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常德地区洗涤红细胞的临床使用情况,为洗涤红细胞的有效合理应用提供依据,避免血液资源的浪费。方法统计常德市中心血站信息管理系统中洗涤红细胞发放数据,分析2013-2017年常德地区洗涤红细胞临床使用情况。结果常德地区洗涤红细胞临床使用量逐年增长,2017年比2013年增长1751.5U,增长比例达142%。某三甲医院洗涤红细胞用量从2013年的1043U增长到2017年的2587.5U,增长了1544.5U,增长比例达148%。结论常德地区洗涤红细胞临床使用量增长迅速,以某三甲医院增长最明显,采供血机构可深入调查,确保临床合理有效输血。

  • 标签: 洗涤红细胞 临床使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湘潭地区体检人群的骨密度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对湘潭地区7411例成年人进行右跟骨骨密度检测,检测结果以35岁、50岁、70岁为界分为4个年龄组,分析每组骨量减少率的变化。结果总体人群中骨量减少的检出率31.4%。50岁后年龄组人群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0岁前年龄组(X2=205.570,P<0.01)。男性人群中骨量减少检出率为24.9%,女性为40.6%,差异有显著(P<0.01)。不同性别人群中骨量减少比例均随年龄増高呈上升趋势,50岁前各年龄段,男性骨量减少比例高于女性(P<0.01),50岁以后各年龄段女性骨量减少人群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1)。总体人群中50岁以上年龄段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0岁前年龄段(X2=412.833,P<0.01)。男性51-69岁年龄段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36-50岁年龄段(X2=4.395,P<0.01),70岁后年龄段人群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1-69岁年龄段(X2=62.916,P<0.01)。女性51-69岁以上年龄段骨量减少检出率显著高于50岁前年龄段,差异有显著性(X2=191.651,P<0.01)。不同年龄段骨量减少人群中男女性别构成有一定差异,50岁以下各年龄段男性比例高,50岁以后骨量减少人群中女性比例迅速升高。结论年龄是骨质疏松重要影响因素,男性和女性应分别从40岁和50岁开始加强骨密度监测,早期发现,积极干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湘潭地区体检人群的骨密度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对湘潭地区7411例成年人进行右跟骨骨密度检测,检测结果以35岁、50岁、70岁为界分为4个年龄组,分析每组骨量减少率的变化。结果总体人群中骨量减少的检出率31.4%。50岁后年龄组人群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0岁前年龄组(X2=205.570,P<0.01)。男性人群中骨量减少检出率为24.9%,女性为40.6%,差异有显著(P<0.01)。不同性别人群中骨量减少比例均随年龄増高呈上升趋势,50岁前各年龄段,男性骨量减少比例高于女性(P<0.01),50岁以后各年龄段女性骨量减少人群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1)。总体人群中50岁以上年龄段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0岁前年龄段(X2=412.833,P<0.01)。男性51-69岁年龄段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36-50岁年龄段(X2=4.395,P<0.01),70岁后年龄段人群骨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1-69岁年龄段(X2=62.916,P<0.01)。女性51-69岁以上年龄段骨量减少检出率显著高于50岁前年龄段,差异有显著性(X2=191.651,P<0.01)。不同年龄段骨量减少人群中男女性别构成有一定差异,50岁以下各年龄段男性比例高,50岁以后骨量减少人群中女性比例迅速升高。结论年龄是骨质疏松重要影响因素,男性和女性应分别从40岁和50岁开始加强骨密度监测,早期发现,积极干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地区肾活检病理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经皮肾穿刺活检者28例,分析病理情况。结果28例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27-56(33.85±5.95)岁;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者21例(75.00%),继发性肾小球肾炎5例(17.86%),其他2例(7.14%);<35岁者11例(39.29%),35-45岁者12例(42.86%),>46岁5例(17.86%);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IgA肾病发病率最高33.33%(7/21),其次为膜性肾病28.57%(6/21)及微小肾病23.81%(5/21);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中糖尿病肾病发生率最高40.00%(2/5),其次为慢性肾功不全40.00%(2/5),其他2例(100.00%)。结论肾活检能够清晰反映入我院就诊肾病患者病理情况,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肾活检 病理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2015~2016年在XX地区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以及防控措施的了解,同时分析该地区的健康教育实施效果。方法在XX地区随机抽取已年满18岁的学生、农民、社区居民以及校外青年等360人参与研究,通过调查问卷探究本组参与者对艾滋病防控知识的了解情况,并按照具体情况实施健康教育,比较本组参与者在健康教育实施前后对艾滋病防控知识的了解情况。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参与研究的大部分人员对艾滋病的防控知识和措施并不了解,而针对具体情况实施健康教育后,本组参与人员对艾滋病防控知识点的了解率相比治疗前显著提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员对艾滋病并不了解,基于此为其实施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XX地区 艾滋病 防控知识 健康教育 应用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湖南地区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类型分布情况,为地贫患者和基因携带者提供必要的遗传咨询和疾病指导。方法对2017年1月-12月湖南地区送检至圣维尔医学检验中心的4526例标本进行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筛查,对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的分布概况和基因型频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526例送检标本中,检测出α-地中海贫血基因患者222例(4.90%),β-地中海贫血基因患者210例(4.64%)。222例α-地中海贫血中主要是-SEA/α基因缺失、-α3.7/α基因缺失、-α4.2/α基因缺失3种类型;210例β-地中海贫血中,包括12种基因突变类型,其中前3位基因型分别为IVS-II-654(C→T)突变、CD41-42(-TTCT)突变、CD17(A→T)突变。结论湖南地区α-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以-SEA/α为主,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以IVS-II-654(C→T)最为常见,据此制订地中海贫血防控策略,将有助于降低其发生率。

