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24小动态心电图、发作心电图在心绞痛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65例心绞痛患者,将其24小动态心电图或(和)发作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24小动态心电图或发作心电图在心绞痛诊断中应用价值。结果其中3例发作心电图有一过性ST段抬高、9例出现T波倒置或平时T波持续倒置发作变为直立或低平、45例有ST段压低(≥0.1mV)、5例难以捕捉心电图异常的患者24小动态心电图检测可发现心绞痛发作ST段变化,T波变化。结论24小动态心电图、发作心电图检查在心绞痛诊断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心绞痛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发作时心电图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培训在正畸科科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正畸科科的护士26名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将科护士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科护士在第1周由护士长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进行培训,观察组按科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实施培训。3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培训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通过两组科护士的培训效果比较发现,观察组护士病情观察认真满意度得分、专业操作技能熟练得分、沟通技巧应用适当得分、应急协调得当得分、配合默契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培训在正畸科科护士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科护士的各方面能力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正畸科 轮科护士 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将原本繁琐、复杂的工作借助计算机来辅助完成,实现带教老师、实习生、实习时间之间的资源平衡,最大化利用好带教资源,同时平衡安排实习计划,使得实习科编排智能化,自动化,减轻相关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提高教学管理质量。方法结合护理实习大纲,综合护理部、院校、实习生需求分析,研究构建护理实习生科编排系统,采用计算机技术及网络系统,实现智能编排,对护理实习生实行信息化管理。结果实习科编排系统,在满意率得分、出科考核及时性和编排时间上优于对照组(p﹤0.05),编排的重复率、误差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构建的护理实习生科编排系统具有简单、便捷、效率高、更为准确合理的优点,提高了医院教学管理成效及教学管理人员、实习生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实习生 轮科编排 信息系统 教学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传染病发生的紧急应对措施。方法本文全面论述了传染病发生时疾控部门指挥和配合社会各界应该采取的紧急应对措施。

  • 标签: 传染病 传染病防控 传染病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奈哌齐联合盐酸美金刚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采用多奈哌齐联合盐酸美金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认知能力及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认知能力和生活能力均明显改善,且以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P<0.05。结论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采用多奈哌齐联合盐酸美金刚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效果,且进一步改善其认知能力和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奈哌齐 盐酸美金刚 阿尔茨海默病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和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组进行研究,参照组50例施予常规护理,干预组50例施予综合护理干,。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产妇在分娩、分娩后以及分娩后24h的失血量均少于参照组产妇的(t=11.54、29.35、9.70,P<0.05)。结论在产妇产、产后施予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出血量,促进产妇的机体恢复,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产时与产后出血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胎心监护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妇产科产妇350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175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常规胎心率监测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观察组进行产胎心监护和临床护理,以此比较两组产妇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发生宫内窘迫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情况,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进行胎心监护临床效果明显,能有效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几率,同时进行临床护理有助于提高对胎儿的监护治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产时胎心监护 临床护理效果 护理措施
  • 简介:急性、严重的大量失血,可导致包括患者机体凝血障碍在内的严重病理生理紊乱。此时,需要对包括病因在内各种情况进行紧急处置,快速、合理地输注大量血液或血液制品往往对拯救生命起到关键作用。定义及病因大量出血一般指失血量占体液总量30%以上的急性失血。由此关联的大量输血,国际上有以下3种定义。124h内输血量≥8~10u红细胞(每单位以450mL±10%)计,即接近或超过总血容量。

  • 标签: 大量出血 输血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出血以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本院88例临近分娩产妇,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别设置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通过常规护理开展产妇产出血以及产后出血护理,而研究组则给予综合护理,对比其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及产后出血量分别为175.6±16.2毫升和112.9±16.5毫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10.8±15.6毫升和213.2±17.4毫升(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SDS评分以及SAS评分分别为31.7±10.2分和32.7±10.7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7±13.8分和39.7±13.4(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促进产妇产及产后出血量的明显减少,同时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产妇 产时出血 产后出血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肌肉注射发生晕厥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肌肉注射发生晕厥患者24例,与同期未发生晕厥患者45例进行资料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特点。并总结临床护理对策。结果晕厥组6岁以下患者与60岁以上患者更多,饥饿患者多,注射表现有恐惧情绪者较多,与未晕厥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肉注射发生晕厥的主要原因包括饥饿、恐惧,幼儿和老年患者多见,护士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降低患者恐惧情绪,避免患者在饥饿下注射,并对高危患者给予重点关注和护理。

