情况。结果与对照组VAP发生率(22.9%)比较,研究组(2.9%)较低;与对照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费用比较,研究组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显著降低了VAP发生率,缩短了患者治疗时间,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集束化护理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临床使用地西泮配合活跃期使用催产素促进第产程药物疗效。方法从2013年至2015年,第产程中,潜伏期出现宫缩乏力产妇,于潜伏期静注地西泮10mg并在活跃期静点催产素为甲组。活跃期出现宫缩乏力产妇,于活跃期使用该药物疗法者为乙组。不使用该药物疗法者为丙组。观察第产程进展情况,结果甲组42人中第产程小于8小时产妇有19人、第产程8-12小时产妇有15人、大于12小时产妇有8人。乙组58人中第产程小于8小时产妇有22人、第产程8-12小时产妇有25人、大于12小时产妇有11人。丙组50人中第产程小于8小时产妇有5人、第产程8-12小时产妇有18人、大于12小时产妇有27人。结论第产程静注地西泮10mg并在活跃期静点小剂量催产素,在严密监测胎心音、宫缩情况下,可以促进第产程完成而进入第二产程,缩短总产程,使产妇保持良好精力,更好配合完成阴道分娩。

  • 标签: 宫颈扩张期(第一产程) 地西泮 催产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乙肝患者应用PEG-IFN期间症状困扰、生活受干扰程度及焦虑、抑郁程度,并分析症状困扰、生活受干扰程度与焦虑、抑郁相关关系,为进行有针对症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以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在我院应用PEG-IFN治疗84例慢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MDAnderson症状调查量表和焦虑抑郁量表调查该群患者应用PEG-IFN期间症状困扰和焦虑、抑郁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患者症状困扰及生活受干扰评分为2.27和2.67,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与症状困扰和生活受干扰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症状困扰在应用PEG-IFN慢乙肝患者中较为普遍,且症状困扰会加重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在护理此类患者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症状困扰,同时应关注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指导合理宣泄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慢乙肝 抗病毒 症状困扰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儿超声骨密度与血脂水平相关,为婴幼儿保健提供指导。方法在我院门诊健康体检6-12个月婴儿中选取164例进行超声骨密度检查。根据骨密度检测结果将婴儿分成4组,采用SPSS软件对各组血脂水平进行比较,并分析骨密度Z值与血脂水平相关。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骨密度Z值与LDL-C、TC、TG、身长呈显著正相关般线性模型结果显示,在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TG水平与骨密度Z值呈显著正相关(β=0.605,P=0.023)。结论婴儿期骨密度水平与血脂水平关系密切,合理补充不饱和脂肪酸,对促进婴儿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婴儿 骨密度 血脂
  • 简介:摘要在肿瘤患者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癌痛是肿瘤患者最痛苦、最难以耐受症状之,最大程度减轻或解除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主要护理目的。随着整体护理逐步完善,护士在疼痛控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作用,如何增强镇痛药物镇痛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如何有效止痛,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都对疼痛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护士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增强他们对肿瘤患者疼痛护理能力,显得至关重要。作者综述了疼痛评估方法、评估项目、WHO推荐三阶梯止痛给药原则,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及护理等,并予以合理指导患者应用镇痛药物,保证多样化及均衡饮食护理,通过有效沟通、放松疗法、社会支持等心理护理方法以及物理疗法、治疗环境、日常基础护理等多方面的护理措施实施,达到理想镇痛效果;对减轻或解除患者痛苦,增强患者康复信心,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肿瘤患者 疼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肺感染(HAP)与临床营养学指标的相关。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连续选择近期住院急性脑卒中117例,入选对象在入院后7~10d内接受了临床营养学指标采集和检测。结果11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住院期间发生HAP者55例(47.01%),未发生HAP者62例(52.99%)。发生HAP组体重指数、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中点围、血清白蛋白、血清前蛋白和总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明显低于未发生HAP组(P均<0.01~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合并HAP患者临床营养学指标较差。

  • 标签: 脑卒中 医院获得性肺炎 临床营养学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研究认知障碍帕金森病(PD)患者脑部代谢变化。进步探索帕金森痴呆(PDD)患者发生痴呆病因。方法通过观察59例帕金森病患者豆状核磁共振波谱,分析豆状核N乙酰天冬氨酸/肌酸(NAA/Cr)和胆碱/肌酸(Cho/Cr)比值变化,并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以分析其与1H-MRS相关。结果帕金森病患者豆状核NAA/Cr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应区域(P<0.05),而Cho/Cr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应区域(P<0.05);PD中医证型与1H-MRSNAA/Cr、Cho/Cr值间存在相关。结论HMRS可以检测到PDD患者脑部代谢改变,有助于PDD病因诊断及风险预测。