  • 标签: 地中海贫血基因 筛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贵港地区产前诊断中羊水染色体异常与多态性发生率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优生遗传科门诊就诊的3828名符合产前诊断指征的孕中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行羊水穿刺对胎儿染色体进行检查。结果3828例受检孕妇水染色体异常检出218例(5.69%),其中数目异常184例,结构异常30例,嵌合体4例;另羊水染色体多态性核型检出288例(7.52%),其中1号、9号及16号染色体多态166例,D组和G组染色体多态55例,Y染色体多态67例。结论临床上通过核型分析能够对胎儿染色体疾病进行诊断,而异常核型所导致的胎儿临床效应及妊娠结局也会大相径庭,临床上需要借助分子检测来辨别不同的微小结构改变,从而对多态性核型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和诊断。

  • 标签: 羊水穿刺 染色体异常 多态性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超声雾化熏洗仪中药熏洗对沿海地区官兵混合痔术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因混合痔在我院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沿海地区部队伤病员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术后应用超声雾化熏洗仪中药熏洗,对照组术后应用0.02%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术后第3天、第7天,观察组疼痛及水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雾化熏洗仪中药熏洗可减少沿海地区官兵混合痔术后伤口疼痛及创面水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沿海地区官兵 混合痔术后 超声雾化熏洗仪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将岳阳地区2013-2017年近五年无偿献血及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今后做好献血前初筛试验,有效筛选合格无偿献血志愿者,减少血液报废率,保证临床供血安全、有效、及时提供依据。方法对岳阳地区2013-2017年近五年(206096例)的无偿献血者资料和实验室检测项目HBsAg、抗-HCV、抗-HIV、抗-TP、ALT为阳性结果的情况及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在岳阳地区采供血总量逐年递增的情况下,不同年度无偿献血阳性率比较除抗-HIV无统计学意义外其四项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学历和性别比较除抗-HCV和抗-HIV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三项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职业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总的阳性率为3.33%,其中ALT阳性率1.57%、HBsAg阳性率0.80%、抗-TP阳性率0.56%、抗-HCV阳性率0.30%、抗-HIV阳性率0.10%。结论建立无偿献血宣传和招募长效机制,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等多种宣传渠道进行针对性地宣传和招募,并通过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同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献血前的征询工作,提倡成分献血,采用灵敏、快速和严格的献血前初筛试验来减少血液非正常报废率。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血液检测 阳性率(不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农村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76例农村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文化程度,烟酒嗜好,原发病及其病史),自我管理情况,家庭支持情况,左室射血分数,对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认知度,生活质量满意度等。(了解患者对慢性心力衰竭疾病认知度,基本信息,自我管理情况,文化程度,原发病,病史、是否有喝酒吸烟情况,射血分数,生活质量以及家庭支持情况等)。结果农村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疾病严重程度的认知、诱发加重因素、疾病加重的症状、严重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治疗此疾病的药物名称以及药物副作用、促使缓解的应急处置完全不了解率高于部分了解与完全了解患者(P<0.05),农村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农村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一般。生活质量与患者定期复诊呈中度正相关关系,同自我管理总分数相比呈中度负相关关系。自我管理的各因子中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与生活质量有着密切关联,其次为定期复诊、适当运动与饮食。结论年龄、对疾病认知程度、遵从医嘱能力、饮食的规律以及运动能力都是影响农村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

  • 标签: 生活质量 慢性心力衰竭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深圳地区学龄前儿童(3-6岁)静脉血血常规参考区间,为儿童体检健康评估提供参考。方法使用迈瑞BC5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原装配套试剂对1965例体检正常的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静脉血血常规检测,对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红细胞比容(Hct)等8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同性别、年龄分8组进行检验,得出各项参数的参考区间。结果经Z检验,除了不同性别组平均红细胞容积和不同年龄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外,其他各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性别组平均红细胞容积和不同年龄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组间均数与总体区间均数间相差<25%,不建议分组,上述各组各项参数合并后白细胞为4.8~9.8×109/L,红细胞为4.1~5.3×1012/L,血红蛋白为111~141g/L,平均红细胞容积为80~91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为26-30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为309~338g/L,血小板为181~392×109/L,红细胞比容为0.35~0.43L/L。本次调查分析的结果与WS/T405-2012中的参考区间差异明显,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参考区间高于WS/T405-2012,其余项目参考区间均低于WS/T405-2012。结论学龄前儿童(3~6岁)与成人血常规参考区间有明显差异,不同地区应建立独立的儿童血常规参考区间,为儿童体检提供准确评估依据,建立时应考虑到性别、年龄、仪器、试剂、质量控制等因素的影响