  • 标签: 肌肉注射 晕厥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偏头痛患者症状发作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2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护理1d内、2d内和3d内的缓解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满意程度情况看,观察组的96.77%相比对照组的74.19%更佳,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对偏头痛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有效缓解患者头痛症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偏头痛 舒适护理 满意度 效果
  • 简介:子宫内翻是子宫底部向宫腔内陷入,甚至自宫颈翻出,是产并发症中极为罕见的,但也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多数发生在胎盘剥离的前、中、后,约占72%,

  • 标签: 急性病 子宫疾病/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妊高症患者产后出血当中采取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9月~2017年10月接收的86例妊高症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病床尾号单双数的抽取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实验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以及产后24小的出血量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以及产后24小的出血量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妊高症产后出血患者当中采取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减少产后出血量,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妊高症 产后出血 优质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相蛋白(APP)的测定在小儿感染性腹泻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别对103例感染性腹泻患儿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CRP)、铜蓝蛋白(CER)、触珠蛋白(HPT)及α1酸性糖蛋白(AAG)的检测。结果:细菌性肠炎组和病毒性肠炎组血清CRP、HPT、AAG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细菌性肠炎组与病毒性肠炎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重型病毒性肠炎的血清CRP、HPT、AAG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病毒性肠炎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轻型病毒性肠炎组和正常对照组CRP、HPT、AAG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WTBXⅢP>0.05),CER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APP水平还不能完全作为细菌性肠炎与病毒性肠炎鉴别的指标,但对于鉴别病毒性肠炎病情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急性时相蛋白 测定方法 感染性腹泻 病毒性肠炎 细菌性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用动态血压监测的方法,观察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间动态血压的特点及变化情况。方法对43例血液透析患者及40例正常人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对血压变化的各项参数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最高收缩压与最低收缩压的差值、最高舒张压与最低舒张压的差值、日间平均收缩压与夜间平均收缩压的差值、日间平均舒张压与夜间平均舒张压的差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液透析患者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夜间血压持续升高,昼夜节律变化不明显。

  • 标签: 动态血压 尿毒症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影响剖腹产疤痕部位妊娠保守治疗出血的因素,以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我院收治的剖腹产疤痕部位妊娠的患者200例,均行保守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诱发出血的因素。结果有胎心、瘢痕厚度较薄、局部包块较大、治疗前HCG>50000U/L、清宫术前GCG>50000U/L及病灶类型均是影响保守治疗患者出血的主要因素。结论剖宫产疤痕妊娠患者行保守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和观察胎儿的胎心、血清β-HCG、瘢痕处肌层厚度及局部包块的大小等指标,避免发生出血。

  • 标签: 剖腹产疤痕部位妊娠 保守治疗 出血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所致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院通过诊断后确诊为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78例作为研究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治疗前提下加用胺碘酮。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9%,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6.9%,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用于治疗冠心病引起的心律失常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心律失常 胺碘酮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采取小剂量多奈哌齐联合美金刚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表现。方法针对我院2016年7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入院的120例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进行研究,按照用药方法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分组,对照组采取小剂量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美金刚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75,而对照组仅有58.6%。组间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10.0%。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8.3%,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从治疗效果方面看,采取小剂量多奈哌齐联合美金刚治疗阿尔茨海默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从安全性方面看,联合美金刚后起到了电压依赖,防止患者受体受生理刺激的影响,从而良好的保护力胆碱能神经元,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症 小剂量 多奈哌齐 美金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母婴分离母乳喂养的护理指导的方法与手段,保证母婴分离的新生儿能够得到持续有效的母乳喂养。方法选取我科于2014年12月份接收的261例新生儿,母婴分离期间我科护理人员运用心理疏导、乳房护理、饮食指导、配合正确的挤奶方法指导产妇母乳喂养.结果我科护理人员针对261例母亲,进行母乳喂养的指导性护理后,在婴儿4月进行母乳喂养随访,纯母乳喂养152例、混合喂养67、人工喂养35例,纯母乳喂养率、混合喂养率、人工喂养率分别为59.8%、26.4%、13.8%。结论在新生儿病室母婴分离,对母亲进行积极的母乳喂养指导,可以有效实现母乳喂养,对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 母婴分离 母乳喂养 护理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异常产钳助产和剖宫产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情况。方法现对2017.05-2018.05我院分娩产妇在第二产程异常选择产钳助产和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其母婴结局。结果产钳助产组产后出血率、产褥感染率、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剖宫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新生儿肺炎方面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第二产程异常采用产钳助产可减少剖宫产的发生率,提高分娩结局,减少产妇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的发生情况,提高新生儿的出生质量,使产妇产后的身体及早恢复。

  • 标签: 第二产程异常 产钳助产 剖宫产 母婴结局