  • 标签: 核磁共振 帕金森病 研究
  • 简介:摘要思虑、思考,是大脑思维活动部分,是脑功能。中医学在两千年前就提出了“思出于心;而脾应之”;脾主运化,化生水谷精气,是产生记忆思维活动物质基础,那时就已经认识到大脑与胃肠道之间存在着某种密切内在联系。该文主要结合各家学说通过脑与脾胃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来阐述脑与脾胃关系,并叙述了激性溃疡发病机制。

  • 标签: 脾胃 病理 生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士职业压力与工作疲劳相关。方法选取市医院临床护士100例,为其开展工作压力和工作疲劳情况评价。结果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评分为,疲劳量表-14评分为。临床护士工作疲劳和工作压力呈现出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临床护士职业压力增大将会导致工作疲劳度增加,因此需做好减压工作,由此使临床护士工作疲劳度降低。

  • 标签: 临床护士 工作压力 工作疲劳
  • 简介:摘要稽留流产是指人体内胚胎形成或胎儿因死亡滞留在宫腔尚未能从宫腔自然排出,稽留流产是流产特殊情况。目前认为稽留流产发生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内分泌系统失调、染色体变异、免疫系统失衡、生殖道感染、氧化应激、子宫胎盘循环以及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尽管如此,目前医学界对稽留流产病因和发病机制原理尚不清楚,不能对其详细地加以阐述。为探究抗生殖免疫抗体是否与稽留流产有关,我们筛查了稽留流产患者血清,并从他们血清中选择出五抗体,进行抗生殖免疫抗体与稽留流产相关探讨和分析。

  • 标签: 稽留流产 抗生殖免疫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乙状结肠粘连与直肠癌患者相关,为下步科研提供事实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3月~2017年2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住院肿瘤距肛缘2-15cm100例直肠癌患者手术视频及2016年10月大连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抽取23例尸体解剖资料,将数据进行X2相关检验。结果乙状结肠粘连与直肠癌明确相关,统计学X2检验(p<0.05)。结论乙状结肠粘连可能为直肠癌发病解剖学原因,值得进步展开研究。

  • 标签: 乙状结肠粘连 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力衰竭患者规律服用ACEI/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患者心力衰竭再入院影响。方法收集心脏病科因心力衰竭入院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组1服用上述三药物,组2服用上述三药物中或者两。电话随访患者心功能情况、服药情况、生存状况等情况。结果两组基础情况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两组试验结束时,意向性分析显示两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符合临床条件分析,组1患者生存情况优于组2,两组比较无、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服用上述三药物,可能能够减少患者死亡率,延长生存期。

  • 标签: 心力衰竭 生存时间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生菌对小儿抗生素相关腹泻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小儿抗生素性腹泻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单用思密达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思密达基础上联合益生菌复方嗜酸乳杆菌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大便性质改变时间、大便次数恢复时间。结果经过相应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0%,高于对照组7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便次数恢复时间和大便性质改变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大便次数时间和大便性质改变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可有效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腹泻,改善患儿大便情况,值得进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益生菌 复方嗜酸乳杆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指因各种诱因突然起病,迅速出现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为特征急性脑血管病,表现为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脑血液循或永久脑功能障碍症状和体征,为组器质脑损伤导致脑血管疾病。睡眠障碍在脑卒中后发病临床较为常见,发病率较高,甚至会增加脑卒中复发风险,但很少引起患者重视1。睡眠障碍主要临床表现过度睡眠、入睡困难、昼夜节律改变等。脑卒中患者出现睡眠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睡眠障碍 发病机制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萎缩胃炎中胃黏膜萎缩程度及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方法慢性萎缩胃炎患者330例,采用胃镜病理检测判断胃黏膜萎缩程度、肠上皮化生及上皮内瘤变,采用14C呼气试验判断是否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结果在慢性萎缩胃炎患者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为64.1%,不同萎缩程度组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但在有无肠上皮化生及上皮内瘤变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萎缩胃炎发生发展有关,对胃黏膜萎缩严重程度具有明显影响,但对于肠上皮化生及上皮内瘤变影响不明显。

  • 标签: 胃炎 萎缩性 肠上皮化生 上皮内瘤变 幽门螺旋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