  • 标签: 参考区间 血常规 学龄前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呼伦贝尔地区出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其依从性所产生的影响和具体的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44例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入院前后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各22例,常规组患者采用一般干预措施,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综合干预措施,对比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社会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患者依从性对比可知,研究组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伦贝尔地区出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良好的干预措施可以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同时也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值得运用和推广。

  • 标签: 呼伦贝尔地区 精神分裂症患者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辽宁朝阳地区综合ICU医院感染流行病学情况、微生物病原菌分布情况,旨在为ICU的医院感染防治提供依据和治疗性建议。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4至2016年入住朝阳地区3家3级医院综合ICU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明确不同感染部位、不同病原学的医院感染情况及微生物感染的变化情况等。结果所有的医院感染病例当中,培养结果呈阳性的结果例数为980例;其中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真菌所占比例分别为67.65%、20.00%、12.35%,数量呈现明显增长趋势的分别为肺炎克雷柏杆菌、鲍曼不动杆菌、葡萄球菌及白色念珠菌;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中呈主导地位的是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血行感染总数的61.3%、28.7%、7.6%。结论辽宁朝阳地区重症医学科中常见微生物病原菌与文献报道中常见微生物病原菌分布情况大体相同,但不同部位病原学分布及增长情况有其自身特点,此次结果对于指导和制定院内感染防治措施有很大影响,应该加强医院感染防治,从而降低ICU病原菌感染率及死亡率。

  • 标签: 重症医学科(ICU) 院内感染 病原微生物 革兰阴性杆菌 革兰阳性杆菌真菌 感染部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情绪管理训练(心理干预)对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以平衡模式为导向的情绪管理训练,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两组外来务工人员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干预前后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各因子分(除强迫、恐怖、精神病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07-8.912,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仅焦虑、敌对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73,5.652;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后总分、阳性项目、各因子分(除强迫、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94—8.347;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外来务工人员 心理干预 症状自评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和分析南海地区育龄妇女的β-地中海贫血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此文予以研究的资料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南海区妇幼保健院接受孕前地中海贫血筛查的1849名育龄妇女,予以回顾性分析,研究1849名育龄妇女的β-地贫基因点突变状况。结果1849名育龄妇女中,检出β-地贫基因点突变占据33.69%,其中,检出(SEA)基因缺失杂合子、(41-42)位点突变杂合子、(3.7)基因缺失杂合子、(654)位点突变杂合子、(-28)位点突变杂合子人数、(17)位点突变杂合子、(4.2)基因缺失杂合子、(SEA和4.2)基因缺失、(SEA和3.7)基因缺失杂合子、(71-72)位点突变杂合子、(QS)位点突变杂合子、(βE)位点突变杂合子、(43)位点突变杂合子、(27/28)位点突变、(3.7和4.2)基因缺失、(-29)位点突变杂合子、(Ⅰ-1)位点突变,分别占据52.49%、14.93%、8.19%、5.62%、5.46%、4.49%、3.53%、0.96%、0.96%、0.96%、0.96%、0.48%、0.32%、0.16%、0.16%、0.16%、0.16%。结论南海地区育龄妇女的β-地贫基因点突变检出情况比较高,需要进一步加强本地区育龄妇女的孕前β-地中海贫血筛查。

  • 标签: 南海地区 育龄 妇女 &beta -地中海贫血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卒中后抑郁在卒中急性期的检出率,分析PSD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为卒中后抑郁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自2017年01月至2017年12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卒中患者共579例,按照患者的PHQ-9量表评分和诊疗指南将患者分为PSD组和非PSD组,搜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在入院第1周采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PatientHealthQuestionnaire-9,PHQ-9)、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arthelIndex,BI)、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评定,分析在该地区卒中急性期患者的卒中后抑郁检出率和影响卒中后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卒中后抑郁在卒中急性期(4周)的检出率为38.17%,其中以轻中度抑郁为主。PSD组BI评分均较同期非PSD组低;PSD组患者较非PSD组更倾向于消极应对问题;经多因素分析,脑卒中患者的独居、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性格(内向)、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BI属于PSD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牡丹江地区PSD在卒中急性期(4周)的检出率偏高,对于BI评分较低、消极应对、社会支持度较差的卒中患者的情绪状态应给予重点关注。

  • 标签: 脑卒中 卒中后抑郁 发病率 社会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